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曼氏裂头蚴病在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蛙科动物是曼氏迭宫绦虫重要的第2中间宿主。文章对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人感染曼氏裂头蚴的主要方式及防控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蛙类曼氏裂头蚴病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饲养20月龄以上的舟山眼镜蛇为采毒研究对象。采毒样本的蛇体重750~1 500 g,采毒期间饲喂脱毛小鸡,蛇自咬膜采毒法,每月取毒2次。结果表明:采毒对象样本N=4 500条(♂1 176条/♀3 324条),实际采毒次数N_1=34 809次,平均每条蛇每次采毒量冻干粉0. 101 9 g,死亡17例,进食无影响,产卵无异常。因采毒断牙、牙龈流血比例每年5%~10%,一年饲养期不采毒个体平均比采毒个体增重21. 23%(采毒样本N_2=30条,不采毒样本N_3=30条)。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灵山县伯劳镇大路村竹根围屯养殖户刘新宁,销售了4万斤肉蛇、3万枚蛇蛋,销售收入6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利润率达37%。在灵山县,驯养滑鼠蛇和眼镜蛇的农户达1297个,年销售蛇180万条,年销售收入4.5亿元。其中,年利润超过100万元的不足10户。刘新宁驯养了蛇类1.5万条,算是全县驯养蛇的佼佼者。其成功的奥秘是准确把握了市场需求。比如,2014年,肉蛇价格直线下跌,其他的养殖户纷纷停产  相似文献   

4.
王伟 《云南林业》2012,(5):54-55
昆明市共有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个体87家,从业人数1315人,年产值2.1亿元,驯养繁殖动物总数40519只(头),主要养殖梅花鹿、马鹿、猕猴、食蟹猴、白犀牛、七彩山鸡、野鸭、非洲鸵鸟、蓝孔雀、野猪、果子狸、鸸鹋、珍珠鸡、鹌鹑、竹鼠、树!、蛇类等物种。其中:已经办理梅花鹿驯养繁殖证的养殖单位14家,养殖规模1120头,年产值277.5万元,上缴税费额10.3万元;养殖非洲鸵鸟、野猪、七彩山鸡、果子狸、野鸭、蓝孔雀的单位和个体53家,产值1240万元,养殖数量9700只(头);养殖白犀牛投资1000万元,现有69头;养殖虎79只;养殖大熊猫3只;蛇类为试验性养殖阶段。  相似文献   

5.
有鳞目爬行动物现存约9000余种,是种类最多样化的爬行动物类群。包括蜥蜴和蛇,其中蜥蜴5700余种,蛇3400余种,目前仍不断有新种描述。蛇类具有愈合而透明的眼睑、外耳退化及无四肢的细长躯体等特征,可说是爬行动物中最为特殊的体型。大多数的蛇四肢完全退化消失(一些化石种类拥有功能性的四肢),而许多蜥蜴,特别是地下生活的种类,四肢也完全退化,并失去了他们的鼓膜和眼睑。所有的蜥蜴和蛇都有成对的交配器官—半阴茎,位于雄性个体尾的基部。此外,有鳞目动物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犁鼻器—位于口腔顶部的  相似文献   

6.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鸭、斑脸海番鸭和蛇雕在吉林长白山保护区未有分布记录。2011年5月28日、5月31日,在漫江黑河水库上游见到1只丑鸭雄性个体;2010年10月15日,在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发现1只斑脸海番鸭雄性个体;2005年9月23日和2011年6月8日,分别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羊岔头道白河岸老龙头山和头道白河上空见到1只蛇雕,填补了长白山保护区鸟类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 7株虫生真菌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别 ,其中以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的毒力最强 ,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 1 0 0 %和 79% ,致死中时LT50 为 5 2 4d ,致死中浓度LC50 为 1 3 8× 1 0 6孢子 /mL。松褐天牛虫体不同部位接触白僵菌Bb2 0 2 1无纺布菌条的感染试验表明 ,触角、口器、足和腹的感染率依次升高 ,致死中时依次下降 ,表明足与腹部是白僵菌感染天牛成虫的主要部位。林间感染试验表明 ,球孢白僵菌Bb2 0 2 1菌株有较高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8.
2016 年7 月,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饲养的一条雌性莽山烙铁头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产下26 枚蛇卵,随后将蛇卵移至室内,用干净沙土进行控温孵化,在室温25~28 ℃,湿 度60% 环境下,莽山烙铁头蛇的蛇卵孵化期为29~34 d。成功孵出16 条幼蛇,成活6 条,孵化率61.5%, 对幼蛇进行了开食和食物种类试验。因幼蛇不主动采食,采用PPC 管固定蛇身,采取人工灌喂乳鼠、牛 肉等食物和恒温越冬措施,形成用PPC 管控制蛇身、防止被蛇咬伤的定身防伤害人工育幼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球毛壳菌、嗜松青霉菌、裂褶菌、枝状枝孢霉和福廷瓶头霉5种贵州蓝莓土著菌根菌对蓝莓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蓝莓品种‘粉蓝’为材料,通过菌液灌浇方式开展接种试验,对果实成熟时期蓝莓根系的菌根侵染情况、果实形态和产量以及果实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果实形态和品质指标进行降维分析,并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对各菌株的接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种后,5种菌根菌均与蓝莓根系表现出良好的共生效应,福廷瓶头霉与蓝莓根系的共生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接种裂褶菌、枝状枝孢霉、福廷瓶头霉3个菌种显著提高了蓝莓的单株果实产量,提升幅度分别为11.17%、27.27%、29.25%;接种裂褶菌、嗜松青霉、福廷瓶头霉处理下蓝莓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有利于提升蓝莓的鲜食口感;接种5种菌根菌后蓝莓果实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得以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接种福廷瓶头霉对果实花青素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幅度为45.16%,接种嗜松青霉对蓝莓果实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好,提升的幅度分别为55.93%和43.33%。对8个果实指标进行降维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接种后蓝莓果实可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按照接种后对蓝莓果实品质的提升效果由优到劣排序,5种菌根菌分别为福廷瓶头霉、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球毛壳菌、枝状枝孢霉。【结论】裂褶菌、嗜松青霉菌、福廷瓶头霉对蓝莓植株产量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提升效果,可作为蓝莓的菌根化培育的参考菌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黄山风景区松墨天牛、褐幽天牛和短角幽天牛3种主要松蛀虫成虫携带拟松材线虫等非病原线虫的情况.监测显示3种松蛀虫均能携带线虫,以松墨天牛携带机率最高,达61.3%.褐幽天牛和松墨天牛平均携带线虫数量较多,分别为5 128.6、3 622.0条·头-1.温泉的松墨天牛和西海的褐幽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最高,分别达4 781、10 840条·头-1.本文还报道了不同时间诱捕的松墨天牛和褐幽天牛性别、个体大小与携带线虫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统计,广东省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52科84属107种,多为乔木,计79种(占总数的73.83%);草本和灌木次之,分别是16种(14.95%)和10种(9.35%);藤本仅2种(1.87%)。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中山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7科7属7种,种数占广东省9.3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7属8种,种数占广东省12.31%,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四药门花、绣球茜和驼峰藤等种类。文章在介绍中山市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金泉 《广东园林》2009,31(2):47-50
文章阐明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意义,初步统计出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群、保护级别与分布特点。在广东省园林绿化中已见应用的省外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7种,隶属25科44属;已见应用的省内珍稀濒危植物18种,隶属13科15属;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49科79属。文章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名称、特性、分布和花果期,最后提出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3点建议。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四方面内容: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3.广东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类群与保护级别;4.广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观赏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广东省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5种,占我国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19 3%。在分析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粤东地区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东地区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3种,约占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8.5%。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7种;濒危2种,渐危18种,稀有13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性质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突出、经济用途广等特点。文章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这些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拟建广东南岭国家公园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段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汇集文献、历史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植物名录显示南岭国家公园有高等植物324科1 522属5 105种,其科、属、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7.6%、39.4%和14.3%,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南岭国家公园有38种国家保护植物,其中I级保护5种(包括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台东苏铁Cycas taitung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Ⅱ级保护33种。有12种广东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占全省全部20种的60.0%。特有植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发表的20多个新种多为该公园特有。因气候和地理因素,南岭国家公园具有丰富且独特的植物多样性,体现出重要的生态价值,保护好这个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继承和保存大量基因资源,维护粤北乃至岭南地区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清远市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38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总数的50.67%,占全国总数的9.77%,目前都受到相应的保护。分析这些野生濒危植物的观赏特性和应用价值,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山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初步确认中山市有外来入侵植物81种,隶属于30科63属,其中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8种。外来入侵植物来源于世界各地,以来源于美洲居多,有64种,占79.0%。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57种,占70.4%。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通过有意引入和无意传入等方式入侵中山。它们的入侵,特别是一些恶性杂苹的入侵,给中山市农业、林业、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和评估,恢复当地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次生林中引入各种用途的植物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广东省江门市古斗林场设置4个固定样方进行长期观测。结果发现:当引入植物种数不超过样方内全部植物(包括引入种和当地种)总种数的25%、株数不超过全部植物总株数的5%时,6a后当地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可保留90%以上;这种间种方法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小于对物种多度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南方集体林区次生林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Twenty-five tree species indigenous to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chosen in this study to portray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Both data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tabulated based on a digitized map of Guangdong Province gridded at 0.5° latitude × 0.5° longitude. Grid-based diversity was mapped using DMAP, a distribution mapping program, and horizontal patterns were assessed using Kruskal-Wallis tests. The diversity center of the indige- nous tree species under study is located north of 23° N. These tree species exhibit significant latitudinal variation (P = 0.007 4), but no significant longitudinal difference (P = 0.052 2).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S) identified five different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while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showed the distribution of tree species along each of the five envi- ronmental gradient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distribution patterns has great implication for the introduc- tion of the indigenous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