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人     
茶人指种茶、采茶、制茶之人,运茶、贩茶、卖茶之人,亦指煮茶、泡茶、绿茶之人,吃茶、喝茶、品茶之人;茶人包括为茶写诗、写文、写书之人,为茶作图、作画、作联之人,也包括为茶唱歌、跳舞、演戏之人.以茶为艺、为术、为道之人,还包括为茶制炉、制器、制壶之人,用荣制药、制物、制料之人,用茶做莱、做饭、做羹之人……。 茶人之范围广焉.上至皇帝要臣、政府官员,下至市并小人、黎民百姓。茶人之中有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也有旷野村姑,凡夫俗子。从远古至现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茶人@刘焕群!江苏…  相似文献   

2.
再论茶人与茶人精神上海茶叶学会张小霖,刘启贵茶人,原先专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茶人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展,以茶为媒介,跨越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4.
茶之始为饮,就结下了茶人与文人的不解之缘。文人以茶雅志、以茶立德的节操,无疑给茶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从此,饮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饮茶,“茶中诗意,诗中茶味”,茶从其实用功能不断走向艺术层面,最终成为中国人烙刻在精神深处的文化符号,也给世人留下了文人与茶人因那一片小小的叶子而交往情深的佳话。本文透过清初文人冒襄与茶人交...  相似文献   

5.
茶人和为贵     
茶人本是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应该具有宽容、平和之心。我们的茶德有许多说法,从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到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的“俭、清、和、静”,“和”字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茶导和,陈香白先生说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他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提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是“正、清、和、雅”,也可以理解为“茶德”。陈文华先生说:佛学主张“慈悲为怀”、“宽容”和“与人为善”等等,都是与“和”字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融儒、释…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15,(2):337
春之梦,茶飘香。2015年2月6日,由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主办的会刊——《陕西茶人交流》季刊出版发行,这是陕西全省茶文化界一件大喜事。这份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经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同意创刊的。本期约10万字,设置了16个栏目,集中展现了全省茶文化、茶经济、茶产业、茶品牌、茶贸易发展等方面内容以及茶人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创刊号"上有著名文化学者商子雍,诗人作家商子秦、何金铭、王国龙等人的原创茶文化作品,还有外省茶文化专家竺济法、卢正勋等人文章与  相似文献   

7.
京城茶人相聚五福品茗论雅再创风流北京松波近期,首都文化人界开年即逢大喜事。以“天下茶人是一家”为命名的京城茶人大聚会,在阜外“五福茶艺馆”隆重举行。这次盛会以茶会友,汇聚了首都茶叶协会、各家茶叶公司、茶艺馆、茶馆及各界名流、新闻媒介等爱茶人士。在品茗...  相似文献   

8.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湖州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诚如斯言,笔者深有同感。意犹未尽,加上两句:唯茶是饮,唯茶是爱。笔者不饮酒,而缘于爱茶和养身,已十多年不喝其它饮料。  相似文献   

9.
李亚民先生,1943年10月15日生于山西定襄县,得知他今年6月26日去世的消息,不胜悲痛。大凡和我相处亲密的茶友,我们是向来都不问年龄及其家庭情况,偶尔见面总是互敬好茶,交流茶事文化,然后匆匆离别。他生病不告我想是怕打扰朋友,那是茶人的自尊自爱。他悄悄匆匆地走了,家人没有我们太原茶友的信息,因而我连最后为亚民先生送别的机会都错过,也未看到他下葬的情形,而只能把亡友埋葬在心里。  相似文献   

10.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术语,其意义一是体现"纯一"性,每次茶道都是不可能重复的,能感动今世的也许仅此一次;二是很多在茶会上碰到的朋友,很可能今生仅此一次,因此每次茶聚都是难得的缘分,应该格外珍重. 因写作《名人茶事》、《中华茶人诗描》(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两本茶书,笔者结交了海内外300多位茶人茶友,其中以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神交的居多,见面采访或茶聚的属少.17年来,这些茶人茶友不幸已有15位仙逝而去,其中9位未曾谋面,6人仅见一面,可见"一期一会"之语颇有哲理.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正确的领导下,祖国的茶叶生产和茶文化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发扬。当然,这也和广大茶人和爱茶人的努力分不开的。我要以我的笔给他们唱赞歌。但面对众多茶人和爱茶人,我也只能把我最熟悉最了解的人赋之于诗。 吕维新 茶山寺畔吕维新,半世弘扬陆羽神。健笔常常书古史,列朝茶事细评分。 寇丹 苕溪之畔寇丹君,墨写幽兰已出神。更有《鉴壶》闻海内,紫砂佳作敌龚春。 陈宗懋 科研宗懋早知名,《中国茶经》举世称。熟谙治防虫与病,芬芳茶苑总关情。 庄雪岚 研究生理立论新,搜罗史料古连今。雪岚大作随时见,还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茶文化。为了探索、开拓和弘扬蕴藏丰富的祖国茶文化,我们于1982年开始筹建“茶人之家”。它是一个集茶人与爱茶人于一体的民间团体。多年来,《家》的事业迅猛发展,在国内外茶业界已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现将茶人之家的创建、活动、前景,作一简介。《家》的创建茶人之家的创建,话题还得从1981年9月说起,当时,中国茶叶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科普会议,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即席提出筹办“茶人之家”的设想,博得了与会茶人们的赞同。1982年间,浙江茶叶学会多次商讨,经浙江省科协批准,茶人之家的筹建工作起步了。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通过人茶合一的生态审美叙事,体现了鲜明的生态理念和生态理想.本文从自然、家园、生命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理念蕴涵,即向自然寻求人类存在的文化印证;和谐、安居的恒久渴望;向死而生的自由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4.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5,(2):190-190
“天下茶人浙江多!”这是笔者与钱时霖先生合著《中华茶人诗描》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15.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5,(2):184-190
陈文华才华出众有陈君,大块文章见解新。专号包罗茶万象,茶中刊物独称尊。余悦江西余悦大名人,文化弘扬最用心。立说著书知几许?一千八百万雄文。龚建华余悦先生是导师,龚君茶学有深知。细心广集茶中事,三典成书富妙思。周志刚南昌铁路局中人,茶事研究颇用心。深探鸿渐年谱事,详明精细务求真。连振娟芳茶征服小连心,从此芳茶爱得深。博览古今资料富,撰成《茶馆》献茶人。柏凡学文柏氏爱芳茶,二十万言茗饮佳。数月成书高速度,弘扬文化令人夸。曹望成望成立志为茶业,机械研究有大成。揉捻机中研转速,采茶机器细传经杜觉民初到茶场学种茶,辛勤…  相似文献   

16.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7.
钱木梁(1917-1993年),著名的茶业专家、学者和高级工程师.作为"当代茶圣"吴觉农的大弟子,他从1935年踏入茶业开始,数十年如一日,以身许茶,功勋显赫,为振兴华茶、发展茶业、开创上海新时期茶文化等作出独特贡献,是上海茶人精神的倡导者和茶人的楷模.特以此文缅怀已逝世15年的这位令所有茶人崇敬的茶界老前辈.  相似文献   

18.
李精耕  陆坤 《农业考古》2015,(2):117-122
欧阳修是名副其实的"醉翁",同时也是造诣精深的"茶人",茶在他生活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成为心灵的调适剂和诗歌创作的题材。酒之浓烈张扬与茶之平淡冷静,体现着他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身心状况与精神面貌,早年的爱酒过茶到晚年的转而向茶,流露出他独特的处世心态与人生风度。  相似文献   

19.
胡衍铮 《农业考古》2003,(2):282-285
当代许多学者著书立说之时 ,谈到茶诗则往往将其源头归结到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他们认为《诗经》中之“荼”字即为“茶”之始祖 ,故而其中有“荼”之诗句自然而然地成为茶诗了。但又有许多专家对此则持有反对意见 ,甚至乎还搬出了前辈茶人的意见以作论据。如宋代车清臣的《脚气集》中就说到 :“毛诗云 ,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注 :荼 ,苦菜也。周礼掌荼 ,以供丧事 ,取其苦也。苏东坡诗云 :‘周诗记荼苦 ,茗饮出近世。’”争论之说 ,议论纷纭之处 ,实是多如河沙。有关茶诗之起源是否是《诗经》 ,这并非由论者之言即可决…  相似文献   

20.
一块由澳门 81岁林志宏先生题刻的“金沙紫笋千年秀 ,陆羽顾渚万载春”的大型茶圣纪念碑 ,2 0 0 2年 5月 1 6日在长兴县顾渚山贡茶院前 ,由澳门茶之友访问团和长兴县旅游局 ,水口乡政府领导共同举行了揭幕典礼。在乐队和鞭炮齐鸣中 ,红绸徐徐落下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贡茶院的旧址上 ,开始了新的建设规划。澳门茶之友是 1 999年由特区政府公职职员、退休教师、在职的文化 ,卫生、企业等爱茶人自发组成的团体。其特色是不设任何机构和职务 ,纯粹是以茶会友 ,和睦相处。 3年多来 ,他们每月举行一次茶会 ,组织到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等地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