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中和试验是最敏感而特异的血清学方法。一些研究者以牛流行热病毒与血清混合对乳鼠(1~3日龄)脑内接种的方法,或接种于转管培养的BHK_(21)细胞上或接种在微量滴定板上培养的Vero细胞上进行了常量或微量的中和试验。在澳大利亚,将微量血清中和试验作为牛流行热流行病学调查的必要手段,也是实验室诊断牛流  相似文献   

2.
以自美国、澳大利亚引进的赤羽病病毒和标准阳性血清,参考国际上常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建立了赤羽病(AKV)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用以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四批绵羊(共1092头)作赤羽病检疫,检出血清阳性反应绵羊70头,有效地防止了国外赤羽病的传人。  相似文献   

3.
细胞培养技术有其广泛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免疫学和病毒学方面的应用,在动物检疫工作中,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中和试验中和试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血清学试验,但如果以动物或鸡胚作试验,则耗费量大,而且对于口岸检疫来说,受检量大,检疫期又有限,而且各动物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检出、准确率又低。而采用细胞培养进行中和试验,则可免去上述缺点,准确性也高。在口岸动物检疫工作中,以微量中和试验为主,大都采用96孔平底微量组织细胞培养板,接种细胞,再加受检血清和已知滴度的病毒抗原。当血清中含有抗体,就可中和抗原,而使细胞形…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中和试验试管法和微量法比较检测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抗体。当中和试验微量法以刻度吸管预先稀释血清并进行中和,再以微量板滴定时,其与常规试管法的符合率可由77.4%提高到94.9%。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3.3.3 血清学检查 中和实验、荧光抗体法、琼脂扩散试验和酶标抗体法都可用于诊断本病. 血清中和实验:将被检血清稀释后加入病毒,25℃作用2h后,与制备好的犬肾或绿猴肾细胞悬液混合接种于微量培养板,5%CO2条件下,35℃~36℃培养3d,染色检查CPE.  相似文献   

6.
通当前由于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在全国流行,引起人们对疫苗选择的关注,产生是否换用疫苗的不同看法。为了给生产提供疫苗选择的参考,本研究选用某进口猪伪狂犬病毒(PRV)Bartha株疫苗和某国产PRV变异株疫苗,分别免疫15头仔猪,经2次免疫后第3周采血清,检测血清中和效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变异株疫苗免疫后中和效价明显高于该进口Bartha株疫苗。  相似文献   

7.
在常用的中和试验中,一般设立血清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对照。用常规法(试管法)检验动物时,如果血清中的毒性物质较小,则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大;而用微量法时,则会导致细胞变性,大大影响试验结果,甚至使试验失败。目前,国外有些厂家  相似文献   

8.
选择一种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国产试剂盒与美国IDEXX公司的进口试剂盒对300份猪血清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试剂盒的符合率为83.67%;国产试剂盒检出的阳性率高于进口试剂盒;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49份血清用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VNT)进行了复核,国产试剂盒与FVNT的符合率为63.2%,进口试剂盒与FVNT的符合率为31.6%。试验结果表明,国产试剂盒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满足我国猪瘟抗体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对来自24个猪场共426份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共检出阳性血清171份,血清阳性率达40.1%,出现血清阳性的猪场有20个,占所检测猪场的83.3%,说明伪狂犬病在我省及我国流行相当严重。对其中50份血清的中和指数(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进行了检测,结果中和效价大于1∶2血清的中和指数都在10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MDBK细胞,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黑龙江省某进口牛精液的奶牛场的受体牛进行血清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用一定量的已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通过观察MDBK细胞病变情况,检查被检血清中IBR中和抗体,结果发现,所检27份血清中,其抗IBR病毒抗体均为阳性,且抗体效价相当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细胞培养微量中和试验(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对来自24个猪场共426份血清进行了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共检出阳性血清171份,血清阳性率达40.1%,出现血清阳性的猪场有20个,占所检测猪场的83.3%,说明伪狂犬病在我省及我国流行相当严重,对其中50份血清中的中和指数(固定血清稀释病毒法)进行了检测,结果中和效价大于1:2血清的中和指数都在10^2.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赤羽病微量病毒中和试验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引自日本的赤羽病病毒,制备了微量病毒中和试验抗原和高免阳性血清,建立了赤羽病微量病毒中和试验诊断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广东省724头牛血清进行了检查,阳性率为35.3%,对上海665头牛血清作了检查,阳性率为67.7%,说明这些地区曾流行过赤羽病,同时对澳大利亚当地牛108头进行检查,阳性率为55.5%,与外报道一致。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进口牛173头的检查结果,全部阴性,对澳大利亚进口羊992头的检查结果,发现阳性1头,已得到澳方认可。  相似文献   

13.
1病毒中和试验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均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检查有多种血清学方法,其中病毒中和试验最适合。材料有标准抗原,用猪传染性脑脊髓炎(PTEV)在单层细胞上增殖后,反复冻融三次,零下20℃冻存备用。标准阳性血清,用PTEV纯化抗原免疫血清抗体阴性的健康猪,采血、分离血清备用。标准阴性血清与其他阴性血清的制备方法相同,还有96孔微量细胞培养板、微量移液器、温箱等。将血清置于56℃水浴中灭活30分钟。  相似文献   

14.
对3株(GD1406、FS2015、FJFZ株)变异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B和gC全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分析抗原差异性。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株PRV变异株之间gB、g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和99.6%~100.0%,100.0%和99.0%~100.0%;gB和gC基因系统进化树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系统进化树分为2大支,其中一个大支为国内经典毒株群、2011年后分离的变异毒株群2个小分支所占据的中国毒株群;另一个大支为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组成的欧美毒株群。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Bartha K61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22和53,PRV-GD1406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37和44;PRV-GD1406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83,PRV-Bartha K61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59;2个毒株(PRV-GD1406、PRV-Bartha K61)间交叉反应程度相关系数R=0.72。  相似文献   

15.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的血清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血凝抑制试验和病毒中和试验对EDS地方分离毒HS-1和国际标准毒AV-127之间的血清学关系进行了研究。分离病毒的血凝特性能够被AV-127高免血清、HS-1高免血不表所抑制,而不能与ND阳性血汪民生交叉反应;在病毒中和试验中,HS-1毒株与国际标准毒株AV-127能够发生交叉中和反应,且两毒株的亲缘值为95%。结果表明,两者为同一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进行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疫苗研制,本试验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原含量和免疫效果的关系研究。试验中提取了口蹄疫疫苗中的主要免疫原、沉降系数为146S的口蹄疫完全病毒颗粒,分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分别采集1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血清,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研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当免疫的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大于1.5 μg 时,增加免疫量不能增加中和抗体滴度,当免疫量大于7.5 μg时,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发口蹄疫疫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当前犬瘟热疫苗及免疫程序的在水貂的免疫效果,该研究在6个水貂养殖场,随机对CD疫苗免疫接种后55~60d的水貂进行心脏采血,共采集、制备84份血清。采用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测定84份水貂血清中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结果表明,只有1份水貂血清中抗CDV的中和抗体滴度为94,占1.2%,其余83份血清样品中的抗CDV中和抗体滴度小于10,达98.8%。  相似文献   

18.
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配合饲料中的添加剂和预混剂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然而,对承载这些微量成分的载体和稀释剂,人们往往易于忽视,认为它是配角,不影响饲料营养成分.事实恰恰相反,载体和稀释剂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得当与否,对承载物的有效性有关键影响.许多饲料由于化合反应、络合反应、中和反应乃至复分解反应,而使养分受损,这都是微量成分与载  相似文献   

19.
在进出境动物检疫中,血清中和试验(SN)是常用方法之一。许多检疫条款都规定用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病原抗体来判断动物是否可以进出境。大家都知道SN试验必须有对照板,有回归试验。回归试验的目的就是要检查实验所用工作毒是否合适。如果1TCID_(50)孔中半数出现CPE,而10TCID_(50)全部出现CPE,0.1TCID_(50)均无病变,则  相似文献   

20.
微量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牛、羊副结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副结核病补体结合试验操作规程”方法(简称常量法)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简称微量法)检测3677头进口牛羊的副结核病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常量法和微量法的溶血素效价测定值相同,补体效价测定值近似,阴性血清对照、抗原对照、补体对照、红细胞对照、血清抗补体结合对照结果均相同,阳性对照血清效价微量法比常量法提高1个滴度,被检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微量法高于常量法。比较37℃水浴及37℃恒温培养箱环境下的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结果,溶血素效价、补体效价、各项对照试验结果完全相同,被检血清在37℃水浴反应更加充分。比较用变态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检验3677头牛羊副结核病的结果、以及用补体结合试验、变态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同时检测2024头牛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