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连作西瓜(Citrullus lanatus)的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1株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BTF5菌株,并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该BTF5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达63.09%,与Gen Bank中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同源性为99%.因此将细菌BTF5鉴定为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经人工培养基上连续8次传代培养,该细菌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对峙-胚根试验-盆栽试验系统筛选方法,以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从黑龙江省辣椒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4株拮抗细菌,分别命名为菌株 D221、II621、15-1-1、19-2-3.菌株 D221对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大豆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norum)、黄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黄瓜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水稻恶苗病菌(F. moniliforme)具有明显拮抗作用,对辣椒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析,将菌株D221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在GenBank中注册,序列号为JF495161  相似文献   

3.
利用点接法从山东省9个地市的保护地黄瓜菌核病病株根际土壤中初步筛选到21株拮抗细菌,其分布率与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经平板对峙培养复筛出4株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细菌。该4个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宽带,其中菌株BSH-4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1.1%,抑菌带宽度为18.5mm;4个菌株对黄瓜猝倒病菌、蔓枯病菌、枯萎病菌和立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茄子绵疫病菌等7种常见蔬菜土传病害的致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菌株的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等指标,初步确定4菌株中1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中筛选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方法】随机采集多年耕作的番茄大棚土壤样品30份,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中分离细菌,以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株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供试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菌丝形态的影响及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效。用饱和度分别为10%,20%,25%,30%,35%,40%,50%,60%,70%,80%,90%和100%硫酸铵对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液进行沉淀,测定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采集的3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253株细菌,经病原真菌定向筛选后,得到1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稻瘟病菌有较强生防效果的细菌FC12-05,经鉴定FC12-05为西姆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FC12-05菌株无菌发酵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02%和92.43%,EC50分别为10.14和10.78 mL/L;对抑制辣椒疫霉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4.60%和92.45%,EC50分别为2.09和2.53 mL/L;对番茄疫霉根腐病的盆栽防治效果高达93.50%。在硫酸铵饱和度为10%~25%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硫酸铵饱和度为20%时获得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霉病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圈直径达19.33 mm;硫酸铵饱和度≥30%时,无沉淀析出,对辣椒疫霉病菌无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拮抗细菌FC12-05对番茄疫霉根腐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能显著抑制番茄疫霉根腐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获得对辣椒疮痂病菌具有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并对其生防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为辣椒疮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课题组构建的内生细菌库中的268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抑菌圈法筛选获得辣椒疮痂病菌的拮抗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明确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PCR扩增检测拮抗菌株的脂肽类物质合成基因.[结果]从268株内生细菌中筛选获得189株对辣椒疮痂病菌具有不同拮抗效果的菌株,占筛选总菌株数的70.52%,其中菌株B10(3)对辣椒疮痂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培养4 d时抑菌圈半径为21.0 mm.综合菌株B10(3)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鉴定结果,推断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faciens).菌株B10(3)的代谢产物对辣椒疮痂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且能扩增出8个脂肽类物质合成基因(ituC、yndG、srfAB、srfAA、yndJ、bmyB、bioA和fenD)的目的条带.[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10(3)对辣椒疮痂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且具备合成脂肽类物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防治辣椒土传病害的优良生防菌种资源,从多年连作重茬的辣椒健康植株根系内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放线菌PES-A23。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抗菌谱较广,对辣椒疫霉菌、辣椒炭疽病菌、辣椒镰刀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梨腐烂病菌、水稻稻瘟菌、白色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显著抑制效果,通过16s rDNA测序、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为鲤链霉菌(Streptomyces carpaticus)。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菌株TNF53的分类地位及其抑菌活性,采用试剂盒法、滤纸片扩散法和对峙培养法对从云南榧树叶片上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TNF53进行分子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初步鉴定,TNF53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该菌粗提物对三七丝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辣椒镰刀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其中对三七丝核病菌的抑菌活性最明显。以上结果表明该菌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抗性。  相似文献   

8.
4种茄科作物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番茄、茄子、烟草和辣椒健康植株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的不同种、品种及植物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数量有所不同.不同作物每克鲜重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1180-11160 cfu;各作物植株不同部位均以果中内生细菌的数量最少,根和茎中的内生菌数量较多.拮抗测定表明,各植物体内均存在对番茄青枯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内生细菌占总数的16.21%,而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占总数的28.53%.从拮抗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对黄瓜枯萎病有20.83%-79.17%的防病效果,此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也有一定拮抗作用,内生性测定表明,3菌株均能进入宿主植物番茄和茄子体内,经初步鉴定3菌株均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  相似文献   

9.
3株海洋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 s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10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培养法对不同来源的L1-9、HW1-2和XS1-4等3株海洋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L1-9菌株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菌株HW1-2和XS1-4对不同的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株海洋细菌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菌作用明显低于相应菌液.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具有高效、广谱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从实验室及葡萄、黄瓜、西红柿的根和根际土壤中培养得到282株细菌,以13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分离细菌的发酵液和发酵滤液对靶标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共有9株分离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4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所有13株靶标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较为广谱的抑菌作用。其中k8j菌株的抑菌效果与其它拮抗菌株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其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的抑制率最高,达到了92.02%。9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滤液对不同的靶标病原菌也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HMGR-2菌株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了4.15cm;菌株k8j的发酵滤液对11株病原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除水稻稻瘟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外),并与其它拮抗菌株比较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该菌株的代谢产物也具有较为广谱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抑制真菌病害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到132株细菌和链霉菌,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到3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其中一株链霉菌经测定对稻瘟菌、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具明显抑制作用,该菌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是一种新的几丁质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对番茄土传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方法]该研究以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为靶标菌,利用梯度稀释涂板法和平板对峙生长法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分别对这2种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并对其抑菌谱及代谢分泌物进行测定,运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拮抗细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从60份土样中分离出对番茄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59株,其中抑菌圈直径25 mm的有10株;对番茄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30株,其中抑制率30%的有4株。上述14株菌株中,N23-2、N58-2、NF59-3、NF61-1对多种病原细菌和病原真菌皆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有12株,产蛋白酶的菌株有11株,产嗜铁素的菌株有6株。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有4株属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3株属链霉菌(Streptomyces),3株属假单胞菌(Pseudomonas),4株属芽孢杆菌(Bacillus)。[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番茄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对野核桃(Juglans regia L.)枝枯病有效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uglanconis juglandin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观察拮抗细菌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分析该拮抗菌株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菌株QB002对野核桃枝枯病菌(J.juglandina)的生长抑制率为88.6%,同时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li,C.salicicola)、枣果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李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都有一定抑制作用。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在NA培养基上单菌落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中间有褶皱,不透明,表面不光滑。结合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明确菌株QB00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能使供试病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从连云港附近海域及市场采集的褐藻、绿藻、虾、三疣梭子蟹、日本鲟、文蛤以及海水和海泥等150个样品,分离到海洋细菌385株。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分离到的海洋细菌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腐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sp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从中获得具抑菌作用的细菌3株,分别是分离自连岛死鱼样品的L1-9菌株、黄窝漂浮枯草样品的HW1-2菌株和分离自西墅虹益蛏样品的XS1-4菌株。菌株L1-9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腐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采用滤纸片培养法测定的结果表明:3个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的植物病原真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抑菌作用低于菌株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新的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菌种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番茄植株中分离得到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其对病原菌的广谱抑制效果,将菌体特征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生防菌进行初步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并采用温室栽培试验对其进行抗病效果初探。结果表明,从番茄中分离的1株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菌株wm005,对西瓜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立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葡萄炭疽病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性。根据菌体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初步鉴定该菌为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 wm005)。温室栽培试验表明菌株wm005对由西瓜枯萎病菌引起的西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为75.1%),高出化学药剂百菌清防效16.9百分点,说明菌株Bacillus vallismortis wm005具有很好田间应用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后续研制叶面微生物菌肥提供优良固氮菌种,以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辣椒叶际固氮细菌,测定其固氮能力和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并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从辣椒叶际共分离得到2株具有高效固氮性能的自生固氮菌LJ-1和LJ-2,分别鉴定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和根瘤菌(Rhizobium sp.),固氮酶活性分别达93.26和102.23 U·L-1。两株菌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和耐酸碱能力,对油菜菌核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抑制效果可达50%以上。因此,辣椒叶际固氮菌LJ-1和LJ-2是具有固氮和生防作用的多功能细菌,可为进一步研发优良的叶际固氮菌肥提供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2株内生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了2株内生拮抗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观察了其发酵液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及病菌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其发酵液、细菌悬浮液以及高温处理的发酵液在离体黄瓜上对灰霉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菌株能强烈抑制灰霉病菌生长,其发酵液也能明显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且发酵液高温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在离体黄瓜片上检测菌株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2菌株发酵液及其细菌悬浮液均能较好地抑制灰霉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两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实验室保存的及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52株细菌中筛选出2株对草莓根腐病菌(Pestalotiopsispho tiniae)具有极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3282(待鉴定)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其抑菌效果均达到了92 2%。另外,对上述2株细菌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为,所测试病原菌菌丝畸形,原生质浓缩,菌丝断裂。拮抗菌发酵液对根腐病菌的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每皿含量分别为80μL和100μL发酵液原液时该病原菌基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等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拮抗菌发酵液、皿内竞争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研究了36株生防菌对辣椒疫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及黄瓜枯萎病4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4种病原真菌在含有不同拮抗菌发酵液的平板上生长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供试拮抗菌对4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36株供试拮抗菌对辣椒疫霉、西瓜枯萎菌、黄瓜枯萎菌和棉花枯萎菌有抑制效果的菌株数分别为30(占83.3%),27(占75%),24(占66.7%)和26(占72.2%)株。(2)36株供试拮抗菌中,与辣椒疫霉、黄瓜枯萎菌、棉花枯萎菌及西瓜枯萎菌具有竞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有19(52.7%),10(27.8%),6(16.8%)和11(30.6%)株。(3)菌株95W06,64G12,87W14,63G06,03GY022,31-4G02,28G14及10G27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均失去对辣椒疫霉的抑制作用,表明此8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不稳定。(4)利用拮抗菌与病原菌的竞争抑制试验,可以从大量拮抗性菌株中快速筛选出有实际防效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20.
内生细菌对番茄青枯病的控病作用及其抗菌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初步筛选出的10株番茄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细菌,通过平板拮抗和盆栽控病试验进一步筛选具有较好防效的菌株。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株内生拮抗细菌(01-144,01-189,TR 03-081,TR 03-108,TR 03-124)对番茄青枯病有良好防效。对上述5株内生拮抗细菌进行盆栽控病试验,结果显示,利用拮抗菌的去菌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菌悬液;再利用这5株内生拮抗细菌的无菌发酵液作平板拮抗试验,得到对青枯病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TR 03-081菌株,而且研究发现该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烟草赤星病、茄子褐纹病等病害的病原菌也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表明该菌具有较广的抗菌谱,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