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张燕  郑永刚 《油气储运》1998,17(10):55-59
沙的冲蚀能磨掉管壁上的腐蚀保护膜,引起严重的磨蚀性腐蚀,这种腐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也探讨了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导致磨蚀性腐蚀的。B.S.McLaury等人把腐蚀实验和流动模拟(包括沙蚀)相结合运用在研究过程中,对沙蚀和磨蚀性腐蚀致使壁厚损失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管道几何形状,管道尺寸、管材、流体流速,流体粘度和密度,沙粒大小、沙粒形状,沙粒密度和出沙率。提出了预测沙的磨蚀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转盘、高头水洞、SEM、光学金相、EDAX和波谱等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发生纯空蚀、纯磨蚀、空蚀磨蚀共存、静水和动水腐蚀的形貌特征以及某些奇特现象;分析对比了黄河水轮机叶片的原体形貌;讨论了空蚀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腐蚀管道点蚀机理进行研究,发现整个腐蚀表面呈凹凸不平状,具有某种随机或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从而认为点蚀缺陷具有分形的特征。根据其分形特征构造了两种点蚀缺陷的形状,结合实际选择一种缺陷形状进行模拟。对某管道的三个点蚀孔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剩余强度评价,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杨静  马国光  张友波 《油气储运》2006,25(10):55-58
针对气田集输管道腐蚀诸多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集输管道腐蚀预测的两种评价方法,即概率统计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能较好地预测集输管道腐蚀变化趋势,为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对腐蚀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腐蚀管道可靠性评估方法只注重确定性因素,而未考虑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基于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腐蚀管道失效的极限状态函数,采用Monte Carlo方法,综合考虑管道缺陷尺寸、材料特性、载荷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对腐蚀管道各随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揭示了腐蚀深度和径向腐蚀速率是影响管道可靠性的两个关键因素。利用Matlab模拟油气管道的腐蚀发展过程,获得了腐蚀深度、径向腐蚀速率的不同数字特征值对管道可靠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寿命预测,对管道的维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腐蚀疲劳裂纹在蚀坑处萌生位置差异的本质及预测腐蚀疲劳裂纹起始寿命,采用双参数模型描述点蚀坑形貌,并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点蚀坑形貌下的应力集中情况。基于此,分析了蚀坑深度、深径比及位置等参数对蚀坑不同位置应力集中的影响规律。依据腐蚀疲劳现象学观点,建立了三维双参数点蚀坑腐蚀疲劳裂纹萌生评估模型,分析不同蚀坑形貌下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临界值。研究表明:控制腐蚀疲劳裂纹萌生的条件主要为蚀坑深度和蚀坑形状;萌生于蚀坑处不同位置的腐蚀疲劳裂纹的临界值均可采用蚀坑临界深度值表示。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得到了有效验证,为工程实际中遭受腐蚀疲劳损伤结构的腐蚀疲劳起始寿命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油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P神经网络技术,以原油硫含量、酸值、温度、压力和流速作为输入参数,以管道内腐蚀速率作为输出参数,建立了输油管道的内腐蚀速率预测模型.预测了各因素对管道内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含量和酸值是影响输油管道内腐蚀的主要因素.预测结果和模拟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管道内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可行的水力清管方案,对成品油管道内杂质沉积运移规律、影响因素及杂质沉积对管道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开展了研究。设计建造了室内成品油携水携杂质试验环道,可以开展不同倾角、口径成品油管道内杂质运移沉积规律测试、内腐蚀特性测试;利用Fluent-DEM耦合的数值方法,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固体颗粒在成品油管道内的运移特性研究。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杂质沉积特性、临界运移流速、沉积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杂质沉积对管道内腐蚀的影响。研究发现:固体颗粒通常沉积在上倾-水平管道弯头的后方,并获得了流速、管道倾角、口径、固体颗粒的密度和球度等参数对固体颗粒运移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杂质沉积对成品油下方积水的运移及管道内腐蚀特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可行的水力清管方案,对成品油管道内杂质沉积运移规律、影响因素及杂质沉积对管道的影响等方面内容开展了研究。设计建造了室内成品油携水携杂质试验环道,可以开展不同倾角、口径成品油管道内杂质运移沉积规律测试、内腐蚀特性测试;利用Fluent-DEM耦合的数值方法,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固体颗粒在成品油管道内的运移特性研究。试验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说明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杂质沉积特性、临界运移流速、沉积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杂质沉积对管道内腐蚀的影响。研究发现:固体颗粒通常沉积在上倾-水平管道弯头的后方,并获得了流速、管道倾角、口径、固体颗粒的密度和球度等参数对固体颗粒运移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杂质沉积对成品油下方积水的运移及管道内腐蚀特性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高校英语词汇磨蚀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了社会情感因素对高校英语词汇磨蚀的影响,提出了几点优化社会情感因素对高校英语学习良性影响的对策。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明确社会情感因素在高校英语磨蚀中的影响,优化情感因素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积极作用的发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立式环管模拟实时测量装置,利用环管旋转时流体在环管内产生相对流动形成一定的液位差,通过环管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变化曲线确定液位差,通过液位差与流体流动和流变性的关系,实现流体在模拟实际管道内流动过程中的流变性测量。  相似文献   

12.
The breakdown of soil aggregates under rainfall and their abrasion in overland flow are important processes in water erosion due to the production of more fine and transportable particles and, the subsequen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rosion intensity. Current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sediment load on the soil aggregate abras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is abrasion with some related hydraulic parameters. Here,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sediment load on soil aggregate abrasion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in overland flow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 a 3.8-m-long hydraulic flume at the slope gradients of 8.7 and 26.8%, unit flow discharges from 2×10~(–3) to 6×10~(–3) m~2 s~(-1), and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from 0 to 110 kg m~(–3). All the aggregates from Ultisols developed Quaternary red clay, Central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scharge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P0.01) effect on the aggregates abrasion with the contributions of 58.76 and 60.34%, followed by sediment feed rate, with contributions of 39.66 and 34.12% at the slope gradients of 8.7 and 26.8%, respectively. The abrasion degree of aggregates was found to increase as a power function of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nwhile, the flow depth, friction factor, and shear stress increased as a power function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different slope gradients and discharges. Reynolds number was obviously affected by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it decreased as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ratio of the residual weight to the initial weight of soil aggregates(Wr/Wi) was found to increase as the linear function with an increasing flow depth(P=0.008) or Reynolds number(P=0.002) in the sediment-laden flow. The Wr/Wi values followed a power function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friction factor or shear stress in the sediment-laden flow, indicating that friction factor is the best hydraulic parameter for prediction of soil aggregate abrasion under different sediment load conditions. Th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oil aggregate abrasion under various sediment load conditions can facilitate soil process-based erosion modeling.  相似文献   

13.
敬加强  杨露  谷坛  肖飞  刘志德 《油气储运》2013,(12):1295-1300
针对龙岗酸性气田某些集输管道内积液和腐蚀严重的问题,基于气井采出流体的性质及输气管道基本运行参数,采用OLGA软件模拟两条典型的低流速管道及不同流量下的001—6#采气管道,分析两条管道内的流型、持液率以及流体与管壁间的剪切力沿管道的变化规律,研究流量对001—6#采气管道内各流动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OLGA软件模拟两条采气管道的压降和温降与实际生产数据一致,其模拟结果可靠;下坡管内持液率小于0.05,流体与管壁间的剪切力小于20Pa,上坡管内持液率为0.3~0.4,液相一管壁最大剪切力为80-270Pa,上坡管段是积液和腐蚀严重的区域;气体流量对龙岗001—6#低流速采气管道的流动特征参数影响很大,进一步减小气体流量会使上坡管内持液率及液体一管壁剪切力急剧增大,从而加剧管内积液和腐蚀;当气体流量增大至97.5×10^4m^3/d时,管内的持液率和管壁剪切力均很低,管内积液和腐蚀问题有所缓解。(表6,图6,参9)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海水试压对钢管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论述了海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处理的最佳途径是过滤和添加化学药剂,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使悬浮物的颗粒粒径小于10μm,悬浮物含量小于5mg/L,同时选择合适的除氧剂、杀菌剂、缓蚀剂,使溶解氧符合工程技术指标,减缓对钢管壁的腐蚀。给出了利比亚西部陆上管道海水试压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马书定 《油气储运》1996,15(12):27-29
介绍了在管道内防腐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聚乙烯管套接衬里工艺的基本原理,施衬过程及其特点,并着重介绍了中密度聚乙烯管转动塞入衬里新工艺。由于这种衬里管成圆度高、摩阻氏,并具有抗化学物质侵蚀等特点,所以经实践证明,采用聚乙烯管转动成衬的客道不但流体损失少,而且对输送颗粒物质的抗蚀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成品油管道的造价,减少混油罐的投资,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减少混油量。降低混油量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隔离球。由于隔离球易被管内壁磨损,使隔离球的直径以及隔离球与管内壁间接触环的大小都随管道的长度而发生变化;隔离球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力使球的前后存在一个压差,在压差作用下,再加上油品粘性和管内腐蚀凹坑的影响,产生了通过隔离球与管内壁缝隙的超前渗流和落后渗流,形成混油。而它们的差值又导致了隔离球的运行速度与油流平均速度不一致,进一步加大了混油量,使现用的隔离球很难达到满意的隔离效果。新型隔离器设计了简单的接触环宽度调节结构,使其基本保持一个定值。另外还设计了超前渗流负补偿机构,使超前渗流基本等于落后渗流。采用上述二项新措施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超前渗流量,最大限度地使隔离器的运行速度与油流平均流速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隔离效果,降低混油量。  相似文献   

17.
依据减阻剂减阻机理,分析并研究了影响液体管道加剂增输效果的各种因素,除减阻剂本身分子结构、摩尔质量及管道液体中减阻剂含量外,还有壁面附近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液体脉动的强度及含有定向减阻剂分子液体层的厚度等。如果两条管道中影响增输效果的因素相同或相近,则两条管道的加剂增输率相等或接近。利用室内环道预测工业管道注剂增输率的原理是调节室内环道轴向摩擦应力的大小与分布。  相似文献   

18.
复杂腐蚀环境下HT-PO管道修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集输管道在高H2S、CO2服役环境下短期内即产生腐蚀穿孔的问题,采用耐腐蚀管材耐热聚乙烯(HT—PO)管对现役管道实施内衬穿插修复。介绍了内衬管外径、壁厚及承压能力、流通能力的设计依据和计算方法,对内衬穿插工艺和施工工艺过程进行了阐述。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因建筑物或水域等敷设受限条件下的管道修复,避免全线开挖更换,不但修复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而且修复后的管道在复杂腐蚀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强,可为类似油田集输管道防腐修复提供参考。(表1,参6)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力相似原理,结合旋流沉砂池设计规律,建立了旋流固液分离设备模型,选择4个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粒径的含砂水流时砂粒分离效率的变化,探讨沉砂分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砂池设计最佳水平取值。结果表明,水头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但过大的水头会使分离效率降低;流入口直径较小时分离效率较高;底流口直径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底流管长度增大使分离效率增加。影响10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45 cm、水头35 cm、流入口直径40 mm;影响30目砂分离效率的各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佳水平为水头60 cm,流入口直径40 mm,底流口直径30 mm,底流管长度30 cm。在各因素最佳水平下,10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2.14%,30目砂的最佳分离效率为83.55%。试验结果为小型污水处理中的沉砂池设计与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付静  周晓君 《油气储运》2002,21(1):9-11
针对胜利油田孤东区块出砂严重,污水矿化度高,混输管道的腐蚀及损 坏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流动状态对混输管道损坏的影响,在分析流体运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气流两相流试验,指出螺旋流动可以减少管道底部的沟槽状局部腐蚀,从而达到防腐缓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