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阻碍和促进因素,从政府、宣传部门、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对策,以期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2.
梳理和分析"供给侧理论"的内涵,对比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症结,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推动大学生就业具有适切性。根据新乡高校毕业生现状,提出就业的实质是人才供需匹配,针对问题成因提出新乡地区高校改革的着力点,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调整人才供给总量及层次结构;完善高校办学自我约束机制,着力优化人才供给专业结构;发挥政府、高校和市场合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新时期供给侧改革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首先阐述供给侧改革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具体的影响内容,最后提出了几点适应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的新途径,希望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满足更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情况下,高校教育发展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大学生就业却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高校毕业生基数大、高校专业教育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最后提出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企业和用人单位四个角度共同努力,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有 助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和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进程。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梅州市基层就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基层单位、国家政策等3 个层 面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业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四 级联动机制院政府方面应该出台、兑现优惠政策,激励农业院校大学生投入基层建设;基层单位要优化环境,留住农 业院校大学生;高校应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通向基层的桥梁;毕业生自身要更新观念,树立从基层做起的 心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多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认知现状,对河北农业大学57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的自我认知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根据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因素,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三大原则,从"考核学校"和"个人"两个方面设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的数据来源、具体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与说明,以期对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毕业生就业存在供需矛盾加剧、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规划引导不够、大学生自身专业素质低、企业抬高门槛等问题。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6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引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计量研究,从政府政策支持、科学设置专业、加强就业指导、提高自身素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教育体制的缺陷和扩招政策的实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大学毕业意味着"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转变,但这一时期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不够透彻,大部分存在只求高岗位高酬劳,忽视基层低收入的就业心理。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实现从学校向社会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51-253
以女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偏好的自身内在因素,以及包括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传统文化偏见,社会保障机制及高校指导在内的外部环境,总结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阻碍因素,并从女大学生自身、政府、高校、企业多个视角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对完善其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23所高校440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KSF分析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要素进行关键性评估,探讨社会兼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有积极的兼职态度和动机,但所选择的兼职岗位专业相关性和技术能力较低,兼职就业促进效应不显著。与雇主的互动机制、职业指导、人际沟通与合作、社会实践和专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的三方努力,改变大学生兼职观念,建立兼职就业长效机制,探索大学生兼职就业新模式,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供给错位的问题长期存在,传授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被"割裂,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进一步加剧。该文以应用型本科商洛学院为例,针对现阶段经管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基于企业用人需求,从加强高校的师资储备、完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人才培养方向探索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对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环境条件、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科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295-296
2016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应当说供给侧改革对于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并且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相关领域也因此在发生悄然变化,例如制造业的去库存,金融业的去杠杆以及各类重工业的去产能都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实际上是极为丰富的,其不仅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三去"也包括了对于我国目前企业而言最为现实的人才供给侧改革,在过去了数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急速的发展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企业得到有效地人才供给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我国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是极多的,但是在毕业后能够真正被录用到企业以及自己进行创业的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方面疏于教育从而使得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地胜任与其专业相关的各类职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从高校的创业教育路径入手深刻贯彻人才供给侧改革已经变为了一个刻不容缓地重要命题。对人才观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西北地区农村大学生就业中自身存在的问题着手,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研究能对解决贫因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以帮助。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事实,而女大学生就业则更加困难,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女大学生。地方高校的女大学生作为一个人数众多、处境特殊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她们与其他重点名牌院校女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三高二低"现象,最后提出从社会、高校、家庭、女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做出努力,以改善地方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242-24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而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更难。从社会环境、高校方面、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人四个维度,提出具体的能够促进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瑶  何冬冬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4):22-24,48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有利于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有利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但也面临着诸如心理上对返乡就业创业持消极态度、乡村缺乏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返乡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等困境.基于此,从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体3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纾解之道,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高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毕业生就业的瓶颈。文章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分析了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差、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实干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并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化实践锻炼方面提出了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就业意识差、缺乏对自身的客观评价、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就业期望值高等主观原因仍是制约就业率的关键因素。在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从加强专业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就业心理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意识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