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霉菌的产牛都有很大的影响。在25-30℃下,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有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  相似文献   

2.
李有业 《中国家禽》1998,20(10):30-3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黄曲霉菌、寄生曲菌和温特曲菌(较少)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属于毒性最大的毒物之一。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都有一个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又名氧杂萘邻酮),已知有10余种。它们在紫外线下都能产生荧光,根...  相似文献   

3.
常见鸡饲料中毒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清华 《中国家禽》2006,28(4):54-56
1饲料原料引起的饲料中毒1.1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花生、花生饼(粕)、豆饼、玉米黄豆、麸皮等饲料中,当温度(24-30℃)和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4.
薄层扫描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焱  宓晓黎 《饲料工业》1996,17(10):36-37
薄层扫描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杨焱,宓晓黎,成恒嵩,赵晓联,袁建兴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或AFB1)是由黄曲霉(Asperq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次生代...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常见霉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较寄生曲霉普遍.而AFB1是所有已知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其毒效相当于砒霜的68倍。次菌能在受禽染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和花生)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1960年,英国发生一宗导致10万只火鸡幼仔死亡的中毒事件,后来查明是由于火鸡吃了含有霉变花生饼的饲料引起的,因而发现这种毒素。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引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据FAO统计,全球每年由于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饲料、粮食及食品所造成的损失高达数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畜禽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是由于畜禽食入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引起。这两种霉菌能产生一组毒性极强的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TB1)的毒性最大。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是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双呋喃环与香豆素是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双呋喃结构为双键的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下都发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粮食作物及其副产物和饲料后产生的一类结构相近的化合物统称为黄曲霉毒素,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在目前发现的17种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分布最广,含量最高,毒性最强,它们存在于发霉变质的饲草饲料中。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和寄生霉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人和动物的一种强的肝毒素和致癌原。有关预防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及其从饲料成分中脱除方法已有报道。Brekke等(1977)曾用氨水法脱除配合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材料和方法黄曲霉毒素由寄生黄曲霉(NRRL 2999)接种在大米培养基上产生。可用薄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毒素 M1则是黄曲霉毒素 B1的代谢产物。目前各个国家对各种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B1以及黄曲霉毒素 M1的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本文就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述,以期对奶牛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黄曲霉素(AFT)为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此外,在热带地区,温特曲霉和软毛青霉也能产生少量的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畜禽因食用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上升趋势。因此,特将畜禽黄曲霉毒素B1中毒症状、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控制方法作一简介,以帮助大家认识了解黄曲霉毒素。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主要是由发霉饲料引起的畜禽常见病之一。它是由于畜禽采食了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等污  相似文献   

13.
中药防治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有氧条件下,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甘薯、大豆粕等。黄曲霉毒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和强致癌物质,为各种真菌毒素中最稳定的一种。AFB1是迄今人类所知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养犬业的发展,犬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夏秋季,发病率居高不下。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由黄曲霉毒素引起,一般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该病的发生不但影响家庭宠物犬的养殖,更给规模化养犬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其研究进展入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1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之一,是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污染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菌是一种真菌。黄曲霉毒素对人、畜肝脏有剧烈损害,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目前,黄曲霉毒素对食品原料和成品的污染很普遍,我国南方地区,印度、美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粮食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率均较高。1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产生1.1黄曲霉毒素的来源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真菌中的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寄生曲霉在我国较罕见。黄曲霉菌作为贮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普遍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在有氧、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生长,可在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麦、棉籽和大豆等农产品上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6.
1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的总称,多达17种,已知毒性大小的黄曲霉毒素排列顺序为: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G,〉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最强,长期食入含有此类毒素的饲料可使动物发生肝癌等病变,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不仅直接危害畜禽机体健康,还可以转移到畜禽产品(肉、奶、蛋)中,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头号危险毒素,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鉴于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大、分布广,所以广大养户对该毒素的危害及防治应该有所了解,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柴静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102-102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家禽中常见的霉饲料中毒,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代谢的产物,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总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8种有致癌作用,以B1、B2、G1、G2毒素的毒力增强,尤其以B1毒素更为突出。所以,目前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毒素。寄生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由此霉素引起的中毒成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9.
玉米黄曲霉毒素的检验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建福 《猪业科学》2008,35(3):32-32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毒菌种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现在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动物采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中毒病.  相似文献   

20.
正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黄曲霉素中毒是牲畜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草饲料,引起以全身出血,消化系统紊乱、腹腔积液、神经症状等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黄曲霉毒素主要伤害动物的肝脏,可引起粘膜的损害,真皮和关节损害,肝脏、肾脏脂肪浸润,胆管增生等,毒素在消化道、肝脏、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