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百合典型材料弱极性成分提取溶剂进行优化与GC-MS检测分析,所得总离子色谱图成分峰通过工作站 自动检索NIST2008质谱库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 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全国12个主产区百合弱极性成分石油醚提取物总离子色谱图的整体相似 度,构建百合弱极性成分石油醚提取物总离子色谱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百合弱极性成分最佳提取溶剂为石 油醚;(2)GC-MS检测共鉴定出百合弱极性部位化合物53个,主要成分为棕榈酸(8.68%)、亚麻酸(7.55%)、γ 谷甾醇(4.54%)、柠檬烯(1.66%)、硬脂酸(4.17%)及其同系物;(3)12批百合样品弱极性成分石油醚提取物 总离子色谱图成分峰分布均匀,分离度高,分离效果好;主要成分峰均实现共有性匹配,匹配共有成分峰39个, 匹配结果良好;各样品色谱图与所构建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在0.875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曼陀罗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21个色谱峰,鉴定出18个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1.26%。结果显示:曼陀罗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以二十一烷、二十三烷和二十四烷的含量为最高,分别为12.20%、11.15%和11.59%。  相似文献   

4.
采用GC-MS分析了不同产地瑶药老鸦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山百龙滩地石屯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78%。都安县澄江镇红渡村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38%。都安县龙湾乡附近产老鸦嘴分离出48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01%。在3个产地老鸦嘴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9种成分是三者共有的成分。这表明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南方红豆杉人工林药材活性成分指纹图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了重庆地区11批6年生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特征规律。结果表明:SHIMADZU C18色谱柱(250mm×4.6μm,ID5μm),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波长227nm,流速0.8mL/min为HPLC指纹图谱的最佳色谱条件;在此色谱条件下,栽培南方红豆杉色谱指纹图谱中共有17个共有色谱峰,其中峰9可作为参照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平均RSD均小于2.0%;非共有峰面积在4.1%~8.3%之间,符合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规定小于10%的检测要求;全图谱共有峰的相似度均≥93%。表明所建立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稳定性高、精度准、重现性好,选定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对栽培南方红豆杉药材组分的一致性作出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建立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金银花样品检测。【方法】色谱条件:YMC-Pack ODS-A C18(1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乙酸(0~30 min, 92%~72%)和乙腈(0~30 min, 8%~28%),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0 mL/min;色谱柱温度25℃。方法学考察合格后,检测14批金银花样品,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金银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4批金银花样品的相似度在0.971~1.000之间,共标定出11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其中的8个,分别为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和木犀草苷。14批金银花共有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平均值为96.31%,RSD为0.47%。聚类分析将14批金银花样品分为4个,但主成分分析后缩减为3个,其中主成分1包括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2个未知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测定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并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重叠的色谱峰进行处理,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图,再与质谱库中的标准图对照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积分法对各组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分别鉴定得到71、81个组分,占总含量的89.91%、90.88%,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是姜烯、桉叶油素,含量分别为30.74%、20.03%;干姜与高良姜挥发油共有组分30个,分别占鉴定组分数的42.25%、37.04%,相对含量较高的主要共有成分是α-金合欢烯(7.29%、9.18%)、D-柠檬烯(12.78%、2.32%)、莰烯(1.08%、1.72%)和十三酸(1.25%、2.11%)。  相似文献   

8.
苦楝子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苦楝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苦楝子挥发油,用气相色谱(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72个色谱峰,鉴定出6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76%。[结论]苦楝子挥发油中,己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是其主要成分,其中己酸占总挥发油量的19.560%。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老瓜头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老瓜头全草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机分析,分离出了40个色谱峰,鉴定出33种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92%,其中4-甲基-4-羟基-2-戊酮(43.70%),D-苎烯(7.44%)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索了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提取柑橘果肉中水溶性蛋白质的方法,并对流动相及波长等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柑橘果肉水溶性蛋白质的技术。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为0.05%三氟乙酸甲醇溶液,B为0.05%三氟乙酸水溶液,A液100%~72%,梯度洗脱45 min,再用A液平衡10min,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70 nm。从7个柑橘品种的果肉中共分离出20个不同的蛋白质峰,图谱中各品种的特有蛋白质反映了不同品种不同表型性状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秋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15-5716,571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20、40、60 mg/L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20、40、60 mg/L烯效唑处理后,幼苗株高分别降低9.35、10.78、12.16 cm,根干重分别增加7.18%、4.39%、1.73%,根冠比分别增加30.3%、20.5%、16.4%,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8.9%、27.1%、37.8%,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8.7%、16.1%、6.9%,呼吸强度分别降低61.1%、19.6%、16.9%;烯效唑浓度为20和40 mg/L时,根系活力分别增加53.8%、19.4%,而60 mg/L时根系活力比对照组降低11.3%。[结论]小麦生产过程中,烯效唑使用浓度以20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植物活性蛋白在大棚草莓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的植物活性蛋白可湿性粉剂为供试材料,设置0(对照)、7500、15000、22500 mg/hm24个处理喷洒草莓,定期测定草莓株高、冠径、花蕾数等,计算小区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7500、15000、22500 mg/hm2植物活性蛋白的草莓株高分别增加6.1%、10.2%、11.1%,冠径长分别增加3.5%、5.6%、6.7%,冠径宽分别增加2.1%、5.6%、5.9%,花蕾数分别增加0.35、0.56、0.68个,总产量分别增加13.6%、18.7%、19.3%,其中2月底前产量分别增加21.1%、25.2%、25.6%,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9774.5、25857.0、26505.0元/hm2。[结论]施用植物活性蛋白能增加大棚草莓产量,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大面积生产中以22500 mg/hm2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3.
包膜尿素施用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随着缓/控释肥的推广和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简化施肥技术成为未来的一种施肥趋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季雨热同期,基施包膜尿素容易使养分前期释放过快后期养分缺失,无法满足玉米后期生长需求。通过研究包膜尿素施用时期来探究适合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的施肥方式,简化施肥生产同时保证玉米产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方法】供试夏玉米品种选用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5个试验处理为不施氮处理(CK)、一次施尿素处理(JN)、拔节-大喇叭口期分次施尿素处理(SN)、基施包膜尿素处理(BR)和拔节期施包膜尿素处理(JR)。通过大田试验探讨包膜尿素肥料施用时期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ZD958和DH605各施氮处理较CK处理增产18.9%—24.7%和19.4%—28.9%。与J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4.15%和5.80%,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升。与BR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的SN处理平均增产1.44%和7.80%,JR处理平均增产2.10%和10.13%,其中ZD958的穗粒数显著提高,DH605的千粒重显著增大。两年试验都以JR处理产量最高,但JR与SN处理的产量无显著性差异。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BR处理显著提高10.99%和6.78%,花后氮素积累量提高45.99%和43.87%,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46.1%和43.5%。与SN处理相比,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提高5.15%和7.67%,花后氮素积累量提升18.78%和30.49%,花后氮素吸收速率提高18.39%和30.51%。ZD958和DH605 JR处理的氮素积累活跃期(ANAP)较BR处理增加13.74 d和25.87 d,成熟期籽粒含氮量(NAAG)提高12.78%和10.49%,花后氮素同化量(AANAA)提高50.87%和42.57%,氮素转运量(NTA)降低24.82%和25.38%,氮素转运效率(NTE)降低19.16%和12.04%,氮肥偏生产力(PFPN)提高2.07%和10.19%,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提高11.47%和69.72%,氮肥利用率(REN)提高60.89%和25.91%,土壤氮依存率(SNDR)降低9.90%和6.36%。与SN相比,ZD958 JR处理的ANAP延长了12.77 d,NAAG、AANAA分别提高3.44%和20.17%,NTA和NTE分别降低18.93%和15.76%,PFPN、AEN和REN分别提高0.63%、3.29%和23.07%,SNDR降低4.89%。DH605 JR处理的ANAP延长了22.76 d,NAAG、AANAA分别提高10.26%和28.67%,NTA和NTE分别降低15.56%和7.80%,PFPN、AEN和REN分别提高2.15%、10.31%和29.96%,SNDR降低7.12%。【结论】黄淮海地区包膜尿素由基施改为拔节期施用,可以增加玉米籽粒含氮量、延长植株氮素积累活跃期并保持较高氮素吸收速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土壤氮依存率降低,增强了玉米对缓释肥养分的利用能力;增大了ZD958的穗粒数和DH605的千粒重,增产幅度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分次施氮的效果相当,保证一次施肥满足夏玉米整个生长季对养分需求,利于夏玉米精简化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更新修剪对衰老期‘富士’苹果枝条生长及树冠结构的影响,以长放修剪为对照,测定了枝条生长动态、树冠结构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修剪的发育枝和果台副梢生长动态均为单峰曲线。更新修剪的发育枝长度和粗度分别增加了63.92%和20.93%,果台副梢分别增加了51.14%和9.76%;相同树冠体积徒长枝,长、中枝和营养枝的数量分别增加了132.93%、82.59%、54.47%和76.84%,短枝、叶丛枝和结果枝分别降低了28.84%、31.57%和22.64%;单株树冠体积缩小了14.53%,枝条总量降低了27.82%;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和消光系数分别提高了9.64%、153.22%和2.97%,冠层开度降低了13.15%;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23.61%和30.02%,但对果实食用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茸骨富钙片(RGB)的补钙作用。方法:大白鼠模型骨质疏松,口服RGB,以钙片为阳性对照,在2个月和4个月时测定大白鼠全身骨矿盐总量(BMC)和骨矿盐密度(BMD),4个月时测定股骨比重、股骨灰分重和股骨钙含量等。结果:①RGB4.0g/kg剂量组口服2个月和4个月时,BMC增加6.4%和8.5%,BMD增加2.9%和7.8%;2.0g/kg剂量组,BMC增加5.9%和5.6%,BMD增加2.6%和4.7%。②4.0g/kg剂量组使股骨湿比重和干比重增加4.1%和6.2%;2.0g/kg剂量组使股骨湿比重和干比重增加2.2%和2.8%。③4.0g/kg剂量组使单位体积股骨内灰分重和Ca含量增加4.2%和6.3%;2.0g/kg剂量组使单位体积股骨内灰分重量和Ca含量增加3.0%和3.9%。结论:RGB对模型骨质疏松大白鼠有明显的补钙作用,并显著改善大白鼠骨质疏松症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攀枝花烟区土壤酸碱及钙、镁变化趋势,对该烟区170份耕层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结合2009~2010年土壤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5年前相比,攀枝花烟区土壤pH提高9.8%,其中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10.9%、1.6%和6.7%。全市土壤交换性钙提高310.8%,年均提高62.5%,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398.9%、227.3%、425.6%。全市土壤交换性镁提高229.9%,年均提高46.0%,仁和、米易、盐边分别提高216.0%、204.8%、412.8%。  相似文献   

17.
复合添加剂对热应激下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云焕  张玲  赵聘  薛帮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37-4938,4940
在热应激条件下,研究2组抗热应激复合添加剂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280日龄青脚麻肉种鸡300只,随机分为II、II、II组。II、I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I(中草药+Vc+VE)和II(碳酸氢钠+氯化铵+氯化钾+Vc+VE);III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I组产蛋率、蛋重、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了9.15%、3.54%、9.50%、7.36%;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了19.12%、58.63%;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9.66%。II组产蛋率、蛋重、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了5.56%、3.99%、3.91%、4.29%;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了15.69%3、9.21%;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4.90%。添加剂I效果优于添加剂II,与II组相比,I组产蛋率、饲料报酬、蛋壳厚度分别提高3.41%、5.81%、2.94%;软破蛋率、死淘率分别降低4.07%、31.95%;每月每只鸡净收入提高4.54%。添加剂II、I对蛋形指数、鸡蛋比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CK)、水肥一体化等量施肥(T1)及减量施肥20%(T2)对生姜生长、根系活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的生姜株高、茎粗及根鲜重与CK无显著差异,但分枝数、根茎鲜重分别比CK高14.29%、12.70%和9.28%、8.12%,而茎、叶鲜重则比CK有所降低。根茎膨大期,T1、T2的根系活力较CK分别提高20.31%和18.14%,全生育期T1、T2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增加12.65%、5.36%、13.44%和6.34%、2.62%、6.76%,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82.37%、79.23%和17.56%、44.93%。T1、T2的生姜产量分别比CK增加17.56%和15.95%,但生姜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棕榈酸对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棕榈酸对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酸添加量分别为1.5%、3.0%及4.5%的纤毛虫活力沉淀的试验时间比对照组分别延长11.39%、26.77%及32.46%;瘤胃液的pH分别升高1.75%、2.71%及4.30%;瘤胃液Ca2+质量浓度分别下降9.51%、26.32%、28.83%(P<0.05);Mg2+质量浓度分别下降5.52%(P>0.05)、22.81%(P<0.01)、24.54%(P<0.01);NH3-N质量浓度分别下降3.28%(P<0.05)、23.03%(P<0.01)、24.02%(P<0.01);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分别下降3.28%(P<0.05)、23.03%(P<0.05)、24.02%(P<0.01).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溶胶作为浸注改性液,分析橡胶木经过浸注及浸注一热处理改性后物理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浸注改性使橡胶木增重率提高约20%,气干密度提高15%,平衡含水率降低6%,径向及弦向气干湿胀率均降低20%左右;而橡胶木浸注一热处理材与热处理材相比,质量损失率降低15%,气干密度提升约15%,平衡含水率降低8%,径向及弦向气干湿胀率则分别降低约5%和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