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松香的结构,氧化和脱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钟国华 《广西林业科学》1997,26(2):77-78,98
松香颜色的深浅不但影响了它的等级,而且限制了松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使用价值。如没有氧化的松香比氧化的松香的电绝缘性高11倍。一般而言,影响松香颜色主要是松香的树脂酸的氧化程度。氧化程度越高,其颜色越深,等级越低(甚至等外级),使用范围越受到限制。  松香的结构与氧化关系及其脱色问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1 松香的主要结构及其类型1.1 枞酸型树脂酸  松香的主要成分为树脂酸。松香是各种树脂酸的混合物(约占90%以上),其余为中性物质和脂肪酸等(约占10%以下)。  树脂酸的分子式是C20H30O2,写成酸式是C19H29COOH。  松…  相似文献   

2.
溶剂法制歧化松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松脂或松香溶于溶剂中,C Pd/C为催化剂,≤200℃反应,可得色泽浅与不皂化物含理低的歧化松香。对该歧化松香组成研究后表明,在上条件下除含有通常的少量脱羧产物外,尚有降解产物,它带羧基,分子量为276,没有其它小分子降解产物,因而收率较高,不皂化物少。  相似文献   

3.
松香的检验,包括颜色的检定、酸价的测定、结晶的检查等等。有关松香软化点的测定、不皂化物的测定、外观的检验等操作技术和方法,按现行松香标准的规定操作,在这里就不赘述。  相似文献   

4.
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松香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非贵金属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醇盐水解法制备氧化物负载金属活性组分为纳米粒子的新型催化剂。用F/MnOx催化剂催化思茅松脂松香歧化反应,在松香:催化剂:溶剂质量比为100:2.5:1、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3h、通N2条件下,得到歧化松香脱氢枞酸含量48%以上,酸值152mgKOH/g以上,软化点高于79℃,不皂化物含量低于8%,色泽号(罗维邦)低于2。  相似文献   

5.
利用DEAE-Sephadex离子交换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马尾松酸性亚硫酸协浆丙酮抽出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将丙酮抽出物分离成中性组分,弱酸性组分和强酸性组分;中性组分皂化后可进一步分离成皂化物和不皂化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检测出弱酸性组分,皂化物和不皂化物中的一系列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浅色松香树脂的制备及浅色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松香在新型催化剂(CLC)存在下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加纳色号2-4的浅色松香树脂。对反应前后松香成分分析发现,加入CLC反应后松香中的脱氢枞酸和氢化树脂酸含量从零增加到30%和22%,枞酸型树脂酸含量从86%下降到34%,不加CLC的对照实验中,没有脱氢枞酸和氢化树脂酸生成,枞酸型树脂酸含量变化不大,实验表明CLC在松香酯化反应过程中起到了松香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由于歧化反应,使松香中枞酸含量降低是松香浅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树脂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和抗微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松香的主要组分树脂酸及其树脂酸衍生物共52个化合物的结构,以及这些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展望了它们未来在生物医学及其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以H2O、N2和CO2等作为蒸馏介质,松脂蒸馏所得产品松香树脂酸发生异构化反应的变化规律。考察了蒸馏时出锅温度、介质类型和流量对树脂酸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蒸气作为蒸馏介质时枞酸型树脂酸的异构化反应较为激烈,而N2和CO2作为蒸馏介质时异构化反应较为温和,介质流量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不明显。采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发生异构化反应的松香的树脂酸组成,并对产品松香的结晶趋势进行了检测观察,采用GC分析技术对低温阶段的结晶松香进行了树脂酸组成分析。结晶趋势检测显示低温阶段3种蒸馏介质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结晶趋势,其中N2作为蒸馏介质时,蒸馏温度较低,产品松香的结晶趋势最小;结晶机理探讨显示,枞酸和长叶松酸含量的高低及其比值决定了产品松香结晶趋势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松香主要由各种树脂酸、脂肪酸、中性物质和少量的高沸点萜烯化合物组成.而树脂酸含量占80—85%.天然马尾松的各树脂酸组成为:海松酸8.8—9.2%;未知酸2.8—3.2%;长叶松酸22.1—25.6%;异海松酸3.4—3.6%;脱氢枞酸5.2—21.6%;枞酸38.4—43.1%;新枞酸14—16.1%.为了扩大松香用途,将松香改为聚合松香.松香聚合系枞酸型树脂酸的二聚.其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树脂酸组成与松香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脂和松香树脂酸的组成,已能用气相色谱法在3%QF-I涂于80/100目的ChromosorbW.H.P载体上分析。已分析江西安远和福建尤溪的马尾松松脂由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异海松酸、去氢枞酸、枞酸、新枞酸、未知酸(尚未鉴定)组成。松香中一般无左旋海松酸,其中枞酸型酸(长叶松酸、枞酸、新枞酸)的含量随松香煮炼的温度、时间和冷却条件而异。树脂酸的异构程度可用比旋光值测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松香低温结晶其中长叶松酸的含量较高,高温结晶则枞酸含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中的水分扩散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平  顾炼百 《林业科学》2002,38(2):103-107
对马尾松木材在高温干燥过程中的水分非稳态扩散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当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加 ;当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 ,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少。马尾松木材的径向扩散系数大于弦向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 ,木材的横向水分扩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脂松香二萜中性部分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3.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水杉脂的组成及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脂为无色或乳白色透明状非晶体,具芳香味,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苯、石油醚等,微热易溶于甲醇。在自然存放过程中,水杉脂的颜色逐渐加深呈淡黄色或黄色。研究结果显示,水杉脂的软化点、中性物质含量较高,酸值较低,树脂酸的种类与脂松香一致,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PS-10对松香的浅色化作用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浅色剂PS-10对松香的浅色作用机理。对反应前后松香物理指标及其化学组成分析发现:随着PS-10用量增加、反应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松香颜色变浅。加入PS-10反应后松香的枞酸型树脂酸含量由70.6%下降至18.8%,去氢枞酸从7.3%增加至30.6%,二氢树脂酸从0增加至12.2%。结果表明,PS-10对松香歧化反应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同时,PS-10在松香脱色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剂的作用,它的抗氧活性表现在酚羟基和硫原子上,酚羟基具有捕捉游离基的功能,而硫醚可以分解氢过氧化物,因而表现出分子内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异海松酸分离制备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异丁醇胺对异海松酸的选择性结晶特性,采用湿地松松脂蒸馏后得到的新鲜松香,或者采用工厂生产得到的湿地松松香进行热异构使大部分枞酸型树脂酸异构成为枞酸,而后将异海松酸与异丁醇胺反应形成异海松酸的异丁醇铵盐而与其他树脂酸进行分离,再利用复式重结晶法纯化异海松酸铵盐结晶,分解游离得到异海松酸,其得率达到原料松香质量分数的10.1%,纯度达到95.4%,提取率为42.2%.  相似文献   

17.
对落叶松锯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是其木材干燥中一个重要过程。通过高温高湿处理,可使落叶松锯材中所含的树脂固体成分受热软化,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在热力作用下向表面移动进而从木材中溢出。本研究通过对落叶松锯材进行不同时间高温高湿处理和不同后期处理条件的干燥试验,分析被处理的落叶松锯材树脂脱除和分布规律,为探讨合理落叶松脱脂工艺提供基础依据。通过试验分析,得出对落叶松锯材进行高温高湿处理的时间在8h以内时,木材中树脂从芯部向表层移动和从表面溢出明显。处理时间达到8h后,树脂分布变化和溢出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n moisture movement during the highly intensive microwave-vacuum drying, thermal diffusion of Masson pine wood was studied. Internal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 Masson pine samples sealed by epoxy resin and aluminum foil was measured, the magnitude of thermal diffusion was calculat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rmal diffusion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transfer of moisture toward the low temperature in wood, opposite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gradient occurred.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MC), temperature and time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is process; the thermal diffusion is in proportion to wood temperature, its initial moisture and time. The temperature and distance from hot surface is strongly linearly correl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C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distance from the hot end surface changes from logarithmically form to exponentially form with the increase in experimental time.  相似文献   

19.
杂种松松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松是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的后代。采用GC/MS仪DB-5毛细管柱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松三种松脂及其松香、松节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松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及蒎烯含量较双亲湿地松和加勒比松低。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种源松脂组分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