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绵羊新鲜粪尿对土壤和植物氮转化与含量影响的结果表明 ,0~ 10 cm土壤可交换性铵态氮在绵羊宿营之后即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渐下降。 10~ 2 0 cm土层最大值出现要迟半个月。绵羊宿营(UDT)处理、尿 (U)处理和粪尿 (UD)处理的土壤铵态氮浓度都较高。土壤中出现高浓度可交换性铵态氮与游离氨的相互转换 ,可能形成高浓度的游离氨 ,对植物产生一定毒害。土壤可交换性亚硝态氮在 7月 30日之前变化呈波浪型 ,说明一部分亚硝态氮迅速转化为硝态氮 ,一部分被植物吸收 ;7月 30日后 ,土壤亚硝态氮快速积累 ,形成高浓度 ,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土壤可交换性硝态氮与亚硝态氮的变化相关显著。植物体内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表明 ,在 7月 30日前无变化或有所下降 ,而 7月 30日后迅速上升 ,但时间较短 ;至 8月 11日即不再上升而开始下降。植物体内粗蛋白质的两次下降是植物受到氨和亚硝态氮毒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张英俊 《草地学报》2002,10(4):251-257
研究绵羊宿营法通过践踏和粪尿对土壤和对天然植被和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啃食和践踏对植被地上部分损坏严重,8羊夜后草本植物被全部清除,但对土壤容重、紧实度和通气性无显著影响。新鲜粪尿入土后,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迅速上升(最高值分别达377mg·kg-1和56.1mg·kg-1),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单纯尿处理土壤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分别达139mg·kg-1和28.1mg·kg-1,显著高于单一粪处理和对照。无毛丑柳叶片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1)。调查结果表明,羊奶果和黄花香发芽枝条数在试验前后变化不大,但宿营后的无毛丑柳枝条数显著少于处理前。宿营处理的产草量明显高于践踏处理。  相似文献   

3.
绵羊宿营对草地的作用因素包括啃食、践踏和粪尿的排泄。试验重点探讨了绵羊的啃食和践踏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啃食和践踏处理 (宿营强度 8羊夜 / m2 )后 ,天然植被中的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已被全部清除 ,但灌木无毛丑柳仍有存活。践踏使 0~ 2 0 cm土层紧实度增加 ,10~ 2 0 cm土层容重上升 ;但 0~ 10 cm土层容重先升后降 ,土壤渗水性和透气性也有所上升 ,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变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P>0 .0 5)。  相似文献   

4.
新鲜绵羊粪尿对土壤和植物矿物质元素含量影响的试验于 1998年在贵州高原草地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 ,绵羊新鲜粪尿加入土壤后 ,土壤 K呈波浪型升高。 K又显著影响土壤 Ca、Fe和Mn的浓度及土壤 p H值。土壤 Na水平呈下降趋势。土壤中 Ca含量与土壤可交换性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显著相关。土壤 Mg的变化不如其他元素变化明显。土壤 Cu受 Ca、Fe和亚硝态氮及硝态氮的影响显著。土壤 Zn比试验前有所下降 ,其含量与土壤铵态氮和亚硝态氮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土壤Na、Mg和 Cu呈显著正相关。土壤 Fe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呈上升趋势 ,UDT处理几乎呈直线上升。土壤 Mn的变化和土壤 K有显著正相关 ,还与铵态氮相关极显著 (R=0 .80 51,P<0 .0 1)。绵羊新鲜粪尿使植物体内 Fe、Zn水平降低 ,但促进植物 Mn的含量升高 ,而对植物 Cu水平影响最小。结果还表明 ,植物体内 K含量受土壤 Cu和 Na的抑制 ,同时还与植物吸收 Mg、Na和 Fe发生拮抗作用 ,促进了植物 Ca的吸收。植物吸收 Na与土壤 Na的浓度显著相关 ,但受到植物吸收 K、Ca和 Mn的抑制。植物 Ca水平与降雨及植物体内 F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土壤可交换性铵态氮和植物体内 K、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植物体内 Mg含量受土壤可交换性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显著影响 ,但受土壤 Ca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饲粮阴阳离子水平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为8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随机均分为4组;饲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采用Na++K+-Cl-公式计算,按DCAB水平不同分为4个处理,即A、B、C、D。结果表明:①B处理DM(干物质)、OM(有机质)、NDF(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②各处理间氮平衡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B处理的氮表观存留率高于其它处理(P>0.05)。③B处理钙表观吸收率高于A、C、D处理(P>0.05);B、C、D处理磷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A处理(P<0.05)。④D处理钾食入量显著低于A、B处理(P<0.05),B、C处理显著低于A处理(P<0.05);4个处理间粪钾和尿钾的排出量、钾表观吸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B处理钾表观存留率最高,C处理次之,A、D处理较低,差异不显著(P>0.05)。D处理钠食入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P<0.05),而B、D处理钠的表观存留率显著高于A、C处理(P<0.05);4个处理间粪、尿钠排出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B处理钠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A、C、D处理(P<0.05)。  相似文献   

6.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试验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凌志1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镉(Cd2 )、铜(Cu2 )、汞(Hg2 )对种子萌发和幼芽细胞膜透性以及其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5和5mg/L Hg2 极显著地促进萌发(P<0.01),50mg/L Cu2 极显著地抑制萌发(P<0.01),500mg/L各离子均显著抑制种子萌发(P<0.05).随处理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幼芽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0.5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和Hg2 处理幼芽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5和50mg/L的质量浓度下,Hg2 处理细胞膜透性最大;500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处理细胞膜透性最高.幼芽CAT的影响均表现为随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在0.5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在5mg/L的质量浓度下,Hg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在50mg/L的质量浓度下,Cu2 和Hg2 处理CAT活性相对高于Cd2 处理;在500mg/L的质量的浓度下,Cu2 处理CAT活性相对较高.发芽率与细胞膜透性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发芽率和细胞膜透性与CAT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几种重金属离子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Cd2 对高羊茅的毒害作用最大,Cu2 最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比较了0、10、25、50 U或100 U链球菌溶血素O(SLO)处理下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s)的细胞密度、存活率、贴壁率,并绘制了适宜浓度SLO下MEFs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25 U SLO处理组的细胞密度与10 U SLO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50 U和100 U SLO处理组(P<0.01)。0、10 U和25 USLO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0 U处理组(P<0.05)。25 U SLO处理组的贴壁率极显著高于50 U和100 U SLO处理组(P<0.01)。25 U SLO处理组MEFs具有正常分裂增殖生长模式。因此,为了既能达到SLO对MEFs细胞膜的渗透化效果,又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损伤,宜选用25 U SLO进行MEFs的渗透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绵羊体细胞核移植效率,以绵羊卵丘细胞为核供体,在融合后的核质互作期间加入咖啡因,在激活后对重构胚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加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结果表明:咖啡因浓度以2.5 mmol/L或5 mmol/L为宜,尽管卵裂率、桑椹胚率以及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囊胚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0.2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囊胚发育率最高,达24.31%,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P<0.05),但与0.4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细胞总数以0.2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最高,显著高于0.8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P<0.05),但是与对照组和0.4μmol/L Scriptaid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咖啡因处理对绵羊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囊胚细胞总数;Scriptaid可以显著提高绵羊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评价饲粮中添加氯化钠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氮平衡的影响,以及随后绵羊尿液处理牧场对氨和一氧化二氮排放的影响。将30只托克逊黑绵羊平均体重(15±1.3)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日粮(氯化钠2 g/kg),处理1和处理2组日粮氯化钠水平分别为4和6 g/kg。随后从对照组和处理2组收集的尿液样本用于土地进行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T1~T5分别为土壤未经任何处理、蒸馏水组、高盐组尿液用蒸馏水10倍稀释、对照组尿液和高盐组尿液。结果表明:补充氯化钠对绵羊生长性能和氮平衡无不良影响(P>0.05)。高盐日粮组总尿量、平均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尿pH、尿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T4组相比,T5组使土壤一氧化二氮排放峰值延迟,氨气平均排放速率降低48%(P<0.05),一氧化二氮平均排放速率降低26%(P<0.05)。综上所述,放牧绵羊全混合日粮添加高水平氯化钠(6 g/kg)提高了尿液量和降低尿液中总氮浓度,从而降低尿液处理牧场土壤氨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
许帼英  李柱  安沙舟  刘涛 《草业科学》2008,25(12):51-55
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幼苗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3种保护酶活性的测定,获得以下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呈递增趋势,且浓度≥150 mmol/L时,细胞膜透性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01)。丙二醛含量随胁迫强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浓度≥300 mmol/L时,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P<0.05)。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400 mmol/L处理下呈递减外,其它处理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当质量分数≥200 mmol/L时,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比较缓和,仅在第25天与对照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且浓度<400 mmol/L时,POD活性与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与SOD酶活性相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饲粮阴阳离子水平对绵羊血液指标及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动物为8只绵羊,分为4组;饲粮DCAB采用(Na K -Cl-)meq/100gDM公式计算,按DCAB水平不同分为4个处理,即A(25)、B(35)、C(45)、D(55),研究DCAB水平对绵羊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DCAB水平升高,血浆尿素氮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喂后3h,D处理显著低于A、B、C处理;喂后5h,B、C、D各处理显著低于A处理。②各处理血浆TAA、钙、磷浓度及尿TAA日排出量差异均不显著,但B处理各指标接近绵羊健康指数。③肾脏、膀胱解剖结果表明,35meq/100gDM处理组织无明显变化,而45,55meq/100gDM处理有明显病理变化。试验表明,35meq/100g DM水平组饲粮有利于绵羊健康。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绵羊不同生理阶段粪便中铜(Cu)和锌(Zn)两种重金属的残留量。选择河北省5市标准化羊场(共18个场),采集不同生理阶段绵羊的新鲜粪便样品(共46份),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两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理阶段羊粪便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从Zn含量看,虽然不同生理阶段绵羊粪Z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成年羊(成年公羊和基础母羊)粪Zn含量最高,平均68.32 mg/kg,其他羊群粪Zn含量分别达63.26 mg/kg(哺乳羔羊)、62.17 mg/kg(育肥羊)和60.98 mg/kg(育成羊);从Cu含量分析,育成羊粪Cu含量最高,约41.88 mg/kg,但与其他阶段羊比较,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育肥羊、羔羊和成年羊粪Cu含量分别为39.36、38.51和37.17 mg/kg。从两种重金属相关性分析,绵羊粪Cu和Zn含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r=-0.84),回归方程为:y=-1.0069x+100.62。虽然本研究中各生理阶段绵羊粪Zn和Cu含量均未超标,但随粪便排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仍需要引起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氮沉积和养分排放的影响,以期为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配比和减少环境负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试验选用50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38月龄的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7.60%(组1)、9.49%(组2)、11.29%(组3)、11.56%(组4)和14.96%(组5)的饲粮,饲粮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羊进行19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4d,正试期5d。正试期从每组选择5只试验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羊在代谢笼中单笼饲养,采用全收粪尿法连续收集5d粪便,并采集饲粮样品。结果表明:1)饲粮蛋白质水平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粪干物质排放量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氮摄入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组3的氮沉积率极显著高于组1(P<0.01),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粪氮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粪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5.04g/d),且极显著低于组5(P<0.01);粪磷排放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1、组2、组3极显著低于组5(P<0.01),组4显著低于组5(P<0.05)。4)尿氮排放量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增加,组2与组1、组3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尿钙排放量以组3最低,为1.18g/d,比组1、组5分别降低0.53和0.78g/d;尿磷排放量组1显著低于组5(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粪尿氮排放总量组5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粪尿钙排放总量组3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粪尿磷排放总量组1、组2极显著低于组5(P<0.01)。6)粪氮占比为72.44%~42.06%,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降低,尿氮占比为27.56%~57.94%,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粪、尿钙和磷占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1.29%时,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氮沉积最佳,粪尿钙排放总量最低;饲粮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7.06%~11.56%)时对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粪尿磷排放总量无显著影响;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对钙、磷的排放以从粪中排放为主,多余的氮则主要从尿中以尿氮的形式排出。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下苜蓿抗氧化系统及叶绿素含量对草酸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40℃高温胁迫条件下,对经5 mmol/L草酸处理后的苜蓿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系统进行研究.与对照相比,处理组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增强,表明草酸提高了苜蓿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四种优势植物水势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区的四种优势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aiscolor Bunge)、草地麻花头(Serratula cen-tauroides L.)、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以及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 C.A.Mey.)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植物叶片、根系、土壤水势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层中各植物根系水势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但种间水分竞争能力不同;随土壤深度增加植物根系水势波动减小,土壤水分状况趋于稳定,0~5cm土层植物根系水势波动范围是-0.3~-4.75Mpa,5~10cm土层深度植物根系水势波动范围是-1.45~-4.26Mpa;四种植物的叶片水势呈大致相同的整体下降并在某些时间段有所回升的日变化趋势;土壤水势日变化趋势与对应植物根系水势变化趋势相反,根系水势和叶片水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三者两两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江平原放牧季6月中旬~9月中旬,设置3个放牧强度即轻度(0.87头牛/hm2),中度(1.42头牛/hm2)和重度(1.94头牛/hm2),以不放牧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2010年放牧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浅层物理性状产生影响,对土壤深层性状影响微弱。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含水量0~10cm最低,为42.84%,并与其他放牧处理产生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5cm的土层,与对照相比放牧处理对土壤容重略有增加趋势,放牧对土壤深层容重不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家畜对土壤有夯实作用,土壤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重度放牧土壤孔隙度最低,与对照相比降10.8%并与其产生显著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表现在,重度放牧降低0~10cm的土层速效氮含量,其他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微弱,各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放牧强度与对照相比对速效磷含量影响微弱;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较对照下降1.72%,3.8%和8.2%,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放牧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锌在育肥猪粪尿中的排泄规律,建立饲料锌摄入量与锌排泄量的预测模型,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约克夏去势育肥公猪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独饲养于代谢笼中。对照A组饲喂基础日粮,锌添加量为0,试验B、C、D、E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80 mg/kg锌的试验日粮(硫酸锌形式)。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除试验B组外,其他试验各组风干粪锌含量和粪锌日排泄总量随日粮锌添加水平或日粮总锌水平增加显著升高(P<0.05);经回归分析,日粮锌添加水平或日粮总锌水平与风干粪锌含量和粪锌日排泄总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1),可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2)各组尿锌含量和尿锌日排泄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回归分析,日粮锌添加水平或日粮总锌水平与尿锌含量和尿锌日排泄总量无显著回归关系(P>0.05)。综上,日粮中多余的锌主要通过消化道从粪中排泄,可根据日粮中锌水平预测粪锌排泄量,从源头上控制锌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选用平均体重为(40±2)kg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3头,按3×3的拉丁方进行试验设计,试验分3期,每期为7 d,采用全收粪法,研究不同蛋白质(CP)水平的氨基酸平衡日粮CP水平分别为14%、16%和18%)对氮、磷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处理间的氮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氮的沉积率以14%CP和16%CP组显著高于18%CP组(P<0.05),而14%CP和16%CP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粪氮排出量14%CP日粮组显著低于16%CP和18%CP日粮组(P<0.05),16%CP日粮组和18%CP日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下降,生长猪的氮排出量、粪氮和尿氮均减少,总排泄氮中尿氮的比例较大,而粪氮则较少。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磷和能量的消化利用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将 5头去势公猪 (BW12 .0± 1.0kg按照 5× 5拉丁方设计随机分进不同的代谢笼内 ,适应 6天后开始正式试验。试验分 5期进行 ,每期预试期和粪尿收集期各 3天。试验日粮分 5种 ,目的是检测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配制日粮对仔猪日粮干物质和氮的表观消化率以及氮存留效率影响。结果表明 :各处理组进食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 (高蛋白组 )每头猪每天氮的进食量分别比 1、2、3和 4组高 3.6 2、5 .92、3.33和 2 .94g ;粪中排出氮分别高 0 .72、0 .35、0 .2 9和 0 .0 5g ;尿氮则分别高 4 .2 5、4 .15、5 .91和 5 .33g。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表观消化率 1组最高 ,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对照相比 ,1、2、3和 4组氮存留效率分别提高 9.4 3、6 .4 1、12 .0 0和 10 .97个百分点 ,3和 4组的氮存留效率明显改善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不同因素对绵羊同期发情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CIDR(阴道栓)和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处理小尾寒羊、蒙古绵羊、小尾寒羊和东北绵羊的杂交品种,注射PMSG后24h引入试情公羊,以便确定母羊是否发情。实验结果表明:在繁殖季节,不同品种绵羊的同期发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季节影响小尾寒羊的同期发情效果;阴道栓放置时间的长短影响同期发情率,以12~14d为宜;用450UPMSG处理羊比400U的只平均排卵数稍高(1.545±0.741n=299,1.505±0.647n=88),但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