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桦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调查了4个试验点5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树高、地径、保存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点种源试验联合分析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点不同种源间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差异明显,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尚未达到显著水平,利用各种源的生长量,保存率等性状与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以树高,地径,经纬度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由于各种源的适应性不同,造成各试验点的种源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3个试验点5个马褂木种源4年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点4年生保存率有显著不同,位于桂林全州的咸水试验点(XS)总体保存率较高(88%),而位于南宁北郊的高峰(GF)(70%)、南郊的良凤江(LFJ)试验点相对较差(51%),表明参试种源在桂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地点内不同种源间保存率也有较大差异,总体上云南金平、贵州黎平种源保存率较高。参试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在GF与XS试验点生长表现基本相当, LFJ试验点因管理不善整体表现较差。3地点联合方差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种源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地点和种源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采种点与试验点的经纬度离差、年均温离差及年均降水量离差与试验点保存率、树高、胸径相关分析表明,经纬度离差与GF、LFJ试验点的保存率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桂南试验点(GF、LFJ)对种源的选择性高于桂北试验点(XS),离试验点地理位置较近的马褂木种源有更高的适应性。根据生长表现和育种值,发现云南金平和福建武夷山种源生长相对较好,均高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与广西本地(全州)种源比较,云南金平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8%、13.23%、30.05%。  相似文献   

3.
西南桦地理种源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u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内的25个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地理种源8年生林分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率、树高、胸径与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种源内个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综合评价,初步认定田阳种源为参试种源中的最优种源,同时确定了澜沧、景洪、凤庆和天峨种源为该地区适宜的引种栽培种...  相似文献   

4.
3个地点白桦种源试验生长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开展多点造林试验是对参试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生长特性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以18个白桦种源为材料,分别在帽儿山、草河口、金河3个试验点营建种源试验林,对17年生白桦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各试验点参试种源保存率分析发现,18个白桦种源在各试验点平均保存率在4.76%~76.55%之间,其中东方红、凉水、长白和乌伊岭等种源平均保存率较好,西北地区种源如六盘山、西宁和天水等保存率较低。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种源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凉水、小北湖、辉南、东方红、露水河、桓仁、天水属于高产稳产型的种源,乌伊岭、帽儿山、汪清、草河口、清源、莫尔道嘎属于高产非稳产型的种源,昭苏、长白、西宁等属于低产稳产型种源,绰尔、六盘山属于低产非稳产型种源。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种源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良种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吉林松花湖试验点4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及多性状的综合评定,初步确定吉林地区及毗邻地区最佳种源为白石山种源;较好种源为松江河青川、和龙、长白县海拔1075米种源。估算树高、年高生长量、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814、0.8959、0.8291,若选择最佳白石山种源造林,幼龄期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5.1%和20.3%。各种源从苗期到4年生树高生长差异显著,且具有稳定的变异趋势,幼林生长性状随地理坐标无明显变异规律。在同一地点不同海拔高度的采种点,中低海拔生长较好,高海拔生长较差,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花序桉种源遗传变异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玉林和钦州2个试验点的5.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试验林为研究材料,分析大花序桉不同种源间的生长性状差异,并进行种源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花序桉不同种源在玉林试验点的生长比在钦州试验点的快,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比钦州试验点的高11%,18%和45%;玉林和钦州2个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试验点间、种源间、区组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的种源与地点互作效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根据丰产性和稳定性参数,把18个种源划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帽儿山地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在黑龙江省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生长性状,抗性与各种源间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及气候因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垂直梯度渐变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变异是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长白落叶松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用长白落叶松各种源的相关性状作聚类分析并参照地理气象因子在,遗传距离0.370的水平上将长白落叶松分布范围区10个参试种源划为6个种源区:Ⅰ小北湖种源区。Ⅱ白刀山种源区,Ⅲ完达山种源区,Ⅳ白河种源区,Ⅴ大石头种源区,Ⅵ桓仁种源区;用Duncan法对种源间进行多重比较,并用综合指数法进行选择,表明小北湖种源是长白落叶松优良基因资源中心,是该试验点最佳种源,大海林种源也是可选择种源;从长白落叶松的低等效纬度地区向高等效纬度地区调种,可望获得较大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8.
乐昌含笑不同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个乐昌含笑种源在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3年生试验林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乐昌含笑在浙江省造林幼林保存率相差较大,树高、地径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均具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幼林表现呈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趋势,西部、南岭西南部种源保存率不高,生长相对缓慢,但其中亦有生长较好家系,而南岭以北...  相似文献   

9.
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周边,太湖西苕溪,赣江中上游低山丘陵建立4处试验林,包含种源试验林,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林,通过种源试验,4个试验点各选出优良种源6个,研究表明,种源与地点交互作 显著水平,生长优良且具较高稳定性的种源有福建邵武,广西全州,贵州铜仁,道真,湖南郴州,湖北蒲圻,幼年期香樟树高,胸径生长与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冻害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樟幼年期种源/家系二水平试验表明,余杭试验点和遂川试验点不同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种源层次的方差分量大大高于家系层次,根据家系的生长和适应性表现,选出了36个优良家系,树高增加10-49%,地径增加10%-84%。根据香樟适应性和生长表现,进行种源区划分,将香樟种源区划分为北带种源区(I),中部种源区(Ⅱ)和南带种源区(Ⅲ)。  相似文献   

10.
秃杉不同种源苗期及幼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 9个秃杉 (TaiwaniaflousianaGaussen)种源进行种源选择试验。分析表明 ,秃杉种源间苗期生长性状无明显差异 ;3年生幼林树高、冠幅则存在极显著差异 ,种源间树高和冠幅变幅分别为 0 .79~ 1.18m、0 .76~ 1.15m ,其变异分别由各种源自身的遗传特性引起。可利用树高生长指标进行种源的初步选择。经综合评定 ,贵州剑河种源、贵州桥水种源表现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2年生白桦种源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八五”期间对白桦所做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次局部分布区的种源试验。试验选取来自7个省份的16个种源,在3个试验点定植。对16个种源的2年生幼树高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差异极显著;利用幼树高与种源的地理因子(经、纬度)、气候因子 (温度、积温、降水、湿度、日照、无霜期)作相关分析,研究白桦种源的地理变异,发现幼树高与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温度与无霜期是影响地理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初步判断,白桦的地理变异符合经纬向双重渐变的模式,反映了冷-暖的气候生态模式,但并未反映干-湿的气候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史富强  陈宏伟  杨斌  陈伟  徐玉梅  陈绍安  刘际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88-12389,12393
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及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瑞丽种源最好,其次为孟连、西盟、陇川、潞西的种源,表现最差的是镇沅种源;家系间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62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49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22个,分别为49、50、51、52、53、55、59、61、62、72、77、78、81、85、88、94、120、122、123、127、128、129号家系。  相似文献   

13.
黄山松种源选择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浙江省4个8~10年生黄山松种源造林试验点的结果表明:各种源树高、胸径、村积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种源与立地的交互作用显著。各试点种源生长量排序不同,说明不同的种源有不同的遗传型和适生环境条件。英山等种源遗传稳定性较差,适合条件好的地区造林;黄山等种源属“稳定低产型”,在浙江无推广价值;庆元、泰顺、遂昌等种源属“稳定高产型”,在4个试点的平均生长量最优,可以推广造林。选择优良种源造林,当入选率20.0%时,材积的遗传增益可达49.9%。  相似文献   

14.
木麻黄国际种源苗期生长及抗盐性试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试验以40个木麻黄国际种源为材料,对苗木的生长和抗盐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差异较大;种源间的苗高、地径生长差异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种源原产地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对苗木高生长无显著影响。具有速生抗盐性能的种源有E1,E2,E3,E4,E7,E26,E33等种源。  相似文献   

15.
白桦苗期种源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对白桦16个种源的1年生苗高,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用各种源的苗高,地径与地理,气候因子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与各种源的地理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用16个种源的苗高,地径聚类分析,结合各种源的地理,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北亚热带高山地区椿树种和种源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揭示椿树的适应性和生长性状变异规律。[方法]运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营造6年生(苗龄2年)的椿树2个种33个种源成活率及生长量。[结果]椿树种源间成活率以及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香椿生长明显优于毛红椿;初步筛选出适宜在北亚热带推广应用的3个优良香椿种源和1个优良毛红椿种源。3个香椿优良种源平均成活率比所有种源平均值提高15.5%,6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比所有种源平均值提高23.5%和33.3%;6年生平均树高和胸径比本地种源平均值增长100%和16.1%。[结论]该研究可为椿树造林生产管理和规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