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在细胞生物学及其不同生命阶段的蛋白质表达和运输机制、宿主细胞入侵和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新型药物靶标筛选等方面。鉴于研究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减少和取代动物试验的要求,建立高效的体外培养模型成为研究鸡球虫生物学特性、抗球虫疫苗和药物的基本条件。笔者重点阐述了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其在药物抗虫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鸡胚培养模型、二维培养模型(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系培养模型)及三维类器官培养模型。越来越多培养技术的突破为研究球虫生命周期阶段和干预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深入了解鸡球虫致病机制、抗球虫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引言据现有抗鸡球虫药研究的资料阐述,各种抗球虫药,均有在球虫生活史的特定时期发挥最大作用的活性峰期.因此,在研究开发新药时,用简便、经济的实验方法测定其活性峰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国外一般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测定抗球虫药的活性峰期,用鸡胚培养的方法测定抗球虫药的药效。而对于鸡胚感染球虫技术能否用于测定抗球虫药的活性峰期,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选用鸡胚感染球虫子孢子作为实验模型,探讨了其用于测定抗球虫药活性峰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球虫的细胞培养是球虫在体外合适的细胞体系中进行发育的过程,能让人们在"无控"和"透明"环境下研究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虫体发育机制等.目前,该技术已在球虫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主要集中于细胞培养体系优化、抗球虫制剂的疗效、虫体入侵相关蛋白功能研究以及检测手段的优化等方面.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综述细胞培养技术在鸡球虫学研究中的...  相似文献   

4.
球虫的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合适的细胞体系中培养球虫完成其发育过程的方法,该方法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一种比较完备的体外培养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球虫学研究中广泛应用。作者从鸡球虫体外培养的球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细胞类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等4个方面对这一技术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球虫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在生物学和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建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ineria tenella)体外培养的鸡胚模型和细胞模型,建立了一株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胚适应株和交替传代的原代鸡肾细胞培养适应株,采用细胞模型探索出E.tenella有4代裂殖生殖阶段,采用细胞模型培养E.necatrix能发育至第3代裂殖阶段,完善了鸡胚筛选抗球虫剂的方法,测定出药物最小抑制浓度(MIC)和最小毒性浓度(MTC)并分析出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关系。在熔剂的  相似文献   

6.
抗鸡球虫药的筛选分为体内筛选和体外筛选。体外筛选具有简易、迅速、准确和经济的优点。本文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体外筛选的全过程,并分述了细胞培养筛选法和鸡胚培养筛选法。  相似文献   

7.
由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引起的球虫病严重损害鸡的肠道健康,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E.tenella寄生在鸡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可在鸡原代肾细胞内发育成卵囊完成内生发育过程,而在其他传代细胞系内只能完成部分生殖阶段,为了延长其在细胞内的发育进程,建立了鸡球虫HCT-8细胞培养模型.将新鲜...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的体外培养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历经40年,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逐步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体外培养技术。作者从细胞和鸡胚2方面对这一技术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鸡胚盲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鸡E.tenella的宿主细胞--盲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为E.tenella损伤机制及抗球虫药的研究提供体外模型,分别用胰蛋白酶法、胶原酶Ⅰ法、嗜热菌蛋白酶法、嗜热菌蛋白酶+胶原酶Ⅰ法和中性蛋白酶Ⅰ+胶原酶Ⅺ法分离纯化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通过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团块比例、总细胞产量和细胞团块产量,筛选出鸡胚盲肠上皮细胞最佳分离方法,并进行了纯化和培养,对培养细胞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嗜热菌蛋白酶消化、低速离心去除单细胞、差速贴壁除去成纤维细胞,为最佳分离和纯化盲肠上皮细胞的方法;分离纯化的细胞接种后分别于第3-5天、第10-11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可存活14 d以上;经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扫描电镜鉴定为盲肠上皮细胞,所分离的细胞培养至第4、7、11天时上皮细胞比例分别为81.67%、84.33%和72.00%.用该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细胞培养筛选抗球虫剂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在Eimeria tenella细胞培养模型上研究了评价抗球虫剂的程序,包括投药时间、效果评定指标、药物有效浓度及毒性浓度、细胞培养有效浓度及鸡体中使用浓度之相关性等内容。试验结果表明药物溶剂影响药物效能的发挥。投药于球虫培养全期比其他几种投药时间更能准确地评价各种药物的效果。药物评价的指标,除子孢子的活力及裂殖体形成数量之外,卵囊形成数量更能显示出药物的作用效果。本试验确定的药物筛选程序  相似文献   

11.
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指标,考察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致病性的影响(体外试验)和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效果(体内试验)。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提高相对增重率,降低盲肠病变计分和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检测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微弱的抑杀效果,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预防效果较差,不宜作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易感和非易感来航鸡对柔嫩艾美尔球虫(下简称球虫)感染的抵抗力相差6倍,本研究在确定能否用宿主肾细胞来测定不同品种鸡球虫的抵抗力,球虫在宿主细胞培养中可避免体流和细胞免疫的影响,从而可以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宿上遗传因素对球虫发育的影响,接种后48和96小时,检查两种细胞系培养对球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宿主细胞开始感染到出现裂殖生殖所需时间,通过液态闪烁计数测定其差别,结果证明,球虫在两个发育阶段在易感鸡宿主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体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球虫体外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宋翠平①沈永林综述汪志楷审校(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鸡球虫病(Cocidiosisinchickens)是由孢子虫纲(Sporzoasiol)真球虫目(Eucocidiorida)艾美耳科(Eimeridae)...  相似文献   

14.
沙咪珠利预防鸡球虫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一种新型三嗪类抗球虫化合物沙咪珠利在临床预防鸡球虫病的合理使用剂量和对鸡球虫病常见4种病原的有效性和敏感性,采用抗鸡球虫笼养试验模型和抗球虫活性指数、盲肠病变计分、相对卵囊产量、增重等指标评价沙咪珠利的药效。结果显示,沙咪珠利饲料中添加9 mg/kg以上时,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抗球虫活性稳定在高效水平,以10 mg/kg作为临床使用推荐剂量是相对安全和合理的。沙咪珠利饲料中添加10 mg/kg,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和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引起的球虫病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97、188、194和190,抗球虫活性达高效水平,沙咪珠利具有预防4种常见致病虫株引发的球虫病的疗效,其作用机理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牛球虫病(bovine coccidiosis)是由一种或多种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具有高度致病性的寄生性原虫病,流行范围广泛,可导致患牛出现营养吸收不良、发育迟缓、水样或血样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通过药物预防对牛球虫病进行防控,但随着耐药虫株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于兽药残留问题的关注,抗球虫新药的研发刻不容缓。体外培养作为实验动物研究的替代方案,可以人工模拟牛球虫自然宿主的体内环境和条件,且成本相对较低,对于研究球虫的入侵机制、球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抗球虫药物的药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已建立的体外培养体系中,牛球虫可以完成从子孢子到卵囊的部分或全部内生性发育过程,这为研究虫体的生命周期阶段和新的防治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牛球虫体外培养的相关资料,对球虫子孢子的分离和纯化、原代细胞及细胞系培养、体外培养条件和影响因素以及体外培养的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牛球虫的安全有效疫苗和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驱球止痢合剂对耐药柔嫩艾美尔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鸡只人工攻毒具有耐药性的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试验,建立鸡球虫病模型,再经过用药治疗试验后,计算出各组的抗球虫指数(ACI)。结果:驱球止痢合剂组的抗球虫指数(ACI)最高。结论:结果表明,驱球止痢合剂相较于地克珠利对防治耐药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寄生虫病之一,长期以来对其防治主要依靠药物,近年来因耐药虫株不断出现,尤其是药物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药物在鸡球虫病控制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许多学者认为通过免疫方法对鸡球虫病进行防治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人们对鸡体抗球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一直不很清楚,限制了免疫学方法在抗球虫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鸡球虫免疫原性,宿主免疫应答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在抗球虫中的作用及球虫疫苗的研究等方面的进展,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免疫预防球虫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鸡肠道疾病,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全球性寄生虫病,在抗球虫化学药物的作用下,鸡球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随之而来的抗药性问题给鸡球虫病的治疗提出了挑战。为此,本研究在系统调查金湖县鸡球虫病的基础上,采用中药与抗球虫药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药物作用后试验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平均病变记分等。试验结果说明中草药加抗球虫药组合对鸡球虫的治疗效果最佳,中草药对鸡球虫治疗效果中等。  相似文献   

19.
免疫调节剂与抗球虫药联合应用的抗球虫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免疫调节剂对鸡球虫病的免疫反应调节作用,设计并进行了免疫调节剂与抗球虫药合用的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以抗球虫指数的测定来判定抗球虫药与免疫调节剂合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免疫调节剂与抗球虫药合用状态下,抗球虫指数检测显示免疫调节剂卡介苗和黄芪多糖可明显提高抗球虫指数、改善球虫感染鸡的临床症、提高增重速度等,为控制球虫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很大的原虫病,集约化养鸡业尽管受到鸡球虫病的严重威胁,几十年来仍能健康发展,这完全得益于抗球虫药的保护。目前,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依赖于抗球虫药的防治。由于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球虫对多数抗球虫药产生了耐药性,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导致抗球虫药使用年限缩短,防治失败或效果不佳,引起临床或亚临床鸡球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抗球虫药的使用还存在用药程序的不合理以及盲目用药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抗球虫药的抗球虫效果。下面就鸡球虫病药物防治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简要介绍:1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