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木材辐射干燥稳态温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在对~(60)Co—γ射线对木材辐照热效应进行了试验的基础上,对辐射木材干燥(包括远红外木材干燥)的稳态温度分布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计算,认为辐射干燥木材的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于射线的透入深度。  相似文献   

2.
建立及求解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数学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木材实际干燥过程进行预测和控制,对促进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水分迁移、能量转移、应力应变与数值求解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木材干燥过程中热质迁移模型建立及求解的研究现状,根据木材干燥机理、热质迁移理论及干燥生产实际分析了模型可借鉴应用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干燥情况的多维(2、3D)热质迁移以及考虑木材干缩现象的热质-应力应变耦合数学模型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木材干燥皱缩机理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木材干燥皱缩的机理,并通过对红柳按和多枝按进行了干缩性试验,阐述了木材干燥皱缩的特征、特性及其影响因子。提示了木材干燥皱缩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规律,对在生产中克服和防止木材干燥皱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前言木材具多孔性,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作优良的隔热和保温材料。例如建筑中,用木材作围护材料;冷藏设备方面,作保温隔热材料;日用生活上的炊具柄、锅盖等也离不开木材。木材的热学性质数据是木材加工的重要工艺参数。在其防腐、干燥及胶合板生产的木段蒸煮等各方面均有应用。木材热学性质的主要指标有比热、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测定和研究其热学性质的这三项主要指标,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木材微波干燥的极化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波技术的发展,引起木材工业应用微波干燥木材的重视,但目前仍处于试验生产和科学研究阶段。为了从理论上了解微波干燥木材的机理,本文应用唯象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分析表明:在木材的四种极化现象中偶极子取向极化的热效应是介质损耗的主要方面。木材是一种复杂的不均匀各向异性电介质,介电系数极为复杂,文中以介电张量表示之,根据微波场中木材极化弛豫规律导出了木材介电张量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并且得到木材微波干燥发热量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热红远外线干燥木材万米以上立方米的试验,提供了比较有价期的数据。测定了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分析了材质细胞组组的显微放大检测了。并结合远红外线的辐射特性,对木材吸收远红外线辐射性能问题作了研究;在生产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木材干燥的电力消耗,并将电力消耗与蒸汽消耗作了比较。作者认为:对木材干燥作多点红外辐射能有效地使材心温度迅速升高;并且,促使木材心部温度高于其表面温度。木材远红外线的辐射量达到90%,实现了木材内外同步干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及生产效率,对过热蒸汽在干燥中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将其他行业过热蒸汽干燥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结合木材干燥的特点,探讨木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应用潜力。文中分析了过热蒸汽干燥工艺对被干燥材料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物理力学性能及微观构造的影响;对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以及建立的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木材过热蒸汽干燥数学模型及干燥工艺奠定基础;最后对木材过热蒸汽干燥工艺的制定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并对完善过热蒸汽干燥机理研究以及传热传质理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初步研究了马尾松木材的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木材的平均干燥速率显著增加;厚度和长度对木材平均干燥速率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木材的纹理方向对水分的迁移速率有一定的影响,其大小关系为:未封闭试件〉纵向〉径向〉弦向。  相似文献   

9.
木材干燥过程中热质迁移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迁移现象,从中得到结论:木材中的湿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在引起物质流的同时、产生热分子压力效应亦可引起热流的交叉作用.由此提示:在建立热流宏观规律时,应考虑热分子压力效应对热传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种为发展中国家和不适用传统加热设备的地区而设计的太阳能木材干燥窑,最近已由英国研制生产。这种太阳能木材干燥窑外观象楔形温室,楔形较高一侧为2.33米,较低一侧0.72米,整个干燥窑体积为6.1×5×3.05(米~3),可堆垛锯材7.1米~3。干燥窑框架由坚固的铝合金构成,窑顶和四壁采用聚酯光滑薄膜遮盖,具有良好的透光和保温性能。太阳能干燥窑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当太阳的短波辐射穿过光滑薄膜到达木材垛上面的涂黑波纹铝(即流电网)太阳能吸收器上时,便转变成长波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人们也从多放面给予“绿色”与“生态”的关注。但对于“绿色”与“生态”内涵的理解,某些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还有待探讨。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为真正的绿色、生态图书馆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应从建筑、能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在现实中建成。  相似文献   

12.
从参考馆员制度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入手,从内涵、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性质、服务模式、角色与职责、素质能力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参考馆员与学科馆员的异同,提出在当今网络资源庞杂浩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制度,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魏晋"名士风度"与宋代"圣贤气象"是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它们在价值取向、思想资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但是,它们均是古代士大夫人生哲学的体现,故而在士大夫主体意识、名教可乐、性情结构、超越境界等问题上有诸多共同点,着重论述了二者承传发展的关系与思想逻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在我国,地氟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地球化学疾病。研究表明,发病人群与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紧密相关。该研究将以山东省高密市为典型研究区域,对比现有的除氟降氟方法,提出"原位驱氟"的设想,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并且论证该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