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花蕙兰(Cymbidium)又称虎头兰、西姆比兰,是兰科兰属植物中的一部分附生种类。本属植物全世界有50~70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与大洋洲也有少量分布,我国有20余种,西南地区是分布中心。大花蕙兰在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已广泛种植,是深受各国人民喜欢的一种洋兰。其与春兰、建兰、墨兰等中国兰同属,叶片带状。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种植的大花蕙兰为直接或间接来自于野外的原生种,未经过杂交改良,野生性状较强,观赏性较差。通常野生于溪沟边或林下的半阴环境中,靠附生根系附着在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生长,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生长适温25℃~30℃,夜温10℃~15℃最好,越冬温度保持在夜间10℃左右比较适宜。在这种环境下,其叶面呈正常绿色,富有光泽,花芽也能顺利成长,并多在2~3月开花,花色艳丽。  相似文献   

2.
为促成春兰在春节期间开花,以春兰盆花为材料,对其进行温度和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分析处理对春兰开花率、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兰植株只有在接受适宜时长的低温春化后才能提前开花,低于5℃的有效低温时数以105~350 h为宜,过短过长均不利于其成花。促进花期提前、提高观赏性的最佳温度处理组合是对春兰先进行30 d自然低温处理,再置于17~20℃的玻璃温室培养30 d,春节前15 d开花率可达到78.57%,花葶高度达到12.64 cm。赤霉素促开花效果总体不如温度处理,促进春兰开花最佳赤霉素质量浓度为60~90 mg·L-1,对低温处理的春兰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放大低温处理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开花率。此外,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开花率有一定联系,随着开花率的升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筛选出的经济便捷的促成栽培方案对丰富春节年宵花市场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为春兰花期调控研究和春兰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温度对忽地笑花期的影响,找出适宜的花期调控温度,为忽地笑在园林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对忽地笑鳞茎进行处理,结果表明:①经过不同温度及时间的处理,所有的忽地笑都提前抽薹与开花,并且花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常温).效果最为明显的是T3t3处理与T1t3处理,T3t3处理第一株抽薹时间提前了50d,第一朵花开花时间提前45d,平均花期持续75 d;Tlt3处理第一株抽薹时间提前49 d,第一朵花开花时间提前45d,平均花期同样持续75 d.②与对照相比,抽薹率与开花率最高者为T2t2组合,抽薹率达到89%,开花率达到86%;最低者为T1t1处理,抽薹率为45.55%,开花率仅为43.75%.3)恒温(21℃)和变温(27℃/15℃),处理时间以21 d为宜,变温(32℃/21℃)则以处理时间14 d为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抽薹率和开花率逐渐降低.经过不同温度梯度处理后,各组花朵的花葶与直径均大于对照.一般花葶较高的组花径也较大,质量最优秀的是T3t1处理:花葶均长70.56 cm,高于对照45.6%,花径均径15.76 cm,高于对照25.1%.  相似文献   

4.
以从日本引进的Eisenia bicyclis雌、雄配子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0、15、20℃)和光照强度[20、40、60μmol/(m2·s)]对雌、雄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配子体在温度为20℃时生长最快,15℃时次之,10℃时最慢,在温度为10℃时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其生长速度加快,但随温度的升高不同光照组间的生长差异逐渐缩小;15℃和20℃是雌、雄配子体发育成熟的适宜温度,培养12 d后配子体的成熟率可达到95%~100%,而且高光照条件下的成熟率明显优于低光照下;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在各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温度为15、10℃组;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越高幼孢子体生长越快,温度为15、20℃时,幼孢子体在光照强度为20μmol/( m2·s)时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40、60μmol/( m2·s)组,而40μmol/( m2·s)组与60μmol/( m2·s)组间生长差异不明显;将雌、雄配子体打碎进行克隆苗繁育,在室内培养至体长为800μm以上的幼孢子体,将其移至海区暂养,1个月后可生长成2 cm左右的幼体。  相似文献   

5.
杨献娟  潘丽  邵元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50-7952
[目的]研究南通地区国兰的生长发育动态,为国兰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春兰和蕙兰主栽品种为试材,定期观测叶芽、花芽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春兰春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蕙兰春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兰秋芽(叶芽)快速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中旬;蕙兰秋芽(叶芽)旺盛生长期在10月初至12月下旬。春兰、蕙兰的花葶均在10月底出土,但春兰的花葶在1月底进入缓慢生长期,而蕙兰的花葶则在2月底才进入缓慢生长期。[结论]南通地区春兰和蕙兰的主要施肥期宜为:春季3月下旬至4月初,以氮肥为主;秋季9月中下旬,宜多施磷、钾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秦岭地区野生春兰和蕙兰的形态多样性,从表观上了解2种兰花的形态变异情况,为该地区春兰和蕙兰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秦岭不同产地的53份野生春兰和45份野生蕙兰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色、叶片质地、花色等主要质量性状以及叶长与叶宽、被萼长与宽、侧萼长与宽、花瓣长与宽等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和测量。质量性状以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为评价指标,数量性状以其最大值、最小值、极值、平均值、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53份野生春兰和45份野生蕙兰的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质量性状分析结果显示,蕙兰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总体高于春兰;数量性状分析结果显示,春兰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57%~20.14%,蕙兰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10.93%~29.11%,蕙兰的变异幅度大于春兰,表明蕙兰的形态多样性高于春兰。在数量性状指标中,春兰的花叶鞘长与侧萼长、花瓣长,被萼宽与侧萼宽、花瓣宽,侧萼长与花瓣长,侧萼宽与花瓣宽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蕙兰的花葶长与萼片长、花瓣长,萼片长与花瓣长均极显著正相关;2种兰花的叶长与花葶长、被萼宽、侧萼宽、花瓣宽之间均呈现弱负相关性。【结论】秦岭地区野生蕙兰比春兰具有更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因此春兰比蕙兰可能面临更大的种群生存威胁。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条件下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崇明水仙水培过程中株形欠佳的问题,采用4个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水仙进行浸泡处理8d,观察水仙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的叶片和花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在花期方面,2.5和5mg/L延长花期1~2d,但浓度升高至10和15mg/L时缩短花期;在叶、花高度差方面,在7和14℃条件下,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在21℃条件下,2.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此时崇明水仙株高较为适中,株型紧凑,花期延长,具有最佳观赏性。  相似文献   

8.
设3个温度处理和1个常温对照,观察不同温度处理对银拖墨兰开花时间和开花数、叶片生长、花箭大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3、25、27℃处理对银拖墨兰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促进作用,温度对花芽分化后的银拖墨兰发育开花影响明显,在一定光照条件,随温度的升高银拖墨兰的营养生长、花芽发育、生理活动相应地加快,同时开花期提前、观赏期延长、花箭粗壮。3个温度处理的生长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开花时间比对照分别提前了12、15、9 d,开花持续天数分别比对照多了2、4、2 d;其中效果最好的是25℃。  相似文献   

9.
大花蕙兰(Cymbidium.faberi)原生种主要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附生在树干或岩石上。其生长环境的特点是冬季无严寒,温度在8~10℃以上;夏季温和无酷暑,最高温度多在25~27cc,喜欢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大花蕙兰最适生长温度要求一般为25~28℃,当夏季温度高于30℃时,将明显影响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因此,大花蕙兰人工栽培,通常都要依赖于温室大棚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0.
野生云南独蒜兰的冬季促成开花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生云南独蒜兰进行4种温度、光照环境处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温度,可促成云南独蒜兰提早开花,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1d,比对照提早38d;在18℃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9d,比对照提早30d;自然室温需要99d;昆明冬季室内温度、光照基本满足已开花云南独蒜兰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商洛山区野生兰花资源及其生境土壤特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6次赴商洛山区调查野生兰花的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生境条件和土壤状况.结果表明,共采集到蕙兰、春兰2个种类.商洛大部分兰花分布区域特征具有明显的共性,即适宜于在常绿针叶主要是油松、白皮松和落叶阔叶栓皮栋、毛栗等混交林下,温暖湿润的散射光环境中,黄棕壤土、黄褐土、砂姜黑土,土壤pH值约6...  相似文献   

12.
北方地区大花蕙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大花蕙兰开花的5个主要因素———光照、温度、浇水、施肥和留芽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至10月中旬用50%遮阳网遮光,有利于大花蕙兰的生长发育,可促进花芽的形成;7—9月在海拔900 m的山区进行催花越夏栽培,为大花蕙兰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凉爽的气候条件,使其花芽的形成和生长得以顺利进行;6月上中旬给予10~15 d的干旱处理,使兰株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有益于大花蕙兰的花芽分化;5月底增加磷钾肥比例,减少追施氮肥,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生长;成龄苗在上年10—11月留芽,可使假鳞茎得到充分发育,提高大花蕙兰的开花率。  相似文献   

13.
春兰根状茎增殖与诱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继代的根状茎为试材,研究简化实验技术手段,为春兰种苗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采取改变培养基中活性炭和糖分用量,不同光照、固体与液体静置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根状茎增殖起促进作用,但在根状茎诱芽中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糖分对根状茎的增殖有益,浓度宜为20g/L,可用白糖代替蔗糖。光照有利于根状茎增殖,双支日光灯照明优于散射光和黑暗培养。根状茎增殖在固体培养基中比薄层液体静置培养好,而诱芽阶段反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兰花品种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计算机对中国兰花37个品种和37个形态特征性状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R分析揭示了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的特征性状和品种分类特征性状,同时证明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特征性状的独立性和稳定性.Q分析得出了中国兰花种级分类界线和类型分级界线,将37个兰花品种大致分为:兜瓣型、竹叶瓣型、多花型、素心瓣型和奇瓣型.最后在R分析和Q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建立“兰花品种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初步设想.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建立这一套系统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不同遮光率对文心兰切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遮光率的要求不同,75%遮光率的环境有利于文心兰中小苗的生长发育,当文心兰花芽长度为10~20 cm时,则必须将遮光率调整为60%.60%的遮光率可以大幅度提高花穗的直立性,大大降低花穗的倒伏,明显缩短文心兰切花节间长度,降低花穗上第1个分叉...  相似文献   

16.
陈昌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97-99,117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兰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两年生杂交兰"红美人"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和假鳞茎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对杂交兰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相比对照,100 mg/L GA3和150 mg/L GA3+150 mg/L 6-BA在前期促进花芽分化,但后期花芽未能成形,其余组合和浓度对花芽分化均呈抑制作用。高浓度TDZ和6-BA不利于花芽分化,6-BA尤为明显,但当6-BA组合适宜浓度的GA3时,呈现花芽分化抑制作用减弱现象,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提高腋芽诱导,且高浓度或组合GA3的6-BA作用尤为明显,在花梗长度的影响上,GA3能够有效增加花梗长度,当GA3组合6-BA时,虽可增加花梗长度,但后期开花掉苞严重。以假鳞茎喷施时,低浓度的6-BA和6-BA组合低浓度的GA3能够促进花芽和腋芽的形成。[结论]在两年生杂交兰促进花芽分化上,应以低浓度的6-BA喷施假鳞茎为佳;在促进花梗长度上,应以低浓度的GA3喷施叶面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fFT基因在蕙兰成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蕙兰(Cymbidium faberi)中克隆Flowering locus T(FT)同源基因CfFT。采用实时定量RT-PCR对不同组织及不同花发育时期CfFT进行表达分析。将该基因克隆到PBI121载体上导入烟草中,并对不同转基因烟草株系中的CfFT、NFL、NtFUL和NAP1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对蕙兰花芽分化不同时期的CfFT的表达分析表明,CfFT在花芽分化初期的表达量最高,之后随着花芽的成熟表达量逐渐降低。将CfFT导入烟草进行异源表达,转基因株系表现出明显的早花表型。对开花时间不一的转基因株系中的CfFT表达分析表明,其表达量与转基因烟草开花时间早晚成正比。进一步对这些株系内源的NFL、NAP1和NtFUL表达分析表明,NFL、NAP1和NtFUL基因的表达量与CfFT表达成正比,说明NFL、NAP1和NtFUL的表达受FT基因的上游调控。【结论】在烟草中异源表达蕙兰中的CfFT基因能促进烟草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8.
不同遮光率对香水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4种不同遮光率对香水花(Heliotropium arborescens)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对香水花植株在新增株高、萎焉发生、植株分枝、开花和生长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4个处理中,处理3遮光70%处理植株的生长状况最好,处理4遮光90%处理属于遮光过度,造成植株徒长,处理2遮光50%处理属于遮光不够,而处理1全光照处理很容易造成植株发生萎焉情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透光率(100%、51.2%、39.8%、18.9%、4.5%)对刺五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100%(裸地)组刺五加种子的萌发率显著低于遮荫组,遮荫利于种子的萌发,但萌发率在各遮荫组间差异不显著。萌发速率系数在39.8%组最高,萌发指数在18.9%(室外)和39.8%(气候箱)处理组最大,在51.2%(室外)和100%(气候箱)处理组的萌发指数最小。可见强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延迟作用,光照对刺五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生长在高中光强下的刺五加幼苗正常生长,生长在低弱光强下的植株生长不良,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秆细弱,中度的遮荫对刺五加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在严重遮荫下生长受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