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印楝素对min6细胞增殖、葡萄糖摄取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印楝素处理min6细胞48 h,检测细胞增殖量。在5.5和25.0 mmol·L~(-1)葡萄糖条件下,检测印楝素处理细胞的葡萄糖摄取水平,胰岛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胰岛素的分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5.5和25.0mmol·L~(-1)葡萄糖条件下,印楝素均表现促进细胞增殖活性。印楝素处理下,与25.0 mmol·L~(-1)葡萄糖条件相比,5.5 mmol·L~(-1)葡萄糖表现出更显著地促进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结论】印楝素可能通过调控葡萄糖水平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印楝素(azadirachtin, AZA)通过转录因子FOXO诱导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分为AZ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AZA 对sf9 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sf9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 检测p-FOXO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RNAi FOXO后,检测FOXO基因表达量与Caspase-3的酶活性变化。【结果】CCK-8检测发现AZA可显著抑制sf9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到5 mmol/L AZA可破坏sf9细胞的微观结构,导致细胞核收缩,染色质聚集,细胞质空泡状;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发现AZA诱导sf9细胞凋亡与时间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发现AZA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 Bim和 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P-FOXO蛋白表达量降低,FOXO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利用qRT-PCR进一步检测发现,FOXO基因表达量与AZA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RNAi技术沉默FOXO后,经AZA处理发现Caspase-3的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ZA可通过上调FOXO基因抑制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木虱三龄若虫1、3、7 d后LC_(50)值分别为2.77、1.14、0.61 mg/L;而16.0 mg/L印楝素处理木虱成虫4 d后死亡率仅为13.33%,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处理后 1、3、7 d 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分别为14.35%、49.56%和86.4%。【结论】印楝素对柑橘木虱若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药后7 d 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成虫没有毒杀活性;印楝素在柑橘木虱若虫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印楝素干粉及印楝素A、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建立印楝素干粉中印楝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浸提法制备印楝素干粉,HPLC法检测印楝素含量,叶碟法测定生物活性。【结果】处理24 h后,印楝素干粉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2龄幼虫和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0.28和70.71μg·m L~(-1),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印楝素A和印楝素B。【结论】该干粉制备方法不仅简单有效,且生物活性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秦巴硒菇多糖(FA-2-b-β)联合盐酸表阿霉素(Epirubicin Hydrochloride,EPI)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FA-2-b-β、EPI和二者联合用药时对MG63细胞的抑制率,并根据金氏公式判断两药的协同效应,同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qPCR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mTOR、Bax、Bcl-2、Capase-3的表达。【结果】FA-2-b-β、EPI及二者联合用药对MG63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增殖抑制作用更显著,具有协同效应;倒置显微镜可见联合用药组存活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与单一用药相比,联合用药时诱导MG63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均更显著(P<0.05);FA-2-b-β、EPI和二者联用给药均可上调Bax、Capase-3的表达(P<0.05),下调Bcl-2、PI3K、AKT、mTOR的表...  相似文献   

6.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ALV-J感染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LV-J在宿主细胞中复制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将血管瘤病变型ALV-J毒株HN06和骨髓瘤病变型ALV-J毒株NX0101分别感染DF-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IFA和ELISA等方法,观察细胞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病毒RNA表达水平和病毒蛋白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HN06株和NX0101株在体外细胞中复制水平有差异。HN06株的早期感染可引起Akt转导通路的活化,病毒引起的Akt磷酸化具有病毒滴度依赖性,而且能被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所抑制,表明HN06株诱导的Akt活化是PI3K途径依赖的。LY294002可在病毒感染早期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受染细胞中HN06 RNA水平、囊膜蛋白水平和细胞培养物上清中的病毒粒子含量。【结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对HN06株在细胞感染早期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结果与已报道的有关细胞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NX0101株的早期感染的结论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ALV-J入侵宿主细胞和复制的精确机制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A诱导Sf9细胞凋亡的显微和超微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印楝素A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perda蛹卵巢Sf9细胞凋亡的显微和超微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5μg.mL-1印楝素A对Sf9细胞具有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从凋亡小体和贴壁细胞数量变化判断,印楝素A处理12 h,细胞开始出现少量凋亡小体,12~24 h凋亡小体逐渐增多,但贴壁细胞未见明显减少,因此24 h之前(0~24 h)属于凋亡早期阶段;24~36 h凋亡小体大量出现,贴壁细胞逐渐减少,属于凋亡中期;处理36 h以上,凋亡小体和贴壁细胞急剧减少,细胞凋亡进入晚期.观察诱导24 h的细胞超微结构发现,胞内的主要细胞器在数量或形态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溶酶体数量显著增加,线粒体内部嵴变模糊,内质网从囊泡状变成线管状,细胞核出现分页、皱缩以及区域性膨大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绿茶多酚(EGCG)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过程中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活性与mRNA的变化。[方法]100 mg/L的EGCG处理Hep-G2细胞48 h,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用MTT检测EGCG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FITC PI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诱导细胞的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的mRNA变化。[结果]100 mg/L的EGCG作用Hep-G2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出现核碎裂和凋亡小体;MTT法检测到EGCG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Annexin V-FITC PI法检测到不同浓度的EGCG作用与肝癌细胞Hep-G2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随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的EGCG处理组和不同时间EGCG处理组的Caspase-3活性和mRNA表达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Caspase-3蛋白活性与mRNA上调是EGCG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的重要原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0)Coγ射线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辐射对卵巢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一次6.0 Gy~(60)Coγ射线对大鼠进行照射后,分别在第3、7、14、21天,通过TUNEL法观察卵巢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血清LH、FSH和雌激素(E2)水平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Akt、磷酸化Akt、Foxo3a、磷酸化Foxo3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辐射损伤造成卵巢颗粒细胞明显凋亡(P0.01);而且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增加,在辐射第21天达到高峰(P0.01);大鼠血清FSH、LH和E2水平随着辐射对卵巢功能的损伤而逐渐降低(P0.01);卵巢组织蛋白测定总Akt, p-Akt、Foxo3a蛋白的表达呈现逐渐增加趋势(P0.01),尤以总Akt和Foxo3a蛋白的表达在辐射第21天最显著(P0.01);而p-Foxo3a蛋白表达逐渐下降(P0.01),尤以辐射第21天最显著(P0.01).【结论】辐射导致大鼠POF的原因,一方面激活PI3K/Akt/Foxo3a信号通路,导致颗粒细胞以及卵母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垂体腺细胞凋亡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10.
印楝素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凋亡抑制果蝇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印楝素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细胞毒理机制,寻找杀虫作用新靶标,以含印楝素0.5、1.0、2.0、3.0、5.0 mg/kg的培养基饲养黑腹果蝇幼虫,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显著抑制黑腹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处理后5 d平均虫重由对照的1.41 mg降低至1.13~0.38 mg,发育历期由对照的4.50 d延长至5.17~12.33 d,发育抑制率为19.86%~73.05%,或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最终死亡;部分幼虫虽然能化蛹,但化蛹率下降至1.67%~6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0%,羽化率由对照的95.00%下降至63.33%~1.67%,平均产卵数由对照的57.33下降至29.67~4.33,出现畸形成虫,个体明显变小.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印楝素0.5 mg/kg和2.0 mg/kg处理能明显推迟果蝇胚胎细胞凋亡高峰期,缩短凋亡峰期的持续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印楝素是否能诱导果蝇产生厌恶性味觉记忆,并探讨多巴胺信号在这种记忆形成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印楝素诱导果蝇产生短期厌恶性味觉记忆,并通过昆虫口器伸展反应测试诱导结果;采用压力注射给药方式及果蝇全脑膜片钳记录,研究印楝素对果蝇脑内不同亚群多巴胺能神经元兴奋性及受体电流的影响。【结果】印楝素A及印楝素干粉均能显著抑制果蝇口器伸展的概率,口器伸展反应(PER)分别为60.34%和17.24%,(P0.007),并且干粉的效果更加明显;印楝素对不同亚群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有不同的作用,PPL1、PAM和PPM2亚群兴奋性呈现增加趋势,其中PPL1亚群兴奋性改变最为显著;印楝素对多巴胺D1受体具有激动效应,这种激动效应可被D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抑制。【结论】印楝素可以诱导果蝇产生厌恶性味觉记忆,这种记忆受果蝇脑内多巴胺能信号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研究印楝素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和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w为44.56%的印楝素原药中的印楝素A,采用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测定分离得到的印楝素A,建立一种检测水样中印楝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核磁共振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印楝素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0.37%和91.82%。当印楝素添加水平为0.1、1.0和5.0 mg·kg~(-1)时,水样中印楝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2.53%~94.12%,变异系数为0.35%~0.84%,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0.012 mg·L~(-1)。印楝素在p H 4.0~6.0的缓冲溶液中稳定,当p H大于8.0时,印楝素降解加快,降解半衰期从p H 8.0的14.856 h降到p H 10.0的0.033 h。在p H 6.0的缓冲溶液中,25、35、45℃条件下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4.68、13.69和2.36 d,而在p H 7.0的缓冲溶液中印楝素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9.35、6.51和0.94 d。在p H 2.0的缓冲溶液中分离纯化水解产物得到印楝素A内酯衍生物。【结论】印楝素在碱性环境下极不稳定,而在弱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温度对印楝素的降解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印楝素降解加快。  相似文献   

13.
陈建坤  陈超  刘朝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15-14217,14219
[目的]探讨海洋珍珠生物提取液对宫颈癌Caski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采用AnnexinV和PI双染检测细胞的凋亡率,PI单染法测定细胞周期;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观测Caski细胞的形态学改变;RT-PCR法测定宫颈癌Caski细胞株内Bcl-2和Bax基因表达。[结果]海洋珍珠生物提取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的生长(P〈0.05).以0、6、30和60μg/ml海洋珍珠生物提取液处理细胞24h,Caski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6%,7.15%,18.5%和38.9%,晚期凋亡比例为0.45%、2.85%、8.55%和23.2%。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性改变;RT-PCR显示海洋珍珠生物提取液处理后宫颈癌Caski细胞内的Bcl-2mRNA表达降低,BaxmRNA表达升高。[结论]海洋珍珠生物提取液以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并通过降低Bcl-2,升高BaxmRNA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印楝素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2%~93.21%,相对标准偏差为2.75%~3.5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0.69%~93.3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46%。印楝素在甘蓝中的残留半衰期为0.89 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40 d。【结论】印楝素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印楝素防治蔬菜茶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0.3%印楝素乳油防治蔬菜和茶园害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菜青虫、小绿叶蝉及茶尺蠖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 d,0.3%印楝素乳油对小菜蛾防效69.98%以上,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37.9%,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7.9%,对茶尺蠖的防效达34.2%以上;药后3 d,对小菜蛾就达到73.35%以上的防效,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药后7 d对小菜蛾就达到86.7%以上的防效,最低浓度对菜青虫的防效为74.8%,对茶小绿叶蝉防效达88.7%以上,对茶尺蠖的防效达52.8%以上。并且药后10 d,对小菜蛾和茶尺蠖仍有60%以上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6.
马朋  曹同涛  于敏  闫苗苗  牛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17-3318,3395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 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槲皮素对肝癌CBRH-791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和作用时间成正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10μg/ml槲皮素作用12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Rhodamine 123染色弱荧光细胞百分比逐步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李品艾  李晓莉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1-12092
[目的]观察花椒提取物影响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并用M1T法检测花椒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花椒提取物能显著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且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且细胞有明显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花椒提取物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有潜在的抗肿瘤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信号分子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AHLs)与铜绿微囊藻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铜绿微囊藻为试验材料,采用5μmol/L AHLs处理铜绿微囊藻细胞,用DAPI染色后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结果]AHLs在1μmol/L浓度下能诱导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增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治理铜绿微囊藻水华爆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