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PI3K通路与Wnt/β-Catenin通路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发育中的互作关系以及调控功能,以不同浓度(DMSO,0.1,1,1.5,3,5μM)PI3K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处理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48 h,CCK-8法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蛋白水平;5μM Wortmannin处理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48 h,实时定量PCR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内类固醇生成、激素受体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Wortmannin处理猪卵巢颗粒细胞可抑制颗粒细胞细胞增殖活力,其中3μM和5μM Wortmannin,相对其他处理组,显著地(P0.05)降低细胞增殖活力;对应的,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也阻遏Wnt/β-Catenin通路,对比其他组,3μM和5μM Wortmannin处理组抑制效果最显著(P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5μM Wortmannin处理显著下调猪卵巢颗粒细胞CYP19A1(P0.001)和CYP11A1(P0.01)mRNA水平,抑制激素受体基因FSHR和LHCGR基因表达(P0.05),促进Caspase3(P0.05)和PTSG2(P0.01)表达。综上所述,Wortmannin抑制猪卵巢颗粒细胞Wnt/β-Catenin通路,诱导细胞活力下降,促进细胞凋亡,并且阻碍激素受体表达和类固醇激素合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α-亚麻酸(ALA)对猪颗粒细胞(GCs)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合成和凋亡的影响。试验收集150日龄健康母猪卵巢GCs,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探究ALA对猪GCs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分泌及其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50μmol/L ALA处理极显著抑制了雌二醇(E2)的合成(P<0.01),但对孕酮(P4)的合成没有显著影响(P>0.05);2)50μmol/L ALA处理显著下调了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同时显著下调了CYP11A1和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3)50μmol/L ALA处理显著下调了关键胆固醇合成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清道夫受体B类成员1 (SCARB1)和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和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激素生成及相关甾体生成酶的影响,采用机械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类固醇代谢途径中3β-羟基固醇脱氢酶(3β-HSD)、17β-羟基固醇脱氢酶(17β-HSD)、CYP45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0μmol/L DHEA处理48 h后可显著促进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雌二醇(P<0.05)、孕酮(P<0.01)和睾酮的分泌量(P<0.01);显著促进3β-HSD(P<0.01)和17β-HSD(P<0.05)mRNA的表达,CYP450 mRNA表达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外源性DHEA处理可能通过调节3β-HSD、17β-HSD和CYP450等相关酶的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瘦素和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明瘦素和卵泡刺激素(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激素分泌的影响并建立瘦素和FSH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屠宰场收集健康母羊的卵巢,机械分离卵泡,收集卵泡颗粒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SH(0 U/mL,2.5 U/mL,5 U/mL,7.5 U/mL,10 U/mL)培养24 h和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以确定后续试验FSH的使用浓度。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瘦素(0 ng/mL,25 ng/mL,50 ng/mL)和FSH(5 U/mL)单独或联合作用48 h后,通过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孕酮(P_4)的浓度。收集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结果表明:5 U/mL的FSH浓度可显著促进细胞生长,使类固醇相关基因(CYP11A1、STAR、3β-HSD)的表达升高(P<0.05),但对其蛋白无显著影响,对P4分泌无刺激作用。单独添加瘦素时,25 ng/mL瘦素降低了CYP11A1、STAR、3β-HSD基因的表达(P<0.05),但相应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P_4的分泌无影响;50 ng/mL瘦素降低了STAR、CYP11A1基因的表达,但相应蛋白表达和P4分泌未受影响。瘦素和FSH联合使用时,P4分泌显著降低,STAR表达降低(P<0.05),但对其他类固醇合成基因和蛋白(CYP11A1、3β-HSD)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FSH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合成基因表达有促进作用;瘦素对FSH诱导下P_4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提示瘦素参与卵泡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kisspeptin在牛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和功能,本试验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kisspeptin在牛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随后利用MTT和ELISA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kisspeptin-10(Kp10)对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kisspeptin在牛卵巢颗粒细胞有表达,10、100、1 000nmol/L的Kp10处理24h,均可以极显著提高牛卵巢颗粒细胞活力(P0.01);100nmol/L的Kp10处理24、72h,可极显著提高牛卵巢颗粒细胞的活力(P0.01),但处理48h未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5)。100nmol/L的Kp10处理24h,可显著提高牛卵巢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水平(P0.05),而10、1 000nmol/L的Kp10对孕酮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提示kisspeptin可促进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影响。本试验收集180日龄健康母猪的卵巢组织,每次试验取20对卵巢进行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将miR-24-3p的mimics及inhibitor转染进颗粒细胞,通过ELISA、RT-q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等技术探究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4-3p可显著促进雌二醇的合成(P<0.01),并加快StAR、CYP19A1和CYP11A1的转录和翻译(P<0.05);而干扰miR-24-3p则显著抑制雌二醇的合成(P<0.05),并显著下调CYP11A1、CYP19A1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TOP1是miR-24-3p的直接靶基因,过表达miR-24-3p可显著抑制TOP1的表达(P<0.05),干扰miR-24-3p可显著上调TOP1的表达(P<0.05)。而过表达TOP1则可减弱miR-24-3p对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促进作用(P<0.05)。综上所述,miR-24-3p通过靶向TOP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RNA干扰抑制素α亚基(Inhibinα-subunit,INHα)基因和添加抑制素A(InhibinA)对绵羊颗粒细胞雌激素(Estrogen,E2)和孕酮(Progesterone,P)分泌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索抑制素在绵羊颗粒细胞E2和P分泌中的作用。从1.0~1.5岁小尾寒羊的卵泡(3~7mm)中分离培养颗粒细胞,分为2个处理组:干扰组(脂质体介导法转染颗粒细胞)和InhibinA添加组(200ng·mL~(-1))。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E2和P的分泌,荧光定量RT-PCR检测E2和P的分泌相关基因(CYP11、3β-HSD和CYP19)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iRNA转染颗粒细胞48h后,INHα基因的抑制率达87%,E2和P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InhibinA添加组E2和P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扰组3β-HSD和CYP19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YP1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nhibinA添加组CYP19、CYP11和3β-HSD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表明,抑制素在绵羊颗粒细胞中起关键调控作用,通过调节绵羊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参与调控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Notch2在牛黄体化颗粒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将免疫荧光鉴定采集到的原代颗粒细胞,通过慢病毒过表达技术感染牛黄体化颗粒细胞,最后应用qRT-PCR技术检测周期基因、抗氧化基因和孕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牛黄体化颗粒细胞过表达Notch2胞内功能片段NICD2后,周期基因CyclinD1、CyclinD2、CDK4和PCNA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而CDK1基因的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抗氧化基因SOD和CAT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孕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STAR和3β-HSD的mRNA表达量上升(P<0.05)。综上所述,推测Notch2在牛卵泡颗粒细胞黄体化过程中促进细胞增殖、抗氧化水平和孕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敲低Bmal1基因对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雌二醇(E2)和孕酮(P4)分泌的影响。应用siRNA技术下调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E2与P4含量,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激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si-Bmal1转染颗粒细胞后,E2分泌量显著下降,P4分泌量极显著下降;在mRNA检测水平上,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Star的表达量下降;在蛋白检测水平上,Cyp19a1、Star的结果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综上表明,敲低Bmal1基因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E2和P4的分泌水平,Bmal1基因参与牦牛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究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对体外培养的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集牛卵巢表面直径9~11 mm的有腔卵泡,用含不同浓度FSH的DMEM/F12体外培养牛有腔卵泡24 h。提取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中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CYP11A1、3β-HSD、CYP17A1、CYP19A1、17β-HSD)和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FSHR、LH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SH处理上调了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9A1基因表达,其中,25 ng/mL FSH处理极显著上调了CYP11A1基因表达(P<0.01),1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3β-HSD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上调了CYP19A1基因表达(P<0.05);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P<0.05;P<0.01),但在10和25 ng/mL FSH处理组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下调(P<0.05;P<0.01)。对FSHR、LHR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FSH处理对颗粒细胞中FSHR、LHR基因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5),只有25和50 ng/mL FSH处理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了膜细胞中LHR基因表达水平(P<0.05;P<0.01),且不同处理组之间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LHR基因表达变化趋势较一致。结果表明,FSH处理可提高牛有腔卵泡颗粒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的表达,膜细胞中CYP11A1、3β-HSDCYP17A1基因对LH的刺激更敏感,FSH可能通过影响LHR基因的表达来调节膜细胞中类固醇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BMP/Smad信号通路对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合成的Smad4基因的3对siRNAs(Smad4-siRNA1、Smad4-siRNA2和Smad4-siRNA3)和NC-siRNA(对照组)分别转染水牛颗粒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4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siRNA的干扰效率。然后利用筛选的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转染水牛卵巢颗粒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对照组和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两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基因CyclinD2和CDK4,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和Cyp11A1的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检测雌二醇(E2)和孕酮(P4)的含量。【结果】基因干扰试验结果表明,3对siRNAs对Smad4基因的表达均具有极显著的干扰作用(P<0.01),其中Smad4-siRNA1的干扰效率最高,达到了64%。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效率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T-2毒素对卵巢颗粒细胞(GC)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其染毒体外培养的大鼠GC,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ELISA法检测收集培养液中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激素分泌相关调控基因FSHR、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特异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表达,结果显示,T-2毒素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活力,影响其激素的分泌,而转运蛋白StAR则可能是T-2毒素影响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关键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通过分析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的生物信息功能及其在新西兰白兔卵巢颗粒细胞中对繁殖性能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为探究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调控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上兔CYP11A1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新西兰白兔卵巢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CYP11A1基因序列,构建pcDNA3.1-CYP11A1过表达重组载体;用Mega 5.1在线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YP11A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进行预测分析。分离新西兰白兔卵巢颗粒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表达。设计3条干扰CYP11A1基因表达的引物(siRNA-1、siRNA-2、siRNA-3),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1条,并将其与pcDNA3.1-CYP11A1过表达重组载体转染到卵巢颗粒细胞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颗粒细胞中羟基类固醇17-β脱氢酶1(HSD17B1)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和促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等繁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克隆新西兰白兔CYP11A1基因,其CDS全长序列为1 557 bp,编码518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10.6%)最高,精氨酸(7.6%)、缬氨酸(7.4%)和丙氨酸(7.2%)次之。进化树分析显示,CYP11A1蛋白序列与家鼠、人和猩猩的距离最近。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YP11A1蛋白理论等电点为7.4,正负电荷残基数各占50个,脂肪族氨基酸指数为82.16,不稳定性指数39.54,其中氨基酸序列中亲水性残基数量多于疏水性残基;CYP11A1蛋白具有40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其中以苏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最为丰富;CYP11A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48.31%)、无规则卷曲(40.22%)、延伸链(7.42%)和β-转角(4.04%)组成,三级结构为弯曲螺旋状。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CYP11A1蛋白主要分布于线粒体(52.2%)、细胞质(17.4%)和细胞核(13.0%)中,还具有1个p450家族的结构域,并与多个繁殖性能相关的蛋白(STAR、CYP21A2、CYP17A1和FDX1)相互作用。分离的兔颗粒细胞表达FSHR,可以用于后续试验;CYP11A1基因在颗粒细胞中过表达后,HSD17B1和FSHR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5),BMP15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干扰CYP11A1基因表达后,BMP15和FSH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HSD17B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CYP11A1是一个稳定、亲水、相对保守且具有抗氧化和类固醇激素合成功能的蛋白。CYP11A1基因可调控卵巢颗粒细胞中与繁殖性能相关的基因HSD17B1、BMP15、FSHR的表达,说明CYP11A1基因在母兔繁殖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了解肝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1,LRH-1)蛋白在湖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了湖羊母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LRH-1的表达。结果表明:LRH-1免疫阳性颗粒在下丘脑和垂体组织的分泌细胞、卵巢卵泡颗粒细胞、输卵管黏膜上皮分泌细胞和子宫腺细胞中均有分布;随湖羊发情周期的变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LRH-1蛋白表达量差异显著,除下丘脑组织在发情期与间情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组织在各阶段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发情后期,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LRH-1蛋白表达量相对最高;间情期,输卵管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发情前期,垂体和子宫组织中表达量相对最高。结果显示,LRH-1蛋白的表达与湖羊HPG轴各组织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CYP11A1基因是催化类固醇激素生成过程中的第一个水解酶,也是该过程的限速酶,对于受到激素调节的动物繁殖生理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CYP11A1基因在产仔数有明显差异两个猪种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三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CYP11A1基因在卵巢组织中表达最丰富,且在两个不同猪种中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CYP11A1基因猪卵巢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细胞色素P450 17A1(CYP17A1)是类固醇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在不同物种的睾丸、卵巢、肝脏、心脏等均有分布,但在小鼠脑内神经元定位未见系统报道。本试验采用免疫荧光检测CYP17A1神经元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CYP17A1在小鼠脑内部呈现广泛性表达。阳性神经元集中分布于大脑皮质、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干等核团中。表明CYP17A1作为类固醇合成调节因子,在小鼠脑内广泛表达,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脑组织内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并提示通过神经系统参与调节相关类固醇激素合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串联质量标签(Tandem Mass Tags, TMT)技术对产蛋性能不同的2个品种鸡卵巢组织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揭示产蛋过程中卵巢组织的蛋白质丰度变化及其参与的重要代谢途径。试验随机选取宁海土鸡(高产)和无量山乌骨鸡(低产)各4只,提取其卵巢组织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共鉴定到5 364种蛋白质,其中143种蛋白质表达差异显著。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发现类固醇激素合成通路显著富集。差异表达蛋白中,类固醇合成相关蛋白CYP11A1、HSD3B1与氧化稳定、神经内分泌调节蛋白SIRT3、SCG2在高产组内显著高表达。此外,2组的生殖激素水平与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一致。推测影响产蛋的主要因素是类固醇类生殖激素合成水平和氧化稳态及神经内分泌调节状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p38MAP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otein kinase,MAPK)家族成员,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具有重要影响及作用。为探究p38MAPK信号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研究以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为模型,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1、10、20μmol/L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其增殖活性,应用Annwxin V-FITC/PI及细胞周期试剂盒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状况,以实时定量PCR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中凋亡、周期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添加p38APK信号抑制剂SB202190可抑制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活性,20μmol/L处理组与其他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20μmol/L SB202190添加处理未显著影响颗粒细胞的凋亡水平,而该浓度SB202190可将大部分细胞阻滞在G1/G0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检测显示SB202190添加可抑制Fas、FasL、CDK-4的表达,而同时促进Bcl-2、Bax、P27的表达(P0.05),对Caspase-3的表达没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SB202190通过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周期来影响其增殖作用,但对其凋亡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孕酮与激素合成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了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并进行鉴定后,经FSH、LH处理后添加不同浓度(1,10,58,100,145nmol/L)的食欲素A分别处理0,24,48,72h后提取蛋白,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孕酮过程中的关键蛋白STAR、3β-HSD和P450(CYP11)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绵羊卵巢黄体化颗粒细胞添加食欲素A后同一时间STAR、3β-HSD和P450(CYP11)的表达量随食欲素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且浓度在10nmol/L处表达量达到最高;添加同一浓度的食欲素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STAR及3β-HSD的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且时间在24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但P450(CYP11)的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孕酮受食欲素A的浓度及时间变化影响,并进一步证实了食欲素A与孕酮的分泌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