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查明北江河水质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17个水样的Hg、As、Cr、Cu、Pb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江河水中的Hg、As、Cr、Cu、Pb5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0 4 ~0.001 7、0.011~0.029、<0.004、0.000 13~0.000 14、0.000 13~0.002 00 mg/L.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河水中只有Hg的单因子指数>1.0,其余4种重金属<0.1;根据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河水中Hg的内梅罗污染指数为27.62,属于严重污染.因此,北江河水中重金属的污染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2.
赤水河中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秋平  支崇远  王璐  周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28-3629,3640
为了了解贵州地区赤水河水体污染状况,对赤水河17个样点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采样检查和分析。结果发现,赤水河河水中的Cd、Cr、Cu、Pb、Hg和As 6种重金属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0 17~0.000 88 mg/L、0.001 29~0.009 00 mg/L、0.002 05~0.008 29 mg/L、0.001 45~0.007 41 mg/L、0~0.001μg/g和0~0.008μg/g。将河水测定结果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比较,根据单因子指数法,河水中6种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1.0,总体为清洁水平。但上游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409,属于微污染,下游及整条河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553、0.602,综合属于轻度污染。总体而言,赤水河中重金属的污染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重庆万盛孝子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万盛孝子河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评估风险。[方法]对万盛孝子河水体上、中、下游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孝子河河水中Hg的含量在0.5×10~(-4)~9.5×10~(-4)mg/L,Cr的含量在0.2×10~(-2)~4.5×10~(-2)mg/L。采样河段,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96,属轻微污染,整条河流内梅罗指数为1.2,属于轻度污染。[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重庆万盛孝子河水体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上游硫铁矿停产3年后狮牡河重金属污染状况,于2020年11月河流平水期对河水和底泥进行了一次沿河分布式采样,测定了河水和底泥中Cd、Pb、As、Hg、Cu和Zn 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对河水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底泥采用地累积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在平水期河水中Cd污染比较严重,污染主要出现在从上游矿区河段到中游河段,其他重金属污染较轻或无污染。底泥重金属除Hg外,其他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都显著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GB 15618-2018)和铜陵土壤背景值,中游河段含量最高。底泥不同重金属地累积污染指数平均值为Cd(3.39)>Zn(2.97)>Pb (2.49)>As(2.00)>Cu(1.93)>Hg(-0.97),其中Cd达到重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平均值表明Cd风险极高,As为高风险,Cu和Pb为中风险,Hg和Zn为低风险。河水和底泥重金属含量和分布及风险评价均表明狮牡河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到矿区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陟研究区农田土壤和河流底泥中As、Cd、Cu、Ni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特征,对农田土壤与支流1和支流2底泥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的积累效应最明显,As、Ni的积累效应次之,Cu的积累效应不明显;As和Cd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支流1和支流2附近,Ni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靠近支流1的养殖场附近,Cu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支流1附近。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为8.70,属于重污染程度;Cu和Ni所引起的污染处于清洁水平;As含量处于警戒水平;Cd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97%。农田中Cd与As之间存在同源污染,底泥中的Cd和As也有同源性;农田土壤的Cd、As与底泥中对应重金属的关联性最明显;土壤重金属Cu和Ni与支流1底泥有关联性、Ni还受养殖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集开封市湖泊水样46个,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测定水体中重金属V、Ni、Cd、Pb、Co、Cu、Zn、Cr的含量,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法测定水体中氨氮及磷酸盐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评价开封市湖泊水质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湖泊中主要污染因子浓度范围:钒1.67~6.61μg/L,铬0.78~1.10μg/L,钴0.58~1.10μg/L,镍2.89~7.53μg/L,铜3.10~12.58μg/L,锌6.00~48.66μg/L,镉0.17~0.78μg/L,铅0.16~4.67μg/L,氨氮50.71~496.14μg/L,磷酸盐129.00~153.17μg/L,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为评价基准,综合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湖泊水质为无污染,但人类活动已对水体中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应引起当地环保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红透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红透山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土壤Cu、Zn、Pb、Cd平均含量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土壤已受Cu、Cd重污染,Zn为轻污染,Pb为安全。不同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各片区重金属综合污染递降顺序依次为:尾矿区>选矿区>采矿区>周围农田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第十届中国(武汉市)国际园林博览会建设区域(金口垃圾填埋场及彼邻区三环内)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2013年对该区域土壤重金属Cu、Pb、Cd、Cr、Hg和As的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个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区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明显高于非垃圾填埋区和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和Hg含量出现了超标现象,而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同时受到了6种重金属的潜在污染,其中,Cd总体污染水平为中度,Hg总体污染水平为轻度,As总体相对安全但有39.4%的样点受到了污染,Cu、Pb和Cr未对土壤造成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轻度。三环内区域土壤6种重金属的含量平均值均处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范围,但部分区域个别重金属出现了积累与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土壤未受到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但有个别重金属和点位出现了超标现象,具有轻微生态风险;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水平为清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淮北平原麦地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为其污染防治和保障人群健康提供相应的科学支持.[方法]采用四分法在淮北平原麦地采集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Pb、Cd、Cr、Zn、Cu和As的含量,运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生态风险评估.[结果]重金属Pb、Cd、Cr、Zn、Cu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11、1.13、94.67、80.31、32.71和6.11 mg/kg.污染负荷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土壤中As为无污染,Pb、Cr和Cu处于轻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Zn经污染负荷指数法计算为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Zn、Cr、As、Cu属于低风险,Pb为中等风险,Cd为很强风险.[结论]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也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织金县煤矿污灌区的环境治理和作物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对织金县YZ、SM、SH、XF和HF 5个煤矿污灌区0~20cm厚土壤和水中Cr、Ni、Pb和Cd 4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比,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煤矿污灌区土壤Cd平均含量在0.52~0.55mg/kg,Pb在9.44~49.06mg/kg,Cr在33.63~168.39mg/kg,Ni在58.69~103.41mg/kg,土壤已存在重金属累积,其中以Cr和Ni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达2.05和1.83,污灌区土壤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HXFSMYZHF。水中Cd平均含量在0.51~0.52mg/L,Pb在7.56~7.69mg/L,Cr在31.46~44.02mg/L,Ni在0.01~0.49mg/L。污灌区水中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以Cr最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达51.45,Pb、Cd次之,污灌区水综合污染程度表现为SMYZXFSHHF。  相似文献   

11.
巢湖柘皋河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柘皋河为对象,研究了巢湖东半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共布设13个监测点(编号S1~S13),调查分析表层沉积物中V、Cr、Ni、Cu、Zn、Cd和Pb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柘皋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CuNiPbVZnCr,其中Cu和Cd在部分河段污染较重,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73.78 mg·kg~(-1)和1.11 mg·kg~(-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重金属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柘皋河上游河段的重金属污染最轻,其内梅罗综合指数为0.33,处于安全范围;下游污染加重,内梅罗综合指数达到1.67,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风险评估后发现:所调查的7种重金属中Cd和Cu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特别是在流域下游风险值提高;流域下游的重金属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大于300,具有强生态危害等级,下游段应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靠近柘皋河入巢湖河口的S12点是重金属累积的"汇"和"拐点",再往下游的河口地段因受到河湖水文-水质交换的影响其重金属含量反而极速下降。分析认为,流域农业面源和下游的水产养殖活动是柘皋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沉积物粒径分级结果显示,重金属在河道中自上而下的迁移和累积与水中粘粒的随波逐流和在靠近河口地段发生较明显的沉降密切相关。对柘皋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释放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巢湖柘皋河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重庆市某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的重金属Pb,Cd,Cr,Cu,Hg和As含量,并结合茶园土壤和茶叶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茶园土壤和鲜茶叶中这几种重金属含量均较低,但Cd的含量稍高;单因子污染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基本上均小于1.0,表明茶叶和茶园土壤基本上未受这6种重金属的污染,茶叶和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茶叶对土壤中Cd、Cu和Hg的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新疆于田县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重(类)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于田县484组农田土壤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无超风险管制值取样点;土壤中除Cd、Cr和Hg元素外,其余重(类)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结论】土壤中除As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只有As元素在研究区土壤中存在富集现象,土壤可能受到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安全状态,轻污染和警戒状态分别占0.2%和0.4%;土壤中重(类)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较低,取样点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为了解我国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基于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采用半方差函数分析及克里金(Kriging)插值手段,通过内美罗(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等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砷(As)、铬(Cr)、镉(Cd)、汞(Hg)及铅(Pb)的污染概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重金属Hg污染最为严重,均值为中国土壤Hg元素背景值的2.8倍,近30%东部地区处于Hg中度污染水平;其次为Cd,均值为背景值的2倍,50%以上东部地区处于Cd污染警戒线,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Cd污染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广东省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最为严重,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高达0.854,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As、Cd、Hg及Pb的高值区域均在广东省有所分布。  相似文献   

15.
沘江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处兰坪铅锌矿下游的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倍受关注。本文在沘江流域采集了35个耕地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砷、铜、锌、镉、铅、汞6种重金属污染物累积量,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c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沘江流域沿岸耕地重金属铅、锌、镉累积量相对处于极高水平,均值分别为1 146.97、579.15、4.85 mg·kg-1,污染十分严重;砷的累积量也较大,均值为26.85 mg·kg-1;铜、汞累积量较小,污染程度轻;(2)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坪周边流域是土壤重金属砷、锌、铅、镉污染的一个主要点源污染源,而铜、汞污染没有显著点源污染源,均来自不同面源污染;(3)流域内梅罗指数均值为17.69(远大于3),存在极其严重重金属污染,同时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773.38,有很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贡献表现为镉 > 铅 > 锌 > 砷 > 汞 > 铜;(4)沘江流域耕地土壤总体表现为水田重金属污染略高于旱地。  相似文献   

16.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掌握福建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对闽江河口湿地不同监测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采样,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除Ni和Cr外,Cu、Pb、Zn、Cd、Mn均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I级).除Ni和Cr单项污染指数无污染外,其他监测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程度表现为Pb>Cu>Zn>Cd;综合污染指数除潭头港和鳝鱼滩为轻度污染,其他6个监测点均达到中度污染以上,表明闽江河口湿地存在严重的重金属复合污染.地累积指数除Pb、Zn、Cd污染达到中或轻度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均无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市某火力发电厂周边地区土壤及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湿法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其中Cd、Cr、Pb、Cu、Zn、As等6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析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危害。同时研究了当地木本植物积累和转运重金属的能力。结果表明,土壤中Cd达到了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也达到了严重级别;而其余5种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但是该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了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的水平。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表明,样地中15种优势树种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普遍较弱。综合分析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能力,黄杨(Buxus sinica)、金钟花(Forsythia viridissim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积累重金属的能力较强;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转移重金属的能力较高。并且这几种植物在样地中的生长状况良好,适于作为此类重金属污染厂区的生态防护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贵州省境内都柳江急流-深潭-河滩系统底质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污染水平,在都柳江上中下游分别选取3个典型河段,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对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急流-深潭-河滩系统底质重金属含量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这个系统的三个结构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的顺序依次为w(Zn)〉w(Cr)〉w(As)〉w(Pb)〉w(Cu)〉w(Cd)〉w(Hg);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P)表明都柳江流域处于轻度污染到中度污染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方法(RI)表明都柳江处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到强潜在生态危害等级;地累积指数方法(Igeo)表明As污染较为严重。三种指数评价方法均表明都柳江上游急流和深潭处(JL上和ST上)、下游河滩处(HT下)受污染程度明显大于其它采样点。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直观但强调统一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考虑较综合但主观性强,地累积法简便但具有局限性,故对底质中重金属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以减少误差提高准确度,本文研究结果增进了都柳江流域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