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非创伤性心血管检测技术测定45匹健康骡正常舌色和83匹肠阻塞病骡淡红、红和赤红舌色时的血液动力流变学参数。随着舌色由正常向淡红、红和赤红的转变时,PR、CO、CI、EWK、HOI、BLK、 逐渐增加(P<0.05或P<0.001),而MRT、MST、 FEK、VER逐渐降低(P<0.05,or P<0.001)。正常舌、淡红舌、红舌和赤红舌的心血管功能变化主要与PR、CI、EWK、CO、BLK、 、MRT、MST、 FEK、VER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是指在标准状态下,每100毫升血浆中,以碳酸氢钠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毫升数.临床上常以测定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来了解血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作为判断畜体有无酸碱平衡失调及其程度的依据.为了给兽医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某些家畜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我们于1981年、1982年,测定了102匹河南健康民用马、普通胃肠病马12匹及肠便秘马、骡、驴49匹(其中马31匹、骡15匹、驴3头)的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现将作法及结果报告于后,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选择内黄县、长葛县和33612部队的健康马,作为测定对象.采血前均作了一般检  相似文献   

3.
首次采用无创检测技术,对35头健康驴及18头患嗽驴的血液动力流变学进行了探讨,建立了24项有关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R,CO、EWK、PP、AC、BLK、VER、可差异极显著、CI、MRT、MST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首次采用无创检测技术,对35头健康驴及18头患Qiang嗽驴的血液动力流变学进行了探讨,建立了24项有关参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R,CO,EWK,PP,AC,BLK,VER,η差异极显著,CI,MRT,MST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化隆驴在化隆县的现状,表明化隆驴养殖数量呈减少趋势,2007年存栏1.05万匹,较1980年减少0.71万匹;现存栏化隆驴多进行自然繁育,忽视了对其品种的改良,体尺多项数据均有所降低,品种逐渐退化。针对调查结果,对化隆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加强保护化隆驴品种资源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血液流变学及生化主要指标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及生化主要指标的变化规律,对9例2~4胎龄健康奶牛产后0、4、8、12、16h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主要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产后健康奶牛全血比粘度(ηb80s^-1,ηb20s^-1)、全血还原比粘度(ηr80s^-1,ηr20s^-1)、血浆比粘度(ηp)和血细胞聚集指数(A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呈逐渐降低趋势;血糖(GLU)、球蛋白(GLO)和淀粉酶等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成县支旗乡周沟村某年发生一起由于铅污染引起大家畜中毒病例,该村连续5个月发病17头(匹),其中马4匹,骡7头,驴3匹,牛3头,发病家畜占饲养量的23.30%,死亡率100%.根据病畜临床症状,尸检变化和微量元素化验结果,确诊为铅中毒.经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时隔多年再未发生一例中毒病畜,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驴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业生产中的多用途家畜,具有重要的役用、食用和药用价值。据考证,在中国陕北发掘的东汉(公元25~220年)墓葬已经有驴的画像,可知驴是被人类较早驯化的动物。驴属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汉名家驴。驴性温驯,易调教管理,肢体健壮,肌肉结实,发育匀称,耐严寒、干旱和炎热,抗病力强、发病率低,耐粗饲,不择食,耐苦劳,好使役,持久力强,运步灵活,善走山路,用途广,具有繁殖能力好、遗传性稳定、半舍饲半放养及只要供给清洁饮水和充足的饲草即可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驴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驴生长激素基因DNA和cDNA的全序列,分析其序列和cDNA编码的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物种中的遗传差异。【方法】根据不同物种同一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结果设计引物,应用RT-PCR和PCR 技术克隆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DNA和cDNA及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从驴肝组织和血液中分别得到驴GH基因全序列1 928 bp和包括完整的编码区的cDNA序列706 bp,两者序列比对后证明驴GH基因DNA序列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编码216个氨基酸的GH前体蛋白,其中包括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9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序列比较结果表明,驴GH基因的序列与马同源性最高,启动子不是哺乳动物的典型TATA盒,而是CATA盒,该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是保守的。【结论】从驴肝组织和血液中克隆了GH基因DNA和cDNA,DNA序列在1 267位的C→G可能影响到驴和马生长发育的差异,为下一步驴GH基因的表达调控、进化和多态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驴肉质高蛋白低脂肪,兼具营养和保健作用,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一说,驴皮还是熬制中成药阿胶的重要原料。目前,饲养肉用驴及肉役兼用驴已成为特种养殖业的新项目。驴是草食家畜,食性广、适应性强、易饲养,既可舍饲,又可放牧饲养。各种野草、树叶、农作物秸秆及糠秕类均是养驴的好饲料。它既适于千家万户单个饲养或小规模饲养,又可与其他家畜混群饲养。  相似文献   

11.
仫佬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仫佬族舌运动类型(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309例(男120例,女189例)。结果表明:5种舌运动类型出现率在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5项舌运动类型间的相关性较小,仅有3对相关;卷舌基因与尖舌基因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翻舌基因与尖舌、三叶舌基因间存在基因互作的关系;与国内外其它群体比较,仫佬族卷舌率、翻舌率、尖舌率和三叶舌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 5 个家驴品种 89 个个体 mtDNA Cytb 基因的全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 26 种单倍型 30 个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为 0.722~0.826,核苷酸多样度为 0.0042~0.0050,表明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态性丰富.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中国家驴有2个母系起源即索马里和努比亚支系.  相似文献   

13.
蒙古驴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94头蒙古驴进行DNA多态性分析,主要研究了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中,HTG7、HTG10、AHT4、HTG6、HMS6、HMS3共6个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PIC>0.5),HMS7位点具有中度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最低.其余3个微卫星座位(HMS1,HTG4和HMS5)为单态,没有多态性.总体上看,蒙古驴的遗传多态性很高,有利于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ND4基因部分片段探讨中国4个家驴品种的母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样性,对保种和开发利用这一固有遗传资源提供有益帮助,并对其母性起源提供一些基础资料,作者对我国4个家驴品种(德州、凉州、云南、蒙古)209个个体的mtDNAND4基因编码区409bp片段进行了扩增、单链构象多态(SSCP)检测与测序分析,共检测到5种单倍型8个多态位点,其单倍型多样度为0.4699,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08,表明我国家驴的遗传多态性比较丰富。通过对各单倍型序列按照脊椎动物线粒体编码规则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部分核苷酸变异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异。构建的简化加权中值网络聚类图显示,4个家驴品种的样品来自两个母系源头,并且,4个中国家驴品种都是由这两个母性世系混杂而成的,即未发现由同一种世系构成的品种。这与以前基于D-loop区序列对于中国家驴的研究结果相似,即地理位置、世系构成以及母性起源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马(Equus caballus)和驴(Equus asinus)杂交后两套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独立基因组在骡基因组中整合后的结构多样性,本研究以马属动物三成员家系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纯血马基因组和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驴、马和骡的InDel、SNP和CNV;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分析骡的de novo SNP及其突变频率、识别骡特异性CNV,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驴、马和骡分别获得100.01、103.78和114.36 Gb 的高质量Illumina基因组测序数据。2)以纯血马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402 533~2 110 786、5 012 403~23 819 055和2 126~3 761;以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527 351~2 279 875、3 212 499~23 549 224和3 572~7 812。3)骡de novo SNPs分别为555和419,其突变频率为1.72×10-7~2.21×10-7。4)获得骡特异性CNVs分别为396和859,总长度分别为2.15和3.77 Mb。5)变异相关基因主要和机体的免疫及癌症过程相关。综上,骡基因组发生了高频率的de novo SNPs和特异性CNVs,这些结构变异可能对马和驴异种杂交不相容以及骡的遗传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马和驴异种杂交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候选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中国家驴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一些分子生物学基础,本研究通过自行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家驴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308bp片段序列的变异进行检测来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发现了3种基因型,结合GenBank已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国家驴品种中共存在15个突变位点,17个单倍型,通过计算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发现中国家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另外,还通过与两种非洲野驴的Cytb序列进行比对和网络聚类分析方法对所有家驴的样品进行了母系起源的研究,证明家驴起源于非洲的索马里驴和努比亚驴.  相似文献   

17.
断奶仔猪血清及肠道肠三叶因子ITF水平与腹泻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仔猪断奶后一周的腹泻情况,比较民猪和长白猪的腹泻程度。用ELISA方法检测断奶仔猪血清和肠道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浓度,分析断奶后ITF水平变化与仔猪断奶腹泻的关系。结果表明,断奶后一周内,民猪腹泻率、腹泻频率和腹泻指数均小于长白,提示民猪比长白具有更好的抵抗腹泻的能力。断奶后仔猪血清和肠道ITF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健康组仔猪血清ITF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腹泻组肠道ITF水平在空肠和盲肠显著上调(P<0.05),而健康组肠道ITF水平相对较稳定,提示ITF与仔猪断奶腹泻有重要关系,断奶仔猪维持肠道较稳定的ITF水平,是保证肠道健康,减少腹泻发生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1988年和1991年分4批从美国、德国引进的16头赛加羚羊进行入境隔离检疫,从美国进口的14头赛加羚羊中检出4头兰舌病羚羊。通过对其余赛加羚羊加强了防疫和驱虫工作,制止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保证了引进赛加羚羊工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流产对母马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正常非孕母马、正常怀孕母马、流产母马、正常分娩母马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作比较。[结果]正常非孕母马与正常怀孕母马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分娩母马的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母马(P〈0.001)。而流产母马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分娩母马(P〈0.001)。[结论]母马流产后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