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带岭试验点内25个种源的12年生蒙古栎种源林的生长性状为试验材料,通过综合分析,揭示蒙古栎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选出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结果显示:12年生蒙古栎25个种源间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树高的变异幅度在4.45~6.75 m,平均值为5.68 m,超过平均值的有11个种源。胸径的变异幅度在30.60~63.27 mm,平均值为51.94 mm,超过平均值的有12个种源;种源间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显示蒙古栎种源间树高、胸径、材积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综合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指标,评选出盘石、集安、弯甸子、沾河、白石山、绥棱、松花湖7个种源为伊春地区的优良种源,树高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7.0%~19.0%以上,胸径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18.0%~22.0%以上,材积大于种源群体平均值39.0%~54.0%以上。其中盘石为最优种源,其树高大于群体平均值19.0%,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22.0%,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54.0%;在优良种源中进一步选择优良个体,其树高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1.80%,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22.2%;胸径平均值超过优良种源平均值的17.3%,超过种源群体平均值的39.4%。  相似文献   

2.
詹碧芳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55-156,159
杉木与毛红椿按8∶1比例插花混交林及杉木纯林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毛红椿混交林中毛红椿和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存在差异。毛红椿树高早期生长迅速,且持续时间较长。杉木在造林后2~3年高生长缓慢,从第3年开始上升。2种树种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有差别,速生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利用2种树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混交具有合理性。混交林中毛红椿胸径生长在早期比杉木快,生长高峰比杉木来得早,与树高生长规律有相似性。混交林中杉木树高生长有3个高峰期,杉木纯林只有1个高峰期,混交林中杉木胸径连年生长量及平均生长量均高于杉木纯林。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交点出现在9.3年,比杉木纯林推迟0.7年,峰值更大,混交后促进了杉木高径生长。同时探讨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枫香优良种源及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4个种源310个家系的枫香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6年生枫香林进行调查,选取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各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最佳种源为重庆丰都、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广西岑溪、福建建瓯、江西湖城、河南南阳、甘肃康县、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广西凭祥、江西铜鼓、河南商城、湖北松滋、湖北大悟等,其材积、胸径及树高生长量较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6%、9.76%、27.45%;不同枫香家系间的材积、胸径和树高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469 4和0.519 2,胸径(0.401 4)家系遗传力大于材积(0.385 7),但材积(0.390 9)单株遗传力高于胸径(0.377 8);通过初选和优选,共选出优良家系49个,入选率为15.81%,入选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55 cm、4.57 m和0.006 004 85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的25%、17%和69%,材积(0.060 7~0.624 4)的遗传增益明显大于胸径(0.036 6~0.185 8)和树高(0.031 4~0.145 3);选出优良单株38株,入选率为1.02%,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为7.65 cm,5.49 m和0.012 314 776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72.08%、41.25%和246.33%。  相似文献   

4.
巨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来自澳大利亚 30个不同种源 1 39个家系的巨桉进行遗传测定 ,5年生时进行选择 ,从30个参试种源中选择 1 2个优良种源 ,其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0 2 %,胸径为 4.98%,材积为 1 1 .97%.从 1 39个参试家系中选择 43个优良家系 ,其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 ,树高为 5.52 %,胸径为 4.43%,材积为 1 1 .0 1 %.从优良种源 -优良家系中联合评出 92棵优良单株 ,5年生的平均材积生长量 0 .2 4 79m3 ,平均树高生长量 1 9.1 0 m,平均胸径生长量 2 0 .43cm,选择效果十分明显 .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南宁的16个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Champ.)Rehd.et Wils.]种源6年生林分的生长性状及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源间的保存率、树高、胸径、材积、干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材积、干形的种源遗传力均在0.5以上,说明种源间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树高、胸径、材积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树高与干形显著负相关,种源的生长性状与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相关关系不大;运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法选出了广西苍梧大叶栎、广西平果大叶栎、湖南通道大叶栎为优良种源;3个优良种源的平均树高遗传增益为2.88%,平均胸径遗传增益为12.12%,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28.73%,平均干形遗传增益为5.25%。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引种班克松的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北美引进的9个种源班克松所做的17a的试验结果表明:班克松是适合辽宁地区的一个优良速生树种,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生长表现都要好于乡土速生针叶树种———樟子松。班克松不同种源之间的生长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班克松各种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2年生苗期、造林后5年生、8年生、15年生时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2、8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佳,它们的树高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高大4.8%、4.8%,胸径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胸径大8.2%、4.9%,材积分别比9个种源平均材积大21.1%、13.5%;而3、5号种源班克松1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最差。班克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状况与纬度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来自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是最适合辽宁地区引种的优良种源,而远离北纬46°及越向高纬度地区的班克松种源在该区表现较差。建议辽宁地区引进北美北纬46°附近的班克松种源,并建立起优良的班克松种子园。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华山林场种植的优良种源,为邓恩桉良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方法]连续5年对华山林场10个邓恩桉种源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随林龄增加,种源平均保存率和平均胸径的增加幅度呈下降趋势,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的增长幅度呈上升趋势;受2013年风雪灾害影响,种源平均保存率在2.5~3.5年间下降幅度最大;4.5年时保存率和胸径最高为D9509,树高和单株材积最大为D9508。[结论]10个种源的分类和分级表明,种源D9508、D9509保存率高,生长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海南省临高县的15个细枝木麻黄种源试验中的6个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4年生种源间除保存率外各生长和形态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生长表现最好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和保存率比所有种源的平均值分别增加了27.6%、44.3%、184.1%、13.0%、15.2%和25.5%。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较高,介于0.54-0.91之间,说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遗传选择潜力。按20%的入选率,利用Smith-Hazel指数选择法进行选择,入选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主干分叉习性和主干通直度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是21.7%、25.9%、76.6%、2.8%和10.7%,共有3个种源C11、C08和C20被选择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源,可作为下一步杂交育种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选一批落羽杉优良家系。[方法]对江汉平原三台林场6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59%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至较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高达79.82%;利用育种值评分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初步选出了6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9%、4.6%和11.3%,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8.7%、6.9%和16.3%,其中③号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有最高的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结论]所选出的优良家系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为落羽杉优良家系的长期选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桃楸种源家系变异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青山林场15年生胡桃楸3种源、45个家系试验林,分析种源及家系的变异情况,并对其进行初步选择。总体树高的变异系数为35.60%~45.35%,平均值为40.98%,胸径变异系数为25.58%~28.77%,平均值为27.70%,树高变异较胸径变异大,其中宝龙店种源的变异最大,牡丹峰种源的变异最小,牡丹峰种源生长性状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显著且保存率最高,为优良种源。从45个家系中初步选出DC1、DC3、DC4、DC5、DC7、DC10、DC13、DC14、LQ7九个优良家系,入选率为20%,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13.33%和17.02%,入选家系的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4.18m、3.69cm,分别超过树高、胸径平均值的24.40%、16.40%。若只对牡丹峰种源内优良家系进行选择,DC1、DC3、DC4、DC10、DC13、DC14树高、胸径较大,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为优良家系,胸径遗传增益为15.58%。  相似文献   

11.
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红椿Toona ciliata 18个种源的苗期生长规律,为培育优质红椿苗木和选择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红椿18个种源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测,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获得遗传变异系数,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曲线拟合,估算生长参数,分析苗高、地径与地理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红椿苗期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6.25%;参试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地理变异以经度控制为主。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模式;在观测期间,苗高与地径生长都出现2次高峰;不同种源红椿生长性状的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为0.971~0.99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可将红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3个阶段。参试红椿种源在各个时期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红椿苗高和地径遗传潜力大。不同种源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采种点由东到西苗高及地径生长变快。苗期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在速生期中,华中及华东地区种源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但生长量较小,并且年总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香椿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方法]对7个产地香椿的种子性状进行比较,并对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气候因子、芽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种源香椿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场圃出芽率和场圃出芽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经度、纬度显著负相关,与无霜期极显著正相关。香椿种子的千粒重与芽苗各生长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发芽指数、芽长、场圃发芽率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势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发芽速度、场圃出芽时间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西山阳、河南信阳的种源质量较好,可为本地香椿育苗或芽苗菜生产选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晾晒对毛红椿苗木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毛红椿1年生苗木进行5种晾晒处理试验,测定不同晾晒处理时根系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和栽植后的成活率,分析探讨毛红椿苗木水分与苗木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红椿苗木活力与其苗木水分密切相关,在晾晒的过程中苗木失水使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毛红椿造林时,要做好起苗后的苗木保护工作,尤其是根系的保护,这对于维持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红椿和毛红椿都是国家二级保护用材树种。它们在我国零星分布,种群规模小,但发展潜力巨大。该文对红椿和毛红椿的遗传表现性状选优和分子遗传标记,红椿和毛红椿的生理与生态研究方面进展进行了概述,对相关研究利用提出建议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4个种源14个家系的2年生毛红椿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型因子法和多目标局势决策法进行性状评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和家系的胸径、树高、高径比、冠幅、冠径比、枝下高、分枝数与抗病虫害、抗寒性指数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它们的遗传变异系数为1.75%~52.73%;种源和家系的性状指标遗传力分别在0.21~0.86和0.29~0.75之间;以胸径、冠幅、枝下高、分枝数和抗性指标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选择,筛选出优良家系4个(1、2、5、9号),均系官山自然保护区种源。  相似文献   

17.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3个省的52个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家系在浙江开化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而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2个生长性状遗传力相对较低。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性状,选择出65号、31号、10号、9号、80号、27号、18号和19号等8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表3参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我国特有珍贵速生用材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的苗期生长节律,提高苗木培育质量和幼林抚育效果。【方法】从香椿分布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4个地点采种,对苗木生长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过程,划分苗木生长阶段。【结果】香椿各种源苗高生长在1—4月为缓慢生长期,5月中旬—9月末为快速生长期,之后生长趋于缓慢,呈"S"型,即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地径的生长节律也呈"S"型,但地径速生期起始时间普遍早于苗高,持续时间也普遍比苗高长,可持续至10月中、下旬。不同种源间苗木生长节律差异明显。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为4—9月,持续时间长,而北方种源苗高快速生长期集中在6—7月,持续时间短。南方种源地径在8、9月还能快速生长,而北方种源在7月或8月进入缓慢生长期,9月中旬后基本停止生长。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结论】北方种源不适合广东栽培。根据生长曲线,将香椿各种源划分为3个生长阶段;速生期是关键,应抓住速生期加强水肥管理,促进香椿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选自优良种源的育种亲本在遗传改良中的表现,以马尾松1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子代家系生长量、亲本育种值、实际改良增益及选择2代优树等,评价广西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优良种源在马尾松传统改良中的表现与价值。结果表明,19年生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家系平均树高为15.99 m,平均胸径为19.66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246 0 m~3,比本地商品种和湿地松对照分别提高了65.10%和35.16%。与优良种源对照相比,获得了8.30%的树高实际改良增益、12.70%的胸径实际改良增益、33.33%的材积实际改良增益。来自不同种源的亲本在子代测定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育种值方面,选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3个种源的亲本分别为0.001 2、-0.000 8、0.001 1。子代树高生长量以古蓬种源亲本最高,平均为16.11 m,胸径生长量以桐棉种源亲本最大,平均为19.86 cm。16株2代优树中,母本来自桐棉、古蓬、云开大山种源的分别有2、10、4株。母本来自云开大山种源的家系,生长表现非常突出的单株比例更高。结果还表明,亲本来自桐棉种源的家系相对桐棉种源混系对照在树高上获得了较高的实际改良增益;而来自古蓬种源的家系相对古蓬种源混系对照在胸径上获得了较大的实际改良增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