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究不同水分(75.65%和71.39%)下,添加剂(蔗糖添加量:20 g·kg-1和甲酸添加量:6 mL·kg-1)对袋贮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发酵品质、养分及硝基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或甲酸,灰绿藜青贮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氨态氮含量和pH极显著降低(P<0.01)。晾晒使灰绿藜青贮干物质含量、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灰分和pH升高;同时降低青贮中的硝酸盐、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添加蔗糖或甲酸和晾晒对灰绿藜青贮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无显著影响。添加蔗糖或甲酸能改善灰绿藜青贮发酵品质尤其是晾晒后青贮。  相似文献   

2.
以分别晾晒4h、8h、12h和24h后调制的紫花苜蓿青贮为主要原料,添加8%豆粕和22%玉米粉后进行二次青贮,室温贮藏45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和玉米粉能显著改善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次青贮的发酵品质(P<0.05),而对于晾晒12h、2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添加组的发酵品质普遍较差;第二次青贮后,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含量随着晾晒时间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晾晒4h、8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再添加玉米粉和豆粕调制混合发酵饲料是可行的,其中以晾晒4h后青贮的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为原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不同晾晒时间和青贮时间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玉米(Zea mays L.)青贮品种“曲辰9号”为试验材料,将乳熟末期的青贮玉米全株收获粉碎后,在阴凉处分别晾晒0(对照,CK)、1、2、3、4 d,然后在塑料桶(5 L)中分别进行青贮,待青贮60、90、120 d时进行发酵品质的评定。结果 青贮玉米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晾晒2、3、4 d后含水量显著(P<0.05)低于CK;用晾晒2、3、4 d的全株青贮玉米原料进行青贮,pH值显著(P<0.05)高于CK,晾晒2 d青贮120 d处理除外。晾晒时间对乳酸、丁酸、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产生显著(P<0.05)影响,青贮时间仅对乳酸、丁酸产生显著(P<0.05)影响,其中,乳酸含量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丁酸含量在原料晾晒之后明显增加。CK处理中,青贮90、120 d的NDF含量显著(P<0.05)高于青贮60 d处理。利用氨态氮、乙酸、丙酸、丁酸开展V-Score分析,晾晒导致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降低,试验中品质较优的青贮为原料粉碎后未经晾晒的处理(CK)。结论 在未经晾晒处理下进行青贮60 d的青贮玉米,综合品质较高。在青贮玉米原料含水量为74%时,不建议粉碎之后通过晾晒降低含水量再青贮。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及晾晒后的紫花苜蓿和裸燕麦为原料,分别设计紫花苜蓿单贮、裸燕麦单贮、裸燕麦∶紫花苜蓿=1∶1、裸燕麦∶紫花苜蓿=2∶1及裸燕麦∶紫花苜蓿=1∶2混贮等5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评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贮苜蓿在感官评定、V-Score及Kaiser评价体系中表现一般,而晾晒及混合青贮各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评分。晾晒和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产生影响,两者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H值、 PA(丙酸)、AA(乙酸)、BA(丁酸)和AN/TN(氨态氮/总氮)含量(P<0.01或P<0.05),显著或极显著升高LA(乳酸)含量(P<0.01或P<0.05),其中以裸燕麦∶紫花苜蓿=2∶1降低或升高最明显。晾晒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粗灰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的所有发酵项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晾晒和混合青贮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对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从青贮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及养分含量来看,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且晾晒相对于鲜贮更易于青贮,而无论晾晒和鲜贮,当裸燕麦∶紫花苜蓿=2∶1时,青贮品质均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5.
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对其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品种青贮专用型玉米全株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差异,以郑青贮1号、金岭青贮17号和京科青贮516为试验材料,于1/2~3/4乳线期刈割,使用聚乙烯发酵袋(50 cm×80 cm)在实验室条件下发酵60 d,开袋后进行感官评价,测定发酵品质,风干样粉碎后用于常规化学成分及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感官评分等级均为良好级,其中,籽粒含量和总评分差异极显著(P<0.01),色泽及气味差异显著(P<0.05)。品种间各项发酵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费氏评分≥110.00分,发酵品质均为优级。各品种青贮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粗灰分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差异极显著(P<0.01),且相对饲喂价值>121.00。品种间青贮产量及能量价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郑青贮1号的奶吨指数、总可消化养分及各项能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干物质产量及奶亩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1),金岭青贮17号的干物质产量显著较高(P<0.01),奶吨指数、总可消化养分及各项能值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P<0.01),奶亩指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各品种碳水化合物组分剖分及体外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金岭青贮17号的体外干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和郑青贮1号(P<0.01),京科青贮516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郑青贮1号(P<0.01),郑青贮1号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极显著高于京科青贮516(P<0.01)。综上所述,金岭青贮17号为优异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其次为京科青贮516。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紫花苜蓿、玉米、豆禾混合(苜蓿、玉米青贮鲜草质量比5∶5)为试验材料,分别添加甲酸、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进行青贮,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青贮发酵6个月,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指标。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钠、EM原液和植物乳杆菌组苜蓿青贮的灰分、粗蛋白、钙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组苜蓿青贮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酸、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玉米青贮水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组玉米青贮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玉米青贮的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组玉米青贮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氯化钠、EM原液、植物乳杆菌组豆禾混合青贮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酸、氯化钠组豆禾混合青贮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晾晒时间(0h,2h,4h,6h)对菊芋青贮品质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时间(8∶00,10∶00,12∶00,14∶00)取样,在相同的条件下常规青贮50d后,对不同的处理从感官评定与发酵指标测定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不同晾晒时间的菊芋青贮饲料品质。结果表明,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后,芳香味较浓,色泽与原料色较接近,茎叶结构保存尚好,感官评定得分较高;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pH值最低,为4.27,显著低于对照(P<0.05),更有利于青贮长时间贮存;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表明,晾晒2h的饲料粗蛋白(CP)保存尚好,粗脂肪(EE)含量最高,为8.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CA)含量最低,为13.58%,酸性洗涤纤维(ADF)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最低。综上所述,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以无添加剂为对照,研究了添加剂:苯甲酸钠、酪蛋白酸钠、十六烷酸、糖蜜和丙酸,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脂肪酸的影响。青贮65 d后开窖,检测发酵品质指标和各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的pH低于4.50,乳酸含量达到54.25 g·kg-1 DM,丁酸含量低于5.00 g·kg-1 DM,弗氏评分为64.33,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苜蓿青贮饲料中的亚油酸(C18:2n6)和亚麻酸(C18:3n3)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青贮后,与对照组相比,十六烷酸和酪蛋白酸钠添加组分别不显著(P>0.05)和显著地(P<0.05)降低了乳酸含量;酪蛋白酸钠添加组增加了丁酸含量(P<0.05);二者的弗氏评分低于50.00,降低了发酵品质。与此相反,苯甲酸钠、丙酸和糖蜜添加组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减少了氨态氮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弗氏评分分别为70.33、74.33和67.67,进一步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与对照相比,苯甲酸钠和丙酸添加组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18:2n6或C18:3n3的含量,而糖蜜添加组降低了C18:2n6和C18:3n3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丙酸和苯甲酸钠适宜于作为青贮添加剂生产优质紫花苜蓿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9.
添加剂对红豆草鲜贮或晾晒后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豆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科学依据。将红豆草分为2组,其中1组以鲜样进行青贮,分别设对照、添加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另1组晾晒后进行同样的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能够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晾晒后青贮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青贮饲料中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甲酸能够极显著降低红豆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提高乳酸的生成量(P<0.01)。晾晒可以极显著地增加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含量(P<0.01);添加甲酸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红豆草在单独青贮时因较高的缓能值和低含量的碳水化合物(WSC)而不易调制为优质的青贮饲料,通过添加甲酸可以显著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纤维素酶、乳酸杆菌微生物制剂、‘贮宝1号’纤维素降解菌液作为青贮添加剂进行青贮生产利用研究,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CK):青贮原料中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2: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处理3:青贮原料中添加纤维素降解菌液;处理4:青贮原料中添加乳酸菌剂。经30d青贮发酵。结果表明:各种青贮添加剂均能降低青贮饲料的pH和NH3-N含量,显著提高乳酸含量;在营养品质方面,处理2~4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6.73%、9.20%和1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2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CK降低了17.72%和12.19%。试验结果显示,3种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改善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效果,提升青贮饲料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第二茬初花期刈割的紫花苜蓿为原料,晾晒至干物质含量在60%左右,针对影响苜蓿青贮品质的添加剂和青贮密度两个因素,设计两因素试验,分别在600和650 kg·m-3青贮密度条件下添加植物乳杆菌(LP, 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酪乳杆菌(LC, Lactobacillus. casei)、蔗糖(S, sucrose)、纤维素酶(CE, acremonium cellulose)、LP+S、LC+S、LP+CE和LC+CE,以不添加作为对照。发酵45 d后进行开罐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S、S+LP和S+LC对于苜蓿青贮品质有一定的改善,这3个处理组的pH值、丁酸含量、NDF含量和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添加CE、LP+CE和LC+CE对苜蓿青贮品质没有明显的改善;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密度对苜蓿青贮品质没有明显改善,但对干物质含量和氨态氮占总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两因素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制剂对不同比例苜蓿和披碱草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昆昆  玉柱  邵涛  刘平督 《草业学报》2010,19(4):94-10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制剂添加量(lactobacillus)对不同比例苜蓿和披碱草45d混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苜蓿和披碱草青贮的发酵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除了70∶30混贮比例外,其他混贮比例都改善了青贮的发酵品质,其中以30∶70混贮比例效果最好;添加剂和混贮比例对青贮的发酵品质有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在各个混贮比例中,都以添加0.0250%的乳酸菌制剂效果最好,pH值降得最低,氨态氮含量生成最少,青贮V-Score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低水分虉草(DM:525.44g·kg-1)为研究对象,探讨青宝Ⅱ号(FS)、乳酸菌制剂Ⅰ (LAB Ⅰ)、乳酸菌制剂Ⅱ(LABⅡ)、丙酸(PAT)、甲酸钠(SF)等6种添加剂对川西北虉草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剂均能够显著降低pH值(P<0.05);除PAT处理外,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SF处理外,其他各添加剂处理的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降低(P<0.05);各添加剂处理均能够提高虉草青贮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各添加剂均能够改善虉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其中以LABⅡ(0.033 g·kg-1FM)的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ensiling characteristics, 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nutritive value of Chinese yam by-product (CYBP) silage treated without additive (Control),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LY), with dried beet pulp (BY), or with mixture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dried beet pulp (LBY) for a fermentation period of 150 days. The nutritive value of CYBP silage was studied in an in vivo digestibility trial using wethers in a 4 × 4 Latin square design. Addition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or dried beet pulp greatly improved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CYBP silage. The pH was reduced to below 4.0 and lactic acid was produced at above 4.6% on dry matter basi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reatments in the digestibilities of dry matter, organic matter, crude protein and energy in the silages, but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digestibility were higher ( P  < 0.001) in wethers fed BY and LBY silag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and LY silages. It was estimated that 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 and digestible energy in the CYBP silage averaged 79.1% and 14.3 MJ/kg on dry matter basi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CYBP can be well preserved by making a silage and it is a good potential energy source for ruminant diets.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和添加剂对菊苣和青贮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为调制高质量的混合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菊苣和青贮玉米为原料,按质量比0∶1、1∶3、1∶1、3∶1和1∶0 (分别用0C1M、1C3M、1C1M、3C1M、1C0M表示)进行混合青贮,并分别设置3个添加剂处理,即零添加、5 g·t-1乳酸菌+5 g·t-1纤维素酶(LX)和10 g·t-1乳酸菌+5 g·t-1纤维素酶(2LX),青贮60 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显示,菊苣与青贮玉米混合比例为0∶1和1∶1时青贮饲料的感官评价优于其余3种混合比例的,而且添加剂处理感官评定优于零添加处理的。菊苣和青贮玉米混合青贮可以形成养分互补,有助于均衡青贮饲料整体营养,在青贮原料中添加添加剂则可以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随菊苣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但是发酵品质在菊苣混合青贮比例高于1∶1时显著降低。综合判定菊苣和青贮玉米1∶1混合时其青贮饲料品质最佳,其中又以1C1M/2LX处理最好,纤维组分(NDF和ADF)和氨态氮/总氮含量较低而粗蛋白和乳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添加剂对陇东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添加剂在促进牧草青贮发酵过程中有益菌和酶的活性、提高消化率和改善发酵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初花期刈割的第1茬陇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分析不同添加剂(甲酸、蔗糖、EM菌液和纤维素酶)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处理组苜蓿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得分均高于无添加剂对照组,pH、乙酸和氨态氮(NH3-N)/总氮(TN)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且未检测到丁酸和丙酸。4种添加剂处理组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蔗糖组、EM菌液组和纤维素酶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甲酸组和对照组。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种添加剂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4种添加剂都可以提高陇东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延长有氧稳定性。但以纤维素酶组pH、乙酸和NH3-N/TN含量最低,乳酸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品质最佳,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凋萎和添加剂对稻草裹包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10月底收割的鲜稻草和凋萎24 h稻草(干鲜比分别为36.5%、42.3%)均设4个组,即对照组、糖蜜组(单独添加糖蜜)、青贮宝组(单独添加青贮宝)和糖蜜+青贮宝组(糖蜜和青贮宝联合添加),每组制作3包。常温裹包青贮50 d后,开包采样进行感官品质、发酵参数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显示:无论鲜稻草是否凋萎,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剂糖蜜、青贮宝的添加有利于稻草的裹包青贮;单独添加青贮宝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氨态氮(NH_3-N)含量(P0.05);单独添加糖蜜显著提高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联合添加糖蜜和青贮宝可显著提高鲜稻草或凋萎稻草青贮的粗蛋白质(CP)和钙(Ca)含量(P0.05),显著降低鲜贮稻草青贮的NDF含量(P0.05),显著降低凋萎稻草青贮的NH_3-N含量(P0.05),显著增加凋萎稻草青贮的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凋萎显著降低稻草青贮的干物质回收率和丙酸含量(P0.05),提高稻草青贮的CP和NH_3-N含量(P0.05)。综上,稻草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添加糖蜜和青贮宝有利于提高稻草青贮的发酵品质,稻草青贮前凋萎要适度。  相似文献   

18.
在武威黄羊镇和兰州永登地区,以20个紫花苜蓿不同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对其在初花期的干草产量、株高、茎叶比、鲜干比、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皇后”在黄羊镇和永登地区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8.15和7.78 t/hm2;“甘农4号”在黄羊镇地区株高最高(102.44 cm),“驯鹿”在永登地区株高最高(96.44 cm);“陇东苜蓿”在黄羊镇地区粗蛋白含量最高(18.08%),“陇中苜蓿”在永登地区最高(17.91%);“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1.19%),而“太阳神”、“柏拉图”在永登地区并列最低(33.99%);“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9.08%),“北极星”在永登地区最低(42.96%)。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苜蓿王”、 “甘农4号”、“陇东苜蓿”、“北极星”在黄羊镇地区综合表现优异;永登地区“柏拉图”、“皇后”、 “苜蓿王”、 “北极星”综合表现优异,这些品种在上述各地区分别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水稻秸秆的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旨在从黑白花奶牛瘤胃中筛选出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复合菌系,探讨其对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降解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黑白花奶牛瘤胃内容物,经富集培养、刚果红染色初筛,耐酸诱导,滤纸降解复筛,酶活力测定,获得高效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M6。试验设4个处理组:1)水稻秸秆直接自然青贮(CK)组;2)灭菌后水稻秸秆青贮(IRR)组;3)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乳酸菌(CLAB)青贮组;4)灭菌水稻秸秆接种复合菌系(M6)青贮组,分别于青贮3、6、15、45、60和90 d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青贮3 d后,M6处理组pH始终低于其他各组,青贮第60天达到最低值(4.62)。青贮45 d后,M6处理组乳酸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青贮90 d达到最高值(23.90 g·kg-1 DM)。青贮15 d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含量在M6组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第90天达到最低值。青贮60 d后,IRR和M6组保持较高水平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次为CLAB组。综上所述,复合菌系M6在水稻秸秆青贮过程中具有降解粗纤维和促进乳酸发酵的作用,添加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可有效改善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为青贮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贮菌剂在苜蓿裹包青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苜蓿裹包青贮中添加3种不同青贮菌剂JD6、MMD3、X3Q2,分析青贮苜蓿的营养品质,微生物数量以及瘤胃降解率的变化,以研究3种青贮菌剂在裹包青贮条件下对苜蓿青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5个月后,添加青贮菌剂可以显著降低pH值(P<0.05)、NH3/TN值(P<0.05),减少丁酸含量(P<0.01),有利于保存青贮物的营养成分,提高青贮品质。添加青贮菌剂对青贮物的NDF、ADF含量没有影响,对青贮产物干物质和NDF的瘤胃降解率没有影响。添加青贮菌剂可以提高青贮产物中乙酸含量(P<0.05),减少酵母菌和霉菌数量(P<0.05)。3种青贮菌剂在苜蓿裹包青贮试验中,有利于抑制有害微生物,保存苜蓿营养成分,提高苜蓿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