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绣球与绣球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绣球和绣球为材料,对其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探讨两种植物对不同环境响应的生理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草绣球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速率、Yield、qP等均明显低于绣球,表明草绣球光捕获能力及光抑制要比绣球强;当CO2浓度增加时,两者的光合速率短期内都明显增加,但是草绣球光合速率增加更明显,这表明草绣球对CO2浓度的响应要比绣球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草绣球和绣球的光合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是当叶片温度超过28℃,36℃时,草绣球和绣球的光合速率又分别逐渐下降,表明绣球对高温的适应明显要比草绣球强。两种植物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环境变化的趋势也表明植物对光强、CO2和温度的响应调控是分别通过3种不同的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4种植物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设置11个光照梯度,对松嫩平原西部碱地上的芦苇、马莲、虎尾草和稗草植株叶片进行了光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光照强度对这4种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叶温、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蒸腾作用及胞间CO2浓度等生理指标有不同的影响。芦苇和马莲的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虎尾草和稗草的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种植物的叶温和蒸腾速率都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升高,并且虎尾草和稗草的叶温始终高于芦苇和马莲;4种植物的胞间CO2浓度均随光强增加而下降;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重金属铬污染地植物的耐性,对铬重污染区4种常见植物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L.)Beauv.)、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荆条(Vitex negundo L.)进行植株重金属检测及其不同质量浓度铬(Cr~(6+))处理下室内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铬渣堆区的铬污染均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集作用,其中狼尾草铬(Cr~(6+))积累最高且生物量较大,地上部分铬(Cr~(6+))积累量为1 087.25 mg·kg~(-1),根部铬(Cr~(6+))积累量为1 066.75 mg·kg~(-1),属于筛选出来的铬(Cr~(6+))超富集植物;不同铬(Cr~(6+))浓度处理对狼尾草、金色狗尾草、虎尾草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荆条种子萌发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对重金属铬(Cr~(6+))的耐受性高低依次为狼尾草、金色狗尾草、虎尾草、荆条;不同质量浓度铬(Cr~(6+))胁迫对4种植物种子的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影响不同,其中对狼尾草、荆条影响不明显,金色狗尾草表现出低质量浓度(0~10 mg·L~(-1))促进和高质量浓度(15~30 mg·L~(-1))抑制种子萌发的趋势,虎尾草则表现出随铬(Cr~(6+))质量浓度升高而抑制种子萌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康辉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42-44
本文阐述了环境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环境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生产有促进作用,其中对C3植物光合生产的促进作用最大。环境中短期CO2浓度升高时,植物光合生产率增加;长期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并发生光合适应现象。这可能是植物在长期高浓度CO2环境中,光合生产的库源关系不平衡引起的反馈抑制作用和营养吸收不能满足光合速率增加的需求所引起Rubisco活性和含量下降的原故。另外,在环境CO2浓度升高的条件下,植物的呼吸强度也会发生变化;根的分枝数增多,根系的分泌量和吸收能力增加;植物的总生物量增加,对臭氧伤害的抗性增强。同时,温度、土壤N素和P素含量对植物在CO2浓度升高的反应产生影响,适量的N和P素供应能协同CO2升高时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火炬树克隆分株与荆条克隆分株的光合日进程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火炬树Rhus typhina克隆分株与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克隆分株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征,揭示它们对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与外缘不同光强的生态适应差异。分别火炬树单优群落下层和外缘,比较测定了火炬树与荆条克隆分株的光合日进程。结果表明:①由于光合有效辐射降低,火炬树克隆分株与火炬树单优群落内荆条竞争极为有限的光合有效辐射,群落外缘本土灌木种荆条的净光合峰值为9.183μmol.m-2.s-1,群落内荆条的净光合速率仅为1.396μmol.m-2.s-1,同时荆条净光合速率峰值还低于火炬树克隆分株。②在13:00至17:00,火炬树克隆分株在其单优群落内的Fv/Fm值高于荆条克隆分株,证实火炬树克隆分株适应弱光能力超过荆条。火炬树通过克隆繁殖形成高度的自遮荫现象,是引起火炬树克隆分株与荆条克隆分株之间光合生理生态差异的重要原因。图4表1参3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前坪水库库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分布对环境的回应。【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在前坪水库库区设置了15个样地,在植物群落和环境因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 RDA)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等,对前坪水库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样方内物种重要值和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调查,样方中共有植物49科、102属、112种。主要优势种为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Bunge) Hu ex H. F. Chow)、杨树(Populus L.)和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Franch.) Rehd.)等。多元回归树(MRT)分析将前坪水库植物群落分为5个群落类型:Ⅰ榆树-酸枣-艾群落,Ⅱ杨树-荆条-艾群落,Ⅲ榆树-酸枣-狗尾草群落,Ⅳ刚竹-胡枝子-狗尾草群落和Ⅴ杨树-木槿-狗尾草群落。冗余分析(RDA)表明,海拔和距河流水平距离对前坪水库库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解...  相似文献   

7.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植被现状及分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 ,已经不存在原始林 ,但在局部地段仍然较好地保存着具有原生性森林景观特征的蒙古栎林和胡桃楸林 .植物群落划分为 4个植被型组 ,8个植被型 ,2 2个群系 .针叶林主要有油松林、侧柏林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阔叶林有蒙古栎林、山杨林、白桦林、胡桃楸林、黑桦林 ;灌丛主要有荆条灌丛 ,三裂绣线菊灌丛、照山白灌丛、平榛灌丛、毛榛灌丛、六道木灌丛和胡枝子灌丛 ;灌草丛主要有荆条 -野古草 -隐子草灌草丛、三裂绣线菊 -野青茅 -披针苔草灌草丛 ;草甸主要有野青茅草甸 ,大齿山芹 -梅花草 -日本乱子草草甸 ,远东芨芨草 -红柴胡 -拳参草甸等在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 ,已经不存在原始林 ,但在局部地段仍然较好地保存着具有原生性森林景观特征的蒙古栎林和胡桃楸林 .植物群落划分为 4个植被型组 ,8个植被型 ,2 2个群系 .针叶林主要有油松林、侧柏林和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阔叶林有蒙古栎林、山杨林、白桦林、胡桃楸林、黑桦林 ;灌丛主要有荆条灌丛 ,三裂绣线菊灌丛、照山白灌丛、平榛灌丛、毛榛灌丛、六道木灌丛和胡枝子灌丛 ;灌草丛主要有荆条 -野古草 -隐子草灌草丛、三裂绣线菊 -野青茅 -披针苔草灌草丛 ;草甸主要有野青茅草甸 ,大齿山芹 -梅花草 -日本乱子草草甸 ,远东芨芨草 -红柴胡 -拳参?  相似文献   

8.
3种补血草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用英国TP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二色补血草(L.bicolor)、黄花补血草(L.aureum)和欧洲补血草(L.p erez ii‘B lue Sea’)3种补血草属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补血草属植物光合速率(P 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次高峰远低于最高峰,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的P n在10: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在11: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的P n显著低于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后两者的P n无显著差异;3种植物叶片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日变化动态与其P n基本相似,胞间CO2浓度(C i)的日变化呈倒抛物线形,且3种植物间差异较小;3种补血草属植物P n的日变化与其T r、C i及叶室温度(T lc)和光照强度(R s)的日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 i呈极显著负相关;中午11:00~14:00,叶室温度高于37℃、光照强度超过13.00万lx时,参试植物P n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黄花补血草,其次是欧洲补血草,二色补血草降幅最小。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4种阔叶树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及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植物对CO2浓度和温度组合变化的生态响应,在植物生长旺季,对北京地区银杏、杜仲、玉兰和华东椴4个树种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光合最适温在30℃左右,夏季晴天的持续高温(>30℃)不利于4个树种光合作用。在CO2浓度加倍条件下,4个树种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大,但银杏和杜仲的光合最适温并未升高,玉兰则升高了2℃,华东椴升高了4℃。可以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加倍导致气温升高,对银杏和杜仲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将加强,玉兰和华东椴将得到缓解。水汽压亏缺(VPD)对温度变化敏感,而气孔对VPD十分敏感,温度升高时,VPD增大引起气孔导度(Gs)减小,会限制叶片对外界CO2的吸收,这可能是高温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加倍,4个树种的Gs值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分析火炬树不同器官水浸液对其他植物的化感效应有助于了解火炬树化感作用物质合成的部位.利用火炬树果穗、树皮和根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苏丹草和狗尾草2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火炬树果穗水浸液对苏丹草和狗尾草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化感效应指数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狗尾草的抑制作用强于苏丹草;火炬树树皮水浸液在0.002 g/mL时对苏丹草有促进作用,其余浓度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树皮水浸液3个浓度对狗尾草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火炬树根水浸液3个浓度对苏丹草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在0.002 g/mL时对狗尾草表现为促进作用,其余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火炬树化感效应表现抑制作用的强度是果穗>树皮>根.  相似文献   

11.
李妮  陈其兵  谭昌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621-1623,1864
[目的]优化和筛选出具有较好水土保持效益的乡土植物以供乡土植物灌木化建植所选用。[方法]以川中丘陵区遂资眉高速公路为例,以路线规划植物调查结果排序为基础,筛选出慈竹、黄荆、马桑3种乡土灌木和狗尾草、芒、艾3种乡土草本植物。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置模式和种植配比试验小区在恒定雨强(20 mm/min)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不同配置模式在恒定雨强下均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水土保持效益,产流水时间推迟1'~4'05″,产沙量分别减少6.56~33.86 g;各配置模式间恒定雨强降雨20min后产流、产沙总量差异显著,黄荆+狗尾草模式产流、产沙总量最低,分别为1 700 ml和60.71 g;马桑+艾产流、产沙量最高,分别为1 920 ml和84.02 g。[结论]在边坡条件、播种量等建植条件与建植措施一致的条件下,川中丘陵区乡土植物黄荆和狗尾草组合可显著提高高速公路的边坡水土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试剂筛选和相图绘制,以形成乳剂的乳化程度和乳滴粒径大小为指标,对牡荆油处方中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进行筛选,寻找牡荆油自乳化制剂的最佳处方配比。试验结果表明,以牡荆油为油相,Tween-80或EL-40为乳化剂,以无水乙醇为助乳化剂均能形成较好的自乳化体系,最佳处方为牡荆油Tween-80乙醇=432。  相似文献   

13.
要:通过对王母垴山植物公园的植被及其类型特征进行全面调查与小班区划。调查结果表明:(1)公园一期规划区有种子植物47科130属190余种;(2)公园现有植被类型呈现以刺槐、侧柏、山楂、蒿类灌草丛及广布的杂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特征;(3)王母垴山基本具备建设植物公园的前提条件,但应注重水土保持、充分利用小地形微环境,解决好公园建设与地方风俗之间的矛盾,并保证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周仕千  陈张雷  郭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12-21713,21782
[目的]对西南山区3种护坡灌木的抗干旱能力进行研究。[方法]以山毛豆、多花木蓝和黄荆为试材,通过盆栽控水法对其进行4个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研究,对不同含水量土壤中的各植物的叶片保水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物观测,得出3种灌木抗旱性的相对强弱顺序。[结论]3种灌木树种抗旱能力大小顺序为黄荆〉多花木蓝〉山毛豆。  相似文献   

15.
黄荆不同器官甲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甲醇提取黄荆不同器官的活性物质,并用提取物对几种细菌和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黄荆各器官的甲醇提取物对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子>茎>叶>根;对几种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尤其是对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但对灵芝的菌丝生长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荆条果实形态特征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荆条果实呈卵球形或近球形,包于宿存花萼内,黑褐色,表面粗糙,无光泽,圆头状凸起紧密排列在果实表面,呈波浪状.果实长短轴大小为2.93 mm×2.48 mm,单粒质量9.58 mg.②荆条果实内含种子1~4枚,呈倒卵形,种皮厚膜质,淡黄色,是双子叶无胚乳种子.③荆条果实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0.0946 mg·g-1,明显高于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0.0194 mg·g-1)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0.0190 mg·g-1),还含有K,Na,Ca,Mg,Fe,Zn,Mn,Cu等多种矿质元素,且Ca,K,N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7.
北京牡荆属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现在已经调查到的牡荆属(Vitex Linn.)植物为1种、4变种,在《北京植物志》(1)的基础上增补1种、3变种。其中黄荆(V.negundo)为新记录种。牡荆(V.negundo var.cannabifolia)、小叶荆(V.negundo var.microphylla)为新记录变种。妙峰山荆条(V.negundo var.lobata)是已经发表的以北京为模式产地的新变种。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黄荆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黄荆为试验材料,研究水分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初期叶片的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但随着土壤水分的不断降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明显下降,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干旱伤害,适应岩溶区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种类、群落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路线法,调查三峡库区秭归太平溪港至巴东楠木园的145~156 m消落带的植物分布。[结果]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约16科27种,种类最多的科为禾本科和菊科,优势种群为狗尾草、刺苋、芝麻和狗牙根,优势植物群落为狗尾草草丛、狗尾草+刺苋草丛、芝麻草丛、狗牙根草丛,主要分布在水位156~150 m消落带。这些1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繁殖或营养繁殖,为须根系或直根系,分别分布在地下20和40 cm左右土壤中,对库区消落带表层水土保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筛选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的物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中除草活性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试验对一些主要的植物病害真菌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供试杂草为田间杂草反枝苋、稗草、狗尾草。种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F-8菌株的培养滤液不仅对反枝苋、稗草、狗尾草种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它们的根、茎生长抑制也很强;F-5菌株的培养滤液可强烈地抑制反枝苋种子萌发及根茎的伸长;某些菌株的代谢物只能起到单方面的抑制作用。出苗后的茎叶处理结果发现,F-8菌株的培养滤液对供试杂草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叶黄化干枯;F-9、F-19菌株的培养滤液对稗草、狗尾草表现出抑制作用;此外,F-16菌株也可抑制狗尾草的茎叶生长。F-8菌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玉米苗前、苗后均表现安全、但抑制小麦、大白菜种子的萌发,而对其苗后生长无影响。因此,可考虑作物的不同反应情况,作为不同时期的除草剂以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