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研究,始于50年代。1978—84年,分离到一种病原病毒,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或鱼呼肠孤病毒。本文报道从出血病病鱼组织的电镜研究中发现两种病毒颗料,一种即是呼肠孤病毒,另一种是20-30nm大小的病毒。经病毒的核酸分析,前者是双股RNA病毒;后者为单股RNA病毒。用分离到的这两种病毒分别注入1足龄健康草鱼,可发生两类不同症状的出血病;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出血型”症状;另一种病毒(经初步鉴别属于小RNA病毒科病毒)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由此,可以证实两种病毒都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病毒,同时也初步解释出现两种不同症状出血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3.
张莉  柳芹 《当代水产》2022,(3):64-66
1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 1.1 草鱼出血病的发现 1980年发现病毒颗粒并确认为草鱼出血病病原,1991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GCRV是中国分离鉴定的第一株鱼类病毒,是水生呼肠孤病毒属中致病力最强的毒株,不仅能感染草鱼,而且还能感染青鱼、麦穗...  相似文献   

4.
两种草鱼出血病病毒株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是我国分离成功的第1种鱼类病毒,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7,14]。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体,可导致当年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hus)鱼种大批死亡[5,8...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病害较多,草鱼出血病是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着草鱼的健康。早在20世纪50年代,倪达书发现了草鱼会发生出血这样的病症,随后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展开一系列草鱼出血病病原学研究,1983年陈燕燊和江育林将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 of grass carp)。草鱼患呼肠孤病毒病后,各脏器小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6.
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是导致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在我国广泛流行。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基因序列,设计了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特异性探针和PCR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一步法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试验对反转录和PCR反应体系进行摸索,通过优化的冻干工艺制备出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全预混RT-PCR试剂,在荧光定量PCR中,冻干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个模板,是普通PCR的100倍。批次间变异系数小于4%。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出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而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无检测信号。该冻干试剂4℃保存12个月,室温25℃保存3个月,37℃保存15d,敏感性仍为10个,与第1d相同;利用手持单通道荧光PCR仪,可在42min内完成核酸诊断。本试验基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合核酸扩增体系冻干工艺制备的全预混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RT-PCR试剂具有耐保存便于运输、准确性高、仪器拓展性好的特点,对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快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草鱼鱼种最易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对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草鱼出血病流行于水温较高的6—10月,水温27℃以上最为流行,8月份为高峰期。根据病鱼所表现的症状及病理变化,大致可将症状区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     
<正>│病原│草鱼出血病是危害草鱼的主要病害,其病原是草鱼呼肠弧病毒,也称草鱼出血病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鱼类病害,对2龄以下草鱼鱼种危害特别严重,2龄以上草鱼少见出血病。│症状│按病鱼的症状,草鱼出血病大致可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三种类型,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种和三种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9.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造成我国草鱼养殖风险的主要疾病之一。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致病毒株,为了研究其流行规律,本文基于稀有鮈鲫感染GCRV-JX02的研究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RT-qPCR定量等方法开展GCRV-II水平和垂直传播的研究,结果显示,水平传播中浸泡感染和共培养感染都能使稀有鮈鲫成为GCRV-II的无症状携带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和80%;其中共培养感染直接导致8%的稀有鮈鲫死亡。感染后无症状的稀有鮈鲫经热休克处理,浸泡感染与共培养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7.14%和100%,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95%和100%。腹腔注射感染GCRV-JX02后存活的无症状稀有鮈鲫每0.01克精巢与卵巢中病毒拷贝数分别为3.64×106和6.84×106。垂直传播实验中稀有鮈鲫单个的卵子、未受精卵、受精卵和幼鱼的平均病毒拷贝数为1.98×103、1.15×104、4.75×103和6.74×104,幼鱼中病毒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卵子与受精卵时期,表明GCRV-JX02不仅能够在稀有鮈鲫中垂直传播,还能伴随幼鱼的发育不断扩增。本研究阐明了不同传播途径下GCRV-Ⅱ的传播潜力,有助于评估草鱼出血病的流行风险,且为筛选阻断草鱼呼肠孤病毒传播的药物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李壮 《科学养鱼》2016,(3):22-23
正草鱼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十多种,而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鱼种构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饵料、渔药乱用、滥用,草鱼养殖水体环境逐渐恶化,养殖病害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也严重制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the grass carp hemorrhage reovirus,简称GCHV,国际上也简称GCRV)引起的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在25-28℃以上时最为流行,8—9月份为流行高峰,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鱼出血病是危害中国淡水养殖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virus,GCRV),其中,HZ08株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毒株。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流行株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S7基因保守区,设计了一对能特异性扩增154 bp片段的引物和TaqMan探针,用含有S7基因全长的重组质粒PAVX1-S7作为标准品,构建质粒拷贝数与CT值的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可重复性、敏感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标准曲线在6.0×1010~6.0拷贝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少可检测到6个阳性质粒,有较高的敏感性;试验内及试验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82%与0.41%~0.52%,重复性强;对水生动物其他病毒均无扩增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应用该方法对采集的32份草鱼出血病样品进行检测,其中28份为阳性,而以常规RT-PCR检测同样的样品,仅23份为阳性。本研究建立的草鱼呼肠孤病毒流行株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方面具有较好的测试结果,在GCRV的快速检测和病毒初步定量中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该病毒引起草鱼鱼种出现严重的出血病。GCRV基因组由11个分节段的双链RNA构成,NS79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HN14株S4节段编码的蛋白。根据草鱼呼肠孤病毒编码NS79的c DNA序列,经PCR扩增NS79基因部分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NS79E-p ET-32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出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5k Da,表达的重组蛋白用Ni-IDASefinose(TM)树脂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测定其效价大于1:64000。这些结果为NS79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六、常见鱼病的种类、特征和治疗鱼病主要有病毒性鱼病、细菌性鱼病、藻菌性鱼病和原生动物性鱼病、蠕虫性鱼病、甲壳动物性鱼病及营养性鱼病、水质引起的鱼病等。一、病毒性鱼病1草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种饲养阶段,由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ofgra?..  相似文献   

15.
草鱼出血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鱼全身出血,鱼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都明显地低于健康鱼。病毒侵袭草鱼后,小血管的内皮广泛受损,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从而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引起广泛性出血。由于循环血量减少和小血管阻塞,导致大多数组织和器官缺氧而变性和坏死;尤其是造血组织的坏死,更加速病鱼死亡。此外,还在草鱼血液中首次发现嗜碱粒细胞,查明了草鱼出血病同草鱼肠炎病的肠道组织病变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济宁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淡水渔业大市,各类宜渔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渔业经济在全市农业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而其中草鱼作为一种优质大宗淡水鱼类品种,在我市渔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变化,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等病害频发,给草鱼生产带来很大压力,其中尤其以呼肠孤病毒出血病所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阶段,发病致死率在90%以上。2015年始,济宁市渔业局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展科技合作,大  相似文献   

17.
2.养殖疾病控制的需要20世纪我国水生动物疾病流行的特点是70~80年代流行草鱼出血病;90年代流行对虾白斑病毒病;90年代~20世纪末流行海水鱼类虹彩病毒病,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80年代我国养殖草鱼因呼肠孤病毒病造成30%以上的死亡,1993年养殖对虾因白斑病(一种杆状病毒病)造成  相似文献   

18.
由病毒引起的青鱼出血病是危害青鱼最严重的疾病。虽然确证了青鱼出血病的病原是病毒,但未见国内外有关对其分离和鉴定的报道。本研究采用了CIK细胞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和EPC细胞系,对其进行了病毒分离,并进行了电镜观察,及物理、化学特性的检测。证实青鱼出血病病是一种RNA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  相似文献   

19.
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淡水养殖业最大宗的养殖品种。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严重威胁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病主要室危害1~2龄草鱼鱼种,感染此病的草鱼死亡率达到60%~90%。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减少草鱼养殖过程中因草鱼出血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对草鱼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现针对草鱼出血病的疫苗、免疫增强剂、抗病毒药物及生态防控产品和技术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  相似文献   

20.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致病机制及抗病毒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危害性最大的草鱼病原体。该病毒基因组由11条双链RNA组成,共编码7种结构蛋白和5种非结构蛋白。报告总结了呼肠孤病毒在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细胞凋亡、细胞融合、细胞膜渗透、干扰素分泌、细胞分裂以及细胞压力小体等方面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研究进展;论述了蛋白酶抑制剂、RNA干扰(RNAi)机制、干扰素诱导素、GCRV干扰颗粒及小分子化合物等抗病毒策略的分子作用机制。报告预测基于中草药的免疫增强剂和口服化基因工程抗病毒疫苗将是最容易被市场化的两种绿色抗草鱼出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