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甘薯茎尖外植体的取材大小,不同取材季节,不同消毒处理及不同生育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的大小对其茎尖离体培养的成苗率及脱毒率有显著差异,尤其是取材的季节和不同生育时期,对甘薯茎尖培养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该试验以1~4月份取薯块催芽的外植体材料是甘薯茎尖培养较为适宜的培养时间,其污染、死亡率为15%;茎尖成活率85%以上;品种成苗率可达86%。  相似文献   

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地方品种阿城紫皮大蒜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随蔗糖浓度的提高,大蒜试管微鳞茎形成被促进,而鳞茎发生数呈下降趋势;蔗糖浓度在30,60,90 g/L时,鳞茎发生数无显著差异,但均与120 g/L蔗糖处理下的鳞茎发生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此外,各个处理条件下形成的平均鳞茎直径与鳞茎鲜重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90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提高龙眼离体培养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面污染和材料褐变是龙眼组织离体培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采用切取中间茎段内部组织培养和多种药液交替浸泡的前处理方法,是降低污染率、褐化率,成功建立无菌初代培养物的有效措施;不同物候期的茎段,诱芽率不同,以夏、秋季的茎段较为适合作为起始外植体;选用MS基本培养基诱芽,诱芽率可达73%左右,且生长整齐,叶色较绿,为以脱毒为目的的龙眼茎尖培养研究提供无菌、无褐变的茎尖。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方法、热处理脱毒方法和化学药剂脱毒等方法对香水百合罗宾娜种球进行脱毒处理,并将处理百合进行培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处理百合继带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香水百合用32℃的高温处理4周后,切取0.3~0.6 mm微茎尖培养的处理、切取0.3~0.6 mm微茎尖培养在含有浓度为15 mg/L病毒唑上的处理,这两种组合法香水百合罗宾娜存活率和黄瓜花叶病毒脱毒效果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赤霉素对于西洋参种胚生长的效应与三种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效果。结果表明:①培养基中GA3为2 mg/l是西洋参种胚离体预培养的最佳浓度;②茎尖、茎段与根段诱导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差异性;③茎段最易形成愈伤组织,诱导速度快,且出愈率整体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上。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黄冠梨离体培养高效再生体系,以茎尖为外植体,设计不同消毒处理,外植体离体培养30d后,获得初代培养无菌苗,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增殖和生根适宜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茎尖消毒以75%酒精处理10s、再用0.1%HgCl2浸泡4min的消毒效果最佳,适宜增殖培养基为AS+6-BA0.8mg/L+NAA0.1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  相似文献   

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地方品种阿城紫皮大蒜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随蔗糖浓度的提高,大蒜试管微鳞茎形成被促进,而鳞茎发生数呈下降趋势;蔗糖浓度在30,60,90g/L时,鳞茎发生数无显著差异,但均与120g/L蔗糖处理下的鳞茎发生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此外,各个处理条件下形成的平均鳞茎直径与鳞茎鲜重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90g/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蒜瓣茎尖注射秋水仙素的诱变效果和诱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个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射处理大蒜蒜瓣生长点,发现处理后的大蒜叶片的下表皮气孔长度、宽度、面积和周长极显著增大,且气孔密度减小;通过对根尖染色体的观察,根尖染色体数目加倍,显示大蒜蒜瓣茎尖染色体被有效加倍。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溶液对染色体的诱导效果最佳;分别观察大蒜3片叶的下表皮气孔可知,随着叶片的不断生长,秋水仙素的处理效果呈下降趋势,对第一片叶的诱导效果最佳。蒜瓣茎尖注射秋水仙素3 d,在第三片叶发出前剥取茎尖接种或切取前三片嫩叶做外植体诱导加倍植株,可能获得多倍体大蒜。  相似文献   

9.
以MS为基本培养基,用大蒜茎尖外植体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大蒜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作用显著,多效唑质量浓度为2~8mg/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多效唑对鳞茎形成与分化的抑制程度加深,叶片和根系变短、变细弱;诱导鳞茎形成和膨大的最适多效唑质量浓度为6mg/L;多效唑处理后,大蒜试管苗叶鞘中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比急剧下降,降低幅度越大,鳞茎形成、膨大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草莓茎尖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莓茎尖离体培养的试验研究表明:取草莓茎尖为外植体,以0.35mm大小为宜;用MS 0.5mg/L 6-BA 0.2mg/LNAA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高;以1/2MS 0.1mg/LIBA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用苗龄27d的花生无菌苗的叶节为外植体,在高浓度BA的培养基中,置于约1800lx光照度和(28±1)℃温度条件下培养15d左右,可见丛生芽分化,50d后长出整齐一致的丛生芽.④号培养基每个外植体平均有8.25个芽,最多可达30个以上,丛生芽的诱导率达94.44%.截取诱导苗单芽,转接至含有NAA的根诱培养基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6d后有白色根点出现,28d后,⑦号培养基中的外植体出根率达82.35%.把经锻炼后的带根小植株,洗去根部培养基后,移栽入经高温灭菌的无菌土中,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培养15d后,长成5~6cm的小植株,成活率达22.06%.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试管苗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而化学诱变作为种质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些作物上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探讨秋水仙素对大蒜茎尖组培试管苗多倍体的诱变效应,旨在为创新大蒜种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选用山东‘苍山蒲棵’、四川‘正月早’和‘新疆紫皮’3个生态区域的大蒜品种,鳞茎经自然晾干通过休眠后,取鳞芽茎尖为外植体接种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上,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大蒜茎尖试管苗成苗率及染色体加倍率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进行解析,确定诱变大蒜四倍体的优化方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幼叶和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四倍体大蒜植株叶片DNA相对含量是二倍体对照大蒜‘苍山蒲棵’的2倍;通过染色体计数法鉴定二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为2n=2x=16,而四倍体植株染色体为2n=4x=32。在秋水仙素处理大蒜茎尖诱变四倍体过程中,随秋水仙素处理浓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3个大蒜品种试管苗成苗率均逐渐降低,且处理浓度的影响大于处理时间;品种间成苗率存在显著差异,以‘正月早’较高,‘新疆紫皮’次之,‘苍山蒲棵’较低,其处理间平均成苗率分别为48.69%、46.73%和41.83%。秋水仙素对大蒜四倍体的诱变效应以处理浓度大于处理时间,不同大蒜品种对秋水仙素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虽然‘苍山蒲棵’、‘正月早’与‘新疆紫皮’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分别达15.69%、15.69%和23.53%,但大蒜四倍体平均诱导率则以‘正月早’最高,‘苍山蒲棵’次之,‘新疆紫皮’最低,分别为9.15%、7.84%和6.53%。经计算机模拟寻优,求得的3个大蒜品种试管苗成苗率均超过50%的处理方案为秋水仙素浓度为0.268%-0.694%、处理时间为61.1-113.8 h;3个大蒜品种四倍体诱导率均超过5%的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分别为0.531%-0.580%和79.8 -112.2 h。【结论】不同大蒜品种对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反应不同,秋水仙素对大蒜四倍体的诱变效应亦存在显著差异,但均以处理浓度的影响大于处理时间,且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存在互作效应。3个大蒜品种成苗率超过50%且四倍体率超过5%的秋水仙素处理浓度为0.531%-0.580%、处理时间为79.8-112.2 h。  相似文献   

13.
以大白菜品种‘贵龙5号’的下胚轴为材料,以3种不同方式接种,观察不定芽分化情况,并比较不同接种方式的下胚轴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正插(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方式接种的下胚轴在接种8~10 d时不定芽开始产生,不定芽分化率达87.8%,平均每外植体再生的不定芽数为15.1个,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显著大于反插(形态学上端插入培养基)和平放的外植体;下胚轴在不定芽分化过程中各生理指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在芽原基形成以前表现出上升趋势而CAT活性下降,不定芽分化后呈相反变化趋势;不同接种方式的下胚轴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有一定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大白菜下胚轴不定芽发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和生理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贮藏大蒜鳞茎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山东大蒜鳞茎为材料,用3种浓度(20、200、300 mg/L)的水杨酸处理1 h后,在室内(22±2)℃贮藏,定期测定大蒜鳞茎的贮藏效果和品质变化,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大蒜鳞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贮藏期间其大蒜素的前体——蒜氨酸和蒜氨酸酶及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水杨酸处理可有效延迟大蒜鳞茎在贮藏期的发芽时间。200 mg/L水杨酸组处理的大蒜比对照组晚发芽25 d,同时可有效保持大蒜鳞茎在贮藏期间蒜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和蒜氨酸酶的活性,提高了大蒜鳞茎的贮藏品质。[结论]在大蒜生产和贮藏过程中采用200 mg/L水杨酸处理,可达到实现高产优产和高品质贮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外植体不同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效果,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有效途径。【方法】以白魔芋和花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以外植体不同接种方式(倒插、正插和平放)和不同长度外植体(2、6、10mm)为处理,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并再生植株。【结果】叶柄切段不同接种方式及不同切割长度均对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产生影响。将白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以正插和平放方式接种于诱导培养基,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倒插处理,分别为85.0%和73.3%;正插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与分化芽数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式。以6mm长的叶柄切段正插入培养基中培养,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白魔芋和花魔芋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79.2%和59.2%,芽分化率分别为29.5%和21.8%。【结论】当魔芋外植体正插或长6mm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较高,培养效果较好。初步建立了一套以魔芋组培苗叶柄切段为外植体的魔芋离体再生体系,为魔芋良种繁育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花椰菜下胚轴培养和高频率芽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春秋”花椰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影响下胚轴再生的若干因子。结果表明 ,6 d苗龄的下胚轴在附加 2~ 3m g/ L 6 - BA和 1.0 m g/ L NAA的 MS培养基上培养 ,芽分化率最高 ,达 93.33% ,平均每个外植体产芽5 .71个 ;Ag NO3对下胚轴的细胞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下胚轴的下端比上端产芽早 ,并且较易产生不定芽。  相似文献   

17.
玉林大蒜茎尖脱毒与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带1~3个叶原基、不同大小的玉林大蒜鳞茎尖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激素配比(1.0~2.0mg/L 6-BA、0.1~0.5mg/L NAA)的MS和B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芽初代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B5+1.5mg/L 6-BA+0.5mg/L NAA,出芽率为96%;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B5+0.5mg/L 6-BA+0.05mg/L NAA,增殖倍数为4.5,增殖效果最佳。ELISA法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选取剥离0.5~0.6mm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进行培养,试管苗脱毒率达90%以上,脱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武隆猪腰枣为试材,以茎尖、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带芽茎段最好;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以1/2MS+1mg/L 6-BA+0.2mg/L NAA,接种的带芽茎段萌芽快,其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再生率达53.3%;最佳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1mg/L 6-BA+0.2mg/L IBA,增殖系数达3.77;不定芽在1/2MS+0.3mg/L IBA和1/2MS+0.3mg/L IBA+10g/L AC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0%~96.67%.  相似文献   

19.
以‘种都1号儿菜’(BrassicajunceaCoss.var.gemmiferaLeeetLincv.Zhong-DouNo.1)无菌子叶为材料,对看护培养效果及子叶部位对再生芽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子叶可以直接分化产生再生芽。在接种子叶的同时,接种已有芽点分化的子叶外植体,可以提早再生芽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芽再生率,但对平均再生芽数无明显影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其芽再生率最高,并极显著高于不带子叶柄的子叶叶片,但平均再生芽数以不带子叶柄的完整子叶叶片最高;子叶柄培养未能获得再生芽。  相似文献   

20.
菠萝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为试材,建立试管无性系,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约2.0 ~3.0 cm的菠萝茎尖于含有0.Smol/L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l~2d,剥取含1~2片叶原基(1.0~2.5 mm长)的茎尖,室温(25℃)下用LS装载液预处理50min,再用PVS2溶液于0℃下处理40 min,换入新鲜的PVS2溶液后迅速投入液氪,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90 s,用1.2 mol/L的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然后转入含0.3 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48 h后转入含B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4个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夏威夷、巴厘、台农16号)的成活率分别为96.5%、95.3%、78.6%、87.7%,再生率分别为93.2%、92.6%、76.7%、87.7%.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其形态上与对照一致,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