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以菜芙蓉花为试材,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菜芙蓉总黄酮,并利用AB-8大孔树脂进行纯化,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菜芙蓉总黄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温度、pH值和紫外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菜芙蓉的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46.5%,菜芙蓉总黄酮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0.125mg/mL,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紫外光稳定性,随pH值升高抑菌效果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挥发油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了峨眉山4种菖蒲挥发油及水提取液对3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以期为合理使用峨眉山菖蒲植物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挥发油提取液对3种致病菌抑菌作用表现为茴香菖蒲石菖蒲水菖蒲,金钱菖蒲仅对大肠杆菌有弱抑菌作用。其中茴香菖蒲和石菖蒲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中等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均为31.25μg/mL,抑菌效果最强;茴香菖蒲、石菖蒲、水菖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弱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各异。除石菖蒲水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有弱抑菌作用外,其余水提取液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95%乙醇6种不同溶剂分别提取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sinnamariense)子实体活性物质,并用纸片琼脂法测定黄硬皮马勃子实体提取物对4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效果较弱,对四叠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无明显抑菌效果;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的细菌表现出相同抑菌规律,其中95%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强,抑菌圈直径可达30.83 mm,该溶剂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5、0.23 m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草玉露、石莲和大花马齿苋3种多肉植物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提及酯提法制备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3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及GC-MS检测酯提液成分。结果:3种多肉植物水提液无抑菌作用;醇提液对蜡样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作用最好的是大花马齿苋醇提液;酯体液对3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大花马齿苋酯提液对蜡样芽胞杆菌抑菌效果最好。GC-MS检测鉴定了大花马齿苋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是含有酯类、酚类和烷烃3类物质。结论:3种多肉植物不同提取液对3种供试细菌具有不同抑菌效果,大花马齿苋醇提液和酯提液对蜡样芽孢杆菌有较好抑菌效果,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野葛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达到某一值后,抑制效果又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另外,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柑橘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的最适野葛花乙醇提取物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0.2500、0.2500、0.2500、0.5000 g/mL,其中番茄灰霉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应大于0.0625g/mL.因此,野葛花的乙醇提取物在抑制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的良好剂型.  相似文献   

6.
邢小霞  李秀岚 《北方园艺》2015,(13):131-133
以丝瓜(Luffa)乙醇提取物及各不同溶剂萃取物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丝瓜乙醇提取物及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0×103 mg/L时,丝瓜乙醇提取物对苹果炭疽菌、青霉菌、苹果轮纹菌和棉花枯萎菌的抑菌作用较好,分别为73.5%、72.2%、66.8%和61.1%;丝瓜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石油醚层和乙酸乙酯层对苹果炭疽菌和青霉菌的抑菌活性较高,石油醚萃取层对苹果炭疽菌和青霉菌的EC50值分别为3.2×103 mg/L和3.9×103 mg/L,乙酸乙酯萃取层对苹果炭疽菌和青霉菌的EC50值分别为1.2×103 mg/L和2.1×103 mg/L。  相似文献   

7.
以地枇杷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地枇杷中抑菌物质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利用牛津杯法检测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菌、白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探讨了热力、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料液比1∶10g·mL~(-1),75℃水浴加热0.5h。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对白假丝酵母菌无抑菌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抑菌作用随之增强,对热力、紫外线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平板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南蛇藤乙酸乙酯相、水相、乙醇相3种提取液对弧菌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南蛇藤果实提取液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提取液的MIC值分别是145.8、208.32、91.7 mg/mL(鳗弧菌);125.01、87.52、08.33 mg/mL(副溶血弧菌)。南蛇藤果实的3种提取液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水相和乙醇相次之。  相似文献   

9.
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不同地区生长的6种蒿类植物:叉枝蒿(Artemisia divari-cata(Pamp.)Pamp)、青蒿(Artemisia annua L.)、水蒿(Artemisia selengensis)、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莳萝蒿(Artemisia anethoides Mattf.)、艾蒿(Artemisia argyi)为试材,测定并分析蒿类植物中的铜含量,以便确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同种植物对铜的吸收能力会随着根际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个样地中青蒿-XI对铜的吸收效果最好,富集系数为0.92,铜主要储存在叶片中;艾蒿①对铜的富集能力也相对较高,富集系数为0.87;2个样地中的水蒿叶片中富集铜的能力均较强,水蒿-13为78.32mg/kg和水蒿①为69.21mg/kg。  相似文献   

10.
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酢浆草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酢浆草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来研究酢浆草的抑菌作用特点。结果表明,0.01g/mL.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各种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均无抑制作用。得到结论,酢浆草乙醇提取物具有选择性抑茵作用。  相似文献   

11.
棘托竹荪菌丝体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提取剂,微波、酶、超声波为辅助手段研究棘托竹荪菌丝体的抑菌作用,测定其对大肠杆菌等6种常见食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热稳定性及抑菌pH范围。结果表明,4种方法得到的提取液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以酶解水提法效果最佳,所得到提取液的抑菌效力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小,抑菌pH范围广且热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2.
用乙醇对大叶胡颓子叶进行提取,研究提物对5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叶胡颓子叶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332~6.667mg/mL,可为研制开发抗菌消炎新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隶属于44科的6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选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以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的有11种植物提取物,抑制率超过90%的药用植物有艾蒿、苍耳、丁香、黄芩、苦参、肉桂和石菖蒲7种,其中丁香、肉桂和石菖蒲的提取物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为100%。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丁香、肉桂和石菖蒲具有开发成防治葡萄炭疽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法从贺州大肉姜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研究了大肉姜乙醇提取物对食品中常见的几个污染茵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大肉姜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茵、黑曲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0.03125%、0.0625%、0.0078%、0.1250%;该抑菌活性成分在一定范围的温度、pH环境条件下仍然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牛角瓜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生牛角瓜花、果、叶中脂溶性物质,选择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研究野生牛角瓜不同部位脂溶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野生牛角瓜不同部位脂溶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明显,其中叶脂溶性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叶脂溶性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0、60mg/mL。野生牛角瓜脂溶性提取物具有抗菌能力,可为牛角瓜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对柠檬黄蜡伞子实体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GC-MS对石油醚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沙门氏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大于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浓度为50 mg.mL-1时,乙酸乙酯层提取物抑菌率最高,针对以上4种细菌抑菌率分别为55.08%、42.97%、61.10%和50.08%,MIC值均为3.125 mg.mL-1。经GC-MS联用仪从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出5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4种植物源复配杀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木香、丁香、肉桂、大黄 4 种药用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4 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及其复配剂进行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香、丁香、肉桂和大黄等4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植物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4种植物提取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复配可明显降低最低抑菌浓度,增强抑菌效果,抑菌作用较强的为3∶1的木香∶肉桂复配剂、1∶2的肉桂∶丁香复配剂和2∶1的木香∶大黄复配剂。  相似文献   

18.
蓝群  金晨钟  莫亿伟 《北方园艺》2018,(10):144-149
以罗汉果块根为试材,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对罗汉果块根总酚和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阳离子(ABTS~(+·))和对Fe~(2+)诱发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及总还原能力的方法评价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对6种试验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80%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79%和8.17%;提取物均具有较强抗氧化和清除多种自由基能力,且与浓度剂量有关,但抗氧化和总还原能力稍弱于抗坏血酸;对6种试验菌均具有一定抑菌作用。研究结果为罗汉果块根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浓度的柑橘皮提取物,对不同指示菌株进行抑菌试验,探讨其抑菌性能.结果表明:柑橘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青霉无抑制作用;其中藤黄微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均最低,说明其对柑橘皮提取物最敏感.同时,通过比较柑橘皮提取物作用各指示菌后生长曲线的变化,分析其抑菌机理,可为研发一种新型的果味生物防腐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化学防腐剂及植物提取物在单一及复配条件下对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见霉菌的抑制效果,为防腐剂降低组培污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涂布平板法测定单一及复配防腐剂对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肉桂酸钾、尼泊金复合酯对青霉和黑曲霉抑菌效果优于丙酸钠、山梨酸钾,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分别为0.040%、0.035%;大蒜提取物、阿魏提取物、薰衣草精油的抑菌效果优于孜然提取物,MIC分别为0.9%、1.4%、0.35%。与单个防腐剂相比,复合防腐剂抑菌效果更好。通过尼泊金复合酯、肉桂酸钾和大蒜提取物3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发现对青霉抑制最优组合浓度分别为0.02%、0.03%、0.2%,或0.03%、0.03%、0.15%,对黑曲霉抑制最优组合浓度分别为0.03%、0.02%、0.2%。结论:采用防腐剂与植物提取物复配方式可以抑制霉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在降低组培污染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