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用水煮醇沉法提取板蓝根多糖,通过观察PK-15细胞病变效应(CPE)来评价板蓝根多糖的不同加药方式体外对猪细小病毒(PPV)的阻断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板蓝根多糖在对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内,对猪细小病毒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和抑制的作用,最小的阻断浓度为2.09μg/ml,最小的抑制浓度为4.19μg/ml。  相似文献   

2.
留兰香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目的:研究留兰香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测定留兰香提取物抑菌圈大小,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留兰香提取物对4种动物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抗菌效果。结果:留兰香水煎剂、醇提物、挥发油对4种动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猪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比较明显,留兰香水煎剂Ⅰ的MIC为0.0313g/ml,醇提物Ⅲ的MIC为0.0625g/ml,挥发油Ⅴ的MIC为2.5μl/ /ml,挥发油Ⅵ的MIC为2.5μl/ /ml。结论:留兰香水煎剂、醇提物及挥发油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对试验菌抑制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摘 要:通过研究添加不同的肝素浓度(0、5、10、20、50μg/ml)及不同作用时间(0、30、45、60、90、120min)对绵羊精子体外获能、存活时间和相应体外受精的影响,为改善绵羊精子体外获能效果及研究获能的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在获能液中添加10μg/ml肝素作用45min时,其获能率最高,顶体反应率最低(40.92%和16.59%)(P<0.05),存活时间18h,能够提高受精卵的囊胚发育;单独使用咖啡因或与10μg/ml肝素联合使用,其获能效果均不如单独使用10μg/ml肝素。说明绵羊精子获能时肝素的适宜浓度是10μg/ml,作用时间是45min,咖啡因无协同肝素促进获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是杧果生产病害之一,该病会严重影响杧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采用含毒介质法,以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为对象,进行室内评价17种药剂对该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抗生素类药物对该病菌效果较好,如利福平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仅为0.37μg/ml,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均为3.75μg/ml,100万单位链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7.5μg/ml、15μg/ml、18.75μg/ml;铜制剂类药物以噻菌铜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61.90μg/ml。此外,敌磺钠对该菌也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8.57μg/ml,与抗生素类药剂相当。本试验得到的一些对杧果细菌性黑斑病病原细菌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药剂,为指导田间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蒜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作用,通过测定大蒜水溶性提取物对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提取物浓度在0.75g/ml能完全抑制青霉病菌的生长,在1.0g/ml能完全抑制灰霉病菌的生长,在1.5g/ml能完全抑制黑根霉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该试验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鹿蹄草素、黄连、黄柏、厚朴等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12.5、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25、25、25、2.5mg/ml;对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32、0.625、0.625、1.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2.5、5、2.5mg/ml。经线性回归计算50%抑制时对链格孢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217、10.192、10.354、0.340mg/ml;对褐腐病菌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65、0.192、0.687、0.246mg/ml。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与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并揭示大豆异黄酮提高奶牛免疫性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采用6×2(浓度×时间)实验设计,各浓度梯度的大豆异黄酮 (100.00、25.00、5.00、1.00、0.25、0.05 μg/mL)与淋巴细胞共育培养48 h和60 h后,用酶标仪在570 nm处测得各孔的OD值。结果表明:(1)添加0.05~25 μg/mL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奶牛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在添加量为5 μg/mL时达到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大豆异黄酮添加剂量达100 μg/mL时显著抑制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增殖;(2)100 μg/mL和25 μg/mL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极显著抑制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而1 μg/mL浓度组则显著促进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其余各浓度组对奶牛脾脏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 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95%乙醇对半夏干粉进行索式提取,以叶片浸渍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在触杀试验中,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1.44%。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68 mg/ml(24h)和39.16 mg/ml (48h) ;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7.26 mg/ml(24h)和21.32 mg/ml (48h)。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胃毒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也明显。饲喂72 h时,浓度为100 mg/ml处理的小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高达69.41%;在处理48 h,浓度为100 mg/ml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4.43%。【结论】半夏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和多效唑等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集花粉,配制成含不同浓度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多效唑的培养液,用花粉液体培养法培养花粉,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25-100mg/L、6-BA12.5mg/L、2,4-D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管生长却有促进作用,最适宜花粉管生长的浓度为萘乙酸0.5mg/L、多效唑50-200mg/L,超过该浓度范围表现抑制作用;【结论】赤霉素、6-BA和2,4-D促进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分别是25-100,12.5和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抑制旭日桃花粉萌发,但在0.5mg/L,50-200mg/L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0.
猪苓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条件的优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猪苓多糖快速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含量为指标,检测波长490nm,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测定条件;【结果】1.0ml样液,加5%苯酚液0.8ml、硫酸5.0ml,100℃水浴保温15min结果最佳;硫酸加量对结果影响最大,水浴温度次之,苯酚量影响最小;葡萄糖含量呈线性关系范围在5.0~40.0μg/ml;精密度RSD=1.58%(n=6);测定稳定性好(3h内);平均回收率99.22%,RSD=1.87%(n=3);实测猪苓菌丝多糖含量3.46%,RSD=2.07%(n=4)。【结论】本优选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数据稳定性好、误差小、重现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板蓝根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泡制白酒,制得板蓝根多糖保健酒。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泡制酒中板蓝根多糖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泡制时间、温度、料液比有正比关系。用自然干燥的板蓝根粉粒室温下泡制7~28 d,酒中板蓝根多糖质量浓度为40~60 g/L;适度加热处理的板蓝根比未处理或处理不当的板蓝根粉粒的室温下泡制酒中的多糖含量高;在适度加热条件下泡制板蓝根白酒,多糖溶出快、含量高。试验表明,泡制板蓝根多糖酒可用100℃下加热3 h或自然干燥的板蓝根粉粒直接进行,用石油醚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充分浸提后的板蓝根粉粒泡制白酒,虽然多糖含量降低,但该工艺模拟了用板蓝根制药残渣泡制多糖保健酒的技术路线,可充分利用板蓝根生药资源,并有效地保持多糖活性。适宜条件下泡制的板蓝根多糖保健酒橙黄清澈,具有板蓝根特有的清香和微苦滋味。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裂褶菌蛋为研究对象,用硫酸铵沉淀其蛋白,制成蛋白粗提液,研究其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和体外钝化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蛋白浓度达到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效果较好,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74.11%±3.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0.05%±1.25%,表明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的作用;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辣椒病病毒(CMV)具有很好控制作用,用100μg/mL的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处理辣椒植株后,其对CMV的平均防效为66.46%。  相似文献   

13.
以板蓝根为材料,研究了Pb2+胁迫下Ca2+对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处理下,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随Pb2+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在Ca2+处理下,浓度为80、160mg/L时,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浓度为320mg/L时,则显著低于对照,有明显抑制作用;Ca2+、Pb2+混合处理,80、160mg/LCa2+显著提高了Pb2+胁迫下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具有缓解Pb2+毒害的作用,Ca2+为320mg/L时,与Pb2+起协同胁迫作用,增强对板蓝根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品种、成熟度的苹果多酚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影响,确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苹果多酚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抑制的检测方法。选取‘富士’、‘国光’2个品种、2个成熟度的苹果多酚提取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对ACE活性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多酚浓度在1~250 μg/mL范围时,未成熟‘富士’、成熟‘富士’、未成熟‘国光’、成熟‘国光’的苹果多酚对ACE活性的抑制逐渐增强,其中未成熟‘富士’多酚提取物的半抑制率浓度IC50值最低,成熟‘国光’的IC50值最高,分别为16.9、80.8 μg/mL。由以上结果得出,未成熟‘富士’的苹果多酚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可以作为天然优良的ACE活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根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对猕猴桃根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与提取次数对三萜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并以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20 (g/mL),提取次数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猕猴桃根三萜类物质的平均得率为6.7517%;【结论】该工艺应用于猕猴桃根中三萜类物质的提取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孕酮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研究外源性孕酮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作用,通过向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 μg/mL FSH +10 μg/mL LH(对照组)和0 ng/mL、10 ng/mL、100 ng/mL、1000 ng/mL的外源性孕酮,对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在培养8 h后用醋酸地衣红染色观察各自的生发泡破裂率,然后在成熟22 h统计第一极体率,体外受精后7~8天统计囊胚率。结果表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率(75.0%)和极体率(79.6%)均明显高于添加不同浓度孕酮的各处理组(P<0.05),而囊胚率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外源性孕酮不能促进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单独添加外源性孕酮不能起到与内源性孕酮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各0.05%,研究了改良MRS培养基和在发酵期间添加缓冲剂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液体MRS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的胡萝卜汁、1.5%的麦通过不同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和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分析,为田间高效的防治药剂筛选及配套的田间防病技术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戊唑醇等10种杀菌剂对两种病原菌的抑菌毒力。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SC对两种病原菌的防效好,EC50分别为0.952 μg/mL和0.411 μg/mL,但对苹果轮纹病菌的EC90值93.836 μg/mL明显低于对苹果炭疽病菌的EC90值487.738 μg/mL。50%异菌脲WP和70%代森联WG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86 μg/mL和10.650 μg/mL,但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而250 g/L嘧菌酯SC和75%百菌清WP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0814 μg/mL和7.313 μg/mL,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