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吕艳春  肖通 《保鲜与加工》2020,20(1):149-154
以新鲜鱼腥草为主要原料,设计开发鱼腥草辣椒酱、鱼腥草袋泡茶、鱼腥草饮料和鱼腥草纤维蛋糕四种鱼腥草系列加工食品,通过感官评价分析每个产品的风味特点和人群接受度。结果表明,鱼腥草搭配其他配料可以加工成酱、茶、饮料和蛋糕等产品,四个鱼腥草系列加工食品的风味各有特点,其中鱼腥草豆豉辣椒酱和鱼腥草粗纤维蛋糕的接受度较高。通过添加配料改善鱼腥草产品的风味,不但保留了鱼腥草的味道,而且使不喜食鲜鱼腥草的人群可以接受其加工型产品。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都  刘嘉  刘辉  王辉  李俊  刘永翔 《保鲜与加工》2016,16(6):120-124
以鱼腥草挥发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其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并就鱼腥草挥发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烯烃、醇类化合物等;鱼腥草挥发油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随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但其抗氧化能力低于没食子酸丙酯溶液;同等浓度下,鱼腥草挥发油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大到小为:DPPH··OHO_2~-·。  相似文献   

3.
湖南六个鱼腥草品系的形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向辉  伍贤进  魏麟  张俭  佘朝文 《种子》2006,25(4):81-83,87
在同地种植条件下对湖南怀化六个鱼腥草品系的主要植物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总花梗长度、总苞片数、花瓣形状、蒴果成熟特性等指标来看,六个鱼腥草品系与峨嵋蕺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茎叶颜色、株高、节间长度、叶型等指标看,六个鱼腥草品系可分为红杆和白杆两大类,峨嵋蕺菜可归于白杆类.选用19个指标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发现六个鱼腥草品系可分为三大类:红杆类、白杆类和红细杆类,峨嵋蕺菜与WYXC02亲缘关系较近,且同与红细杆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和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氮肥、有机肥用量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为制定鱼腥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提供依据;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测定了鱼腥草的产量及品质;通过试验,建立了鱼腥草产量、品质与其施氮量、有机肥用量间的数学模型;经模型解析与模拟寻优,获得鱼腥草茎叶产量≥8000 kg/hm2、根茎产量≥31000 kg/hm2、茎叶水浸出物含量≥16.60%、根茎蛋白质含量≥1.64%、根茎水溶性糖含量≥3.60%、根茎脂肪含量≥0.37%、根茎纤维素含量≤3.28%的优化栽培措施为:施氮量182.51~ 490.47 kg/hm2,有机肥施用量20678.46~49802.34 kg/hm2。在鱼腥草栽培中,合理的施用氮肥和有机肥,才有利于鱼腥草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花叶鱼腥草(见彩页)是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 cordata)的一个变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上部直立,有棱,下部伏地,节上生不定根,高20~45厘米;单叶互生,纸质,叶片心形带斑,早春时节叶有红、黄、白等多种颜色,盛夏叶为红褐色;花期5~8月;果期秋季;全株有一种强烈的鱼腥味。三白草科的蕺菜(鱼腥草)多见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潮湿地、水沟及湖泊的浅水处。花叶鱼腥草与蕺菜的习性完全相同。因此无论国内国外,很多水草养植爱好者,常把它作为水生植物的选材。水栽方法:将盆栽或地栽的花叶鱼腥草轻轻挖  相似文献   

6.
正鱼腥草为药、菜兼用植物,其根及叶片均可食用,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广泛用于各种炎症,如肺炎、盆腔炎、气管炎、乳腺炎等的治疗。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平均海拔700余米,森林覆盖面积达85%以上,野生鱼腥草分布广泛,但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老年化趋势的加深,野生鱼腥草的采集逐年减少,难以满足市场对鱼腥草的需求,人工种植鱼腥草不仅是中药材市场的需  相似文献   

7.
陈金明  陈恺嘉 《保鲜与加工》2021,21(11):107-112
以贵州鱼腥草为试验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动气质色谱分析技术(HS-SPME-GC-MS),分析对比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下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鱼腥草在常温和液氮低温预处理后,分别检出22种和2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拥有19种相同的香气成分,共同拥有烯烃、酯类、醛类等6大类别,其中烯烃类和酯类含量占比较高;液氮低温对烯烃类提取物质提取效果更好;香气成分分析得出,鱼腥草香气主要以乙酸龙脑酯、乙酸松油酯为代表的木香和以柠烯、蒎烯为代表的新鲜辛木香为主构成的主体香气特征,佐以甲基正壬酮的特征蜡香和柑橘果香所构成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8.
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的水质净化作用,测定了NH_4+~-N、NO_3~--N、NO_2~--N、TN、TP、CODMn等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7—8月份鱼腥草处理组NO_3~--N下降,与此同时带来了NH_4~+-N(除5%处理组)和NO_2~--N的上升。9月份浮床栽培鱼腥草对5种水质指标的平均去除率在3%~38%之间。5%鱼腥草种植面积适合进行中试。通过鱼腥草的采收,5%鱼腥草处理组叶、根茎的产量分别可达112.4、1619.2 kg/hm~2,且可从养殖水体带走0.38 g/m~2的总氮,0.06 g/m~2的磷元素;同时收获鱼总重和所测生物学指标(除体重)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组,且对成活率和饵料系数无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鱼腥草的营养成分、医疗保健作用,以及几种鱼腥草保健食品的开发,探讨了鱼腥草保健食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主要病虫害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标准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该文简述了鱼腥草主要病虫害种类,形态和症状及识别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调查取样方法和分级标准。根据鱼腥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参照《国家绿色食品A级农药施用标准》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等条例的规定,归纳了一套鱼腥草病虫害防治标准操作规程,为鱼腥草GAP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鱼腥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及其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通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并应用溶血试验、Western-blot分析、荧光定量PCR试验以及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醇提物对金葡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醇提物对9株金葡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16~64 mg/mL,亚抑菌浓度鱼腥草醇提物呈剂量依赖式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尤其当浓度为0.16 mg/mL时,基本上能完全抑制金葡菌α-溶血素的分泌。本研究可能为抗金葡菌感染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风味牛肉干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以鱼腥草、新鲜牛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不同用量的鱼腥草、复煮时间和烘干时间对牛肉干品质和风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和牛肉用量比为3∶10、复煮时间为35 min、烘干时间为6 h,所制得的鱼腥草风味的牛肉干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皿滤纸法,用不同浓度的鲜、干鱼腥草水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幼苗的出苗率、出苗指数,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丙二醛(MDA),探讨鱼腥草对绿豆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鲜鱼腥草水浸提液对在高浓度时的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出苗,幼苗的SOD、在低浓度时的MDA具有抑制作用,对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和在高浓度时的MDA具有促进作用,对幼苗的POD在小于40%处理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而随处理浓度增大逐渐转变成抑制作用;干鱼腥草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株高、根长、生物量和SOD具有抑制作用,对幼苗的POD、MDA具有促进作用。暗示了鱼腥草对绿豆生长具有化感效应,这为鱼腥草与绿豆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肥量对基质培鱼腥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有机肥作基肥时使用量对基质培鱼腥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种植技术,测定了鱼腥草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Vc、总糖、蛋白质及矿质元素含量。基肥用量为每立方米基质施生物有机肥16kg时,鱼腥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可以作为鱼腥草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适宜基肥推荐量。基肥施用量与鱼腥草Vc含量成反比,过多施用基肥会降低总糖含量,基肥量与鱼腥草地下部全K和地上部全K、P含量成正比,与地下部全Na和地上部全Mg、Na成反比,对其余矿质元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科学的施用基肥能提高鱼腥草的产量和效益,但在获得高产量和高效益的同时不能同时全面提高鱼腥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方式对鱼腥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通过测定鱼腥草株高、分枝数和鲜重,分析了5种肥料对鱼腥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在种植初期生长较慢,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增加鱼腥草生长后期的株高和分枝数,其中以鸭粪和猪粪的作用最明显。施用有机肥对鱼腥草有增产作用,以中等施肥水平鸭粪的鱼腥草产量最高。增施有机肥量对鱼腥草地下部的增产作用高于化肥和常规肥。在鱼腥草人工栽培中,鱼腥草施肥宜选择鸭粪为主,与其它有机肥(人粪尿、猪粪)配合施用,并在植株生长前期和后期辅以少量速效化肥。在施肥水平上,人粪尿、猪粪、鸭粪、施用量依次以108000 kg/hm2,54000 kg/hm2,450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鸡胚接种鱼腥草注射液抗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中药鱼腥草是否能抑制新城疫病毒的增殖,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共分为4组,第Ⅳ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鱼腥草混合液,HA滴度0。第Ⅳ组接种新城疫病毒尿囊液与盐酸金刚烷胺混合液,HA滴度5 log2。第Ⅳ组接种新城疫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HA滴度9 log2。第Ⅳ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HA滴度0。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鸡胚无毒性作用;鱼腥草与病毒同时接种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食用鱼腥草杂草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文 《科学种养》2014,(12):28-28
<正>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蔬菜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几年我们在食用鱼腥草(又名折耳根、狗心草、狗点耳)生产过程中进行探索,从常规栽培过渡到杂草覆盖栽培,不仅提高了产量,可以在春季生产出更多的鱼腥草叶上市,同时还可以培肥地力,减少人工除草,增产增收。下面将这种新技术进行介绍。1.栽培要点人工杂草覆盖栽培的鱼腥草,地下茎粗壮,色白,脆嫩,产量高(亩产1500~2000千克)。  相似文献   

18.
鱼腥草种茎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鱼腥草种茎分级标准。[方法]收集全国主产区鱼腥草种茎,依据茎径粗细将鱼腥草种茎分为不同规格,测定净度、发芽率、发芽和根率、生活力、百节鲜重、干燥失重等指标,采用DP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生活力与干燥失重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和根率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百节鲜重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种茎新鲜水分越充足,生活力越好;茎径越粗,百节鲜重越重,发芽率越高。以2016年收集的9批样品测定结果初步建立种茎分级标准,2017年收集10批样品依据标准进行验证,多年生种茎和经过萌发的种茎发芽率、发芽和根率低于相应等级标准,可判定为不合格种茎。[结论]上述指标可用于鱼腥草种茎分级。  相似文献   

19.
以鱼腥草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水煮法、醇提法、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提取液,再经离心、浓缩、抽滤后得母液浓缩液,加焦糖经喷雾干燥得鱼腥草速溶茶。以鱼腥草饮料的感官评价确定制备提取液的材料,以母液质量分数、进风温度、进料量为单因素考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以鱼腥草速溶茶成品的得率和成品中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水煮法提取鱼腥草的地上部分得率较高,为10.20%,总黄酮含量为6.23%;喷雾干燥的最佳参数为母液质量分数13%,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30 m L/min。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成品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0.12%,但此方法得到的成品得率较低,为4.5%,醇提加超声波辅助提取液的喷雾干燥最佳参数为料液质量分数1.5%,进风温度140~150℃,进料量5 m L/min。经过感官评价和黄酮含量测定证明,此鱼腥草速溶茶制备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讨5种肥料(人粪尿、猪粪、鸭粪、化肥和常规肥)在3种施肥水平下对鱼腥草的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福建建阳小湖镇鱼腥草GAP示范基地主栽鱼腥草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施肥实验,测定鱼腥草土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结果】施用有机肥鱼腥草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施用化肥有利于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施用有机肥和常规肥有利于提高鱼腥草根系活力。土壤脲酶活性以施用72000 kg/hm2人粪尿的处理最高(296.8 mgNH3-N/g DW),蛋白酶以施用鸭粪36000 kg/hm2的处理最高(5.15 mg NH2-N/g DW),纤维素酶以猪粪36000 kg/hm2的处理最高(0.869 mg葡萄糖/g DW),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均以施用1320 kg/hm2尿素、2400 kg/hm2 Ca3(PO4) 和870 kg/hm2K2SO4的处理最高,分别达到13.10 mg葡萄糖/g DW和44.46 mg P2O5/100g DW。施用有机肥和常规肥的鱼腥草的根系活力比较高,在147.5~183.2 mgTTF/g FW/h之间;【结论】施用有机肥鱼腥草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提高鱼腥草根系活力,促进鱼腥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