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增加电动汽车主动悬架系统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工作模式及其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分析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阻尼特性.基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软压缩软回弹"、"硬压缩软回弹"、"软压缩硬回弹"和"硬压缩硬回弹"工作模式,设计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减振支柱总成和电磁阀总成.同时设计了基于INSTRON8800单通道数字控制液压伺服激振台的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不同阻尼模式下的固有频率试验和车身振动加速度响应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后悬架簧上质量的固有频率均高于前悬架,比值关系接近于1.2∶1,后悬架的簧下质量固有频率小于前悬架,比值关系约为1∶1.1~1∶1,反映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阻尼特性的可行性,对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阻尼可调减振器工作模式单一、阻尼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为了增加减振器阻尼可调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建立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INSTRON8800单通道数字控制液压伺服激振台的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不同阻尼模式下的示功图曲线和"速度-力"特性曲线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不同的阻尼模式下变化明显,"阻尼力-速度"关系曲线反映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阻尼特性的可行性.对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多目标跟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身份转换问题,其由目标物体间的相互遮挡造成.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跟踪模型和关联模型的多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在跟踪模块针对每一个跟踪个体采用粒子滤波器还原其各自轨迹片段,并计算可信因子评估遮挡程度;然后在关联模块,将人体分割为头部、躯干和腿三部分,将人的面貌分为前侧和背侧两种,利用HSV颜色直方图方法提取各部分特征描述符,利用K最近邻方法探测个体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再次识别以实现轨迹片段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可有效避免由于遮挡引起的身份转换问题,且目标检测准确率有较大提高,检测准确率达到90.5%.  相似文献   

4.
李鹏  孙维方  郑相周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10-11912
摘要利用振动试验装置对农用车辆的振动进行模拟及测试,使用PZT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农业物联网中使用种类繁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大多为微功耗系统,由电池供电,农用车辆振动能量的回收转换可以为电池供电,因此该研究对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绿化屋顶在夏季对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以重庆某小区两栋同向齐高的6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绿化屋顶和普通屋顶内、外表面温度及室内不同高度的温度分布情况,并进行PMV-PPD热舒适性分析.结果显示:绿化屋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应,室内降温效果明显,在试验期内,绿化屋顶室内平均温度较普通屋顶低4.9℃,且室内不同高度无明显温度分层现象;在绿化屋顶室内,PMV值均低于2,PPD值也都小于66.7%,绿化屋顶很好地改善了室内热环境,提高了人们的室内热舒适度和热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实时控制、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对运行速度要求的逐渐提高,需要开发出一种模糊硬件电路和模糊芯片来实现快速实时的模糊推理.基于忆阻器交叉阵列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模糊神经推理系统,为模糊推理系统的硬件实现提供了设计方案.首先通过对复杂非线性函数建模,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推理系统的准确性,该系统不仅具有处理大量输入输出数据的能力,而且推理过程中不需要繁琐的优化算法.然后将设计的推理系统应用于模糊PID控制器中,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系统在模糊控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MPW1PW91/Aug-cc-pvqz方法及基组探索电场对OH自由基基态分子的总能量、键长、偶极矩、谐振频率、红外谱强度、电荷布居、HOMO和LUMO能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MPW1PW91方法优化得到的核间距为Re=0.096 973nm,与实验值Re=0.096 96nm符合得非常好,只有0.001 3%的误差;振动频率为3 739.403cm~(-1),也与NIST数据库实验值3 737.76cm~(-1)一致;键长和红外谱强度随电场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HOMO能和谐振频率分子总能量随电场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偶极矩随电场增加线性地增加,LUMO能级随电场增加平缓地增加;E_g随外电场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电场中OH自由基分子被激发至空轨道形成空穴时,该分子对电场强度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磷通常被认为是水体藻类生长第一限制因子,水体中磷的质量浓度对藻类生长与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多甲藻(Peridinium umbonatum)是淡水甲藻水华常见的种类,而磷对其影响的研究甚少.以多甲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无机磷源对多甲藻的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磷质量浓度的增加,多甲藻的吸光度(OD)也增加.从培养期的第11d开始,磷质量浓度为0.1和0.6 mg/L处理下的多甲藻的OD值高于无磷(0 mg/L)与低磷(0.005,0.02 mg/L)处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当磷质量浓度为0.005mg/L与0.02mg/L时,PSII单位反应中心(RC)耗散掉的能量(DI_0/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并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_0/RC),单位反应中心传递到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能量(RE_0/RC),单位面积(CS)吸收的光能(ABS/CS_0),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_0/CS_0),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0/CS_0),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_0/CS_0),单位面积传递到电子传递链末端的能量(RE_0/CS_0),吸收的能量传递到电子链末端的量子产率(R_0)与无磷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磷质量浓度高于0.1mg/L时,荧光参数与无磷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表明了高磷处理(0.1,0.6mg/L)显著促进了多甲藻的生长与光合作用,而无磷与低磷条件则对甲藻的生长与光合产生一定胁迫,也暗示了磷质量浓度的变化可能影响多甲藻水华的发生及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新疆喀什市境内克孜勒河和吐曼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该2条河流喀什境内的流域上分别设置了5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了浮游植物物种鉴定及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克孜勒河和吐曼河喀什段流域水体中,硅藻藻类物种数最多,其次是绿藻和蓝藻.2本次调查中,吐曼河各采样点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克孜勒河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这说明吐曼河水体中藻类生物量大于克孜勒河中的藻类生物量,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吐曼河已经开始受到污染,但其污染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及检测.若不及时对吐曼河流域加以保护与治理,很有可能影响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水体质量也会恶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动作的识别精度与鲁棒性,降低冗余特征,提高算法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Correlation and Min-Redundancy,MCMR)的动作识别算法.首先,为了消除噪声影响,减少计算成本,利用符号聚集近似(SAX)技术将连续图像序列转换为离散符号;其次,为避免出现时间漂移问题,利用动态时间归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来计算符号特征的距离,提取符号序列的特征;然后,为了消除冗余的特征,定义了一个特征权重,根据权重对特征进行降序排列,引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技术消除相关性弱的特征,筛选出具有高相关性和低冗余的特征;最后,为了完成动作识别,根据筛选出的特征,利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进行分类器学习.结果表明:与当前动作识别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完成动作的识别与理解,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有效地降低了冗余特征,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农用三轮运输车前减振器阻尼力计算模型,编制了阻尼特性模拟软件,并将阻尼示功特性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作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前减振器的结构参数和动力参数与其阻尼的关系。为获得理想的阻尼特性,提出了对现有前减振器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模式可调智能振动压路机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智能振动压路机多模式调整原理;并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水平振荡和垂直振动的整体动力学模型.以XG6133D型智能压路机为例,研究了压实进程中振动轮、机架在多模式下及减振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的动力学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压实进程中应主动控制减振器参数和调整激振模式,以提高压实效率及改善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的轮式拖拉机行驶平顺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ro/E软件平台,构建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简化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编写轮胎属性文件与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拖拉机-座椅-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针对不同的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不平度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以较高车速行驶时,驾驶员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明显高于较低车速的振动强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主观振动感明显强于平坦路面的振动感。增设座椅悬架系统改进拖拉机座椅结构,探究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对行驶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座椅悬架系统可以明显降低其垂直方向的振动幅度,避开人体内脏器官和脊椎系统振动敏感频率区域,提高拖拉机行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新型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转向与传动装置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自行设计的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行走及转向控制装置的研究,对其性能与传统履带车辆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原理及理论数据阐明了此转向控制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此装置不但实现了履带车辆的转向操纵方式与轮式车辆一致的操作方法,而且实现了车辆以任何速度及任何档位下得到的最小规定转向半径为零。  相似文献   

15.
专用车辆系统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有限元与多体系统理论,研究分析了车辆多体系统中弹性体的运动学方程,以及用有限元方法表述多体系统中弹性体特征信息的方法。在合理模拟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柔耦合的一专用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详细计算分析了该种车辆系统的结构振动特性,以及运行速度等对车辆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同时与实验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考点处计算平均值最大误差仅为3.77%。上述分析方法能使车辆多体系统的计算规模大为降低,同时又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精度高而可靠,能满足工程系统结构振动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马岩  袁旭  孙奇  战丽  杨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309-4311
通过了解木材的机械性能和强度的微观力学模型,分析微米木丝及其模压制品的性能,建立了微米木丝模压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工艺流程,并按照模压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微米木丝车用木橡胶减震器的制作.  相似文献   

17.
桥隧过渡段的沉降差异对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以及对路面的冲击作用有显著的影响.考虑车辆的纵向转动与倾覆,将车辆通过桥隧过渡段不平整路面的过程视为一定初始条件下的受迫振动,建立了车-路动力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振动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给出了经过变换后的人的加速度以及车辆对路面作用力的表达式.并研究了两者在不同沉降差异、车辆速度以及载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沉降差异对司机的舒适度影响较大,而车辆荷载以及沉降差异对路面所受冲击作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作者应用模态分析技术获得有阻尼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幅频响应表达式,借此可以设计出能明显降低振动响应的动力减振器.  相似文献   

19.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受益于人们对减小车辆碰撞行为所作的努力,人类驾驶员安全驾驶积累的相关经验将有助于驾驶自动化的发展.在解决车辆典型碰撞事故过程中,车辆纵向、横向及十字交叉路口的相关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汽车自动化驾驶水平的提升.智能汽车的完全自动驾驶是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作为科技改变世界的钥匙,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将可能引发社会制度的改变.人们的信任程度最终会影响自动驾驶的实际应用,并决定自动驾驶系统发挥潜在技术服务的机会.有限的地理条件和典型的使用场景将成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