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与主要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低产田分布广泛,产能提升潜力巨大,提高中低产田产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中低产田的质量等级、面积与空间分布,开展中低产田评价相关研究是中低产田改造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系统梳理了中低产田的概念 、评价指标和主要评价方法,分析了中低产田概念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中低产田评价的主要不足和发展趋势。现有的中低产田概念以中低产田数量和质量评价为主、对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仍较少,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尚不统一,中低产田高分辨率、长时序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未来中低产田评价相关研究可围绕“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个方面,开展多尺度中低产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创新中低产田评价方法、中低产田时空变化分析等相关研究,实现不同尺度上的中低产田动态变化分析,探索绿色高产高效的耕地产能提升路径,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治理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以小区域为单元综合治理中低产田的技术体系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甘肃省中低产田现状的改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低产田是指土壤存在一种或几种制约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农业单产相对低而不稳的耕地。研究和分析甘肃省中低产田的现状及其改良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中低产田改良改造,对改善甘肃省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针对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和相对集中的特征,在分析中低产田障碍因素成因和主要类型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甘肃省主要的中低产田改良集成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中低产田改良和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来,云南省实施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地改造。介绍了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中低产田地改造及资金筹措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十二五"期间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任务及资金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地改造及资金筹措力度的建议:拓宽渠道加大投入,着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转变方式扩大范围,构建支农资金大整合格局;着力突出改造重点,切实强化山区、半山区改造;加大奖惩监管力度,充分调动各方改造积极性;强化农艺管护措施,确保发挥项目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基于此,在阐述中低产田改造特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孟庆华 《土壤》2008,40(4):622-625
研究了山东省3大土类2个产量水平土壤表层的5种主要微量元素(Zn、Fe、Mn、Cu、B)含量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棕壤严重缺B,富含Fe和Mn.高产农田的有效Fe含量为13.10mg/kg,显著高于中低产田:有效Mn、有效Zn、有效Cu和有效B的含量分别为16.5、1.63、1.40、0.92mg/kg,也高于中低产田,但差异不显著.高产农田缺Mn、轻缺Zn比例分别为9%和33%,略大于中低产田,而缺B比例为28%,则略低于中低产田,其他微量元素不缺.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国情出发,中低产田改良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基本需求的必由之路。针对商洛山区耕地资源状况,分析研究了该区主要中低产田分布情况及土壤特性。提出了各类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镇安县中低产田的改造进行了调查研究,东分析了该县出现中低产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系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与培肥改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低产田是由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培肥改良中低产田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深厚的土壤熟化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常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有播种绿肥,秸还田,增离有机肥,防治水土流失4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与培肥改良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低产田的产生是由自然条件和耕作管理制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针对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和生产力现状,分析了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提出了以防治水土流失、合理调整耕作制度、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培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促进粮食增产,保护粮食基础地位,改造中低产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生态农业优化模式建设的实践表明,农林水相结合,全面规划,配套实施,建立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鲁北地区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泰安市水土流失区中低产田的治理开发魏玉杰,于洪太,张玉梅(泰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271060)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具有山区特色的小流域经济系统。在此系统中,农业资源不仅得到了合理利用、培育和更新,而且实现了高效转化与增值,形成了生态与经...  相似文献   

13.
探究氮肥运筹管理对湖北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本研究在秸秆还田和总氮(180 kg/hm2)控制的条件下,以水稻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穗氮肥配比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不同时期叶片SPAD值、氮含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及其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1年和2012年两年大田试验的4个基、蘖、穗氮肥配比处理中,各试验点水稻产量均以40-30-30的处理最高,其中在田块A与田块C中比80-0-20处理增产15.9%和8.6%,在田块B与田块D中比60-20-20处理增产6.7%和5.5%。同时40-30-30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也最高,优化基、蘖、穗肥比可以提高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综上研究结果,各中低产田中不同基、蘖、穗氮肥配比处理的水稻产量依次为40-30-3050-20-3060-20-2080-0-20,结合产量构成因子、SPAD值、氮肥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40-30-30是湖北中低产水稻田氮肥配比的合理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中低产田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丕庚  姜殿文  王建民  龙志远 《土壤》1996,28(3):160-162
本文将松嫩平原中低产田分为缺水型、渍涝旱田型、渍涝水田型、侵蚀型、风沙型、盐碱型、瘠薄型及其它8类,并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究氮肥运筹管理对湖北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为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本研究在秸秆还田和总氮(180 kg/hm2)控制的条件下,以水稻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不同基、 蘖、 穗氮肥配比对中低产田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不同时期叶片SPAD值、 氮含量、 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及其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2011年和2012年两年大田试验的4个基、 蘖、 穗氮肥配比处理中,各试验点水稻产量均以40-30-30的处理最高, 其中在田块A与田块C中比80-0-20处理增产15.9%和8.6%,在田块B与田块D中比60-20-20处理增产6.7%和5.5%。同时40-30-30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也最高,优化基、 蘖、 穗肥比可以提高氮素收获指数(NHI)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综上研究结果,各中低产田中不同基、 蘖、 穗氮肥配比处理的水稻产量依次为40-30-3050-20-3060-20-2080-0-20,结合产量构成因子、SPAD值、氮肥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40-30-30是湖北中低产水稻田氮肥配比的合理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在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特点、土地改造潜力的现状,分析了该县中低产田(地)改造存在的农业基础设施不足、水利化程度低,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强舆论宣传;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套生物农艺措施,改善土壤肥力;建立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等措施,以促进沧源县中低产田(地)改造。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单产,改造中低产田是提高单瓣最有效途径。本文回顾 一年来广东省在农建改低的工作,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高标准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为广东农业实现丙工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现代土壤学看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其国 《土壤》1996,28(4):169-175
本文从现代土壤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联系江苏省农业生产的实际,对该省当前在农业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问题,包括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改良中低产田,建设生态环境,实际集约化经营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讨论,提出了有关加强江苏省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9.
黄泛沙区冬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施钾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泛沙区中低产田冬小麦钾素与N、P、Zn配合施用的最佳经济施钾量为225~300kg/hm^2,比对照增产17.6%~23.2%,经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钾素能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提高茎秆充实度,增强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改造中低产农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金湖县从1991年至1995年投入资金2555万元对全县34.4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效益也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