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中黄芩苷的正交提取工艺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提取法提取黄芩中黄芩苷,HPLC法检测其含量,并测定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供试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最佳正交提取工艺为A2B2C3,即乙醇浓度70%、体积100mL、冷浸36h,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50mg/mL和0.20mg/mL。  相似文献   

2.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乙醇回流提取获得中草药连翘粗提物,利用MIC值测定、溶血活性测定、免疫印迹、RT-PCR、LDH及live/dead等试验方法研究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大于2 048 mg/L,表明连翘提取物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连翘提取物在16~128 mg/L时,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分泌,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研究结果提示连翘提取物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药物,可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考察了茅膏菜水提物和醇提物体外抑菌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对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采用管碟法测试抑菌效果和Fenton法清除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茅膏菜醇提物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茅膏菜水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值相等,为62.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与MBC也相同,为125.00 mg/mL;醇提物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MIC与MBC值相等,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与MBC也相同,为15.63 mg/mL。茅膏菜水提物及醇提物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见,茅膏菜水提物和醇提物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的建立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中生物碱,并对其进行TLC检测,建立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用红茂草浓缩液对3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以95%乙醇:冰乙酸:水:浓氨水(15:0.5:2.5:0.5)为展开系统,分离效果最好,斑点清晰;对供试菌MIC测定结果分别为:大肠埃希氏杆菌0.18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14mg/mL、粪肠球菌0.26mg/mL。红茂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TLC检测技术可作为红茂草提取物中生物碱质量控制方法,且该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苦豆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苦豆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三种奶牛乳腺炎病原菌,采用苦豆子总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定碱等4种苦豆子生物碱进行药物敏感度试验,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与槐定碱对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三种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均有相似的抑菌活性,其中最为敏感的为无乳链球菌,MIC为3.125 ~ 6.25 mg/mL,其次为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6.25 ~ 12.5 mg/mL.氧化苦参碱与氧化槐定碱表现较弱的抑菌活性.研究为苦豆子生物碱用于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盐穗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解决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问题,笔者测定盐穗木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显著高于乙醇提取物,盐穗木乙醇提取物和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的MIC分别为150.00 mg/mL和25.00 mg/mL,MBC分别为250.00 mg/mL和50.00 mg/mL。说明盐穗木正丁醇萃取物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甘草、黄连、板蓝根、黄芩、黄芪、大青叶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获得6种中药醇和水提取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的中药提取物;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而探明该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6种中药醇水提取物中仅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效果,浓度在0.5 mg/mL时,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达高敏和极敏。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08 mg/mL和0.04 mg/mL,MBC结果显示,黄连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杀菌作用,MBC分别为0.16 mg/mL和0.08 mg/mL。表明黄连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且黄连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优于黄连醇提物。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中药提取物小檗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实验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后分别选取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抑制率,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2 MIC、1 MIC、0.5 MIC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μg/mL,2 MIC、1 MIC、0.5 MIC浓度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77.14%、66.91%和55.55%,荧光定量PCR测得各组金葡菌Nuc基因的Ct值大小为Ct值(0.5 MIC)> Ct值(1.0 MIC)>Ct值(2 MIC),说明随着小檗碱浓度的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增强,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本研究为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 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 mg/ml,MBC为31.25 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 m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17味中药及其复方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本试验以山东省某奶牛场患乳房炎奶牛乳样中分离和保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药敏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确定金黄葡萄球菌对17味中药的药物敏感性,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此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的中药两两组合制成双联中药复方,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计算双联中药复方的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黄芩、连翘和五倍子3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表现为高度敏感;黄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和M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7.813 mg/mL和15.625 mg/mL;连翘和五倍子2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和MBC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5.625 mg/mL和31.25 mg/mL;黄芩+连翘、黄芩+五倍子、连翘+五倍子3种双联中药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的检测结果均为15.625 mg/mL,且双联中药间均表现无关作用。[结论]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味中药组成复方后,其抑菌效果未必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白头翁抗菌活性的有效部位,用氯仿、无水乙醇、水依次提取白头翁,检测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白头翁氯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优于80%乙醇提取物,也优于水提物;白头翁粗多糖亦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MIC均为80.04 mg/mL。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大高良姜提取物对饲料微生物污染中常见的4种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2种真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稳定性,优化提取工艺。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不同溶剂的大高良姜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该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对pH值、温度和紫外光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种试验菌中,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活性较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为指示菌时,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料液比115(mV)、55℃水浴回流提取2 h,提取物对这2种菌的MIC均为0.313 mg/ml,MBC分别为1.25 mg/ml和0.625 mg/ml;提取物对pH值极不稳定,加热和紫外光照射均使其抑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果提示,大高良姜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打孔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苦瓜提取物对4种临床常见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苦瓜提取物对4种菌株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g/mL的苦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对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苦瓜提取物对4种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 mg/mL、2.5 mg/mL、5 mg/mL和10 mg/mL。结果提示,苦瓜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野生苦菜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对巴彦淖尔地区常见环境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菌株)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中药打孔法及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苦菜叶和全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三种常见环境致病菌抑菌效果良好,其中苦菜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 3 mm、9. 1 mm、8. 5 mm;苦菜全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 2 mm、10. 4 mm、9. 3 mm。苦菜叶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1. 3 mg/mL、125. 0 mg/mL、250. 0 mg/mL,MBC分别为31. 3 mg/mL、250. 0 mg/mL、500. 0 mg/mL;苦菜全草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62. 5 mg/mL、125. 0 mg/mL、250. 0mg/mL,MBC分别为62. 5 mg/mL、250. 0 mg/mL、250. 0mg/mL。说明野生苦菜可以用于防控当地常见环境致病菌所导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对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抗炎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建立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提高药材的利用率。以川西獐牙菜中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三种环烯醚萜苷为研究对象,考察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提取温度5个因素对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和Box-Behnken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46 mL·g-1,乙醇浓度73%,提取温度50℃;验证结果显示在该条件下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提取率为4.73 mg·g-1,与预测值4.75 mg·g-1相差0.0 255 mg·g-1,RSD<5%。实验所采用的超声法提取川西獐牙菜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优化工艺可行,耗时短、效率高、简单易行,能够满足提取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本研究以从蛋鸡粪便样本中分离的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苦豆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生物被膜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提取物MIC为125 mg/mL,与头孢噻呋联用呈现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2MIC和MIC的苦豆子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菌株的生长;不同浓度苦豆子提取物对菌株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清除作用,1/2MIC和MIC组可极显著降低菌株的运动能力(P<0.01)。表明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獐牙菜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以纯化水、70%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对獐牙菜进行提取,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来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5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同时考察热处理、pH值、紫外线照射、盐浓度对獐牙菜水提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溶剂提取物对测试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以纯化水提取物效果最好;热处理、pH值及紫外线照射对獐牙菜水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而增加盐浓度对獐牙菜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产生一定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岩青兰、旱辣蓼和轮叶棘豆的化学成分和体外抑菌活性,采用GC-MS技术对各植物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二倍稀释法、平板涂布法和琼脂平板打孔法分别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大小。GC-MS分析显示,岩青兰、旱辣蓼和轮叶棘豆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13、19、15种,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9、12、13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0、2、0种,醌类化合物分别为2、2、1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2、3、1种;体外抑菌活性试验显示,复方提取物对链球菌,岩青兰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岩青兰和复方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菌,复方提取物对沙门氏菌抑制效果最好,其MIC值范围为1.95 mg/mL~31.25 mg/mL,MBC值范围为3.25 mg/mL~250 mg/mL。结果表明,3种药物提取物对4种常见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能是因为3种药物中含有多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新型兽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