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栽培场所、栽培原料、栽培方式和季节、菌种制作、栽培管理和采收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杏鲍菇管棚和室内塑料袋栽培。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周年生产栽培基料循环利用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占元  唐铁朝 《食用菌》2007,29(2):24-25
采取草腐菌与木腐菌相搭配、低温品种与中高温品种相搭配的措施,实现了北方地区一棚周年生产,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通过对杏鲍菇等珍稀菇菌糠进行处理再用于栽培平菇等,实现了栽培基料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酱香白酒糟为主原料,对5个杏鲍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杏鲍菇P1菌株具有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应酱香白酒糟栽培;在菌株筛选的基础上,设计7个不同栽培基质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配方d产量高,子实体形状好。  相似文献   

4.
周保亚 《现代园艺》2011,(18):27-28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引进7个杏鲍菇菌株为供试菌株,进行甘蔗渣为主原料的栽培试验,结果 A2菌株(杏鲍菇5号)具有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用甘蔗渣料栽培。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甘蔗渣、桉树皮等广西本地产原料栽培食用菌,开展了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为主料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桉树皮、凉粉草渣、杏鲍菇菌渣4种原料均可作为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培养料。综合产量和投入产出比,利用凉粉草渣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秆屑为主原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原料木屑、棉子壳栽培杏鲍菇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70%~80%木薯秆屑与棉子壳复合配方栽培杏鲍菇,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本地稻麦玉米秸秆、豆类秸秆进行配方试验,分析各种培养料原料对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影响,探求基质原料的多样化以及适合工厂化生产的高产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当地废弃的工业下脚料亚麻屑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结果表明,亚麻屑可以用于栽培杏鲍菇,出菇期缩短,生物转化率与木屑栽培相当,口感和营养成分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甘蔗渣玉米芯工厂化栽培杏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和玉米芯替代传统培养基原料组成12个配方进行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甘蔗渣和玉米芯工厂化栽培高产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甘蔗渣和玉米芯可以作为杏鲍菇的栽培原料,最佳配方为木屑30%,甘蔗渣10%,玉米芯20%,豆粕8%,麸皮10%,米糠10%,玉米粉10%,CaCO31%,石灰1%,杏鲍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生物学转化率达到85.7%,比传统栽培基质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15,(5)
<正>杏鲍菇适宜的生长基质很多,各种农副产品的下脚料,如阔叶树木屑、棉子壳、玉米芯、蔗渣、豆秆等均可作为栽培主要原料。福建省建宁县是"中国建莲之乡",每年栽培籽莲近0.33万hm2,产出的莲子壳、莲蓬等莲子下脚料约有1万t。为了就地取材,解决农村废弃料的问题,开发代用料栽培杏鲍菇,当地探索出利用莲子壳栽培杏鲍菇。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杏鲍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菌丝长势、满袋天数、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与当前杏鲍菇生产主用配方(CK)相当,以配方A稍好.  相似文献   

14.
以杏鲍菇P008菌种为研究对象,以巨菌草、象草、五节芒、类芦、芒萁等常见菌草为培养基筛选试材,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研究了菌草栽培杏鲍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菌草栽培杏鲍菇最适培养基配方为五节芒48%、芒萁20%、麸皮25%、玉米粉5%、石膏1%、石灰1%,pH 8.6,含水量60%,五节芒与芒萁比较适宜作为栽培杏鲍菇培养基的主料原料。  相似文献   

15.
桑木屑栽培杏鲍菇的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口感嫩而不烂,有杏仁香味。是一种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食用菌。目前栽培杏鲍菇的主要原料是硬质木屑和棉子壳.本地区是以传统蚕桑业和玉米、稻、麦为主,大量的桑枝、玉米芯、玉米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试验利用本园区百公顷桑园的桑枝和部分玉米芯、玉米秸秆栽培杏鲍菇.选择适宜的配方.以达到就地取材,省工省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二氧化碳是果树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在设施果树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果树的生长、开花、结果处于二氧化碳的饥饿状态。若能给密封的棚室内输送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则可大大改善果树的二氧化碳营养,制造出更多的光合产物,促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棚室内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据观察栽培樱桃的塑料温室,从下午6时密封到第二天早晨7时半换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于2001年引入我市,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已取得成功,并筛选出最佳配方。为了进一步提高杏鲍菇栽培的生物转化率,合理利用资源及提高出菇产品质量,笔者对不同规格的栽培袋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不同规格栽培袋及不同栽培方式对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美菊  马惠兰 《食用菌》2006,28(1):36-37
几年来笔者对栽培杏鲍菇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杏鲍菇室内不同出菇方式的经验归纳成以下几条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玉林  赵秋菊  魏蕾 《蔬菜》2000,(7):18-18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侧耳,学名PleutotuseryngiiVar.nebrodensis,是近年来人工驯化的珍稀食用菌。它以其洁白亮丽、菌肉肥厚、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从而得以不菲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现将其生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原料及菇房的处理1.菇房处理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2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并在料进入前药剂处理1次。2栽培原料处理栽培原料一般选用当年新鲜、无霉变棉籽壳,对有结块的棉…  相似文献   

20.
分析比较了稻草、玉米芯和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经济性状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稻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个较大,容重较小,菇体紧实度稍差;杏鲍菇菌渣及玉米芯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个小,容重较大,菇体紧实。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粗蛋白、可溶性糖、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稻草次之,玉米芯最低,但是,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