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桑种桑叶的总黄酮含量,为桑叶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醇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华桑(Morus cathayana Hemsl.)桑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3.92±0.48)mg/g、(61.17±0.48)mg/g,极显著的高于其它桑种;白桑(Morus alba Linn.)桑叶总黄酮含量为(35.67±0.40)mg/g,极显著的低于其它桑种.[结论]不同桑种桑叶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长穗桑、华桑等野生种具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取并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方法]采用Al Cl3-甲醇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紫外检测波长为434 nm,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96%、1.46%,加样回收率为99.6%。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g∶m L)、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6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4%。[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发合欢花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分光光度法检测亳菊提取液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亳菊为材料,采用硝酸铝络合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 nm处间接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条件下得到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当黄酮含量在0.016~0.064 g/L范围内,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8,回收率试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8.47%,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分别为1.76%、0.21%和0.25%,偏差较小。[结论]综合验证性试验发现,试验建立的定量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重现性较好,数据较为合理可靠,可以作为评价亳菊提取物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忠英  罗跃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2-14943
[目的]为三七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三七粉为原料,采用50%乙醇溶解、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0.010~0.997mg/ml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其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8%,RSD为1.22%;重复性试验RSD为2.92%;精密度试验RSD为3.23%。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结论]建立了以芦丁为标准品的三七粉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龙胆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微波辅助双水相提取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10.4~73.0μg/m L,其吸光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分别为0.30%、1.31%、2.2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测定龙胆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并完善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 nm处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石榴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774%(0.774 mg/g)。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5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叶总黄酮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用时短,可用于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分光光度法测定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珊珊  马先梅  杨红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65-17866
[目的]建立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角果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19~0.102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平均回收率为99.36%。测得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为10.12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测定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角果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时,在0.019~0.10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26%,平均回收率为99.36%。测得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为10.12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科学准确,适合用于角果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酵土鳖虫含水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方法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Na NO2-Al Cl3-Na OH比色法在510 nm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与显色剂所形成的络合物吸光度。[结果]所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 0,线性范围在0.02~0.10 mg/m L,试验方法的精密度RSD=1.92%,重现性RSD=1.23%,样品回收率95.00%±10.00%,RSD=2.09%。样品重复测定总黄酮含量平均值为4.630 8 mg/g。[结论]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土鳖虫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和重复性等项内容都符合相关规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药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对照品,以无水甲醇作空白对照,在27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淫羊藿苷浓度在1.68~10.0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1.16%,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09±0.01)%。[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操作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黄酮和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中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探讨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碱水提取法和煎煮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中多糖和黄酮,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桑叶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波法测得黄酮含量最高,为1.702%;煎煮法测得多糖含量最高,为2.437%;碱水法测得黄酮和多糖均为3种方法最低的。[结论]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桑叶中黄酮和多糖测定结果差异较大,黄酮测定用超声波法效果最佳,多糖测定用煎煮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伍晓春  邹盛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93-7094
[目的]为了测定并比较不同年限野生及种植的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含量,为杏香兔耳风药材的栽培及采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试验,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含量的可行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生长年限野生及种植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生长年限和种植方式对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有明显影响。人工种植杏香兔耳风的总黄酮含量较高,比野生杏香兔耳风高20% ̄50%。1年生种植杏香兔耳风总黄酮含量最高,达5.92%。[结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杏香兔耳风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杏香兔耳风药材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提取维药阿育魏实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为溶剂回流提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阿育魏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维药阿育魏实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50、提取次数1次;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均在488 nm处有最大吸收,总多糖溶液浓度在0.002 5 ~0.012 5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加样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6%、0.5%、0.069%和0.9%,同时得到阿育魏实多糖平均提取率可达3.41 mg/g.[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阿育魏实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诺丽发酵果汁中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鬼臼毒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木脂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方法。[结果]鬼臼毒素对照品在0~0.100 m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1.85%。采用此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的诺丽果汁中总木脂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含量为0.401 9~0.582 7 mg/m L。[结论]该试验建立的含量检测方法简单、迅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液体样品中总木脂素成分含量的测定。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诺丽果汁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箭叶淫羊藿不同年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箭叶淫羊藿一、二和三龄茎上叶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试验表明,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供试品溶液在60 m in内较稳定。箭叶淫羊藿一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低,二、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较高且差异不大,三龄茎上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一、二和三龄茎上叶的总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61.240、66.194和66.912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69%、98.33%和99.22%,RSD分别为0.59%、0.41%和0.33%。[结论]该研究为箭叶淫羊藿的开发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厌氧处理对桑叶G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厌氧处理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为桑叶中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CO2厌氧和真空厌氧处理桑叶鲜叶,经杀青、烘干和粉碎后,利用丙酮和Al Cl3去除桑叶色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结果]未厌氧处理的桑叶中GABA含量为0.915 mg/g;而CO2厌氧处理4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214 mg/g;真空厌氧处理8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453 mg/g。[结论]一定时间的CO2厌氧或真空厌氧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桑叶中GABA含量,真空厌氧处理可得到更高GABA含量的桑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桑葚果汁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为研发桑葚果汁等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无核大石”桑葚为材料,经加工制成果汁,然后测定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和花色苷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并对桑葚果汁的品质特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桑葚果汁中总多酚、类黄酮、花色苷等活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74、1.18和0.79 mg/g;当桑葚果汁浓度为10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3.84%,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89.72%,金属离子螯合率为55.23%.[结论]桑葚果汁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方法测定荞麦黄酮含量的效果。[方法]采用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野荞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最适波长为420 nm,超声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所得大野荞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26%和5.40%,且水浴提取法所得平均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改进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桑叶叶绿素光谱特征及其含量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祥元  高坤  张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23-17424,17426
[目的]研究桑叶叶绿素的光谱特征及其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新鲜桑叶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桑叶叶绿素进行提取与含量测定,通过比较不同节位桑叶及桑叶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分析桑叶叶绿素的光谱特征及其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桑叶叶绿素的光谱特征与其他高等植物叶绿素的光谱特征类似;不同节位桑叶中叶绿素含量为中部〉底部〉顶端,但叶绿素a/b的比值却为底部〉硕端〉中部;而桑叶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叶柄〉叶中〉叶尖。[结论]不仅为叶绿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性参考,而且有益于叶绿素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该研究旨在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方法]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间的回归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Morusalba)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2水平(N2P2K2)时达到最大;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含量。模拟的肥料效应函数表明,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kg/hm2,推荐施肥指标为N286.11kg/hm2、P2O595.22kg/hm2、K2O159.62kg/hm2。[结论]该最佳施肥通过生产实践证实后,可为DNJ高产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