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芦荟植物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芦荟中分离出的88株内生真菌进行抗真菌活性物质筛选结果表明:35株芦荟内生真茵对1种或多种皮肤致病真菌,例如毛样枝孢(Cladosporium trichoides)、紧蜜单孢枝霉(Hormodendrum compactum)、皮炎单孢枝霉(Hormodendrumdermatitidis)等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占供试菌株的37.8%.来自中华芦荟、元江芦荟、库拉索芦荟分离获得内生真菌的抗真茵活性茵株比例分别为50%、45%和31.5%.提示芦荟内生真菌种群可为人类寻找新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草坪草海滨雀稗和狗牙根进行不同硅源处理后接种褐斑病茵,并对这两种草叶片CAT、POD、SOD及PAL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硅处理后能降低两种草的病情指数、植株发病率,增强叶片CAT、POD、SOD酶的活性,PAL酶的活性反而降低;不同硅源处理能提高两种草对褐斑病菌的抗性,但硅对这两种草的抗病效果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芦荟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已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种子繁殖非常困难.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芦荟作为药品、化妆品和保健品供应市场,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然而芦荟育苗生产上通常采用的分生法、插枝速度很慢,不能满足当今芦荟种植业发展的需求.为此我们对芦荟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可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性能稳定的种苗供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芦荟微咸水灌溉栽培及其硅(Si)素营养生理,研究了100 mmol/L NaCl+2.0 mmol/L Si处理120 d对芦荟生长、重要品质指标和植株体内盐分离子状况的影响及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加Si可明显缓解盐胁迫诱导的芦荟生长抑制和品质降低,原因是Si可显著降低盐胁迫下芦荟植株中的Na+和Cl-含量,提高K+含量和K+/Na+,促进根系对K+、Na+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使芦荟植株体内的离子稳态得以良好维持;根系和叶片横切面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Si改善盐胁迫下芦荟对离子选择性吸收、运输的机制之一是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芦荟根尖细胞质膜H+-ATP酶、液泡膜H+-ATP酶和H+-PP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纳米硅肥对红苋菜增产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硅藻土和纳米膨润土为硅肥,叶面喷施于盆栽红苋菜植株,测定红苋菜的增产效果。[结果]喷施上述3种纳米硅肥(Si O2浓度0.09%)后,苋菜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20%、20.37%、31.49%。硅肥提高苋菜的产量,在矿石材料纳米硅藻土、纳米膨润土中存在Ca、Mg、Fe等中微量元素,对苋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茎粗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硅肥增强了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结论]该研究中,Si、Fe与材料的纳米结构多因素协同作用促进了苋菜生长,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荟(Aloe spp.)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芦荟的自然繁殖周期长、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小而少、种子育苗困难,故采用传统的繁殖手段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为此.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芦荟种苗.从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对芦荟的组织培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用芦荟为翠叶芦荟(库拉素芦荟),原产非洲,主食叶片.食用部分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高,比常见的黄瓜、冬瓜更高一些.适口性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量也与日俱增,而常规田间无性繁殖速度较慢,故笔者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芦荟种苗快速繁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基对鹰嘴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sp.)菌丝生长发育和产孢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生长及繁殖的培养基.[方法]采用7种培养基,即PDA、SCSC、CZ、EA、EPDA、M、ZM,观测鹰嘴豆褐斑病菌丝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EPD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ZM培养基,CZ培养基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菌丝的生长.ZM培养基最适合鹰嘴豆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其次为SCSC培养基,CZ和PDA最不适合鹰嘴豆褐斑病分生孢子的产生.[结论]ZM培养基为最适宜该菌生长和繁殖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芦荟(Aloespp.)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芦荟的自然繁殖周期长、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小而少、种子育苗困难,故采用传统的繁殖手段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为此,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芦荟种苗。从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对芦荟的组织培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天竺葵提取物对黄瓜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云  刘元军  赵燕  谢静静  王巨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28-2229,2262
采用天竺葵(Pelargonium hortorum)叶片提取物对黄瓜的镰刀菌(Fusarium oxy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cucumerina)、蔓枯病菌(Ascochyta citrullina)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天竺葵提取物对3种黄瓜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提取物对蔓枯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次之,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12.
芦荟汁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滤纸片抑菌圈试验法研究芦荟汁对细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工艺所得的芦荟汁对各种供试菌种有着不同的抑菌作用。经热烫、过滤、未醇提、杀菌、未风干处理的芦荟汁及热烫液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部分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芦荟汁不同的浓度梯度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也较明显,这也充分说明芦荟汁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加工番茄产量,改善其品质,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银北盐化灌淤土施用硅钙素有机肥后,对土壤理化性质、露地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3 000kg·hm-2掺施50%化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有效促进露地番茄生长发育,增加叶片叶绿素合成,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增长率依次为29.88%、6.04%、9.48%和25.00%,有效促进了番茄生理代谢;降低土壤全盐28.81%,有利于抑制土壤盐化危害;降低土壤容重6.57%;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增长5.59%;含糖量增加39.01%,糖酸比增加32.50%,产量增长11.96%,可增产提质,肥效显著。单独施用3 000kg·hm-2硅钙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可降低土壤全盐36.02%,有利于盐碱地脱盐抑盐;与种植前相比,土壤速效磷增加土壤速效磷增加58.61%、速效钾增加44.55%,表明硅钙肥具有显著的解磷释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芦荟体内重金属镉的分布及其对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药用植物的胁迫毒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加入0.000~11.920gCd,在不同Cd污染胁迫情况下测定土壤、芦荟体内的Cd含量和芦荟叶片、根部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芦荟不同部位Cd积累大小表现为:根〉叶皮〉叶肉;芦荟叶皮和根中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1.8369x+1.3348(R=0.9838,/9〈0.02)和y=13.74x+0.4681(R=0.9781,P〈0.04)。当土壤中Cd为0.01~4.05mg/g时,叶肉中Cd含量过低,未影响芦荟抗氧化酶活性;在土壤Cd 0.000~11.920g范围内,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芦荟叶皮抗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芦荟根抗氧化酶活性则不断降低。【结论】芦荟根部最易吸收Cd,其次为叶皮,叶肉极少吸收Cd。芦荟根部易受Cd胁迫和毒害,芦荟叶皮可耐受一定程度的Cd胁迫,叶肉则不易受Cd毒害,其食用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芦荟汁对废电池胁迫下玉米幼苗质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废电池胁迫处理相比,在100g/L质量浓度的芦荟汁作用下,玉米幼苗叶片的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增强,分别增加了20.33%和257.14%;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10.3%,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弱;电导率减小了6.78%,质膜透性下降、膜稳定性增强,说明低质量浓度的芦荟汁对废电池液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毒害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其质量浓度过高则缓解作用减弱。以100g/L的芦荟汁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石汝杰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23-124,126
通过对芦荟种植基地的气候和土壤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州区气候资源对芦荟生产有利有弊,土壤环境符合芦荟GAP生产要求,同时提出了合理利用气候和土壤资源发展芦荟生产的对策。主要有推广大棚栽培;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做好田间温湿调控;加强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硅对稻瘟病菌侵染下水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硅对稻瘟病的结构抗性,以纳米SiO2为硅源,以对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具有抗病性的农大18号和感病性的蒙古稻为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在接种稻瘟病菌后对2个品种水稻叶片进行电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稻瘟病菌后,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经过施硅处理的水稻叶片表面只存在少数的稻瘟病菌菌丝,并且其菌丝数量要比不施硅处理少.通过透射电镜图片还可看到,在水稻叶片内形成的矿化硅材料将病菌菌丝包围,减少了稻瘟病菌对水稻的侵染.施硅能够有效地抑制稻瘟病菌的入侵,从而增强水稻对稻瘟病的结构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芦荟体内重金属镉的分布及其对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药用植物的胁迫毒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加入0.000~11.920 g Cd,在不同Cd污染胁迫情况下测定土壤、芦荟体内的Cd含量和芦荟叶片、根部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芦荟不同部位Cd积累大小表现为:根>叶皮>叶肉;芦荟叶皮和根中Cd含量与土壤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1.8369x+1.3348(R=0.9838,P<0.02)和y=13.74x+0.4681(R=0.9781,P<0.04)。当土壤中Cd为0.01~4.05 mg/g时,叶肉中Cd含量过低,未影响芦荟抗氧化酶活性;在土壤Cd 0.000~11.920 g范围内,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芦荟叶皮抗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芦荟根抗氧化酶活性则不断降低。【结论】芦荟根部最易吸收Cd,其次为叶皮,叶肉极少吸收Cd。芦荟根部易受Cd胁迫和毒害,芦荟叶皮可耐受一定程度的Cd胁迫,叶肉则不易受Cd毒害,其食用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9.
森美思纳米材料在Cd、Cu复合污染稻田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美思(SAMMNS)是一种应用于“三废”污染治理的纳米多孔复合材料。为验证森美思纳米材料在稻田重金属Cd污染的治理效果,在土壤Cd、Cu复污染稻田开展了森美思纳米材料不同用量的正规田间试验。试验显示,施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使糙米Cd量降低和糙米Cu量上升。水稻对Cd具有很强的富集效应,对Cu只是一般吸收。结果表明,施用森美思纳米材料能显著提升土壤pH值,有效降低土壤有效Cd量和糙米Cd量,土壤有效Cd量与糙米Cd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施用3000 kg/hm2森美思纳米材料糙米Cd量均值比空白对照和施肥对照分别下降40.54%和30.62%,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用森美思纳米材料对降低糙米Cu量也有一定作用,但不及降低糙米Cd量效果。施用森美思纳米材料对水稻有小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