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堆肥培养试验研究了芋头秸秆和牛粪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并与玉米秸秆和牛粪堆肥进行比较,确定芋头秸秆和牛粪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芋头秸秆堆肥与玉米秸秆堆肥处理的堆体温度维持在50~60℃以上高温期均超过5~7 d,达到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的要求;pH值分别达到8.21、8.27,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8.0~9.0的标准;速效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芋头秸秆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的处理;种子发芽指数随着堆制时间延长而增加,堆制28 d后超过70%。采用芋头秸秆的堆肥处理与采用玉米秸秆的堆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芋头秸是一种较好的填充料,可以应用于高温堆肥。  相似文献   

2.
复合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了添加的复合菌剂在堆肥过程中对温度、pH值、EC、氮素及碳氮比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剂能够迅速提高发酵体的温度,使温度超过65℃,能加快有机物料的分解速度,碳氮比降低速率提高11.1%,促进了堆肥的腐熟、稳定。在NH3释放比较集中的堆肥初期,pH值降低0.2以上,腐熟堆肥中铵态氮增加13.1%,供试菌剂能够有效地抑制NH3释放,减少臭气的产生并促进氮素积累,全氮增加5.4%。添加的复合菌剂有利于鸡粪和玉米秸秆的发酵腐熟,试验结果对堆肥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与小麦秸秆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5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调理剂在猪粪秸秆堆肥中的保氮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克堵  王平 《广东农业科学》2008,(7):122-125,130
以HM菌剂为发酵菌、FeSO4或凹凸棒为添加剂,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鲜猪粪和玉米秸秆以鲜重6∶1的比例进行堆肥,研究分析堆制过程中堆肥的各种氮素、有机碳含量和其他性质指标。结果表明:HM菌剂的加入可以加速堆体升温,缩短发酵时间21 d;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的空白对照处理的全氮含量相对减少1.7%,而HM菌剂、HM FeSO4、HM 凹凸棒处理的全氮含量分别相对增加4.4%、5.3%和5.2%,有机碳分别降解了26.4%、29.5%、30.1%和28.7%;NO3--N含量分别增加833、891、969、936 mg/kg;堆制结束时,各处理堆肥的C/N比在16.5~17.0∶1之间,pH值在7.2~7.9之间,EC值均小于4.0 mS/cm,GI值均大于50,说明堆肥基本腐熟;从保氮效果来看,以HM FeSO4处理最佳,HM 凹凸棒处理次之,空白对照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玉米秸秆、农家肥+玉米秸秆、农家肥等3种原料堆制发酵有机肥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原料堆制发酵有机肥成品原料比在50%以上,发酵成品有机肥都呈偏碱性,蛔虫卵死亡率较高;有机质、全氮含量以玉米秸秆堆制发酵最高,总养分、全磷含量以农家肥+玉米秸秆堆制发酵最高,全钾含量以农家肥2次堆制发酵最高。  相似文献   

6.
两种添加剂对牛粪秸秆堆肥化中氮素损失的控制效果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鲜牛粪和玉米秸秆以鲜重2.8:1的比例,分别添加5.5%的果园土壤和炉渣,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了堆肥化试验.在堆制的49 d里,根据堆温变化分7次采样分析堆肥中各种氮素、有机碳含量和其他性质.结果表明:对照、添加土壤和加炉渣处理在堆制期间堆肥空间氨气浓度的峰值分别为6 070.58、5 125.18、4 127.08 mg·m-3(25℃值);堆制49 d后,堆肥中铵氮的浓度分别减少了83.0%、81.4%和63.5%;硝态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200%、110%和410%;有机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61.0%、82.4%和84.2%:总氮浓度分别增加了28.8%、38.8%和54.4%;堆肥后期部分硝态氮淋失.加土和炉渣可以降低堆肥高温期水溶性氨氮的浓度,减少氨气的排放,有利于后期硝态氮和有机氮的形成,从而降低堆肥中氮素的损失.果园土壤的加入可以提高堆肥温度,而炉渣的加入使堆温降低,高温期缩短;pH和电导率(EC)在堆制过程中都呈下降趋势,堆制结束时,各处理的粪大肠菌值均大于0.111,达到堆肥卫生学标准;堆肥的C/N比在10~11之间、EC值小于3 mS·cm-1、pH值在6~9之间,堆肥基本稳定,但GI值均小于80%,植物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添加果园土壤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7.
鸡粪与油菜秸秆高温堆肥中营养元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鸡粪和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人工好氧翻堆方式进行高温堆肥试验,研究堆肥制作过程中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值在堆肥前期上升而后期下降;氨态氮、硝态氮、总氮相对含量在堆肥前期下降,后期上升;有效磷在堆肥前期略上升而后期略下降;总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腐植酸总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下降.鸡粪和油菜秸秆堆肥时间在30 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秆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杆高温好氧堆肥的影响.【方法】试验以棉杆为单一原料,添加3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剂,对棉杆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EC、全氮含量、堆体体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添加微生物菌剂堆肥的发酵时间、温度变化、全氮含量、体积变化、含水率等均优于对照(未加任何菌剂).其中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提供的生物菌剂(菌剂Ⅱ)效果最佳;堆体升温快,堆肥1 d进入高温期,第7天温度升到60℃,高温期达43 d;堆肥结束时,堆料pH 6.72,EC值变化平稳;全氮含量上升幅度最大,达到堆肥质量安全指标;体积折损量最小;棉秆高温发酵中由于水分蒸发量大,需要定时补水,在整个堆体发酵过程中,水分均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20%左右.【结论】菌剂Ⅱ能更好的适用于棉杆高温好氧堆肥.  相似文献   

9.
番茄秸秆堆肥发酵特性及对冬季大棚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秸秆为主要的发酵材料,分别选取菇渣、牛粪、猪粪、菇渣+牛粪和菇渣+猪粪为调理材料,研究不同调理剂对番茄秸秆发酵特性的影响,探讨番茄秸秆堆肥酿热对冬季大棚环境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番茄秸秆堆肥过程中,以猪粪为调理剂时发酵产热维持时间最长,35℃以上维持天数可达44 d。发酵过程中,各处理堆肥都呈碱性,发酵结束时各处理EC值均高于3.6 mS/cm,其中以猪粪为调理剂的堆体EC值始终最高。发酵腐熟后,各处理容重差异不大,以猪粪为调理剂的堆体大小孔隙比最大,而以菇渣为调理剂的堆体大小孔隙比最小。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利用番茄秸秆和猪粪混合堆肥产生的热量可使冬季大棚的日平均气温提高4.2℃,日最低气温平均提高4.6℃。在晴天和阴雪天酿热棚较对照棚的夜间气温和CO_2浓度均有提高,空气湿度变化不大。表明以猪粪为调理剂进行的番茄秸秆堆肥,在调整EC值后可作为理想的栽培基质,且利用其发酵产生的热量可改善大棚中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鹅业生产大国,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将鹅粪作为有机肥还田,是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确定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多物料协同混合好氧堆肥技术,以鹅粪及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不同C/N对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评价肥料利用的养分含量及安全还田指标。结果表明,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原料C/N为25∶1,含水率60%时,为最佳工艺条件,堆体升温期相比其他处理组提前2 d,高温期堆肥温度最高达42℃,pH最高达7.88,EC值达到1 641μS·cm-1。好氧堆肥结束后,有机质含量、腐殖酸、水溶性盐、速效钾、总氮和总钾含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3%、38.5%、12.5%、28.5%、8.7%和37.4%,蛔虫卵死亡率达到100%,未检出大肠杆菌,以及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自然背景值。因此,鹅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好氧堆肥原料C/N为25∶1含水率为60%可作为优质肥料进行还田。  相似文献   

11.
牛粪联合玉米秸秆好氧堆肥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利用好氧堆肥方式对2种堆料(配比1(C/N=30)和配比2(C/N=25))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不同C/N对堆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不同对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状有一定影响。配比1堆体升温至50℃的时间较配比2提前6 h,配比1堆体55℃以上高温持续时间较配比2多10 d,说明配比1更适合微生物生长活动,有利于无害化处理;2种堆料的pH值在好氧堆肥过程中均偏碱性,pH值大小存在上下波动的现象;配比1和配比2的C/N发酵末期分别比建堆初期下降了37.83%和34.64%;配比1的水溶性有机碳氮比,除第20天和第34天较配比2稍低外,其余时间均高于配比2;配比1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配比2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个发酵期间,配比1的E4/E6值与配比2相差不大,说明堆料的腐殖化水平差异不大。2种配比的EC值在初期差异较大,5次翻堆时的EC值大小差异不明显,EC值均在2.29~3.38 m S/cm。除第1次翻堆时,配比1在其他发酵时间的种子发芽指数均较配比2高,说明秸秆和牛粪二者所占的比例对种子发芽指数有影响。分析得出,配比1的堆肥效果优于配比2。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秸秆与不同比例牛、羊粪堆置腐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麦、玉米秸秆分别与牛、羊粪按不同比例进行高温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pH值、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对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发酵的效果好于添加小麦秸秆,其高温持续时间较小麦秸秆处理长15~24d,腐熟时间短3d左右。添加羊粪处理腐熟效果优于牛粪处理。综合分析可知,以玉米秸秆和羊粪质量1∶1配比效果最佳,堆肥升温快,第3天即达50℃以上,高温持续时间为22d,反应结束时pH值为8.35,发酵第30天种子发芽指数即可达80%以上,达到了快速腐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味精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液———味精尾液,用于秸秆高温堆肥,能明显提高堆内温度,缩短堆制时间,增加堆肥速效氮等养分含量。将其沤制的秸秆堆肥作玉米底肥,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添加促腐剂堆制有机肥后还田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可降低植烟土壤容重,增加植烟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植烟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与此同时,玉米秸秆还田还可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到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以玉米秸秆+尿素+发酵菌曲堆制有机肥、玉米秸秆+尿素+BM有机物料腐熟剂堆制有机肥的两个处理效果优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选择6种不同有机物料腐熟剂进行牛粪和棉花秸秆的堆肥试验,监测堆肥温度、pH值、碳氮比、含水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后,堆肥沤制初期升温快,堆肥沤制后期腐熟效率高;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剂能缩短堆肥腐熟周期;根据试验结果和使用成本判断6种有机物料腐熟剂性价比,以四川绿微公司生产的有机肥发酵剂和鹤壁人元生物公司生产的促腐剂应用于牛粪和秸秆堆肥发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玉米秸秆还田的方法,研究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添加促腐剂堆制有机肥后还田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可降低植烟土壤容重,增加植烟土壤孔隙度,从而提高植烟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与此同时,玉米秸秆还田还可提高植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烤烟大田生长前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下降,但到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植烟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以玉米秸秆+尿素+发酵菌曲堆制有机肥、玉米秸秆+尿素+BM有机物料腐熟剂堆制有机肥的两个处理效果优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羊粪-玉米秸秆高温堆肥优化配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添加量对羊粪好氧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寻求羊粪高温堆肥时与玉米秸秆的最佳配比。【方法】将羊粪和玉米秸秆按体积比10∶0、8∶2、6∶4、4∶6和2∶8设置5个堆肥处理,通过测定不同配比有机物料堆肥过程中温度、pH、养分含量和发芽指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各处理堆肥的腐熟速度及预期肥效。【结果】相比纯羊粪,添加玉米秸秆的处理缩短了堆肥进入高温发酵期的时间,延长了高温期的持续时间。堆肥结束时,体积比6∶4的羊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有机质含量较堆肥初期下降33.47%,速效N含量较初期下降14.15%,在所有处理中降幅均为最小;相反,全N含量较初期提升19.97%,全P含量提升8.07%,速效P含量提升31.16%,全K含量提升24.81%,速效K含量提升25.44%,在所有处理中升幅均为最大。将种子发芽指数80%作为堆肥腐熟的评价标准,羊粪和玉米秸秆体积比为6∶4堆肥的发芽指数最先达到80%,腐熟时间为27 d,比纯羊粪堆肥腐熟时间减少1/2。【结论】添加玉米秸秆可以加快羊粪进入高温发酵期的速度,加快堆肥腐熟的进程。实际应用中,建议羊粪与玉米秸秆按体积比6∶4进行堆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辅料,探讨其对最终基质化产物的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牛粪、秸秆、褐煤、草炭、粉煤灰、菇渣、沸石等试材进行混合发酵,记录发酵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并测量基质化产物的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值和EC值等指标。【结果】通过添加辅料可以降低秸秆与牛粪堆腐基质化产物的pH值,增大通气孔隙度,减小持水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比。其中添加褐煤、草炭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容重和EC值,草炭还可以增加基质化产物的总孔隙度;添加粉煤灰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EC值,但是其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维持在55℃以上的天数不足5d,不足以杀死致病菌、虫卵和草籽,其基质化产物的容重未被改善且pH值大于8,不能满足大部分植物良好生长;添加菇渣及沸石既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容重,又可以增加基质化产物的总孔隙度,但是其基质化产物的EC值过高,抑制植物正常生长且pH值大于8,不能满足大部分植物良好生长。【结论】秸秆与牛粪基质化过程中添加辅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基质化产物的理化性状。本研究发现,基质化过程中,添加辅料为褐煤和草炭时,秸秆和牛粪混合基质化产物不仅容重较低、透气性良好,而且pH值和EC值适中,适合作为园艺基质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过磷酸钙在病死猪堆肥中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过磷酸钙添加剂对病死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保氮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病死猪尸体、水稻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设置未添加(CK)、添加 5%(T1)和 10%(T2)过磷酸钙 3 个处理,进行了为期 30 d 的堆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各堆体大于 50 ℃的高温均能保持 10 d 以上,满足堆肥无害化的要求;添加初始物料鲜重的 5%和 10%的过磷酸钙对降低堆肥的 pH 值,增加堆肥的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堆肥结束时,T1、T2 处理的堆肥产品的总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 10.7%、10.1%,保氮效果显著。添加 5%过磷酸钙处理的堆肥产品在第 14 d 时种子发芽指数达 101.4%,高于对照,过磷酸钙促进了病死猪堆肥的快速腐熟。在病死猪堆肥中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可以降低堆体氮的损失,在堆肥工程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pH值对葡萄皮渣发酵制有机肥过程中的腐殖酸、速效氮以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pH值为4.5和5.5的物料培养基中,腐殖酸的含量最高;在接种pH值为6.0的物料培养基中,全氮含量最高;在接种pH值为4.5的物料培养基中,全磷含量最高;综合来讲,pH值为4.5为发酵有机肥料的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