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凤翔县1960—2010年日照时数、降水、云量和雾日等气象要素资料,使用数理统计和线性气候倾向率等方法进行日照时数趋势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凤翔县51年来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变化率为-46.8 h/10年。各季日照时数除春季增多外,夏季、秋季和冬季呈减少趋势,尤以夏季减少最强烈,秋季减少最不明显。各季的变化情况也不尽相同,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影响凤翔县日照时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云量和降水日数,但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与其关系不密切。雾日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只在秋冬季,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0—2010年凤翔县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学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凤翔县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年来凤翔县气候明显变暖,平均气温以0.17℃/10 a的速度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更为明显;春季和冬季增温较大;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季节性比较明显,春、秋季明显减少,而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加;四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不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营林技术措施对红脂大小蠹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停止割脂、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降低油松在林分中的比率4种营林技术措施对控制红脂大小蠹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止割脂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42.72%、株均虫口减少49.37%,封山育林后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78.68%、株均虫口减少54.89%,抚育措施对该虫的危害影响较小;混交林与纯林比较,当油松在林分结构中的比例低于40%时,第3年有虫株率下降5.91%~26.27%、株均虫口平均减少6.44%~34.62%。  相似文献   

4.
沈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87-12391
利用我国东北地区90个气象站和5个乡村气象站1957~2010年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南北两区分析了冬季极端气温事件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并评价了城市化因素对各极端气温指数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暖夜日数、暖昼日数明显增加;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冷日持续指数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日较差逐年减小,北区变化更大;其中冷夜日数减少最明显,北区以3.3d/10a的速率下降,南区减少速率为1.9d/10a。城市化对各种极端气温指数序列的趋势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对冷指数序列趋势变化的影响比暖指教更大;城市化对冷夜日教、冷昼日数长期减少趋势的贡献率为35.79%和20.62%,对暖昼日数增加的贡献率为14.46%。  相似文献   

5.
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别通过25、30、35、40℃,持续2,4、6、8d对20份粳型水稻品种实施处理,以确定持续高温对粳稻品种发芽和幼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对粳型水稻品种的发芽率没有显著的影响;35℃、持续8d和40℃的高温显著地影响成苗率;高温可以促进根、芽细胞的伸长,然而其芽在2d,根在6d以上的40℃高温中生长减弱停止;持续30、35、40℃的高温将导致粳稻品种根数不同程度的减少。粳稻品种的耐热性在遗传上存在差异,这为耐热性粳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临汾市近40a日照时数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1970—2009年近40 a临汾市日照时数资料统计,分析了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月变化趋势,以及日照时数变化对临汾市主要农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年代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2009年比1970年减少344 h,倾向率为-9.675 1 h/a;全年总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减少934 h,各季节之间差别较大,春季变化最小,冬季变化最大,1月减少最多。临汾市日照时数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40年明水县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明水县1971年~2010年日照时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明水县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年代际变化及季节变化均呈减少趋势,且减少趋势在变缓。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春季和夏季减少最明显,秋季、冬季变化不明显,80年代日照时数出现突变,日照时数下降达180小时。日照时数的减少对玉米、大豆、马铃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梁山县1971~2010年日照资料,对梁山县近40年日照时数的年变化特征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日照时数以-13.3h/a的倾向率减少。梁山县日照时数的减少对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健坤  万哨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8-5209,5243
分析了1997~2008年拉萨市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人口密度状况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意义,探讨了人口非农化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非农化趋势较为明显,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拉萨人口非农化与耕地协调系数均小于1,拉萨市目前的人口非农化对耕地的影响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凤翔县的三大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交通服务设施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凤翔县存在城镇化发展较缓慢、人地矛盾突出、环境问题突出、旅游业发展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凤翔县的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进行了外源砷、铬污染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芸豆和甘蓝营养生长期生物量在土壤添加砷10mg·kg^-1土时分别减少46.7%、72.4%和40.9%,在土壤添加铬500mg·kg^-1土时分别减少51.4%、39.8%和34.1%。施砷量达到40mg·kg^-1土时黄瓜和甘蓝的产量分别减少54.4%和18.8%,芸豆几乎绝产;不同施铬量可造成黄瓜产量减少24.3%~29.2%:施铬量200mg·kg^-1以下时甘蓝增产11.3%~63.9%,施铬量达到500mg·kg^-1土时甘蓝减产27.0%;不同施铭量对芸豆产量的影响不规律。土壤砷含量与黄瓜、芸豆和甘蓝产品中的砷累计量相关性、土壤铬含量与黄瓜中的铬累计量相关性较高。供试条件下,黄瓜、芸豆和甘蓝产品中的砷、铬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蔬菜食品卫生标准限量,说明土壤砷、铬污染对蔬菜生产的影响主要是使蔬菜的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和产量降低,对蔬菜食品的安全性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陕西主栽核桃品种‘香玲’嫁接幼苗为试材,在4种水分处理下,对连续胁迫40d及复水后‘香玲’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80%)相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胁迫程度(轻度60%、中度40%、重度20%)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逐渐上升;抗氧化物酶活性、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或直接减少的趋势。在轻度胁迫持续40d复水后,‘香玲’幼苗的生长与对照基本一致;当中度和重度胁迫持续24d时,2个处理的‘香玲’幼苗均受到不可恢复性伤害。这为‘香玲’核桃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锐  杜珉 《农业展望》2014,(1):13-18
2012/13年度全球棉花面积、产量均同比下降,消费缓慢回升,但仍延续供过于求的格局.库存量持续增加,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高点。受中国收储政策影响,棉花贸易量同比减少,棉花价格相对平稳。国际棉价较低对中国棉花生产、进口造成较大影响。未来国际棉花仍将呈现供过于求的格局,产量下降、消费略增、库存持续增加.国际棉价将呈弱势震荡格局。  相似文献   

1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除草剂用量对金豆的药效和药害均有明显影响。在田间条件下,随着气温的升高、或空气相对湿度的增高、或除草剂用量的增加,金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提高,但对大豆的药害也明显加重。药害会抑制大豆正常生长,使大豆苗期株高降低11.59%~54.86%,鲜重降低4.17%~70.83%,叶片数减少0~33.85%;成株期株高降低2.33%~34.90%,株荚数减少0~49.58%,株粒数减少0.81%~50.97%,减产率为0.83%~52.40%。药害严重时可导致大豆晚熟。  相似文献   

15.
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凤翔县的三大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交通服务设施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凤翔县存在城镇化发展较缓慢、人地矛盾突出、环境问题突出、旅游业发展缓慢以及城乡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凤翔县的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60-2019年钟祥站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日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回归分析、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对荆门市高温变化特征进行气候统计分析,并总结高温对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荆门市高温主要发生在夏季,大多从6月中旬开始、8月下旬结束,60 a来高温初日每10 a提前2.2 d,高温终日每10 a推迟3.2 d;荆门年平均气温、高温日数、高温热浪频次、高温最长持续日数均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气温、高温日数、高温热浪频次、高温最长持续日数均达到最低值,2010-2019年间均达到最大值;持续高温对中稻产量影响较大,中稻生长期遭遇持续的高温,会造成高温干旱复合胁迫降低产量,高温持续时间越长对中稻危害越大。  相似文献   

17.
乳品价格形成及利润分配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乳品市场供给偏紧及国际奶价大幅上扬.中国乳品价格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高涨。针对上述情况,调研组对黑龙江省奶业产业链进行了全程调查。研究表明.国内乳品价格上涨主要受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涨价过程中,奶农、加工企业和零售商的利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促进了奶业的发展。但是,豆饼、浓缩料等饲料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很可能引发奶业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凤翔县粮食总产的14个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粮食单产,关联度值高达0.8781;其次是有效灌溉面积,关联度值为0.8006,排序第二;农业人口排序第三,物质投入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
遮光对芥蓝生长和菜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然光照、40%遮光和60%遮光对尖叶夏芥蓝和中花芥蓝的生长、菜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条件下,芥蓝地上、地下、菜薹及薹茎重均降低(但尖叶夏芥蓝的菜薹重在40%遮光下有所增加),而薹叶数和茎节间长均增加.遮光使菜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均减少,且光照越弱,减少越多.尖叶夏芥蓝菜薹蜡粉含量在60%遮光下显著增加,40%遮光下基本不变;而中花芥蓝菜薹蜡粉含量在遮光下降低,其中40%遮光下显著降低.不同芥蓝品种生长和菜薹产量及品质受光照的影响有差异,遮光对尖叶夏芥蓝的影响相对中花芥蓝要小.  相似文献   

20.
姚小英  蒲金涌  杨小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6-12618
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8年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资料,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1961年以来,该地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年的速度升高;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40℃/10年的速度升高。增温幅度最大的时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最低气温≤0℃的日数以0.33d/年的速度递减;年平均最低地表温度以0.44℃/10年的速度增加;年极端最低地表温度以1.40℃/10年的速度增加;年结冰日数以0.33el/年的速度减少。温度极值及相关天气现象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种植业的布局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