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基于气体分子扩散理论自制的被动采样器,结合Saltzman法,通过该采样器在室内外进行曝露采样检测NO2的含量.该采样器在空气中曝露24个小时后,测定空气中的NO2浓度可达n×10-3mg/m3,与TH-110C型便携式直流大气采样器测定结果比较,误差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2.
王英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23-3224
[目的]探索空气中对硫磷含量的监测方法。[方法]用气体采样器采样,胆碱酯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样品的胆碱酯酶抑制率,再从标准曲线查出对硫磷质量。[结果]准确称取对硫磷标准液0.010 00 mg/m3分别加入样品1、样品2和样品3中,测得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的回收率分别为98.6%~101.3%、99.2%~100.7%、98.5%~102.1%,精密度分别为2.83%、1.74%、2.46%。采用快速监测法监测空气中对硫磷农药的残留量具有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简便、快速的优点,能满足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要求,适用于用药残留量的快速批量监测。[结论]该研究为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研制,天津市河北区曙光环保仪器厂试产的THK—201型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于1987年2月10日通过局级鉴定。该采样器可使空气中浮游的菌类直接收集到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培养便可计数、分类或吊选目的的菌作特殊鉴定。该仪器操作简便,可使用一般玻璃平皿(直径9厘米),效果可靠(漏菌率0.73—1.93%)。经模拟试验及野外不同时间地点进行86次随机抽样对比,并用医学数理统  相似文献   

4.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4个不同饲养阶段奶牛舍(A、B、C、D)内采集微生物气溶胶样本,通过测定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及其在ANDERSEN-6级采样器上的分布,分析环境因素与气载微生物含量的相关性,推断其对从业人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不同饲养阶段牛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牛舍D(犊牛舍)内浓度最高,为3 484~3 596 CFU/m3,而在牛舍A(泌乳高峰期)内浓度最低,为1 332~1 434 CFU/m3。气载真菌在牛舍C(育成期)内浓度最高,为1 954~2 296 CFU/m3;在牛舍D(犊牛舍)内浓度最低,为1 742~1 791 CFU/m3,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此外,研究发现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牛舍内气载微生物浓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对不同饲养阶段牛舍内改善和疾病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然沉降法分别对郑州市2个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高度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微生物的数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多,到达一定高度后数量逐渐降低;具体表现为,某大学实验工程大楼的空气微生物在15 m时数量最多,为2 731 CFU·m-3;某三甲医院附近住宅楼在33m时微生物数量最多,为13 783 CFU·m-3。2个功能区空气中细菌、真菌、放线菌随着高度的增加,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在同一高度上,真菌的数量均远远高于细菌和放线菌,放线菌的数量略高于细菌。该结果表明,在人员密集的区域,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员稀少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学生宿舍空气质量情况,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方法 利用自然沉降法于早中晚3个时间段监测宿舍的空气微生物总数,每个采样点重复采样3次.结果 细菌平均含量为2.20×103 cfu/m3,宿舍空气细菌含量合格率为76.81%.结论 学生宿舍的空气质量不容乐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宿舍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师范大学校园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绿地空气细菌、真菌、放线菌的采样,并将分离的单菌落鉴定到属.结果表明,绿地空气微生物合计的菌落数顺序为JXQ>G>JXH >S>K>BTQ>BTX>J>NT.校园内绿地与对照点空气微生物质量均处于清洁状态,绿地空气微生物构成比的总趋势为细菌(40.3%)>真菌(31.4%)>放线菌(28.3%).校园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真菌生长能力差异较大,绿地空气中放线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点,显示出负抑制效果;总体而言,绿地均有抑菌效果,抑菌率为8.9%~57.6%.校园内9个采样点共鉴定出放线菌9属,其中优势菌属依次为链孢囊菌属、假诺卡氏菌属、钦氏菌属,不同功能区的优势菌属明显不同.绿地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含菌数量,抑菌效应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喷雾制剂对鸡舍环境微生物的影响,为肉鸡鸡舍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试验在4间环控舱中进行,以1日龄AA肉公鸡为试验动物,采用交叉设计,先后进行2期试验,每期试验为期42d,设每日喷洒2mL/m3芽孢杆菌喷雾剂处理组和喷洒2mL/m3无菌水的对照组。以环控舱为试验单位,每个舱为1个重复,第1期试验以舱1和舱2为试验组,舱3和舱4为对照组;第2期试验舱1和舱2为对照组,舱3和舱4为试验组。于肉鸡21和42日龄时,利用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环控舱内空气样品,并采集肉鸡排泄物样品,分别测定舍内空气和排泄物的微生物含量。【结果】1)21和42日龄时,试验组舱内空气总需氧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2日龄时,试验组舱内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21日龄时,排泄物总需氧菌和大肠杆菌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2日龄时,排泄物总需氧菌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舍内空气总需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1~4级(粒子直径7.0~2.1μm),5~6级(粒子直径2.1~0.65μm)分布较少。21日龄时,试验组舍内空气中采样器1~4级总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2日龄时,试验组舍内空气中采样器2~5级总需氧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级总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级总需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舍内定期喷洒芽孢杆菌喷雾制剂,能够降低鸡舍环境中的总需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改善鸡舍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校园空气真菌对校园环境以及师生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对校园空气真菌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于2014年8月—2015年3月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内9个不同地点进行空气真菌取样,并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推荐使用的空气微生物评价标准进行污染评价。结果(1)校园空气真菌总体评价为较清洁水平(II级),全年清洁率(清洁及较清洁)为77.8%。(2)校园空气真菌浓度变化范围为122~1 966 CFU/m3,平均浓度为560 CFU/m3,其中室内空气真菌平均浓度为392 CFU/m3,室外为1 147 CFU/m3,室内与室外空气真菌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3)校园不同季节空气真菌浓度情况为夏季(789 CFU/m3)秋季(551 CFU/m3)冬季(541 CFU/m3)春季(359 CFU/m3),各季节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研究区空气真菌浓度评价为较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10.
桉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6,24(4):429-430
目的:观察桉树叶提取物对医院产房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以桉树叶提取物熏蒸法与甲醛熏蒸和空气洁净器消毒法对产房进行空气消毒比较,桉树叶提取物按0.5kg/m3熏蒸,关闭门窗12h;甲醛熏蒸按40mL/m3用量,关闭门窗12h;空气洁净器开机2.5h消毒。消毒前、后5次空气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空气洁净器、甲醛熏蒸、桉叶提取物熏蒸消毒后平均自然菌消亡率分别为93.67%、93.29%、93.41%,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总数均在50cfu/m3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方法消毒前后的自然菌比较,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桉树叶提取物对产房空气消毒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奶牛舍环境中气载微生物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准确地定量奶牛舍环境中气载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含量,并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利用国际标准的AGI-30空气采样器,以无菌生理盐水为采样介质,收集奶牛舍空气样品,分别用培养计数法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对奶牛舍环境中气载微生物含量进行计数,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并对气载微生物潜在危害进行评估。【结果】培养计数法测得奶牛舍内气载微生物含量为1.14×105~8.32×106CFU/m3,而DAPI染色法为9.3×105~5.93×107CFU/m3,DAPI染色法所测气载微生物含量约是培养计数法的7~733倍。以染色法测得的奶牛舍内气载微生物含量计算,人与奶牛每min吸入的微生物量分别为1.58×105CFU和3.29×106CFU。【结论】染色计数法更能客观地反映环境中的气载微生物含量,有助于对环境的健康风险进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2.
开展城市绿地滞尘效应研究对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了研究城市交通主干道周边绿地的滞尘效应,以太原市森林公园西侧紧邻滨河东路南北长600 m,东西宽100 m的针叶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在林带最西侧与道路交界处设对照点(0 m),由西向东垂直于路面在林带内分别设置20、40、60、80 m 4个监测点,用中流量大气PM2.5采样器(100 L/min)在各点对PM2.5进行日间采样,分析林带内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并计算林带对PM2.5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1)林带宽度影响其对大气PM2.5的净化效率,从20~60 m的净化效率逐渐提高,80 m处略低于60 m;2)林带对局部空气PM2.5净化效率与区域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林带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PM2.5,当空气质量为中重度污染时,林带20~40 m宽处会聚集较高浓度的PM2.5;3)林带内分时段净化效率显示,9:30-11:00的净化效率最低,12:30-17:00净化效率较高,且15:30-17:00林内PM2.5质量浓度最低,提示该时段适宜市民在公园内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展铜污染的治理渠道,寻求有效吸附铜的微生物源,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1株高效抗铜微生物,并进行不同温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Cu2+初始浓度、转速、菌龄等条件对菌株吸附Cu2+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出的菌株在菌龄为3d、pH 5.0、吸附时间50min、加入0.5mL菌悬液、Cu2+初始浓度20mg/L、温度30℃、150r/min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较好,吸附率达99.1%。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含孢量)的白僵菌、绿僵菌和森得保三种生物农药混配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混配剂中三种生物农药的最佳浓度组合为A3B1C3。即:即含孢量90亿/g白僵菌粉400g/667m2、含孢量50亿/g绿僵菌粉200g/667m2、1000g/667m2森得保的混配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达94.15%,其混配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Anders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选用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两个不同猪场8个猪舍环境空气中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总数进行了检测,并对葡萄球菌的菌群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气载需氧酋和气载葡萄球菌对猪舍环境的污染及对饲养人员健康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2个猪场气载需氧菌的浓度分别为2.87×104、12.65×104CFu/m3,葡萄球菌的浓度分别为1.94×104、5.74×104 CFU/m3.猪舍空气中葡萄球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猪葡萄球菌、木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内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浓度占葡萄球菌总浓度的24%和27%.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从葡萄球菌菌在Andemen-6空气微生物收集器层级上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分布在B-E级(36.9%),气溶胶颗粒直径在0.2~6μm之间.可以进入到人、畜的气管、支气管.甚至细支气管,对养殖人员和动物呼吸道存在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泉州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空气中细菌、霉菌的浓度分别为5.40×103 cfu/m3、0.78×103 cfu/m3,细菌污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主要交通区微生物污染较重,商业区及休闲区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夏初空气细菌含量及日间变化情况,采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6个采样点进行室外空气细菌浓度监测。结果表明:5号教学楼区距地面100、50、0cm三个高度处的平均细菌含量分别为(2 868±44)、(4 236±99)、(4 563±91)cfu·m-3,均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在该区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下,午间空气细菌含量最高,其中100cm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为(4 074±109)cfu·m-3,属轻微污染,50和0cm处的午间的空气细菌含量分别为(7 167±228)和(7 107±605)cfu·m-3,均达到污染水平。比较6个采样点午间空气细菌含量,11~19号学士公寓楼区处于污染水平(7 619±63)cfu·m-3,谷园、5号教学楼和体育场均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分别为(3 879±82)、(4 142±70)、(3 180±48)cfu·m-3,而思想湖和图书馆的空气达清洁水平,分别为(1 040±18)、(2 315±42)cfu·m-3。校园空气微生物受时间、地点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可对山西农大空气微生物污染防治和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动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临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牛物采样器,对填埋场卒气微牛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分布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填埋区空气微生物浓度达到6 000 CFU·m-3以上,生活区约为3 500 CFU·m-3填埋区空气微生物浓度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填埋区不同时段空气微生物浓度不相同,呈4-7月份9:00-11:00浓度低于15:oo-16:00,而8、9月份以后9:00-11:00浓度高于15:00-16:00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筹异(P>0.05).2006年4月-2007年1月空气微生物总浓度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11月.填埋场环境温度对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湿度.  相似文献   

19.
王莹莹  梅卫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16-15418
通过对户用型气化炉炉体结构的改进,重点研究了炉内温度、物料颗粒、空气流量等影响因素与气化炉性能指标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气化炉性能指标的主次因素和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各参数的最优组合为炉内温度900℃,物料颗粒10mm,空气流量0.8m3/min。该研究对户用型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为今后气化炉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Andersen生物采样器和曝皿法同步采集6座不同结构鸡舍的空气镰孢菌Fusarium样本,定量分析封闭式和半封闭式鸡舍中可吸入和可沉降气载镰孢菌浓度。对108份Anderson和曝皿样本分析结果表明,青年鸡舍、雏鸡舍和蛋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分别为(2.24±0.09)×103CFU/m3、(3.34±0.02)×103CFU/m3和(3.43±0.04)×103CFU/m3,而曝皿法测定的可沉降镰孢菌浓度结果依次为(1.32±0.09)×104CFU/m3、(1.34±0.12)×104CFU/m3和(1.32±0.19)×104CFU/m3。封闭式鸡舍可吸入镰孢菌的分布高峰在Andersen生物采样器的D级(3.0~6.0μm),而半封闭式鸡舍的峰值分布高峰在C级(2.0~3.5μm)。半封闭和封闭式鸡舍的可吸入镰孢菌浓度差异显著(P0.05)。首次报道了不同结构鸡舍环境气载镰孢菌的发生特点,为建立禽类真菌病的预警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