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铃棉32B是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岱字棉公司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出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经试验、示范,该品种抗虫性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抗虫亲本杂交棉F2代的抗虫性及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父母本都含Bt抗虫基因的杂交棉NZ108的F2抗虫性及有关经济性状的表达特征。生物抗虫性鉴定表明:NZ108的F2表现高抗棉铃虫特性;标记基因纯度测定,其F2含有7.98%的非转基因单株,抗虫性纯度为92.02%,显示该杂交棉父母本的Bt基因不在同一基因位点。产量比较试验表明,该F2的籽棉、皮棉产量比F1有所下降,但皮棉仍比对照增产3.42%。纤维品质测试结果,该F2的纤维品质与F1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43份转基因抗虫棉3a的试验,对早熟性、主要农艺性状、纤维品质、产量、抗病虫性的观察鉴定,以及与新疆自育品种军棉1号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早熟性表现较差,产量性状及抗虫性表现较好,有较高的丰产潜力,但纤维品质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4.
利用棉花3个母本(A、B、C)及2个父本(1390、1432)配制杂交组合,测定杂交F1代的丰产性、抗病性、抗虫性及纤维品质,以期鉴定出产量高、抗逆性好、纤维品质优良的杂交新组合。结果表明:以A为母本的组合F1代纤维断裂比强度、霜前子棉和皮棉产量均较高,且具有抗虫性和抗病性,其中组合A×1390的F1代纤维品质较好,霜前子棉和皮棉产量最高,综合性状较好,为鉴定出的最优杂交抗虫棉新组合。  相似文献   

5.
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以及抗病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与衣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单 =-0 .870 、R偏 =-0 .972 ) ,与衣指存在显著负相关 (R单 =-0 .62 9 、R偏 =-0 .889 ) ,与籽指存在显著正向单相关 (R单 =0 .71 8 ) ,与株高、果枝数、结铃数、单铃重及籽棉产量之间相关不显著。抗虫性增强对纤维品质的不利相关效应有 :整齐度变差 (R偏 =-0 .988 )、伸长率下降 (R单 =-0 .680 )、气纱品质变差 (R偏 =-0 .992 ) ;对纤维品质的有利相关效应有 :反射率表现增强 (R偏 =0 .897 )。抗虫性与黄萎病病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单 =-0 .868 、R偏 =-0 .90 0 ) ,但与枯萎病病指之间不存在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棉花生产中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以及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年大发生的严重问题,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丰富遗传基础的抗病、高产棉花品种冀棉25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为父本杂交,进行抗虫性的转育与品种改良,通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16个,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3个。对这些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了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并得到一些启示:亲本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逐步改良实现性状突破,结合同步选择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抗虫同步改良方法。[方法]利用10个优异纤维品质陆地棉品种和6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配组的10×6 NCII交配设计,对其产量、品质及抗虫性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Bt基因能在F1得到显性遗传,遗棉2号具有最好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AcalaSJ-3具有最好的纤维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苏联8908×32B、Acala(1)×中棉所30等组合的各性状特殊配合力较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与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评价苹婆种质资源的树形和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及抗性性状等,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为苹婆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1份苹婆品系为试材,应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DTOPSIS法)对苹婆植株的株高、冠幅、平均单株产量、蓇突果荚皮厚、可食率、种子淀粉含量、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果荚虫害率等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的21份苹婆品系中,应用DTOPSIS法计算出的各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差异明显,最高值为0.7629、0.6980、0.6948,对应的品系分别为SK-7、XD-3和SK-8,表现出树形适中、单株产量高、可食率高及种子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或抗虫性好等优良特性,且田间实际观察结果与其优良性状相符.Ci值较低的品系分别为SJ-1(0.1735)、NY-1(0.2263)、SK-2(0.2439)、LH-1(0.2634),表现出单株产量低、可食率低、种子主要内含物含量低或抗虫性较差等,亦符合其田间观察结果.[结论]应用DTOPSIS法筛选出SK-7、XD-3和SK-833个综合表现优良的苹婆品系,适于广西区内及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行定株定时观察记载的方法,对抗虫棉R93-4和R93-3的抗虫性、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抗虫棉上2,3,4代棉铃虫幼虫平均分别比对照少13,36和46头,百株^-1;顶尖被害率比对照低10%;霜前棉产量比对照高233.2kg.hm^-1;但对枯、黄萎病生及纤维品质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品种来源、抗虫性、丰产性、抗病性、纤维品质及该品种特征特性等。并研究提出其在天津地区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即:搞好种子处理,5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为5000株左右及“前促、中控、后补”的管理技术。还研究提出转Bt基因抗虫棉的五项防治虫害原则。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一定浓度的ABT1、2、3号生根粉溶液在苎麻嫩梢扦插、细切种根育苗、脚麻多栽和种子育苗移栽上,表现为可有效缩短育苗时间,提高繁殖效率,明显改善育苗移栽、麻地的苎麻根系性状和经济性状,增产效果明显,能显著的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棉花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不例外。该文就我国棉花转基因育种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主要包括抗虫性改良、抗病性改良、抗除草剂性状改良和品质性状改良等,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蜜腺是某些害虫的重要食料来源,棉花无蜜腺性状则可减少害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无蜜腺具有一定的抗虫性。本文从棉花无蜜腺性状的生理生化差异性、遗传特性、抗虫性及无蜜腺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无蜜腺棉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个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品种及原始受体品种为材料进行半双列杂交并构建6个F2分离群体,对半双列杂交组合、亲本和6个F2分离群体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和抗虫性鉴定,分析转入Bt基因以后转基因品种抗虫性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Bt基因为显性遗传,Bt基因的引入对于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不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于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影响;在不同F2分离群体中,转基因抗虫棉的校正死亡率与烂铃率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59~-0.495,抗性的提高对烂铃数的减少、成铃数的增加具有显著作用;不同拷贝数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种抗虫性不存在显著差异,Bt基因不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杂交棉F2代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棉F2代的产量、品质、抗虫性等方面的利用进行了综述:F2代的产量优势在10%~1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铃数的增加;F2代与F1代相比,纤维品质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杂交抗虫棉F2代虽然存在抗性分离,但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可避免棉铃虫的为害.由于F2代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与其亲本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利用。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油菜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其他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期与湘油13号相同。  相似文献   

17.
棉花杂种F_2代利用及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研究和生产上的实践均已证明,一些组合杂种F2代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应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纤维品质的分离问题、F2的自交衰退、抗虫性分离问题、不能根据F1的产量来判断F2的优势等。对棉花杂种F2利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提出棉花杂种F2利用的发展思路,包括优化制种技术及降低种子成本、发展棉花杂种F2代的产量优势、避免纤维品质和抗性的分离、增强棉花杂种F2适应性等,以促进棉花杂种2代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棉花新品种审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棉花的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早熟性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棉花新品种应具备的各项条件,对棉花各重要指标在新品种审定条件中所占的权重和计分规则进行探讨,为棉花新品种的审定实现定性化、定量化和标准化提供依据;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指导;为提高棉花新品种审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和权威性提供参考;为确保棉花新品种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制定棉花新品和的高效优质高产推广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6个不同地域来源39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单点两年连续种植试验,分析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与变异情况及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并基于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开展390份陆地棉种质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筛选纤维品质与农艺性状最佳的陆地棉种质.研究发现纤维品质性状中短纤维指数变异系数最高为23.11%,成熟...  相似文献   

20.
大豆对红蜘蛛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大豆对红蜘蛛的抗虫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抗虫性的指示性状研究指出,茸毛性状是决定品种抗虫性的关键性状。茸毛密度小的品种抗虫性强;茸毛短的品种抗虫性较强;抗病毒的品种也较抗红蜘蛛。灰色茸毛、紫花和叶色深的品种表现对红蜘蛛具有微弱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