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白术多糖对热应激雏鸡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8日龄岭南黄鸡幼雏108羽,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6羽,设常温及热应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组热应激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400和600mg/kg白术多糖,试验期28 d,测定雏鸡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mg/kg白术多糖可显著降低热应激雏鸡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添加200mg/kg白术多糖可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含量(P<0.05),显著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0.05);与热应激对照组相比,各添加剂量白术多糖试验组雏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饲喂白术多糖均可不同程度提高热应激雏鸡血清激素含量,但随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以100、200mg/kg添加浓度效果最好,对四碘甲腺原氨酸作用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饲料中添加100、200mg/kg白术多糖对维持热应激雏鸡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含量的稳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硒对热应激小白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7只4周龄健康小白鼠,采用单因素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极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糖甘油三酯(TG)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血糖含量(P0.05);试验2组与试验1组相比,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1)。按每克体重添加0.4mg硒可增强小白鼠的热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Υ-氨基丁酸(GABA)对断喙应激条件下雏鸡生长性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脾脏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oma/leukemia-2,Bcl-2)和Fas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固始鸡公雏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其中A、B、C组均为断喙组,饮水中分别添加40、60和80mg/kg的GABA;D组不断喙,不添加GABA;E组断喙,不添加GABA.结果表明:1)断喙应激导致雏鸡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添加GABA可以提高采食量和体重;2)断喙应激引起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升高,第1、5天E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添加80mg/kg GABA显著降低了血清IL-1β含量(P<0.05);与D组相比,断喙后第1、7天E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添加80mg/kg GABA后显著降低(P<0.05);3)E组第1、3、7天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D组,添加GABA后下降,且随着GABA剂量加大而进一步降低(P<0.05),添加80mg/kg GABA可轻度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GABA在改善断喙应激雏鸡生长性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同时添加GABA抑制了断喙应激后雏鸡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脾脏中促凋亡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的升高,且添加80mg/kg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γ-氨基丁酸对蛋鸽产蛋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对蛋鸽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月龄的蛋鸽96对,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对。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0(试验I组)、40(试验II组)、80mg/kg GABA(试验III组),试验期40d。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GABA对蛋鸽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20mg/kg GABA组总蛋重提高了4.61%(P0.05);20、40、80mg/kg GABA组产蛋间隔较对照组分别缩短了6.76%(P0.05)、10.08%(P0.05)和9.55%(P0.05)。②80mg/kgGABA组白蛋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2.82%(P0.05),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了2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20mg/kg GABA组血清尿素氮水平降低了16.44%(P0.05);日粮中添加GABA对血清总蛋白、钙、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无显著的影响(P0.05)。③日粮中添加GABA对血清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GABA初步改善了蛋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和小肠黏膜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21日龄断奶仔猪4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μg/kg EGF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2)断奶后7 d,Ⅱ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Ⅱ组和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断奶后14 d,Ⅲ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且Ⅲ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值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饲粮中添加EGF对断奶仔猪血清尿素氮、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长激素含量,白蛋白/球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3)断奶后7 d,Ⅱ组血清牛磺酸、丙氨酸、瓜氨酸和组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Ⅲ组(P0.05),Ⅱ组血清精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各组之间其他血清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断奶后14 d,与Ⅰ组和Ⅲ组比,Ⅱ组空肠黏膜缬氨酸和回肠黏膜半胱氨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Ⅱ组空肠黏膜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有升高趋势(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高剂量EGF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等生化指标含量,而饲粮中添加低剂量EGF能够降低血清和小肠黏膜部分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LJE)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2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4(LJE-14组)、28(LJE-28组)、56 g/d(LJE-56组)的金银花提取物。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P0.05),而对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肌酐含量(P0.05),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银花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血清葡萄糖含量呈二次升高趋势(P=0.072)。4)LJE-28组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热休克蛋白-72含量的趋势(P=0.084)。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热应激奶牛免疫应答,有助于缓解奶牛热应激。本试验条件下,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金银花提取物适宜添加量为28 g/d。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鲫鱼的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的影响,用发酵豆粕分别替代基础日粮(含鱼粉10%)中0(FSM0)、20%(FSM20)、40%(FSM40)、60%(FSM60)、80%(FSM80)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重量(29.24±0.07)g的鲫鱼幼鱼56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日摄食率、存活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FSM60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肠体比高于FSM0组。全鱼粗蛋白含量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FSM60组粗脂肪含量、内脏脂肪率低于FSM0组,FSM0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发酵豆粕处理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均高于FSM0组。中、后肠FSM60组肌层厚度和绒毛宽度显著大于FSM0组(P0.05),FSM40组绒毛长度高于其余各组。综上所述,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可以提高鲫鱼的生长、代谢能力,改善鲫鱼肠道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将蒲公英水提物添加在鲫鱼饲料中喂养鲫鱼70d,观察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各组鲫鱼的生长、鱼体成分、消化酶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2%的蒲公英水提物能促进鲫鱼的生长,对鲫鱼的肉质有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鲫鱼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4%、2%蒲公英水提物组鲫鱼血液白细胞数目均极显著增多(P0.01);4%、2%和1%的蒲公英水提物对鲫鱼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2%的蒲公英水提物能显著提高鲫鱼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断奶应激对奶水牛犊牛的影响,选用5头健康犊牛,分别于断奶前1 d、断奶后1、14和21 d进行采血,测定犊牛的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奶水牛犊牛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数、单核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血糖含量、皮质醇含量、免疫球蛋白G含量在断奶前后无显著变化(P > 0.05);中性粒细胞数在断奶后21 d显著低于断奶前1 d(P < 0.05);血清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在断奶后显著高于断奶前(P < 0.05);血清尿素氮含量在断奶后21 d显著高于断奶前1 d(P < 0.05);血红蛋白含量在断奶21 d显著低于断奶前1 d(P < 0.05)。结果表明断奶应激不仅影响了奶水牛犊牛的生理机能,而且降低了其免疫力和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绞股蓝粉对产蛋高峰期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体况相近的京粉2号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只。从1周龄开始,在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和1.0%的绞股蓝粉,对照组为不添加绞股蓝粉。饲喂至29周龄(产蛋高峰期)时进行血清生化水平测定。结果表明,绞股蓝粉添加量为0.5%时,总胆固醇(T-chol)含量显著降低25.93%(P0.05),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下降40.91%(P0.05);绞股蓝粉添加量为1.0%时,T-chol含量和TG含量分别降低23.05%、37.76%(P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钙(Ca)和血清磷(P)含量在试验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日粮添加不同含量的绞股蓝粉可显著降低血清T-chol和TG含量(P0.05),且对蛋鸡肝脏正常功能及血清Ca、P沉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的22周龄商品代罗曼褐蛋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正常温热环境,温湿指数(THI)介于64.9~68.9;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环境,THI72;Ⅲ~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甜菜碱,均为热应激环境,THI72。试验期为14周。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破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显著降低了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重及血清总蛋白(TP)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P0.05)。与Ⅱ组相比,Ⅳ组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量和血清TP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Ⅴ组入舍母鸡产蛋量及血清TP、白蛋白(ALB)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而Ⅳ组和Ⅴ组的血清CK、GPT活性却显著降低(P0.05),且Ⅴ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热应激可使产蛋鸡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导致生产性能下降,而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入舍母鸡产蛋率和入舍母鸡产蛋重,并改善热应激对蛋鸡的损伤,饲粮中甜菜碱的适宜添加量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将480只9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16组,每组3个重复,探讨谷氨酰胺与L-肉碱对低温下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6%、0.8%,L-肉碱添加水平分别为0mg/Kg、50mg/Kg、75mg/Kg、100mg/Kg,试验期14d。试验结果表明:较正常饲养温度低4~5℃条件下,添加0.4%谷氨酰胺和100mg/KgL-肉碱显著提高低温暴露后第一周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低温暴露后第二周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分别单独添加谷氨酰胺和肉碱对AA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证实同时添加谷氨酰胺和肉碱可有效缓解低温应激对肉仔鸡的损害。0.4%谷氨酰胺和100mg/KgL-肉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0. 98±0.03) 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分别投喂添加0、250、500、1 000、2 000 mg/kg NCG的5种等氮等脂(42%粗蛋白质和7%脂肪)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应用氯化铵进行72 h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特定生长率在250 mg/kg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0 mg/kg组相比,NCG添加量达到2 000 mg/kg时黄颡鱼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2) 500、1 000和2 00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黄颡鱼的肝体比、脏体比及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低,血清尿素含量在2 000 mg/kg组达到最高。饲料中添加NCG对黄颡鱼肥满度,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3)黄颡鱼氨氮应激24、48、72 h的累积死亡率随饲料NCG添加量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在250 mg/kg组累积死亡率达到最低。综上所述,饲料添加250 mg/kg NCG能够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氨氮应激能力,添加2 000 mg/kg NCG降低黄颡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利用率和存活率。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计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NCG的适宜添加量为217.98 mg/kg。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三七提取物制剂对石斑鱼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00尾健康石斑鱼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普通饲料饲养的对照组,在饲料中添加0.5g/kg的低浓度三七提取物组、1.0g/kg的中浓度三七提取物组和2.0g/kg的高浓度三七提取物组。试验结束后测定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成活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结果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三七提取物对石斑鱼的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中浓度三七提取物组效果最佳,平均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31.21%,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16.85%和12.4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1.07%;在饲料中添加三七提取物对石斑鱼的血清生化指标也影响较显著(P <0.05),中浓度三七提取物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0.23%,27.81%和36.23%;在饲料中添加三七提取物对石斑鱼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指标也有显著影响(P <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粮中加入1...  相似文献   

15.
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添加水平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R,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Ⅳ、Ⅴ和Ⅵ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1.6%和20%的谷氨酰胺,试验时间15~42日龄,共28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29~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1.2%谷氨酰胺添加量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但对15~28日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28日龄肉鸡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0.8%谷氨酰胺组显著提高了热应激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1.6%谷氨酰胺极显著降低了热应激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添加1.2%谷氨酰胺极显著降低了42日龄热应激肉鸡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但对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谷氨酰胺可改善热应激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基础饲料中预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慢性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牛磺酸在虹鳟抗热应激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挑选平均体重(203.26±2.01)g的虹鳟450尾,分成3组,分别在18℃条件下预先投喂不同水平牛磺酸(0、600.0、1 200.0 mg/kg)饲料,饲养30 d后,对虹鳟进行慢性热应激(24、25℃)处理,研究基础饲料中预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对热应激虹鳟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其中1 200.0 mg/kg牛磺酸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②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血清中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含量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后减,其中600.0 mg/kg牛磺酸组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③热应激条件下,虹鳟血清中溶菌酶(LZM)活性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且25℃虹鳟血清中LZM活性显著低于24℃(P<0.05);虹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牛磺酸添加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25℃虹鳟血清中AST活性显著高于24℃(P<0.05)。因此,热应激条件下,预添加1 200.0 mg/kg牛磺酸组虹鳟抗氧化能力、部分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抗损伤能力均高于未添加组,说明牛磺酸可作为虹鳟抗热应激的备选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冰水环境应激后及恢复期犬生理常数、血清急性期反应物及氧化还原指标的变化,本试验选取健康中华田园犬8条,分别在冰水环境应激前、冰水环境应激结束时(置于冰水0.5 h后)以及冰水环境应激结束后恢复0.5、1.0、3.0、7.0 h时测定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并于颈静脉采血2 mL,测定血清中急性期应激反应物和氧化还原物质的活性或含量。结果显示:与冰水环境应激前相比,体温、心率及血清热休克蛋白70、皮质醇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冰水环境应激结束时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酸、总羰基、丙二醛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心率及血清维生素E、总羰基、丙二醛含量在冰水环境应激结束后0.5 h时恢复至冰水环境应激前水平(P≥0.05);体温及血清皮质醇、巯基、尿酸含量和铜蓝蛋白活性在冰水环境应激结束后1.0 h时恢复至冰水环境应激前水平(P≥0.05);血清维生素C含量在冰水环境应激结束后3.0 h时恢复至冰水环境应激前水平(P≥0.05)。与冰水刺激结束时相比,犬恢复7.0 h时,其体温、心率及血清皮质醇、维生素E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呼吸频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热休克蛋白70、尿酸、总羰基、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冰水环境应激可显著改变犬的生理常数、血清应激标志物含量和氧化还原状态,恢复期部分指标仍异常,提示临床上应积极采取保暖、补充抗氧化剂等措施缓解冰水环境应激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选用72只35周龄罗曼褐种公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II、III、IV和V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0.8和1.0 mg/kg铬量的CrCl3,以探讨CrCl3对低温条件下种公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种公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含量均有所下降。本结果提示:在低温条件下,日粮中添加0.6~1.0 mg/kg铬量的CrCl3不仅能显著抑制由低温引起种公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还能抑制种公鸡血清蛋白质分解,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冷应激对组织细胞膜的损伤,保护机体细胞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海兰褐蛋鸡36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6%普通未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2、3、4组分别用6%、8%、10%的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加深(P<0.05),而试验1、4组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1组总蛋白、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尿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4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总钙和钾含量均逐步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则逐步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8%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棉籽粕膨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的影响,提高蛋鸡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研究益生菌类添加剂对鲫鱼生长性能与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50尾20g左右的鲫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50尾。在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益生菌组(对照组)、0.05%益生菌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1)和0.1%益生菌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2)。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45d的试验,分别在0、15、30、45d对各试验组鲫鱼进行称重,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同时采用尾静脉采血的方式收集4个时期各试验组鲫鱼血液,检测各试验组鲫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草转氨酶、三酰甘油、乳酸脱氢酶、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葡萄糖等水平。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试验组2的鲫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1的鲫鱼生长性能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在免疫指标方面,试验组2的SOD、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葡萄糖在各阶段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而试验组1的鲫鱼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证实,在饲料中添加0.1%的益生菌能有效提高鲫鱼生长性能,并改善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