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
【目的】综合评价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种质资源,筛选苹婆优异种质,为加快苹婆新品种选育进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数学模型建立20个苹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再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DTOPSIS),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苹婆品系。【结果】经AHP法构建的4个准则层指标权重值及11个单项指标权重值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经FCE法进行综合评判,建立的苹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最终得分为90.02,评价结果优良。结合DTOPSIS法计算苹婆各品系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品系NYS-17和NYS-12的Ci值较高,分别为0.77852和0.77843,具有树体高大、平均单株产量高、可食率高、抗性强及种子的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等特性,而NYS-7、NYS-8、NYS-10、NYS-11和NYS-9综合表现较差,与田间实际观测结果一致。【结论】应用AHP—FCE数学模型结合DTOPSIS法可应用于苹婆及其他作物的综合评价,筛选出的优良品系NYS-17和NYS-12适合用于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以蛋黄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3)对蛋黄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蛋黄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胚芽长等,探究赤霉素对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有利于蛋黄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高浓度GA3对蛋黄果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最终筛选到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蛋黄果嫁接苗的成活率,探索蛋黄果嫁接的最佳方式,本研究以‘仙桃1号’蛋黄果为试材,研究接穗类型、嫁接方法、嫁接时期对蛋黄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类型、嫁接方法及嫁接时期对蛋黄果嫁接成活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接穗为木质化枝条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9.33%,其次为半木质化枝条,嫁接成活率为80%,顶芽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58.67%;嫁接方式为劈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 98%,其次依次为切接90%、合接61.33%;在春季进行嫁接的成活率最高,高达100%,且嫁接苗生长较旺盛;秋季的嫁接成活率次之,为 85.33%,冬季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 55.33%,且植株长势较弱。因此,在春季(3~4月)选取木质化枝条,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获得的蛋黄果嫁接苗成活率最高。本研究为蛋黄果高效的繁育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苹婆种质资源的树形和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及抗性性状等,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为苹婆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1份苹婆品系为试材,应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DTOPSIS法)对苹婆植株的株高、冠幅、平均单株产量、蓇突果荚皮厚、可食率、种子淀粉含量、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果荚虫害率等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的21份苹婆品系中,应用DTOPSIS法计算出的各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差异明显,最高值为0.7629、0.6980、0.6948,对应的品系分别为SK-7、XD-3和SK-8,表现出树形适中、单株产量高、可食率高及种子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或抗虫性好等优良特性,且田间实际观察结果与其优良性状相符.Ci值较低的品系分别为SJ-1(0.1735)、NY-1(0.2263)、SK-2(0.2439)、LH-1(0.2634),表现出单株产量低、可食率低、种子主要内含物含量低或抗虫性较差等,亦符合其田间观察结果.[结论]应用DTOPSIS法筛选出SK-7、XD-3和SK-833个综合表现优良的苹婆品系,适于广西区内及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蛋黄果花期控梢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6个不同浓度处理开展蛋黄果早夏梢控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0.23%丁酰肼控梢保果功效显著,高浓度的多效唑影响开花结果。综合本试验控梢、坐果率、早夏梢老熟及晚夏梢萌发来看,选用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控梢功效强弱依次为丁酰肼>乙烯利>多效唑。  相似文献   
6.
草莓(Fragariaspp.)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持续发展,草莓已作为模式植物而被研究。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基因功能验证的基础,尽管草莓的遗传转化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仍然存在转化效率低的问题。综述了影响草莓外植体再生、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以及转基因研究在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抗逆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草莓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杨酸(SA)、茶多酚(TP)及两种可食性涂膜壳聚糖(CS)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蛋黄果采后生理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10.0 g·L-1 CMC浸泡处理20 min对蛋黄果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与清水对照组相比,10.0 g·L-1 CMC浸泡20 min处理的蛋黄果果实可维持更高的硬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酚含量,抑制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处理后的蛋黄果果实可在室温(≥25℃)下存放20 d,仍保持较好的光泽度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