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低温对褐飞虱发育、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3、16、19、22、25 ℃下,测定了褐飞虱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各虫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一龄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13 ℃卵不能孵化.褐飞虱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在同一温度下,以1、5龄若虫历期较长,2、3、4龄若虫历期较短.不同温度下雌成虫寿命都要比雄成虫寿命长.采用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为:1、2、3、4、5龄和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06、11.89、10.10、10.91、10.02、9.99℃;有效积温分别为:101.01、35.07、48.64、43.07、80.65、323.58 d·℃雌虫产卵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25℃和22 ℃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19℃和16 ℃、13 ℃成虫不能产卵.  相似文献   

2.
<正>一、危害特性烟粉虱又称棉粉虱和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除了危害经济作物外,还广泛分布在观赏植物和杂草上。烟粉虱个体发育经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通常将4龄若虫称为伪蛹。发育起点温度  相似文献   

3.
以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为试虫,对其卵、1~4龄若虫、成虫等虫态在高CO2(35%CO2:21%O2:44%N2)气调作用下的急性致死及行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不同虫态对CO2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龄若虫、2龄若虫、4龄若虫、3龄若虫、成虫和卵;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4001,4.7510,5.4472,6.0591,9.4643,39.3677h.嗜卷书虱的卵经高CO2气调处理后,初孵时间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受到明显影响,处理3.5 d,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向后推迟3.85d和1.72d.嗜卷书虱的成虫对高CO2气调处理表现出麻醉反应特点,其麻醉程度随着气调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麻醉后的苏醒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起始苏醒时间后延,当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成虫的LT50为9.46h),试虫将不再苏醒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嗜虫书虱对烟草及其他仓储物的危害,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不同虫态的嗜虫书虱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其辐照效应。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卵、若虫、成虫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10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卵不能孵化;成虫和若虫经辐照后21 d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198.5 Gy和175.9 Gy;250 Gy剂量辐照处理的嗜虫书虱成虫和若虫在49 d内全部死亡,并且导致成虫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因此,250 Gy的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嗜虫书虱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与桃蚜Myzus persicae的种间竞争。【方法】在(26±1)℃的条件下,设置了1∶1、1∶5和1∶10的种间竞争比例,调查烟粉虱和桃蚜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产卵/仔量情况。【结果】种间竞争延长了烟粉虱1~2龄若虫发育所需的时间,但对整个若虫期的发育速度影响不大。烟粉虱∶桃蚜为1∶1、1∶5时对烟粉虱若虫的存活率影响较小,但缩短了烟粉虱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其产卵量;而烟粉虱∶桃蚜为1∶10明显降低了烟粉虱若虫期的存活率,延长了烟粉虱雌成虫的寿命,提高了其后代繁殖量。种间竞争明显延长了桃蚜若虫期的发育时间,降低了若虫期的存活率。相对而言,桃蚜∶烟粉虱为1∶1、1∶5时,桃蚜成虫的寿命有所缩短,但对其单雌产仔量影响较小;桃蚜∶烟粉虱为1∶10显著延长了桃蚜雌成虫寿命的同时,降低了其单雌产仔量。【结论】生态位重叠的昆虫的种间竞争对昆虫种群数量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发生种间的竞争取代。  相似文献   

6.
分别提供烟粉虱卵、若虫(含拟蛹)、成虫3种虫态供小黑瓢虫捕食,饲喂结果表明:小黑瓢虫最喜食烟粉虱卵,其次为烟粉虱若虫(含拟蛹),最不喜食烟粉虱成虫。捕食不同虫态猎物对小黑瓢虫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烟粉虱卵饲喂的小黑瓢虫发育速度快(幼虫至成虫羽化为19.18d)、存活率高(幼虫至成虫羽化为78.57%)、成虫的繁殖力强(平均每雌产卵131.25粒)、种群内禀增长率大(rm=0.0724),明显优于其他2种虫态,最有利于人工繁殖小黑瓢虫。  相似文献   

7.
柑桔木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木虱在浙南平阳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寄主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产卵于芽缝间,4月上、中旬出现若虫;第一代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世代重叠,7~8月柑桔秋稍期为成虫发生高峰期.卵期2~11天;若虫5龄,若虫期11~36天;世代历或共20~67天.成虫寿命13~246天,产卵前期6~30天.产卵期1~72天,一般连续一个月左右;每雌产卵量3~762粒,每代平均172~277粒.性比为1.06:1.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在郯城县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第五代若虫在麦田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5月底6月初是一代成虫向秧田转移高峰期,6月下旬水稻移栽前出现二代低龄若虫急增期,7月上中旬大田即进入第二代发生高峰期。抓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和水稻移栽后二、三代卵孵化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CO2对嗜卷书虱的致死作用及其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重要的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为试虫,对其卵、1-4龄若虫、成虫等虫态在高CO2(35%CO2:21%O2:44%N2)气调作用下的急性致死及行为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不同虫态对CO2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龄若虫、2龄若虫、4龄若虫、3龄若虫、成虫和卵;其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4001,4.7510,5.4472,6.0591,9.4643,39.3677h。嗜卷书虱的卵经高CO2气调处理后,初孵时间和若虫的发育历期受到明显影响,处理3.5d,卵及若虫的发育历期分别向后推迟3.85d和1.72d。嗜卷书虱的成虫对高CO2气调处理表现出麻醉反应特点,其麻醉程度随着气调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麻醉后的苏醒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试虫的起始苏醒时间后延,当处理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成虫的LT50为9.46h),试虫将不再苏醒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麦田灰飞虱的发生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对小麦的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灰飞虱在江苏淮河流域 1年发生 5~ 6代 ,以 3、4龄若虫越冬为主 ,稻田套种的小麦是主要越冬源。翌年 3月到 4月初成虫羽化 ,长翅型个体比例极低 ,成虫在原发生地生活 10~ 15d后 ,大范围扩散 ,主要选择在麦田产卵繁殖。 1代若虫于 4月底到 5月初孵化 ,随气温上升和植株衰老逐渐到麦穗上栖息取食并完成发育 ,成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播者 ;越冬代灰飞虱在麦田传播条纹叶枯病并引起小麦严重发病 ;1代灰飞虱发生量大 ,直接取食致害 ,但不能引发小麦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1.
在(26±1)℃、相对湿度(70±5)%和光照L:D=14:10条件下,探讨了B型烟粉虱对甘蓝、番茄、甜椒的选择性,研究了3种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寄主植物中,B型烟粉虱成虫最喜好番茄,其次为甘蓝。B型烟粉虱在3种蔬菜上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种群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B型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均随寄主植物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在番茄上,若虫的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雌成虫的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高,种群内禀增长率最大,说明番茄比较适合B型烟粉虱的种群发育。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和2011年分别在海南和山东采集到甘蔗双脊飞虱〔Pseudaraeopus sacchari(Muir,1913)〕成虫和5龄若虫,详细描述了甘蔗双脊飞虱成虫和5龄若虫的形态特征。甘蔗双脊飞虱雌成虫及5龄若虫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丽蚜小蜂防治设施番茄烟粉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地点释放丽蚜小蜂,放蜂后按规定时间分别调查烟粉虱成虫和若虫数量以及丽蚜小峰成虫羽化数量和被粘死数量。[结果]放蜂第3周和第4周,两地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1%、90.9%和77.4%、94.6%,控制成虫效果分别为35.1%、61.2%和58.0%、76.0%;21 d(3周)后,成虫平均羽化率为89.4%,粘死率为7.2%,实际出蜂率为82.2%;控制烟粉虱的效果在放蜂后第2周开始显现,第4周能有效发挥防治作用。[结论]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效果较好,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烟粉虱发生初期,提前10~15 d放蜂,且应增加10%的放蜂量。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防治一品红烟粉虱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供试药剂中以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和锐劲特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3天对烟粉虱成虫的防效在90%以上,药后7天对若虫的防效也达90%以上,目前防治一品红等花卉烟粉虱可用这4种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5.
梧桐木虱又称梧桐裂头木虱,在南京一年主要发生一代,部分二代。一代为主害代,5月中旬至6月上旬危害最重。一代发生期为4月中旬末至7月上、中旬,成虫产于叶背上的卵当年能孵化为二代,产于枝干上的卵则滞育越冬。第二代发生于6月至11月上旬,成虫产卵于枝干上越冬。越冬卵孵化与青桐顶芽萌发具有明显的物候联系。若虫有群集性,通常潜居在自身分泌的大量白色蜡质物中。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6±1.2天,卵期平均为15.6±2.1天。一、二代各龄若虫平均历期,一龄分别为13.8±1.8和11.2±0.8天,二龄分别为5.8±0.9和5.0±1.2天,三龄分别为8.4±1.2和6.5±0.7天。成虫繁殖力强,最高产卵量可达1701粒。一代发生期主要捕食性天敌有大草岭和两种寄生于若虫的寄生蜂。药剂试验表明,梧桐木虱对药剂反应敏感,室外使用40%乐果、40%氧化乐果和50%甲胺磷各2000倍喷雾,防效达98—100%。4月下旬越冬卵盛孵期用内吸剂氧化乐果涂树干一次,即能控制一代危害。  相似文献   

16.
捕食性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集中作用于褐稻虱若虫和成虫期的稻田捕食性天敌归纳为4个类群、分别作用于褐稻虱种群1~2龄若虫、3~5龄若虫和成虫3个状态,应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结合生命表资料,建立褐稻虱这3个状态的控制指数方程,通过状态空间分析法和控制指数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稻田捕食性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采自新疆鄯善县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5; 三氟氯氰菊酯EC,1.2;苦参碱·烟碱乳油,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处理下的卵、若虫与对照相比,发育历期和体形都有较大的影响.不同药剂处理对烟粉虱卵和一龄若虫的历期影响较小,对二龄、三龄和蛹期发育历期影响较大.2.5;三氟氯氰菊酯EC对烟粉虱不同发育历期的影响最大.对若虫体长和体宽的影响表明,2.5; 三氟氯氰菊酯EC和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处理的烟粉虱,其若虫体长与对照相比偏长,苦参·烟碱处理与对照相比偏短.所有药剂处理的烟粉虱,其若虫体宽均小于对照.亚致死剂量下2.5;精纯阿维菌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羽化影响最大,羽化率很低,仅达50;;其次是植物源杀虫剂1.2;苦参·烟碱乳油.  相似文献   

18.
进行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木虱卵、若虫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僵菌I2菌株对柑桔木虱卵、若虫、成虫均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第3d后死亡率达100%,对低龄若虫致病率达100%。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孢子粉对柑桔木虱卵和成虫3d后的死亡率和致病率分别达98.4%和98.8%,对低龄若虫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9个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存活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在 9个水稻品种上的变化。结果显示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若虫期的存活率和成虫期的产卵量及产卵量的日分布规律上 ,对若虫的发育速率和成虫的寿命影响不明显。各生物学参数在不同抗性品种上的表现不一致 ,说明水稻的抗褐飞虱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梨木虱也叫中国梨木虱,同翅目,木虱科,分布很广,近几年在我市各梨产区发生呈严重趋势。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2.8~3.2mm,灰褐色,前翅后缘在臀区有褐斑;夏型体长2.3~2.9mm,翅上无斑纹。卵成长卵形,长0.3mm,越冬成虫产的卵淡黄至乳白色,夏卵乳白色,若虫初孵化时为扁椭圆形、淡黄色3龄后呈扁圆形、绿褐色、翅芽长圆形,突出于身体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