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瓜蔓枯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硕 《植物医生》1996,9(3):9-9
西瓜蔓枯病及防治丰硕(湖北省洪湖市沙口农技站,433205)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斑点病、朽根病,危害叶片、茎蔓、果实等,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症状:片感病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后逐渐变为直径为1~2厘米的病斑,病斑后期散生小黑点,病叶干枯时呈星状破裂...  相似文献   

2.
籽西瓜蔓枯病的发生与防治许浩然许莉(新疆自治区沙湾县农技中心832100)尹玉芬(沙湾县金沟河乡政府)籽西瓜蔓枯病除为害籽西瓜外,常见为害甜瓜、西瓜。1997年沙湾县大流行,籽西瓜受害面积140hm2,严重受害面积47hm2,瓜籽减产9.6t,实际经...  相似文献   

3.
西瓜蔓枯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西瓜上的西瓜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西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及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的rDNA的ITS序列,比对近缘种及西瓜上不同病菌的ITS序列同源性,设计出特异性上游引物XM-2和下游引物XM-R2。经过对XM-2/XM-R2引物的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可以扩增出一条344bp的西瓜蔓枯病菌特异性DNA条带。上述方法可以检测到pg以上的蔓枯病菌基因组DNA,并且可以准确扩增出西瓜蔓枯病自然病样中特异性的DNA片段。本文建立了一项西瓜蔓枯病分子检测技术,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可用于西瓜蔓枯病田间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4.
对西瓜蔓枯病进行调查、监测,掌握其发病规律,及时防治,使西瓜产量和质量得到保障,提高瓜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西瓜面积逐年扩大,西瓜蔓枯病已成为本市瓜类作物的1个主要病害,当地人俗称“流黄水病”。常年西瓜蔓枯病发病率27.3%~47.8%,重发田块病株率高达67.5%,严重威胁着西瓜的高产、稳产。1症状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引起叶、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茎部受害,初现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上、下扩展,并可环绕幼茎,致使幼苗枯萎死亡。成株发病多见…  相似文献   

6.
高海拔地区西瓜蔓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是循化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随着本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瓜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但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西瓜病害日趋严重.尤其是西瓜蔓枯病严重阻碍着本县西瓜产业的发展.据调查,本县西瓜蔓枯病常年发病面积占西瓜种植面积的25%以上.严重时高达60%~80%.  相似文献   

7.
25%丙环唑乳油防治大棚甜瓜蔓枯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环唑是农业上常用的具有内吸、杀菌广谱、毒性低的保护治疗剂。可很快被根、茎、叶吸收 ,并能很快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多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葡萄、花生及香蕉等作物病害 ,但用于防治甜瓜蔓枯病 ( Didymella bryoniae) [1] 尚未见报道。为了解其防效及使用浓度 ,作者于 2 0 0 2年 9月在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大棚内进行了 2 5 %丙环唑防治大棚甜瓜蔓枯病试验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及甜瓜品种   2 5 %丙环唑乳油也称 :蕉力生、敌力脱、必扑尔、纹速净 (浙江温州市龙湾农药厂生产。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西安…  相似文献   

8.
由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oniae引起的瓜类蔬菜蔓枯病是一种重要真菌土传病害,造成瓜类蔬菜生产上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蔓枯病菌DB-20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拮抗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的室内抑制作用,拮抗细菌和蔓枯病菌同时接种后,测定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细菌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溶杆菌Lysobacter capsici NF87-2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制率为81.6%,菌株NF87-2及其次生代谢物对蔓枯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9.4%和67.2%。蔓枯病菌DB-20处理的京欣一号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48%和38%,菌株NF87-2+DB-20同时接种处理组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83%和82%。菌株NF87-2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黄瓜蔓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81.6%和66.5%。辣椒溶杆菌NF87-2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有望开发成防治瓜类蔬菜蔓枯病的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抗药性水平, 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1株西瓜蔓枯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两种药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MIC值, 并测定了吉林省7个西瓜主产区的375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 供试的151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 接近正态分布; 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03 0±0.135 3) μg/mL和(0.675 9±0.394 2) μg/mL; 两种药剂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20 μg/mL和40 μg/mL。供试375株菌株对两种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均为0。本研究结果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后续其抗性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和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吉林省151株西瓜蔓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并监测375株西瓜蔓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的151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敏感基线为1.800 μg/mL;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80.000 μg/mL。抗性水平监测结果显示,375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为0。室内药剂驯化获得的抗性突变菌株T-LH3-1和T-XZC5-1在连续转接培养8代后的EC50分别为16.139 μg/mL和31.782 μg/mL,抗性倍数分别为15和51,均为中抗水平,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抗性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抗性突变体生物适合度与其亲本菌株差异不显著。交互抗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醚菌酯之间存在正交互抗性,与戊唑醇、异菌脲、多菌灵和肟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可以交替使用以达到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目前我国西瓜生产中西瓜蔓枯病、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重要的种传病害,阐述了其发生与危害;讨论了国内外在病原物种子传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种子健康传统检测技术与现代分子检测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总结现有的种子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尚未明确和亟须研究的问题,为西瓜种传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施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化螟在浙西南山区主要危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二化螟钻进稻株内部,防治难度大,要求高。为提高防治效果,近年来,笔考在药剂防治技术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浙江省5地采集了112株西 (甜) 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ppsis citrulli,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 (以下简称Ben) 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 (SDHIs) 杀菌剂啶酰菌胺 (简称Bos) 的抗性。结果显示:112株西 (甜) 瓜蔓枯病菌对Ben和Bos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100%和28.6%,其中对甲基硫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 (BenHR) 的菌株达100%,对啶酰菌胺产生低水平抗性 (BosLR) 和高水平抗性 (BosHR) 的菌株分别为18.8%和9.8%。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表明:BenHR菌株中β-tubulin的第198位氨基酸由Glu (E) 突变成了Ala (A);BosHR菌株中Sdh B的第277位氨基酸由His (H) 突变成了Tyr (Y),但BosLR的抗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西 (甜) 瓜蔓枯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已十分严重,尽管大多数菌株对啶酰菌胺仍表现敏感,但在一些地区已存在高水平抗性菌株,应在加强抗药性监测的同时,注意SDHIs类杀菌剂的科学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了解其抗性机理,室内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2株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体XF21-3和YC60-1,测定了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对Sdh B基因片段的测序比对,分析了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2株抗性突变体的EC50值分别为108和124 μg/mL,抗性倍数(RR)分别为1 007和1 347,均为高抗菌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大于亲本菌株,但其致病性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敏感性低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萎锈灵、戊唑醇、乙霉威及醚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但与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Sdh B基因片段测序及比对结果表明,高抗性突变体中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所对应的碱基由CAC突变为TAC,即由组氨酸(His)突变为酪氨酸(Tyr)。研究表明,西瓜蔓枯病菌在药剂选择压力下容易形成啶酰菌胺的抗性群体,且抗性突变体的离体适合度高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认为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具有中等抗性风险;同时进一步验证了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突变(His→Tyr,CAC→TAC)是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蒜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张洪才(山东苍山县植保站,277700)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县大蒜面积逐年扩大,年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占蔬菜面积的40%。由于受环境、气候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蒜叶枯病的发生危害逐渐加重,对大蒜产量、质...  相似文献   

16.
陈燕群  黄建西 《植物检疫》1992,6(2):124-125
深圳市农科中心果树所从美国进口一批甜瓜种子,在试种期间发生一种以干枯为主要症状的病害,发病率达100%,经实地调查,室内病原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定这种病原是甜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c.o.smith)Grossenb.  相似文献   

17.
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明 《植物医生》2008,21(3):35-36
荸荠秆枯病,又称荸荠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秆枯病一旦发生,致使大面积荸荠减产,部分荸荠田块甚至绝收,降低荸荠产量及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降低或尽可能杜绝荸荠秆枯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于2004-2007年在镇宁县城关镇五里坪荸荠坝区,对荸荠秆枯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实施了无公害化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8.
芦笋茎枯病药剂防治试验马文琳,占德虎,王南屏,袁自平(湖北荆州地区植保站)(湖北农学院)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之一。1993年湖北省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同年9月17日~30日在湖北农学院芦笋试验区进行了药剂防治筛选,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叶枯灵(原名渝-7802)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一种新药剂,室内测定表明,25%叶枯灵250~500倍液对水稻细条病菌具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叶枯灵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25%叶枯灵250倍液的大田防治效果可达74.86%以上,优于20%叶青双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较有潜力的新药剂。  相似文献   

20.
西瓜蔓割病又叫枯萎病,瓜农称“倒秋病”,是我省西瓜生产的最重要的真菌病害。本市每年都大量发生,轻则减产,重则毁种;西瓜炭疽病,也是西瓜生产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减产30%左右。1985年我们引进了双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