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动物认知功能缺陷、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功能损伤影响,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C57小鼠分别给予EGCG (20mg· kg-1·d-1)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周.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新物体识别试验检测EGCG对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CG对AD模型小鼠海马新生神经干细胞数量、新生神经元数量以及突触密度影响.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EGCG能显著缩短AD模型小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并显著增加其跨越平台次数(P<0.01).新物体识别试验结果显示,EGCG能够显著增加AD模型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CG能够显著增加AD模型小鼠海马齿状回区域新生神经干细胞数量和新生神经元数量(P<0.01),同时EGCG也显著增加AD模型小鼠海马CA1区域突触密度(P<0.01).表明EGCG可以促进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发生、提高突触密度,从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为EGCG用于临床治疗AD及痴呆患者提供新分子机制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山茱萸提取物对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展中药治疗认知障碍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柠檬酸铝和亚硝酸钠联合腹腔注射60 d建立40只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山茱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4、8和12g/(kg·d)的山茱萸提取物连续灌胃4周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状态,并以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茱萸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爬上平台所需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下同),跨越平台次数极显著增加;山茱萸提取物低剂量组大鼠爬上平台所需时间与模型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下同).山茱萸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明显增加,着色加深,对应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46±0.11、0.39±0.06和0.32±0.06,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山茱萸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绿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数量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对应的凋亡指数分别为(24.20±3.45)%、(16.33±5.68)%和(9.56±2.80)%,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组[(38.78±4.36)%].[结论]山茱萸提取物可有效改善认知障碍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游泳轨迹,其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增加、着色加深,绿色荧光标记的神经元逐渐减少,凋亡指数逐渐降低,即山茱萸提取物对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海马CA1区神经元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Scraipe鼠适应性病毒感染Tg(sprn-B)/C57BL/6转基因小鼠与C57BL/6野生型小鼠,观察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探讨Shadoo蛋白在感染过程中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中,4~7 d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极显著(P<0.01);空间探索试验中,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的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极显著(P<0.01)。HE染色观察鼠脑切片发现,转基因感染组与野生型感染组相比,海马、皮质、小脑空泡数量略少,海马区锥体层细胞排列比较紧密,细胞轮廓比较完整,小脑蒲肯野氏细胞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4.
探讨泽兰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C57小鼠海马组织炎性损伤的实际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C57成年小鼠120只随机数法随机分组:丁苯酞阳性药物对照组(丁苯酞组,n=40)、泽兰素给药组(泽兰素组,n=40)和海马损伤模型组(模型组,n=40);通过50 mg/kg丙泊酚腹腔旋转注射方式诱导C57成年小鼠海马组织脑损伤模型,另选取同批次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n=40)。丁苯酞组、泽兰素组、模型组和空白组以灌胃方式分别给予2mg/kg丁苯酞、1.24mL/kg自备泽兰素混悬液1mL、0.9%生理盐水1mL和0.9%生理盐水1 mL,1次/d,持续28 d。Niss1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程度;神经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3种试验方式检测干预前后神经-行为变化;ELISA方法比较各组TNF-α/NF-κ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Morris水迷宫结果表示:泽兰素组、丁苯酞组单位逃避时间和对侧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试验后泽兰素组、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下降(P<0....  相似文献   

5.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海人酸(kanic acid,KA)致痫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在海马内注射KA建立大鼠癫痫模型,之后把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致痫鼠的海马内,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PCR方法检测海马内NSE、c-fos和SEZ-6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内NSE、C-FOS和SEZ-6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内可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移植组大鼠海马内NSE、c-fos和SEZ-6基因表达下调,NSE、C-FOS和SEZ-6蛋白表达亦下调,与阳性对照组及假移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5).说明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致痫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SE、c-fos、SEZ-6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毛冬青甲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以Aβ1-42海马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甲素组、阳性药物组(多奈哌齐)。于造模后第3天起开始干预,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大鼠水迷宫测试期间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处于平台所在区间时间比率;用Brdu标记增殖细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被标记的增殖细胞表达情况,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锥体细胞Nissl体形态。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多奈哌齐组、毛冬青甲素组均能缩短潜伏期时间和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u标记结果显示毛冬青甲素能改善海马齿状回区神经细胞再生。结论 毛冬青甲素能促进AD模型大鼠神经元再生,且显著改善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早期采用回神颗粒对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基因表型后,选取3月龄雄性转基因阳性PAD小鼠和同龄、同背景的C57BL/6J野生型雌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应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的次数来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1-42的表达水平。结果 回神颗粒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穿越平台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脑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D小鼠大脑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明显增高(P<0.05)。结论 回神颗粒可显著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β1-42的过度表达、聚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对七氟烷(sevoflurane)麻醉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用3%七氟烷持续麻醉6 h,模拟七氟烷麻醉的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醒脑静组,并于麻醉前2 h分别干预。监测麻醉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逃避潜伏期的变化;应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监测显示:各组麻醉过程中的SPO2及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Morris水迷宫显示:麻醉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BDNF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醒脑静组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免疫印迹法结果与PT-PCR法一致。结论 醒脑静预处理可改善七氟烷麻醉小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且通过调节BDNF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fen(Stau)蛋白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之间的相关性。选取3月龄(青年)和15月龄(中老年)CD-1小鼠各10只(雌雄各半)。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Stau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与3月龄小鼠相比,15月龄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期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海马CA1区和CA3区S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5月龄小鼠CA1区、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P<0.05),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记忆期靶象限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提示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蛋白含量呈亚区特异性增加,且可能与海马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对去势雌性大鼠记忆、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切开皮肤,其余各组大鼠给予卵巢摘除,15 d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刺激,隔日1次,持续45 d。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和TrkB蛋白的表达。结果 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明显增加(P<0.01)。但各组TrkB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电针改善去势雌性大鼠记忆障碍的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五指毛桃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记忆功能及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AlCl3灌胃建立AD小鼠模型,受试药物组以五指毛桃进行灌胃,通过水迷宫试验,研究不同剂量[36、18、9 g/(kg·d)]五指毛桃对AD小鼠记忆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其对各组小鼠大脑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来探讨五指毛桃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中、高剂量组五指毛桃能显著提高AD小鼠记忆功能(P<0.01);且能有效降低AD小鼠大脑中的MDA含量(P<0.05或P<0.01);有效提高AD小鼠大脑中的SOD含量(P<0.05或P<0.01)。结论 五指毛桃能有效改善AD小鼠的记忆功能,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印法,研究了突触素在70,2l0,395日龄鸡端脑中的表达。研究表明: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以颗粒状、点状形式存在,少部分区域出现阳性神经元。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在70,2lO,395日龄表现出2种变化趋势:①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升高→降低;旧纹状体膨大、原始旧纹状体、外纹状体、古纹状体、基底核、旁海马、海马背内侧部:保持不变。结果揭示: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神经元可能受生殖激素的调节,从而影响突触数量和神经元功能;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可能与生殖有关的结构存在联系,并对其发挥一定的高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酸樱桃汁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1)连续56 d建立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酸樱桃汁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跳台法检测结果显示:酸樱桃汁能延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酸樱桃汁能使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结论酸樱桃汁能有效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 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组和血管性痴呆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血管痴呆模型。各组分别在术后7、14、30 d接受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CA1区BDNF和Trk B表达。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术后7、14、30 d逃避潜伏期比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BDNF、Trk B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与血管性痴呆组比较,丰富环境组14、30d后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或0.05),BDNF、Trk B阳性细胞增加(P<0.01或0.05)。结论丰富环境干预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BDNF和Trk B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使小鼠海马脑区CA1区域感染以U6为启动子表达EGFP(pU6-EGFP)的特异性感染神经元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颗粒(pU6-EGFP),2~3周后在离体海马脑片上应用膜片钳与场电位记录方法研究CA1锥体神经元在电生理特性、突触传递以及突触可塑性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pU6-EGFP慢病毒注射后未对海马Schaffer collateral-CA1基本突触传递功能、突触可塑性功能、锥体神经元膜电位及放电特性(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阈值、可以诱发动作电位的阈电流)产生影响。说明pU6-EGFP慢病毒注射后对小鼠海马脑片细胞电生理功能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应用其脑内注射方法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学领域的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突触素在70,210,395日龄鸡端脑中的表达.研究表明: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以颗粒状、点状形式存在,少部分区域出现阳性神经元.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密度在70,210,395日龄表现出2种变化趋势:①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升高→降低;旧纹状体膨大、原始旧纹状体、外纹状体、古纹状体、基底核、旁海马、海马背内侧部:保持不变.结果揭示: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神经元可能受生殖激素的调节,从而影响突触数量和神经元功能;副高纹状体、高纹状体、新纹状体、背海马、海马背外侧部可能与生殖有关的结构存在联系,并对其发挥一定的高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烯酰胺对成年小鼠海马成体神经发生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了解丙烯酰胺的毒性机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10周龄雄性成年昆白小鼠(体质量(30±2)g/只),随机均分为丙烯酰胺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丙烯酰胺染毒组通过腹腔注射丙烯酰胺进行染毒,注射剂量为50mg/kg,连续注射14d,第15天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mg/kg,2次/d,共3d),观察2组小鼠体质量及行为活动的变化。用BrdU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丙烯酰胺染毒对小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数量的影响,用RT-PCR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小鼠海马增殖相关基因JNK3、Akt1、Gsk-3β、RhoA和Ra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丙烯酰胺染毒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精神萎靡、后肢无力,走路时后肢偶成劈叉姿势;与对照组相比,丙烯酰胺染毒组小鼠齿状回亚颗粒细胞层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海马组织中JNK3和Rac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Akt1、Gsk-3β和RhoA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丙烯酰胺中毒能显著抑制小鼠齿状回中成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可使海马组织中增殖相关基因JNK3、Akt1、Gsk-3β、Rac1和RhoA的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DL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和脑尔康大、中、小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各一次性注射10μg凝聚态Aβ1-42制备AD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个脑尔康剂量组大鼠给予脑尔康(60、30、15g.kg-1.d-1)连续灌胃28d,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0.375g.kg-1.d-1)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内LRP表达。结果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内Aβ1-42表达明显增多,而LRP的表达减少;经脑尔康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吡拉西坦组和脑尔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P<0.05或P<0.01),海马内Aβ1-42表达下降(P<0.05或P<0.01),而LRP的表达上调(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中药脑尔康可能通过上调AD模型大鼠海马LRP的表达从而降低Aβ1-42的含量,并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从而发挥抗痴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迷宫法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EG b)对去卵巢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大鼠海马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 S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去卵巢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下降,海马中ChAT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弱(P<0.05),NO S1阳性神经元(除CA 2区)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EG b对雌激素缺乏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增强海马中ChAT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和抑制NO S1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具有癫痫基础病变小鼠在遭受颅脑损伤时,海马和顶叶皮质中CFOS表达与损伤的相关性及其在损伤中的意义,为癫痫后颅脑损伤复合病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腹腔注射匹罗卡品法构建小鼠(2周龄)癫痫模型,饲养4周后(6周龄)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和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同时以正常小鼠为对照,于造模后0.5,3 h及1,3,7 d取小鼠大脑,制备切片,采用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从形态学以及蛋白质水平上研究各组小鼠大脑海马和顶叶皮质中C-FOS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模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及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模型均构建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癫痫合并闭合性颅脑损伤小鼠顶叶皮质、海马均有着色深浅不同、数目不等的C-FOS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癫痫组、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组、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组C-FOS灰度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癫痫+闭合性颅脑损伤组小鼠海马和顶叶皮质C-FOS阳性细胞数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单纯癫痫组与单纯闭合性颅脑损伤组。【结论】癫痫小鼠颅脑损伤后,海马和顶叶皮质持续高表达C-FOS,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加重颅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