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宽苞棘豆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工业酒精提取、以硅胶为固定相、真空液相层析法,从宽苞棘豆(Oxytropis latibracte-ata)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Ⅰ),4'-β-D-葡萄糖-5,7-二羟基异黄酮(Ⅱ),山奈酚-3-葡萄糖苷(Ⅲ),上述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Ⅱ在豆科棘豆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报道运用有机溶剂提取,正、反相(C18)硅胶柱层析、制备高压色谱方法从云南松松针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学成分。利用1H-NMR,13C-NMR和MS光谱方法鉴定了这1 0个化合物分别为:(Z)-3-甲氧基-5-羟基二苯乙烯(1),(E)-3-甲氧基-5-羟基二苯乙烯(2),4-羟基-3-甲氧基苯乙胺(3),5,8,4’-三羟基-3,7-二甲氧基-6-甲基黄酮(4),5,8-二羟基-3,7,4’-三甲氧基-6-甲基黄酮(5),覆盆子酮(6),松脂醇(7),12α-羟基松香酸(8),β-谷甾醇(9),亚麻酸(10)。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白山蜂胶超声波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GC/MS共检出长白山蜂胶化学成分42种,包括烷烃、烯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等,其中包括3种黄酮类物质,分别为5,7-二羟基二氢黄酮、5,7-二羟基黄酮、7-甲氧基-4’-羟基二氢黄酮,黄酮总含量为6.2%。结果表明,长白山蜂胶的有机组分丰富,其中部分组分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王进  张旻  刘耀红  胡海军  周乐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267-270,333
用Wittig法合成了3个天然香豆素,试验条件为取代邻羟基苯甲醛10 mmol,三苯基膦20 mmol,氯乙酸乙酯22 mmol,反应温度80℃,时间1 h。这3个香豆素中,8-甲氧基香豆素和6-羟基香豆素具有潜在的选择性清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玉溪产区‘红花大金元’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7个酚类化合物,经NMR波谱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松脂酚(1),紫丁香树脂酚(2),咖啡酸甲酯(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5),2,4-二羟基苯乙酮(6),对羟基苯乙酮(7)。其中,化合物1,2,4,6,7为首次从烟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沉香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2-(2-苯乙基)色酮(1),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2),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3),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4),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5),5-羟基-6-甲氧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乙基]色酮(7),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8),6-羟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9)和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10)。化合物2~10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沉香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4,5,7和8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季节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4种落叶松根际和非根际土的酚酸(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和松香酸)的质量分数,研究了酚酸对水曲柳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和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落叶松根际土的处理中,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组合的处理对水曲柳幼苗生物量及根系活力均起促进作用,但非根际土中的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组合处理却产生抑制作用。(2)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的2,4-二羟基苯甲酸+松香酸、7-羟基香豆素+松香酸、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松香酸组合均显著抑制水曲柳幼苗生物量;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组合均显著抑制水曲柳幼苗根系活力,而2,4-二羟基苯甲酸+阿魏酸组合却显著促进根系活力。(3)根际土与非根际土中的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阿魏酸均促进菌根侵染率;根际土的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促进菌根侵染率,而非根际土的2,4-二羟基苯甲酸+7-羟基香豆素却抑制菌根侵染率。  相似文献   

8.
从小远志中分离出了9种化合物:①1,3-二羟基-5,6,7-三甲氧基口山酮,②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③1,3,6,8-四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④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⑤5-羟基-7,4'_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⑥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α-L-鼠李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⑦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⑧水杨酸和⑨远志醇,其中化合物①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其化学性质争光谱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硅胶、葡聚糖凝胶、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越南红土沉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过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其结构为:(-)-aquisinenoneD (1),6,7-二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 (2),6,8-二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 (3),6-甲氧基-7-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 (4),6-羟基-7-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 (5),假虎刺酮 (6),nor-ketoagarofuran (7)。其中,化合物1为色酮聚合物,化合物2~5为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化合物6~7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越南红土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pNPG法对部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78.56±9.19μmol·L~(-1)。  相似文献   

10.
从小远志中分离出了9种化合物:①1,3-二羟基-5,6,7-三甲氧基口山酮,②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③1,3,6,8-四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④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⑤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⑥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a-L-鼠李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⑦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⑧水杨酸和⑨远志醇,其中化合物①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其化学性质和光谱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c的代谢产物,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c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鉴定,分别为:8—O—methylbostrycoidin(1),环(酪—亮)二肽(2),环(苯丙—丙)二肽(3),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4),环(脯—甘)二肽(5),麦角甾醇(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Gx—3c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丝毛瑞香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柱层析方法对丝毛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用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1-hexadecanol(2)、丁香醛(3)、咖啡酸正二十脂(4)、β-谷甾醇丁酸酯(5)、芹菜素(6)、4-(ethoxy)benzoicacid(7)、(2R,3S)-2-hydroxy-2,3-bis(4-hydroxy-3-methoxyben—zyl)-4-butanolide(8)、P—hydroxy—benzal-dehyde(9)、P—anisicacid(10)、对羟基苯甲酸(11)、2-hexylidene-3-methylsuccinicacid(12)。  相似文献   

13.
穆淑珍  尚上  晏晨  郝小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63-6664,6666
[目的]研究小白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和结合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1H-NMR、13C-NMR,ESI-MS和ES-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小白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辛夷脂素(fargesin,1)、1,6-二羟基桉叶烯(1,6-dihydroxyeudesmene,2)、5,7-二羟基色原酮(5,7-dihydroxychromone,3)、芝麻素(sesamin,4)、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6)、连翘脂素(phill-ygenin,7)和青蒿黄素(artemetin,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小白菊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外来入侵植物水茄Solarium torvum Swartz的综合利用价值,以小菜蛾为生物活性靶标试虫,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聚酰胺层析、HPLC制备等方法对其生物活性成分进行分离,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1)、木犀草素(2)、芹菜素(3)、山萘酚(4)和tamarixin(5);3个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是N-p-香豆酰酪胺(6)、N-2-hydroxy-2-(p-hydroxyphenylethyl)p-coumaramide(7)和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8)。其中N-p-香豆酰酪胺和N-2-hydroxy-2-(p-hydroxyphenylethyl)p-coumaramide对小菜蛾2龄幼虫具有显著的毒杀活性,其48 h的LC50值分别为103.5μg/mL和123.1μg/mL。研究为利用水茄中的天然产物成分开发成生物农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条件下采用硝酸铜和2,4,6-三甲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4(2,4,6-opyta)2(H2O)8](1)和[Cu4(2,4,6-opyta)2(H2O)6].2H2O(2),并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两配合物互为超分子异构体,结构中都包含有[Cu2(2,4,6-opyta)2]基本单元,且均结晶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7.008 8(9),b=8.055 0(10),c=10.979 0(10),α=73.419(2)°,β=87.934(2)°,γ=85.127(2)°,V=591.86(12)3和a=6.980 2(7),b=7.067 6(7),c=13.234 6(14),α=82.698(2)°,β=76.977(2)°,γ=79.960(2)°,V=623.74(11)3.  相似文献   

16.
对仙茅(C.orchioides)的醇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3个苯酚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间甲氧基苯酚(Ⅰ),对羟基苯甲醛(Ⅱ)和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Ⅲ)  相似文献   

17.
采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研究蒙古苍耳子的化学成分。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2个为甾体类化合物,1个为糖苷类化合物,鉴定结构分别为: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3,5,3'-三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2),3,5,6,7,3'-五羟基-4’-甲氧基黄酮(3),槲皮素(4),芹菜素(5),羽扇豆醇(6),豆甾醇(7)和5,3’,4'-三羟基-7-氧-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luteolin-7-0-β-D-glucoside(8)。首次从蒙古苍耳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羽叶千里光(Senecio jacobacea L.)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羽叶千里光挥发油;用GC-MS获得其挥发油各成分的总离子流图谱,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了3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香橙烯氧化物-(2)(22.17%)、马兜铃烯环氧化物(11.25%)、石竹烯氧化物(7.56%)、7R,8R-8-羟基-4-亚异丙基-7-甲基双环[5.3.1]十一碳-1-烯(7.36%)、(-)-斯巴醇(6.01%)、香橙烯氧化物-(1)(5.35%)。[结论]该试验检测出羽叶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综合开发利用羽叶千里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传平  陈乃东  葛飞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061-7063,7071
[目的]研究染料木素抗氧化活性与其侧链乙酰化修饰的构效关系。[方法]用乙酸酐对染料木素进行乙酰化结构修饰,然后经制备薄层层析将不同产物分离,硅胶柱层析洗脱得到单一产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产物进行扫描得到紫外图谱,加入各种诊断剂根据波峰变化情况分析产物结构,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各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获得5-乙酰染料木素(化合物1)和5,7-二乙酰染料木素(化合物2)2个乙酰化产物。当浓度为0.001 43 mg/ml时,原料染料木素及化合物1、2对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率分别为55%、70%、65%。[结论]乙酰化可明显地提高染料木素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采用热化学转化法,可制取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炭和生物油等高品质燃料。采用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开展了热解温度(400,500,600和700 ℃)对马尾松慢速热解过程产物产率和基本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产率逐渐增加,炭产率和生物油产率逐渐减少;在700 ℃时,可燃气的最高热值为12.11 MJN-1m-3,气体成分及其体积分数为二氧化碳CO2(24.00%),一氧化碳CO(25.00%),甲烷CH4(15.50%),氢气H2(25.50%)和烃类气体CnHm(2n4)(0.97%);炭的最高低位热值和比表面积分为31.8 MJkg-1和536.13 m2g-1;生物油中乙酸(5.30%),1-羟基-2-丁酮(4.11%),乙酰甲醇(8.46%),苯酚(2.66%)和甲基苯酚(3.87%)的相对含量最高。图3表3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