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昆虫信息素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陕西林业科技》1990,(1):21-22,29
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分泌而释放到体外,并能引起其它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的物质。也就是说,昆虫信息素是昆虫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包括性信息素、聚集信息素、追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以及离散信息素等。其中性信息素是目前活性最强的一种。用信息素引诱害虫可达到歼灭害虫的目的,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多数昆虫专家已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素的研究方面。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2.
种用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化学家和防治专家们对昆虫发生行为反应的化合物的基本成份进行了研究,已鉴定出了信息素化学结构的昆虫达600余种,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根据信息化合物作用的性质可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其中把有关种内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作种内信息素.把种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称作种间信息素。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里,不少动物能向周围环境排出具有某种气味的化学物质,以此来传递或交换信息,人们把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信息素。昆虫的性信息素就是某种昆虫的一个成员为了交配的目的去吸引其它成员所散布的化学物质。由于性信息素具有将害虫诱集到  相似文献   

4.
昆虫能够产生支配其各方面行为的信息化学物质,该物质具有无毒、无害和种属特异性等特点,可利用其进行高效、可持续的害虫治理。数百种昆虫信息素和相关引诱剂已被广泛用于害虫种群监测和大面积生产防治。目前,应用能改变昆虫行为的信息化学物质已成为国内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防治害虫的重要措施。为充分发挥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及其应用前景,主要包括昆虫信息化学物质研究的简要回顾、信息化学物质的概念、作用与特点以及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新技术, 其中利用昆虫激素, 特别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中从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等方面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 以期为昆虫性信息素的科学研究和最佳合成方法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欧洲的绕实蝇属Rhagoletis昆虫信息化学物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与水果定位和产卵有关的利它素、性信息素和寄主标记信息素,并介绍了这些信息化学物质的化学组分以及在绕实蝇属昆虫防治中一些成功的林间应用。基于对绕实蝇属和其他实蝇科害虫的信息化学物质的研究,可以确信有效的食物源引诱剂与早期应用的寄主标记信息素相结合能够减少羽化后成虫马上产卵危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具有作用广泛、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和益虫、无残毒、无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的特点。昆虫信息素作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害虫种间信息素都是昆虫化学通讯系统的媒介物,都存在着应用的潜力。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特别是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素,只在最近才有对小蠹虫等害虫应用聚集信息素的研究。研究应用昆虫信息素,一方面可作为虫情侦察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作为诱捕法和交配干扰法直接消灭害虫。1发生预测上的应用用昆虫信息素作…  相似文献   

8.
天牛科昆虫是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应用,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从100多种天牛科物种中鉴定出信息化合物质,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椎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鉴定出雄性天牛的聚集信息素组分,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和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物种主要是鉴定出雌性天牛释放性的性信息素组分。这些信息素组分在不同亚科、不同属和种之间重叠率高,同一种组分可以在多种天牛物种中发挥作用,调节昆虫行为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国内外已研究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进行系统分析,可为今后鉴定新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提供依据,加快我国天牛科信息素组分鉴定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9.
昆虫信息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昆虫信息素是由昆虫体内产生、具有引诱昆虫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其人工合成化合物称为引诱剂。昆虫性引诱剂是一种无公害的杀虫剂,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使用方便。利用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梨小食心虫(Garpholitha molesta)、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等农林害虫的性引诱剂防治相应的害虫已获成功,并且防治效益好,成本低廉,证明应用昆虫性引诱剂监测和防治害虫很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0.
象甲科昆虫性信息素与聚集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甲科 Curculionidae是 动 物 界 中 种 类 最 多 的 一 个 科, 其 中 红 棕 象 甲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油茶象甲 Curculio chinensis 和棉铃象甲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等昆虫是我国经济作物 上的重大害虫,因此研究和应用象甲科昆虫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昆 虫信息素为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因此文章针对国内外象甲科昆虫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成份鉴定、 信息素合成及应用等进行汇总,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 30 种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其 中 4 种昆虫性信息素和 23 种昆虫聚集信息素成份已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昆虫信息素在防治林木害虫方面的应用原理和技术方法,旨在为我国广大林区应用昆虫信息素防治林木害虫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性信息素迷向干扰防控害虫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文陈述国内外迷向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影响迷向技术开展的生态因素,进而探讨不同缓释载体的剂型,旨在为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害虫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及个人研究方向,重点介绍国内外迷向干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环境影响因素,探索常见缓释载体的类型(毛细管迷向丝、微胶囊、Puffer、SPLAT、蜡滴、空气纤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指出不同缓释装置的优缺点。[结果]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专一、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防控害虫技术,已经成为害虫综合防控体系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鞘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也有少量报道,尤以舞毒蛾、苹果蠹蛾、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应用最为成功;明确了昆虫性信息素缓释载体及释放速率控制是有效实施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前提,揭示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应用机理,得出限制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的经济及政策因素,旨在为我国更好的开展性信息素迷向干扰技术防控害虫提供参考。[结论]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防控害虫的应用前景广泛,在农林业害虫的绿色防控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杨树蛀干害虫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四旁、林网释放这两种害虫的昆虫性信息素对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通过试验表明这两种害虫的性信息素在害虫监测预报方面应用价值极高、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其杀虫效果、防治成本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方法,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化学农药,会使害虫的抗性越来越强,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昆虫性信息素的问世,开辟了一条有效的虫害防治途径。许多昆虫在发育成熟后,能向体外释放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微量化学物质,一般每只成虫释放10-6~10-9克左右。  相似文献   

15.
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果园害虫监测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恩施市盛家坝果园害虫进行监测,1a中共收集昆虫10余目40余科,17万余种,并初步鉴定出了500多种昆虫。结果表明: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农业、林业害虫有很好的监测和诱捕效果。利用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诱集、监测和捕杀功能,能诱集林业、果园、粮食、蔬菜等多种害虫,具有测报准确度较高,使用简便,易于操作,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等优越性,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综述昆虫信息素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主要包括昆虫信息素研究的概况和在种群监测以及大量诱杀、交配干扰和驱避防治等综合治理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昆虫信息素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应用前景,为昆虫信息素在克什克腾旗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信息素(Pheromone)是1959年提出来的,信息素的研究属于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化学生态学的范畴、至今20多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特别是昆虫信息素中——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昆虫性信息素(Insest ses Pheromone)是传导昆虫雌虫或雄虫等待交配的信息的信息素。性信息素在昆虫中几乎普遍存在,一般多是脂肪醇及其它的酯、醛、酮、烃类,许多是复合成分,由两种或多种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我国已人工合成并进行试验的有红铃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舞毒蛾、马尾松毛虫、白杨透翅蛾等二十多种昆虫的性信息素。性信息素在害虫  相似文献   

18.
1992年6月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26个国家的310多位学者提交了332篇论文,其中48篇文章论述森林害虫测报。本文综述了森林害虫测报理论、基础研究、害虫发生规律、测报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天牛化学通讯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牛化学通讯机制的研究包括信息化学物质的鉴定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及与信息化学物质紧密相关的天牛生殖行为特征.天牛的鞘翅、胸部和体表是产生信息素的主要部位,其短距离性信息素的碳链一般大于20个碳,长距离性信息素的碳链小于或等于10个碳,这一规律可为信息素的鉴定提供参考.应用植物源挥发物可作为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和产卵抑制剂调控天牛行为的特性来防治害虫.天牛的交配行为多数由短距离或接触性信息素启动,具有一定的生理节律和保护配偶现象,同时视觉、虫体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虫体体表化合物均可影响其交配行为.清楚了解天牛信息化学物质的特性及其生殖生物学,可充分发挥它们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昆虫性信息素具有生物活性高、使用简便、专一性强等特点,利用性信息素作为害虫防治新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昆虫性信息素的概况、生物学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前景作一定程度展望,旨为昆虫性信息素科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