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一种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使用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葡萄漫反射光谱,在500~1 000 nm光谱,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进行光程校正,结合一阶微分(1-Der)、二阶微分(2-Der)、Savitzky-Golay(S-G)平滑方法及其组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建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模型。结果表明:采用PLS和SMLR建模方法均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采用经过MSC、1-Der和S-G平滑相结合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PLS预测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为0.979 1,RMSEC为0.265,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为0.962 0,RMSEP为0.372;采用原始光谱、1-Der和SG平滑相结合预处理后的光谱建立SMLR预测模型,校正集的相关系数Rc为0.967 8,RMSEC为0.327,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p为0.947 2,RMSEP为0.394。以上表明,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实现采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准确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
生姜水分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和无损检测等优点,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方法建立生姜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的预测模型.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仪采集308个生姜的光谱,其光谱范围是350~1 800 nm.分别采用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标准正交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4种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在430~1 000 nm、1 000~1 800nm、430~1 800 nm 3个波段建立生姜水分含量的PLS预测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在波段范围430~1 800 nm使用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建立的PLS模型最优.其验证组的相关系数为0.975 1,预测组的相关系数为0.959 7.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生姜的含水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
轻微损伤郎枣近红外光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对郎枣轻微损伤的无损检测,以产自太谷县的郎枣为研究对象,所用200个样本分为校正集140个和预测集60个,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完好和损伤郎枣进行光谱分析。通过比较平滑处理(Smoothing)、标准正态变量校正(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3种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模型的精度分析,确定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NV,其PLS预测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c)为0.817 569,校正集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216 473。利用所建PLS模型对预测集进行判断,轻微损伤郎枣识别的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沙梨糖度无损检测的可行性,采集80个沙梨样本在400~1 000 nm内的高光谱图像数据及其对应的糖度,采用变量标准化、多元散射校正(MSC)、平滑滤波、基线校正等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发现MSC预处理效果最佳,再通过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对MSC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压缩,最后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和PLS沙梨糖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将光谱变量压缩到234个,有效减少了建模的输入变量,建立的PLS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而PLS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08,均方根误差为0.268,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检测温州蜜柑含水率.采用微分处理(differential processing,SD)、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 scattering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SG卷积平滑以及标准化等预处理方法比...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平菇平板培养菌丝总蛋白含量为指标,在1 000-1 799 nm近红外光谱区域采集光谱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法建立菌株各参数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avitzkyGolay平滑+Savitzky-Golay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SC)+均值中心化,所建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校正标准差(SEC)、验证集相关系数、预测标准差(SEP)、主因子数、SEP/SEC均在合理范围,模型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72 63,模型可靠性、稳健性和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菌丝蛋白质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平菇平板培养菌丝总蛋白含量为指标,在1 000~1 799 nm近红外光谱区域采集光谱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法建立菌株各参数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avitzky-Golay平滑+Savitzky-Golay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SC)+均值中心化,所建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校正标准差(SEC)、验证集相关系数、预测标准差(SEP)、主因子数、SEP/SEC均在合理范围,模型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67263,模型可靠性、稳健性和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菌丝蛋白质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张德虎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235-240
以126个金红宝河套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Maya 2000 pro便携式光谱仪获取蜜瓜在400~1 100 nm波段内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研究传统建模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回归(PCR)、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和新型网络算法[误差反传人工神经网络(BP-ANN)、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糖度模型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传统建模方法建立的蜜瓜糖度模型中,PLS算法所建模型的效果较佳,模型更稳定,尤其在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微分处理后,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44,校正均方根偏差为0.844,预测均方根偏差为0.978;在采用新型网络算法建立的模型中,当选择LS-SVM算法,且参数c=0.500 0,g=0.353 55时,经MSC和一阶微分处理后的光谱和糖度的建模和预测结果最好,均方根偏差为0.97。研究结果可为检测河套蜜瓜糖度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沙棘汁品种之间的数学模型,以评价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沙棘汁品种。采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3光谱仪对三种不同品种的沙棘汁进行光谱分析,各获取3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预处理,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数学校正方法对三种不同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建模。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微分预处理数据,应用PLS方法建模较好,其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2,均方根误差为0.0317;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沙棘汁的二阶微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也表明,基于二阶微分数据,应用PLS方法建模较为理想,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9988,所测预测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0.0392。近红外光谱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来识别沙棘汁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梁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33-1493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且无损的脂肪酸含量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植物油中3种脂肪酸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植物油中3种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并对比分析了10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植物油中3种脂肪酸含量定量分析校正模型结果的影响。[结果]一阶导数(FD)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SC)法的光谱预处理效果最优,经FD+MSC法预处理后采用PLS建立的植物油脂肪酸含量检测的校正模型,对油酸的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69 3,预测标准差RMSEP为1.3%;对亚油酸的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60 6,预测标准差RMSEP为1.66%;对亚麻酸的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73 1,预测标准差RMSEP为0.479%。[结论]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检测植物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