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2个黄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同工酶技术在黄伞分类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黄伞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软件对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电泳染色共检测出23条酶带,绝大多数菌株间同工酶图谱类型表现出差异。各菌株的酶带数目不同,分别为3—14条,其中相对迁移率(Rf)值为0.70的酶带为12个菌株所共有,Rf值为0.66的酶带为11个菌株共有,可以认为是黄伞的基础酶谱带;Pa1、Pa2、Pa3、Pa4、Pa5、Pa10、Pa11菌株之间酶谱差异非常大,多态性较强;Pa6、Pa7菌株酶带基本相同,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可能为同种异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黄伞菌株间隶属度在(0.49,1.00),在0.64水平上可将12个菌株划分为3大类。[结论]酯酶同工酶可作为黄伞菌种质资源研究最有效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0个产地的栀子种子进行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测定和谱带分析,用Ntsys 2.10软件计算遗传相似性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种源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20个产地的栀子种子在2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栀子物种的共同特征谱带,但酶带数量与活性强度有差异,酯酶同工酶共出现9个谱带类型,Rf值范围0.64~0.90,其中Rf值0.67、0.71、0.73为3条特征谱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出现5个谱带类型,Rf值范围0.70~0.77,其中Rf值0.70为特征谱带;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图谱能大致反映不同种源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不同产地的栀子遗传相似度在0.50~1.00之间。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图谱带能有效地鉴定出种子真实性,并能大致区分栀子种子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不同枣树品种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枣树6个品种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观察和试验分析,分别计算了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各自酶带的Rf值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相似系数,比较了不同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并首次进行了排序,为枣树的品种鉴定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91-10093
[目的]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POD同工酶进行研究,以揭示金银花POD同工酶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6个金银花主要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进行分析。[结果]它们的POD酶谱条带数在4~18,其中大毛花的酶谱带数最多,达18条,红腺忍冬最少,为4条,a2和b6可以作为这6种金银花栽培品种共有的固有酶带。九丰一号(3年)与大毛花的相似度指数较高(62.4),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其次是山银花和盘叶忍冬(57.4),再次是九丰一号和红腺忍冬(49.3)。九丰一号(3年)和红腺忍冬的相似度指数最低(6.4),反映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远。[结论]为金银花品种育种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区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92-6094
[目的]对不同地区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分析,并应用相似系数方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地区的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分为A、B、C3个区域,其中,活性最强的是A、C区,所有供试样品显现出3种酶谱谱型,10种酶谱谱带,并且在酶谱特征、种间(内)相似程度上均有明显差异,说明种间(内)遗传差异较大。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与其他3个地区的罗布红麻亲缘关系最远,新疆地区的罗布红麻与内蒙古、宁夏地区的罗布红麻的亲缘关系很亲近,但与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无亲缘关系,内蒙古、宁夏地区的罗布红麻与宁夏地区的罗布白麻亲缘关系比较亲近。[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罗布麻的亲缘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青海鹅观草属10个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酯酶同工酶(EST)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鹅观草属10个种质的酯酶同工酶谱带共有9条,形成4个区域(A、B、C、D),其中Rf值为0.198、0.469、0.630的这3条酶带为共有带,其余则为各份材料的特征带;各种质材料间的酯酶同工酶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说明鹅观草属10个种质不同种及部分种的不同居群在遗传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聚类分析表明,鹅观草属10个野生种质资源可聚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野生的和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了解其在遗传物质表达和生理代谢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法对野生的和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的POD和EST同工酶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POD同工酶谱分析表明,野生发状念珠藻细胞有4条带,其Rf值分别为0.400、0.709、0.764和0.929;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只有2条带,其Rf值分别为0.736和0.929。EST同工酶谱分析表明,野生发状念珠藻细胞有2条带,其Rf值为0.397和0.559;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有3条带,其Rf值分别为0.296、0.397和0.458。[结论]野生的与液体培养的发状念珠藻细胞在POD和EST电泳图谱上存在一定差异,以野生发状念珠藻的POD同工酶酶谱带数多,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3种不同栽培类型的白芷进行同工酶分析。[方法]通过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选育的3种不同类型(表型)的白芷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过氧化物酶共得到15条谱带,其中7条是3个类型白芷的共有特征谱带;酯酶同工酶中得到12条谱带,其中6条是共有的特征谱带;聚类分析表明,3种不同类型的白芷间差异较大。[结论]该研究为白芷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靠且快速的生理生化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9.
富士系苹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个富士系苹果品种为试材,提取其叶片和叶柄的酶液,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特征,结果表明:富士系苹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11条酶带,部分品种间酶带数量及强弱不同,Rf值为0.09~0.41。叶柄有11条酶带,除了秋富1比其他品种多了Rf0.46带外,每个品种都具有其他10条谱带,叶柄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Rf值为0.07~0.46。叶片和叶柄的酶谱带有差异,叶片具有Rf0.09,Rf0.11和Rf0.21共3条特征带;叶柄具有Rf0.07,Rf0.32的特征带,Rf0.46为秋富1叶柄所特有的谱带。叶片过氧化物酶谱相似系数在0.71~1.0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以上品种分成8个类群,能直接鉴定优良短枝富士、寿富士、秋富1号和烟富3号等4个品种,另外各类群之间的品种也可相互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南疆地区引进及本地苜蓿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地区苜蓿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3份引进苜蓿品种、新疆大叶和拜城野生紫花苜蓿为材料,用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电泳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4种同工酶在43份苜蓿材料中共检测到38条稳定酶带,过氧化物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和酯酶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1.67;、66.67;、66.67;和75.00;.材料间的相似系数0.579~0.974,平均为0.798.43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725处可聚为3类,拜城野生紫花苜蓿和河西紫花苜蓿分别被单独聚为类.捷克、拜城野生紫花苜蓿、河西、赛特、格林、渭南、秘鲁与大部分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43份苜蓿材料具有一定水平的遗传差异,部分材料具有遗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银花开花过程中花瓣几种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金银花不同花期(米蕾期、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的花朵为试验材料,研究金银花开花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在金银花开花过程中,随着花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也随之下降;从银花期到金花期,随花色的变化,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银花花色变化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鲍雅静  季静  王迪  孙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02-450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5个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600 mmol/L)的NaCl溶液对金银花苗进行盐分胁迫试验,以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耐盐碱的特性。[结果]短期盐处理后,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急剧增加;藤状金银花叶片在不同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藤状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的金银花脯氨酸含量均为NaCl浓度400 mmol/L处理的值最大。[结论]与藤状金银花比较,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更敏感,表现出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胶东地区31个金银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5个引物共扩增出650条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0~9个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1个金银花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采自昆嵛山太白顶的金银花品种为一类,其余30个金银花品种为一类。从遗传距离来看,采自昆嵛山太白顶的品种与中医世家引进金银花品种大毛花遗传距离最远,为2.507;采自龙口兰高镇马蔺塂(Ⅱ)与中医世家引进金银花品种四季丰遗传距离最近,为0.020。[结论]不同金银花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金银花种源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忍冬属植物茎的POD同工酶谱,以期为忍冬属植物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西宁地区的4种忍冬属植物和作为外类群的1种猬实属植物的茎的POD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植物的POD同工酶电泳共出现7条酶带,其中POD-1、POD-2为所共有的酶带,POD-6是忍冬属4种植物所共有的酶带,POD-3和POD-7为猥实所特有的酶带。因而,POD-3,6,7可作为忍冬属和猥实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选的5个植物品种可分成大2类,即忍冬属的盘叶忍冬、红脉忍冬、金花忍冬和兰果忍冬归为1类,猥实属的猬实独自归为另1类。[结论]POD同工酶分析技术在忍冬属植物的分类鉴定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忍冬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忍冬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对忍冬叶进行醇提,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后,对其中2个部位进行理化和波谱分析。[结果]提纯后的2个部位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结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均首次从忍冬叶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快繁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研究金银花块繁技术。[方法]分别选取金银花的茎尖、1~2年生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并对其进行表面灭菌、接种培养,以找出最佳的取材部位和相应的消毒方法。[结果]在初代培养过程中,当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时,材料在添加生长调节剂0.5~1.0mg/L 6-BA,0~0.3 mg/L NAA或0.1 mg/L IBA的培养基上启动状况都比较良好;用茎段作外植体,则多产生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时,添加0.5 mg/L 6-BA+0.10 mg/L IBA的培养基最有利于金银花的增殖培养。在生根培养时,以1/2 MS+1.5 mg/L IBA更有利于植株的生根。[结论]筛选出了一个更好的快速繁殖金银花优良品种的方案,为生产用苗提供了一种更为快速和科学的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康旭  李冬生  邓川  袁江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35-14936
[目的]对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样品对几种受试菌的抑制活性,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金银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1C为19.25%,MBC为38.5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38.50%。金银花醇提液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的MIC为9.80%,MBC为19.6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9.60%,MBC为39.20%;对巨大芽孢杆菌的MIC为19.60%。[结论]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部分受试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比色法测POD酶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P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叶部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烟草接菌后,根、茎、叶内的POD活性均在第3天升至最高,而叶内比对照增高了29.6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烟草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作为植物的保护酶类,随植物抵抗疾病的过程变化而变化,故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查学强  魏鹏  罗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64-8465,8473
研究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图谱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之间的关系。利用可溶性蛋白和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来自8个产地的8种铁皮石斛的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分析表明,8种铁皮石斛材料共得到119条谱带,特异性条带6条,多态性谱带占总谱带数的94.6%。在3种同工酶中,POD的谱带最为丰富,8种材料共得到36个条带;而PPO的谱带最少,8种材料只得到22个条带,说明其蛋白质和同工酶在种类和表达量上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对8种铁皮石斛电泳条带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8种产地铁皮石斛的遗传变异不同,可分为4类。该研究对铁皮石斛的引种、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不同药剂防治忍冬白粉病,筛选最适宜的药剂。[方法]对患病的忍冬植株使用不同药剂喷雾处理,分别在药后7和14 d进行调查,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药后7 d,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30%己唑醇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均有防治效果,但无极显著差异。药后14 d,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6.10%。[结论]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 2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稀释液的防效次之,30%己唑醇悬浮剂2 500倍稀释液几乎没有防效。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可以作为忍冬白粉病的防治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