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了桃果实、叶片和土壤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二氯甲烷共同提取,以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为衍生剂室温下衍生3 h,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1~2 000μ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1.0 m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6.7%~9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7%;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1);适用于桃果实和叶片及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建立甜樱桃果实中赤霉酸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研究赤霉素在大棚甜樱桃的使用安全性上提供方法参考。【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液-液分配法进行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在SRM模式下对目标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方法的最低检出限(S/N=3)为1.21μg·kg~(-1),定量限(S/N=10)为4.03μg·kg~(-1),在5.0~100.0μg·L~(-1)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3,添加浓度为0.001、0.002、0.01 mg·kg~(-1)时赤霉素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69%,91.84%和95.37%(n=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46%,6.21%和4.85%,方法的不确定度为0.13μg·kg~(-1),5份大棚樱桃样品中GA_3含量在21.3~71.1μg·kg~(-1)。【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用于樱桃果实中的赤霉素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简称EBDCs)残留的液质串联确证快速检测方法。果品样品中的EBDCs经碘甲烷甲基衍生化后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提取和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校正,外标法定量。以碎片离子对m/z 241.1/117.1、m/z 241.1/193.0进行定性分析、m/z 241.1/134.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钠和代森联的甲基化衍生产物亚乙基–1,2–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在不同水果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在0.005~1.000 mg·kg~(-1)(以二硫化碳计)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8~0.9996。在苹果、桃、葡萄、柑橘和香蕉果实样品中添加不同水平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时,回收率为82.6%~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7%~8.8%。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S2计)为0.6~1.0μg·kg~(-1),定量限(以CS2计)为10μg·kg~(-1)。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的残留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中吲哚乙酸、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6-糠氨基嘌呤和芸苔素内酯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于分散固相萃取管(含混匀的150mg MgSO_4和50mg C_(18))净化后用LC-MS/MS检测。结果表明: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1.0μg/kg;回收率为80.3%~96.5%,相对标准偏差为0.88%~7.31%,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满足糙皮侧耳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需要。对市场上50份糙皮侧耳的测定结果为:吲哚乙酸检出6次(2.3~96.7μg/kg)、吲哚丙酸2次(21.3、87.8μg/kg)、吲哚丁酸5次(3.4~91.2μ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奉节脐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它们对果实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肥和高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奉节脐橙产区148个果园土壤样品和柑橘叶片进行采样,同时调查了果实产量,分析了土壤、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叶片营养与果实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奉节脐橙产区土壤pH变幅较大,平均值为7.12,多数为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w,后同)较为丰富,超过15 g·kg~(-1)的比例为85.81%。总体上,奉节脐橙园土壤碱解氮缺乏很严重,平均含量仅为78.71 mg·kg~(-1),而有效P、速效K含量较为丰富,平均值分别为37.02 mg·kg~(-1)和191.67 mg·kg~(-1)。交换Ca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值以下的比例为0,而Mg极度缺乏,其含量100%处于缺乏范围。微量元素中有效Fe、Mn、Zn、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0.72 mg·kg~(-1)、24.04 mg·kg~(-1)、2.69 mg·kg~(-1)和2.17 mg·kg~(-1)。有效B较为缺乏,平均值为0.67 mg·kg~(-1)。奉节脐橙叶片营养元素N、P、K、Ca、Fe、Mn和Cu较为丰富,其含量平均值为29.45 g·kg~(-1)、1.50 g·kg~(-1)、13.32 g·kg~(-1)、41.23 g·kg~(-1)、133.17 mg·kg~(-1)、42.97 mg·kg~(-1)和9.51 mg·kg~(-1),而Mg和B较为缺乏,平均值分别为3.90 g·kg~(-1)和49.76 mg·kg~(-1),Zn元素极度缺乏,平均值为16.65 mg·kg~(-1)。叶片P、K、Zn含量与果实产量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0.205、-0.213。奉节脐橙产区不同乡镇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差异较大,通过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聚类分析10个乡镇可以分为5类。【结论】奉节脐橙园各乡镇营养差异较大,总体来讲,今后生产管理的重点是适度调节土壤pH,合理施用N、P、K肥,增施有机肥、Mg、Zn和B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啶氧菌酯在葡萄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了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中啶氧菌酯经乙腈提取,HLB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结果】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1 mg·kg~(-1),最小检出量均为4.0×10-13g。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1~5.0 mg·kg-1时,添加回收率为85%~100%,相对标准偏差为2.1%~4.4%。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5.9~12.6 d和2.2~10.7 d。【结论】该方法能用于检测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残留。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降解较快。  相似文献   

7.
伸根空间是植被生态系统植物所需养分的直接提供者。以经植被恢复3年后的坡面等的植物卷材伸根空间基质为对象,分析伸根空间对基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含量均值全氮(N)12.350g·kg~(-1),全磷(P)5.519g·kg~(-1),全钾(K)6.329g·kg~(-1),全钙(Ca)16.195g·kg~(-1),全镁(Mg)7.192g·kg~(-1),全铁(Fe)18.245g·kg~(-1),全锰(Mn)0.250g·kg~(-1),有效铜(Cu)1.927mg·kg~(-1),有效锌(Zn)6.675mg·kg~(-1);显著性分析表明,伸根空间对养分元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有正显著影响也有负显著影响;以水泥盒(D)为对照,部分养分元素损耗速率加快,如全N、全Mn、有效Cu等,也能降低部分元素的损失速率,如全K、全Ca、全Mg、全Fe、有效Zn等。此外,对于全P,1∶0.5坡面(P2)、沙场(S)能加速P元素的损失,而其余伸根空间能够降低损失速率。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所有伸根空间基质K元素均表现为缺-极缺,且有效Cu在屋面(W)和渣场(Z)表现为中等,其余测定的养分元素含量均表现为稍丰/丰,证明植物卷材对于伸根空间养分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淮山中三种植物甾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月芳 《北方园艺》2016,(12):162-165
以淮山为试材,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方法测定淮山中3种植物甾醇(麦角甾醇、胆甾醇、β-谷甾醇)的含量,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缓冲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对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对0.5mg·L~(-1)麦角甾醇、胆甾醇、β-谷甾醇混合标准溶液连续6次进行测定在10min内实现了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1~1 500、0.1~1 000、0.1~1 200μg·L~(-1),检出限分别为0.03、0.04、0.03μg·L~(-1),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1.7%、1.6%,迁移时间RSD分别为0.6%、0.7%、0.6%。该方法已用于淮山样品中胆甾醇、麦角甾醇和β-谷甾醇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6%~100.3%,相对标准偏差(RSD)≤2.3%。  相似文献   

9.
以"嘎拉"苹果单芽系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光照和黑暗条件以及继代天数对其形成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合均能比较高效地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以MS+蔗糖30g·L~(-1)+2,4-D 2.0mg·L~(-1)+NAA 0.5mg·L~(-1)+BA 2.0mg·L~(-1)诱导效率最佳;愈伤组织的形成需要14~21d的暗培养,继代周期以15~30d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贵州修文县部分果园"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开展致病性测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余种杀菌剂对猕猴桃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株种类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茎点霉菌(Phona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中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为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室内毒力表明,20余种杀菌剂中以肟菌酯戊唑醇、己唑醇、戊唑醇、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对猕猴桃软腐病主要致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其EC50分别为0.038 0~0.156 8μg·mL~(-1)和0.017 4~0.643 6μg·mL~(-1),推荐作为猕猴桃软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11.
王男麒  彭良志  邢飞  周薇  曹立  黄翼  江才伦 《园艺学报》2013,40(12):2489-2496
 以成年纽荷尔脐橙、兴津温州蜜柑和沙田柚为材料,研究落蕾、落花和脱落幼果中的养分 含量及其脱落造成的损耗。结果表明,3 个品种的蕾和花营养元素含量为N 3.34% ~ 3.66%,P 0.26% ~ 0.31%,K 1.67% ~ 2.30%,Ca、Mg 和S 含量0.17% ~ 0.48%,Fe、Mn、Zn、Cu 和B 含量8.1 ~ 87.5 mg · kg-1。 除花的B 含量显著高于蕾外,花和蕾的多数营养元素含量相近,且品种间差异小。与蕾和花相比,幼果 的N 和P 含量较少,N 和P 含量分别少21.8%和19.5%,但Fe 含量较多,其它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纽荷尔脐橙、兴津温州蜜柑和沙田柚单株脱落的蕾、花和幼果干物质量合计分别为3 016.3 g、3 533.6 g 和1 486.7 g,由此所造成的单株主要养分损耗为N 49.2 ~ 119.4 g、P 4.3 ~ 10.1 g、K 30.1 ~ 76.2 g、Mg 2.5 ~ 7.1 g、Zn 24.0 ~ 81.5 mg 和B 65.5 ~ 170.2 mg。兴津温州蜜柑和沙田柚均以落花的养分损耗最大,落蕾其 次,落果最小;纽荷尔脐橙则是落花和落蕾的养分损耗相近且远高于落果。品种间以兴津温州蜜柑脱落 的养分损耗最大,纽荷尔脐橙其次,沙田柚最小。因此,柑橘应控制过量开花,并在萌芽开花期及时补 充养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对不同类型番茄果实的叶酸及其衍生物含量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栽培种和野生种不同基因型番茄果实中总叶酸含量均差异显著,栽培种番茄总叶酸含量为1 532.79~4 530.72 μg · kg-1,野生种番茄总叶酸含量为2 587.85~4 035.93 μg · kg-1。基于全基因组数据选取的17 份醋栗番茄总叶酸含量为 1 934.81~5 050.13 μg · kg-1。栽培种M82 和野生种LA0443 的叶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 530.72 μg · kg-1 和5 050.13 μg · kg-1。 对12 种叶酸衍生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番茄的叶酸衍生物种类也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资源至少含有9 种叶酸衍 生物。其中醋栗番茄资源叶酸变异更为丰富:5 份资源具有12 种叶酸衍生物,而四氢叶酸(THF)、四谷氨酸5- 甲酰四氢叶 酸(5-F-THFGlu4)、叶酸(FA)、10- 甲酰叶酸(10-F-FA)等在一些资源中含量较低或未能检测到。总体而言,番茄与大 多数作物类似,5- 甲基四氢叶酸(5-M-THF)是果实中的主要叶酸形式,其次是5- 甲酰四氢叶酸(5-F-THF),二者呈现 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西北中亚热带红壤地区,采集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Newhall’],50个果园(范围N25°3′27″ ~ N27°8′、海拔160 ~ 660 m),100个单株的叶片、土壤和果实样品,研究果实品质及株产等级与26个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果实品质受叶片矿质元素的影响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36.5%,贡献率,下同)> 粗纤维(27.1%)> 可滴定酸(20.0%)> 单果质量(16.1%);叶片矿质元素对品质影响的贡献率依次为:K(15.8%)> Cu(11.3%)> Ca(11.2 %)> N(10.5%)> Ni、B(8.7%)> Cd(7.8%)> P(7.4%)> Mg(7.3%),累计贡献88.7%。②叶片矿质元素对株产等级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排序为:La(–0.553)> Ni(–0.405)> Zn(+ 0.395)> Cu(–0.377)。③推荐16项叶片矿质元素诊断标准“元素(< 缺乏;适宜下限 ~ 适宜上限;> 过量)”:N(2.7% ~ 3.2%)、P(0.13% ~ 0.20%)、K(1.2% ~ 1.9%;> 2.2%)、Ca(2.5% ~ 4.0%)、Mg(< 0.20%;0.22% ~ 0.45%)、Cu(5.0 ~ 25 mg · kg-1;> 60 mg · kg-1)、Zn(20 ~ 50 mg · kg-1)、Fe(50 ~ 200 mg · kg-1)、Mn(20 ~ 150 mg · kg-1)、B(< 20 mg · kg-1;35 ~ 150 mg · kg-1)、Mo(0.05 ~ 1.0 mg · kg-1)、S(0.28% ~ 0.40%)、Cl(< 0.2%;> 0.5%);限量元素Ni(≤ 3.0 mg · kg-1)、Cd(≤ 0.3 mg · kg-1)、La(≤ 12 mg · kg-1)。  相似文献   

14.
吴巨勋  肖慧玲  王小花  伊华林 《园艺学报》2014,41(10):1993-2000
‘早红’脐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 C. unshiu Marc.]是来自‘罗伯逊’脐橙[C. sinensis (L.)Osbeck]和‘国庆1号’温州蜜柑(C. unshiu Marc.)的嫁接嵌合体。采用SSR和Cp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早红’脐橙的叶片、汁胞、囊瓣壁和白皮层的细胞来源,采用气相色谱(G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的方法测定了‘早红’脐橙及其两个嫁接亲本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以及果皮和果肉的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早红’脐橙汁胞和囊瓣壁中均含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果肉中的有机酸含量显著低于两个亲本,果皮中的香气物质与‘罗伯逊’脐橙果皮基本一致,但是果肉中的香气物质与两个亲本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赣南纽荷尔脐橙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状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解赣南产区纽荷尔脐橙叶片黄化原因,2008年对赣南9个县(市、区)121个脐橙园脐橙叶片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Fe、Mn、Zn、Cu、B和Mo的含量分别为(127.90 ± 21.15)、(115.79 ± 136.72)、(16.50 ± 4.05)、(8.42 ± 9.32)、(81.88 ± 33.72)和(0.36 ± 0.14)mg · kg-1;在各脐橙园中,叶片Mo、Fe、Mn、B、Cu和Zn含量处于适量及以上水平的分别占100%、99.17%、90.91%、92.56%、62.81%和4.96%,叶片Fe、Mn、B、Cu和Zn含量处于低量水平的分别占0.83%、7.44%、7.44%、29.75%和23.97%,处于缺乏水平的仅有Mn、Cu和Zn,分别占1.65%、7.44%和71.07%。表明赣南产区脐橙叶片普遍无Mo、Fe、Mn和B缺乏问题,部分产区脐橙叶片Cu含量偏低,大多数脐橙叶片的Zn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生产上需要重视补充Zn肥,适量补充Cu肥。  相似文献   

16.
紫结球甘蓝功能性成分的提取、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亚  杨静  朱祝军 《园艺学报》2016,43(1):100-108
采用HPLC–DAD–ESI/MS技术,对紫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ssp. capitata f. rubra)中花青苷、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酚酸和黄酮的含量和成分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结球甘蓝中总花青苷含量为1 187.92 μg · g-1 FW,分离出的14种不同花青苷均为矢车菊素苷及其衍生物。其中矢车菊–3–阿魏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p–香豆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为最主要的种类,分别占花青苷总含量的35.12%和26.76%;其次为矢车菊–3–槐糖苷–5–葡萄糖苷,占花青苷总含量的14.27%。紫结球甘蓝中总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达到6.39 μmol · g-1 FW,共10种,由6种脂肪族硫苷、3种吲哚族硫苷和1种芳香族硫苷组成。4–戊烯基硫苷和3–丁烯基硫苷为最主要的硫苷,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40.76%和30.92%,其次是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3–吲哚基甲基硫苷,分别占硫苷总含量的11.39%和7.38%。此外,建立了同时测定17种酚酸、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经HPLC-DAD-ESI-MS鉴定,紫结球甘蓝中总酚酸、黄酮含量为2 003.79 μg · g-1 FW,共鉴定出11种,包含5种酚酸物质和6种黄酮物质。其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总含量的10.62%和10.41%;木犀草素是含量最高的黄酮,占总含量的10.10%。  相似文献   

17.
‘紫红1 号’红肉苹果果肉抗氧化性及花色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红1号’是新疆红肉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f. neidzwetzkyana(Dieck)Langenf.]与‘富士’苹果杂交的F1代中的一株果肉全红的株系。以其为试材,测定其果肉的花色苷、多酚、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其果肉花色苷含量为228.3 mg · kg-1 FW,总酚含量为2 523 mg · kg-1 FW,类黄酮含量为2 514 mg · kg-1 FW,其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13.39 μmol · g-1。利用液质联用(UPLC-PAD-/MS/MS)鉴定了红肉苹果果肉花色苷的主要组分有9种,其中4种分别为矢车菊3–O–葡萄糖苷、矢车菊3–O–半乳糖苷、矢车菊3–O–木糖苷、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其中矢车菊3–O–半乳糖苷占73.37%,另外5种暂不能确定其结构。本研究表明花色苷的稳定性,发现该色素在pH 1 ~ 3,40 ℃以下比较稳定,高温加速花色苷的降解。花色苷对光照敏感,暴露在室内自然光下15 d其残留率为41.53%。  相似文献   

18.
‘金秀’系‘串枝红’ב金太阳’育成的加工专用杏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65.5 g,大果106 g;果皮底色橙黄色,果面1/4~1/2着片状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汁液较少,味酸甜浓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食率95.80%。果实带皮硬度12.9 kg·cm-2,耐贮运。离核。加工杏脯色泽橙黄,味浓厚,出脯率为40%。果实发育期72 d。丰产,盛果期产量约37 t·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氮水平下秋马铃薯的生长以及StNR和StAT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喜  冯艳青  雷艳  刘明月  熊兴耀 《园艺学报》2015,42(10):1974-1982
通过对不同氮素水平下秋马铃薯生长及叶片氮素转运与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硝酸还原酶基因(StNR)和铵转运蛋白基因(StAT)的表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StNR和StAT的表达量与施氮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和茎粗呈上升趋势,但单株结薯数、单薯质量和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块茎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秋马铃薯的施氮水平在90 ~ 135 kg · hm-2为宜。土壤和块茎硝态氮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 ~ 20 cm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在1.55 ~ 9.34 mg · kg-1;块茎硝态氮含量在20.58 ~ 49.81 mg · kg-1,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01)。研究结果可为大田马铃薯植株氮素营养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及大田氮素运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姜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望  涂红艳  张爱玲 《园艺学报》2016,43(8):1605-1612
将白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未成熟花丝接种在MS + 4 mg ? L-1 2,4-D + 4 mg ? L-1 NAA + 1 mg ? L-1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180 d的培养,诱导出3种愈伤组织:Ⅰ,浅黄色松散易碎;Ⅱ,白色疏松半透明水渍状;Ⅲ,黄色致密颗粒状。对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的2,4-D、NAA和6-BA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含有1 mg ? L-1 2,4-D、0.25 mg ? L-1 NAA、0.25 mg ? L-1 6-BA时可获得胚性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MS无机盐 + 0.25 mg ? L-1 NAA + 0.5 mg ? L-1 TDZ + 维生素B5 + 100 mg ? L-1谷氨酰胺 + 230 mg ? L-1脯氨酸 + 100 mg ? L-1麦芽提取物 + 45 g ? L-1蔗糖的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30 d,1 g胚性愈伤组织可获得50 ~ 60个体胚。成熟体胚在MS + 0.2 mg ? L-1 IAA + 0. 5 mg ? L-1 6-BA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20 d时,体胚萌发率为85%。萌发的体胚转移到1/2 MS + 1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中可发育成正常植株,植株室外栽培成活率达90%。对100株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进行分析,发现3株三倍体(2n = 3x = 51)、6株四倍体(2n = 4x = 68)和2株六倍体(2n = 6x = 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