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松细枝+培养皿法分离镜检松材线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松树上的1,2,3龄枯枝或萎枝条切成薄片,置培养皿分离线虫,镜检表明,枯萎松枝条上松材线虫检出率为52.4%,其中马尾松枝条检出率为75.0%,黑松枝条检出率为30.8%;1年生枝条检出率为37.5%,2年生枝条检出率为45.0%;针叶灰色样本检出率为33.3%,针叶枯黄样本检出率为57.1%。检出含有松材线虫的样本共重30.98g,共检出松材线虫39条,平均1.259条/g,其中马尾松样本平均1.093条/g,黑松样本平均1.508条/g。该法可用于松材线虫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广东省食用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4~2015年,从广州、肇庆、惠州和韶关等地农贸市场共采集赤链蛇、铅色蛇、赤链华游蛇和异色蛇等4种常见食用蛇样本114条,并对这些蛇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了解剖学检查。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32条,总感染率为28.07%,共发现裂头蚴243条;赤链蛇、铅色蛇、赤链华游蛇和异色蛇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14.58、38.46和4.00%;个体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2.27、0.35、1.58和0.04个/条;肌肉、皮下组织和体腔三个部位的寄生率分别为80.25%、16.46%、3.29%。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食用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比较普遍,对蛇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1991年至1992年收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飞播样地资料226块,根据林分密度、林分高、林分平均胸径等测树因子的变化特征,编制了贵州独山马尾松飞播林密度控制图.等树高线采用M_(-1)=a_1e~(b1H) a_2H~(b2)N~(-1);等直径线用M=a_1D~(b1)N~(b2);最大密度线M_m=AN_m~(1 B);自然稀疏线用M=K_2(1-K_3)((K_3)/(K_3-1))~(k_3)(1-N/N_0)N_0~(K_3);密度管理线用M=PM_m,等模式计算相应参数.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精度分为92.7%和92.5%.用34块未参加编图的样地资料进行F检验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2012-2015年,先后采集6条莽山烙铁头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在韶关市进行人工饲养.重点从人工饲养环境、饲养技术、疾病防治、食物种类和越冬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莽山烙铁头蛇在人工仿生饲养条件下生长良好,能安全越冬;该蛇种对食物有选择性,只采食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f. domesticus)和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沼蛙(Hylarana guentheri)、白鼠(Mus musculus)、豚鼠(Cavia porcellus)和家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均不采食;食物10 d投放1次,每次投喂量控制在蛇体重的3%左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该蛇在11月份气温低于12 ℃时开始进入冬眠,次年3月气温达到20 ℃左右开始苏醒,冬眠期长达4个月.  相似文献   

5.
ABT生根粉对枸杞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ABT生根粉 80 0~ 10 0 0 μg g处理枸杞嫩枝插穗 ,生根率 78%~ 85% ,平均生根条数 4 .2~ 5.6条 穗 ,平均根长 4 .3~ 5.8cm ,生根时间提前 4d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鸿雁为对象,对饲养阶段补充精料的营养水平和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定鸿雁增重的第一因素是饲料中的代谢能含量,补充精料中代谢能11.5 MJ·kg-1、粗蛋白17%、赖氨酸+蛋氨酸1.2%的营养水平即可满足鸿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试验结果配制了鸿雁养殖专用补充精饲料,与玉米秸粉按11的比例混合,对放牧归来的鸿雁进行补饲,在30 d的养殖期内,鸿雁平均个体增重为525 g,平均个体日增重为17.50 g,平均增重与饲料比为1.0014.00,并使鸿雁胴体品质达到了胸肌率14.28%、翅重率9.54%、腹脂率2.06%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制的扩繁饲养棚开展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幼虫饲养、接毒增殖、采集回收、加工配制、储藏保存等一系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配比成虫平均产受精卵153粒;孵化率为86.9%;幼虫存活率70%;接毒幼虫感病率92.9%;回收率82.1%;在-18~3℃条件下冷藏保存2 a的病毒制剂毒力仅衰减1%。  相似文献   

8.
杉木萌芽林中套种刨花楠经营技术及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萌芽林中套种刨花楠的10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杉木萌芽林中套种刨花楠能够合理利用杉木萌芽条,同时为刨花楠生长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空间,具有较好的生长效应.杉木萌芽桩保留1500株/hm2、750株/hm2较适宜.在杉木萌芽林中套种刨花楠的较适宜的密度为900~1200株/hm2.适当施肥是培养杉木和刨花楠混交林的主要手段之一.刨花楠施肥试验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相比,对刨花楠生长有差异.施肥刨花楠胸径、树高比对照分别增加6.9%~32.8%、5.6%~33.3%.对不同处理立木材积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JP500(每穴施钙镁磷肥500 g)与FCK(不施肥)、JP500与ZN1-250(不施基肥,造林当年追施尿素250 g)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ZN2-250(不施基肥,造林后第2年追施尿素250 g)与FCK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3种药剂防治白杨透翅蛾初孵幼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350g·L-1吡虫啉悬浮剂、30%甲维毒死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3种药剂,每种药剂设2个浓度梯度,喷洒树干对白杨透翅蛾低龄幼虫开展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0d,6种处理无显著差异,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3个药剂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7.29%。350g·L-1吡虫啉悬浮剂500倍液、30%甲维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和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可用于白杨透翅蛾低龄幼虫防治。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在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莽山烙铁头蛇的孵化和饲养试验。2012年7月1—2日从7枚蛇卵中成功孵化获得3条幼蛇,测量和记录幼蛇体长和比重的变化以了解其生长情况。3条幼蛇于2012年11月23日死亡,通过解剖和细菌分离培养发现,人工灌食和细菌感染是幼蛇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香椿硬枝扦插育苗 ,既可充分利用香椿枝条资源 ,又保持了母树的优良性状 ,是一项繁殖快 ,易掌握 ,科学实用的技术方法。采用优良母树上的健壮枝条 ,配以激素处理 ,加强保护管理 ,插后 1个月 ,有 40 %的插穗产生愈合组织 ,18%的插穗生出新根 ,30 %的插穗开始萌芽 ,2个月后除 4%的插穗干枯外 ,生根率达 94% ,萌芽率 96 % ,平均高生长量达6 .3cm。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 种条采集与处理1.1 采条2月 2 5日就地采集 10年生树上发育健壮的 1年生枝条 ,粗度 1.5~ 2cm ,随采随装入塑料袋内 ,带回室内处理。1.2 处理采条当天进行剪截 ,长 1…  相似文献   

12.
以银杏根蘖苗为插条,使用不同浓度的ABT生根粉1号,分别采用粘浆法和速蘸法处理插条,进行银杏扦插繁殖试验设。结果表明:ABT生根粉1号500 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达98.38%,比对照高37.59%;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扦插苗达96%,是对照的5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3.4 cm,高于对照36.34%。其次是ABT生根粉1号250mg.L-1速蘸处理的成活率为97.15%,比对照高35.87%;发根数量3~6条和7条以上的为80%,是对照的4倍;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为60.0 cm,高于对照29.03%。  相似文献   

13.
米邦塔仙人掌的营养价值很高,可加工成多种保健品或作为蔬菜、水果直接食用。为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对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离体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茎片在M S KT 3 m g.L-1 6-BA 2 m g.L-1 NAA 0.2 m g.L-1 IAA0.15 m g.L-1中的平均不定芽数为3.44个;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 S 2,4-D 0.5 m g.L-1 NAA 0.1 m g.L-1 BA 0.5 m g.L-1 KT 2 m g.L-1,接种30 d后,平均增殖系数为11.64;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 M S IBA 1.5 m g.L-1,生根率100%,每株平均根数9.63条,平均茎长3.99 cm;试管苗生根35 d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4.
转不同抗虫基因741杨的抗虫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 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中稳定存在.转BtCrylAc的2个株系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012 7%和0.009 9%,具高抗虫性的株系pb29的毒蛋白含量高于中等抗虫性的株系pb17.转BtCry3A基因的5个株系毒蛋白含量为0.067 8%~0.152 1%,不同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BtCry3型的毒蛋白表达量非常高,是BtCry1型的10倍.用对鳞翅目害虫具高抗虫性和中等抗虫性的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 API)741杨株系叶片饲养鞘翅目害虫柳蓝叶甲,幼虫死亡率达到28.4%~42.8%,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基因的对照没有明显差异.用转BtCry3A基因741杨不同株系叶片饲养柳兰叶甲幼虫,均表现出高抗虫性,死亡率在2天之内均可达到100%;而饲养杨扇舟蛾幼虫,死亡率为0~42.86%,未表现出明显抗虫性,与未转基因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1种条选取选取生长健壮、侧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1a生种条。2采条时间一般在春季萌动前。也可在深秋苗木落叶后采条,冬藏春插。3插条规格插条长度160~200mm,直径15~25mm。4截条用锋利的剪刀截条,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  相似文献   

16.
经过2年来对野牡丹采穗圃的建立和管理及穗条的不同药剂浓度、不同扦插时间、穗条所处不同部位、不同的修剪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苗圃中选择的优树建立的采穗圃当年每株母树采穗量达18条~54条,丛生性母株留低桩1 cm~2 cm采穗量最大,达到54条/株;(2)穗条用200 mg.L-1GGR6生根粉处理后的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88.5%,清水处理的穗条扦插效果最差,生根率为68.5%;10月中旬是扦插野牡丹的最佳时间,成活率可达90.5%;枝条上部的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91.5%;穗条的不同修剪方式对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明显,平均成活率80.4%。  相似文献   

17.
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叶片中富含二氢杨梅素,其嫩叶可加工成藤茶。本研究建立了显齿蛇葡萄叶中二氢杨梅素的HPLC检测方法,并对浙江引种的3个种源4个种质(广西种源、贵州种源、湖北种源、湖北大叶种源)显齿蛇葡萄老叶和嫩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叶片中二氢杨梅素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液料比20∶1,萃取溶剂75%乙醇,萃取温度40℃,频率20 kHz、功率500 W超声萃取3次,每次25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得率可以达到16.21%;二氢杨梅素HPLC检测方法的标样拟合方程为y=218.74 x,R2=0.999 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8%,能较好地满足研究的需求;3个种源普通显齿蛇葡萄,湖北种源叶片(嫩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达291.87mg·g-1,但3个种源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湖北大叶种源叶片(嫩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低,并与其它3个种源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齿蛇葡萄嫩叶与老叶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贵州种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饲养的人工扬子鳄已有近万条,且每年以1 500~2 000条幼鳄递增.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扬子鳄雌雄生长有一定的差异.为此,2004年5月~2005年6月,对3龄以上的扬子鳄雌雄生长率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壳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活化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大(1 500~2 000m2/g)、堆积密度大(0.35~0.45 g/cm3)、孔径在2~50nm之间及孔径<2 nm的孔容积均大于0.45 cm3/g、单元静电容量>30F/cm3,可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电极用的高性能活性炭,为双电层电容器用活性炭的产业化开发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化学催化剂的添加对炭化得率、炭化料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烧失率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调控作用,且催化炭化提高炭化得率10%以上,气体活化前驱体孔隙也有较大的发展.利用Milestone 200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对气体活化前后活性炭孔隙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气体活化前后,活性炭的微孔、中孔容积均提高0.20~0.30 cm3/g.  相似文献   

20.
从不同扦插基质、不同采条母树龄两个方面初步研究了甜羊奶果扦插繁殖方法。结果表明:4种基质中,基质4红土+腐殖土(体积比=1:3)是最适合甜羊奶果扦插的,采用其扦插的的甜羊奶果平均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平均生根数仅次于基质2,分别达77.5%、3.79cm、3.28条,基质1河沙扦插的甜羊奶果生长表现最差;不同年龄母树采条扦插中,母树龄5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长、根数比8a、15a的更高,分别为76.67%、3.75cm、3.76条,但母树龄5a与8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长、根数差异不显著,母树龄5a与15a的插条的平均生根率、根数差异极显著,平均根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