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英语书面文本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无灵主语句在英语句型中十分普遍。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和语言上的不同, 中国学生很难学会使用无灵主语句。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意在分析中西不同思维方式的生成机制, 找出理解英语无灵主语句的方法, 从而帮助中国学生克服中式思维, 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2.
日语助词,格助词和副助词,是两种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的词类。格助词,属于关系助词,表示体言在句中的相互关系或地位,即表示体言在句中「格」的助词,是组成句子时不可缺少的助词。副助词,是属于添意助词,接各种词后给该词增添不同的意义,副助词对组成句子影响不大。不少日语辞典和语法工具书中,只有「から」是格助词这一种,没有「から」是副助词这一类,我国《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中,也没有「から」是副助词这一类。然而有些句子当中的「から」,不是格助词,是副助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指代词“这”可分为指示代词“这”与称代代词“这” ,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表现在语法功能、称代对象、称代的语言位置等几方面。称代代词“这”还在语值上富于特点 ,表现在使句子结构合理、用语经济、语言形式灵活多变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着叠义(ambiguity)的现象,英语当然也不例外。这里所说的叠义,就是指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具有两个以上的解释的情况。1 由单词的一词多义引起的叠义 英语中某一个单词会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在一定情况下就可能使整个句子产生若干不同的意思。拿secretary这个词来说,通常的解释之一就是“秘书”(a person who isemployed to write letters and manage other detailsof a business office)。但是secretary一词在下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英语中动词派生名词与后续介词的搭配问题。概述了在语法和语义上结为一体的“派生名词+分词短语”结构的一般搭配规律,及其相应的变化形式给整个句子结构带来的影响。了解这类句子结构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中英语不同于初中英语的学习,无论是在教材的难度上,还是课时的安排上都做了大幅度调整,特别是语法知识的学习作为重点内容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为了理解文中抽象而复杂的句子结构,需要加大对语法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本文从英语长句的特点入手,通过实际应用,探讨语法分析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中国的传统的英语教学较偏重于语法的教学,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词汇及词组的认知和积累。英语四级考试改革以后,学习者的英语输出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词块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改善学习者在四级翻译中的表现。本文以昆明学院非英语专业13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学习及使用词块的特征,为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阅读课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围绕一本选定的教材进行的,学生课前预习一下要求阅读的文章,上课时教师解释生词,分析语法难点,翻译一点结构复杂的句子,再做一些理解性问题。这种教学程式没有充分考虑阅读课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把阅读课变成类似基础英语的纯粹的语言练习,因此,不能充分发挥阅读课在整个语言学习活动过程所应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尽管没有作为独立语法范畴的量词词类,但行使量词功能的单位词结构却是非常常见的语法现象,其结构模式突出表现为a+N_1+of+N_2。该结构中单位词N_1与计量对象N_2的搭配由于受到认知主体不同观察角度和注意力选取面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和语境语义效果。本文主要根据认知语法的基本理论对这种结构的语义特征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探讨英语中两个常用且易混淆的副词very和much的用法区别,分析两个词的搭配特点、使用语境、语法功能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学生习作中词汇、语法、语篇的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的虽能把握主题,但常常在一个句子中堆砌词汇,破坏了句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的将两种语言中语义相同的词对号入座因而造成了貌合神离或不符合词项搭配的表达;从篇章上看观点、结论性的句子多,阐述说明的句子少。对此,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语言习惯、心理差异等进行比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基本功的培养,重视词项习惯搭配(word collocation)、词汇同义重现(Connotation)的教学,从语篇框架结构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功能角度对英语语调使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在句子内容与形式上的联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环境下,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而词汇的积累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猜词悟意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英语阅读中常见的猜词悟意的各种类型及其构成进行综合介绍并加以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推测词义的技巧,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常用的猜词悟意主要根据构词法、解释说明关系、举例法、句子结构暗示的语义对比关系、上下义关系、词的上下文、词音、文化背景知识等对词义进行具体推测。  相似文献   

14.
英语歧义是指一个单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具有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本重点在英语语音,词汇多义性和语法三方面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对英语频度表达式的语法和语义结构作了探讨。对频度表达式在句子中的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 ,指出英语中的频度表达式出现在句中的位置因其结构不同而不同 ,即单词型频度表达式主要出现在句中 ,而词组型频度表达式则主要出现在句尾  相似文献   

16.
词义发现策略是英语词汇学习和记忆策略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对中国和泰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词义发现策略的总体情况进行对比研究。399名来自中泰两所大学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词汇发现策略调查问卷”和词汇水平测试。研究发现:中泰非英语专业学生词义发现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在三类词义发现策略的使用上,中国学生在猜词策略和社会策略的使用上高于泰国学生,而泰国学生在词典策略的使用上高于中国学生;中泰非英语专业学生词义发现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不明显;猜词策略和词典策略能够较好地预测英语词汇水平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7.
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及其句本位语法思想,就现代分析哲学的角度来看,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黎先生的句本位语法,是从句子这一思想的表象出发,去发现“一种语言底普通规则”,这与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弗雷格的思想十分相似。黎先生的“实体词”与“述说词”的说法,具有较大的普适性,不但适合于汉语这种词根语,而且适合于羌语、却隅语等黏着语。“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是对语言现象的正确描述,是“词性相对论”,它本质上是语义取值问题;以外延词和内涵词、外延词品和内涵词品的原理来阐释词性相对论,不但不觉得该理论没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它是超越时代的杰出见解。  相似文献   

18.
客观派认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对立派认为“中国英语”的存在缺乏政治、社会和理论基础。由于对“中国英语”的定性缺乏同一性,使双方往往是在不同的前提下进行争论,对“中国英语”的采集也不是在同一个准则下进行。应从“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个侧面对“中国英语”进行定性;应把国际通用英语与地域英语区别开来;应该明确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言文化不是国际通用文化。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法是用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语言建构,而语用学是用来解释建构后的语言使用上的意义。从语用学视角出发,分别从时和体、句型、情态动词和副词的使用这4个语法范畴来探讨语法规则的语用功能,提出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和学习者对语法中语用功能的敏感度,从而逐步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言水平和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于”字共出现了183次,其中由介词“于”所组成的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灵活多样。在句法功能上,“于”字结构在句子中主要是用作补语,少数用作状语。在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以表示关联对象的为最多,表示处所和范围的次之,而引介动作的受事以及表示时间、被动的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