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花属植物分类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对张宏 类系统和闵天禄分类系统作了对比,列举了这两个分类系统在分类学和系统学上的主要分歧,阐述了将山茶属物的形态性状和细胞学特征等作为分类今据的优缺点,最后简述了山茶属植物的分类前景。  相似文献   

2.
山茶属植物RAPD分析中琼脂糖凝胶电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摸索适宜于山茶属植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分析了电压,缓冲液,琼脂糖密度、EB(Ethyle Bromide)密度染色时间及操作方法对山茶属植物RAPD分析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山茶属植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条件是:琼脂糖凝胶密度为18g/L,电泳缓冲液为TBE,电压为6 ̄9V/cm,电泳时间为溴酚兰和二甲苯青之间跑出约5cm,电泳开始时先让缓冲液与凝胶保持水平电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山茶属红山组植物种类较多,共13种1变种,约占国产总数的23.6%,居全国第2,仅次于四川省;作者在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湖南省山茶属红山组植物的树形、叶、花、果的观赏特性,认为其为优良的乡土木本观花植物,观赏价值高,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袁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07-21108,21146
对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攀西地区分布有野生山茶属植物3个亚属6个组26种4变种,并对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状况进行论述,旨在为攀西地区进行野生山茶属植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油茶的特点、品种资源和生产现状1.1油茶的特点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和第一大木本油料植物,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显微镜对茶组、油茶组和红山茶组植物共10份材料的花粉粒生殖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中含有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较小,呈长纺锤形,游离在营养细胞中,生殖细胞极轴两端的细胞膜和核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膜相连,其中一端的连结处位于花粉粒萌发孔附近。生殖细胞核长3.5-20.0μm,形状有长棒状、较长棒状、短棒状、近楔形和楔形5种类型。笔者探讨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花粉粒生殖细胞形态的方法,并根据山茶属植物花粉粒生殖细胞核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对其演化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相似文献   

8.
<正>山茶属植物是山茶科中系统原始、种类繁多的一个属,通常为常绿的灌木或者乔木,主要分布在东亚北回归线的两侧。山茶属是观赏型的花卉,它的花簇生或者单生叶腋,花冠红色、白色或黄色,不但大而且整齐,一般都在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开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山茶属植物适合生长在热带季风性气候带或者副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所以在植物搭配时,要注意山茶属植物的光照、土壤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袁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4-13066
对攀西地区自然分布的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自然分布3个亚属6个组25种5变种。论述了攀西地区自然分布的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地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1油茶的特点、品种资源和生产现状1.1油茶的特点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和第一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金花茶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系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 ,与中国名茶同科属。1933年7月29日 ,中国山茶科植物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在景烈采到第一株金黄色山茶花标本 ;1948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戚经文曾经以“亮叶离蕊条”的名称发表论文[1]。1960年 ,广西药物研究所的学者在广西十万大山采集标本时发现大面积金黄色茶花 ,经过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马肃博士鉴定确认是山茶科的新种植物 ,并正式命名为金花茶 ,并于1965年作为新种TheopsischrysanthaHu在《植物分类学报》上正式发表 ,后来被修订为Camelliachrysanth…  相似文献   

12.
云南山茶花茎尖组织培养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乔木,乔木类树高可达12m,别名茶花、耐冬、晚山茶、川茶,产地有中国、朝鲜、日本等,但大多数产于中国。山茶花花朵大,花色丰富艳丽,在国际花卉界享有盛名,与著名的观赏花卉如月季、菊花等同属世界级名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山茶花的一些种类还是重要的用材树种、油料植物和饮料植物。近年来,一些山茶属植物的药用保健功能得到越来越深入广泛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从我国山茶属CamelliaL.植物上采集的斑痣盘菌,共4属5种。对它们作了简要描述和讨论并编制了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大中山有种子植物749种,隶属于137科,396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3属,占总属数的8.33%;热带分布206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56.75%;温带分布148属,中国特有9属.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多,优势科、优势属明显,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是该区系的表征科;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  相似文献   

15.
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我国山茶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组织培养报道的山茶科植物在外植体选择和分化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基本培养基、激素及附加营养成分等方面分析了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资源进行了4年的调查研究,对野生蜜源植物的分布情况、生境特点和生物学性状做详细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提出建议。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蜜源植物资源多达148种,其中主要野生蜜源植物46种,隶属19科、34属;辅助蜜源植物90种,隶属33科、64属;有毒蜜源植物12种,隶属9科、10属。从种类构成上看,该区野生蜜源植物的优势科为豆科和蔷薇科,其次是山茶科、唇形科、菊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南宁市金花茶公园绿地人工植物群落物种特征,采用全面踏查法和样地调查法在全园布设290个样地,对金花茶公园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物种调查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公园共有植物397种,隶属92科238属(目标植物83科204属354种、非目标植物共26科40属43种);植物生活型齐全,观赏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落叶植物:常绿植物=1:12.6,乡土植物:外来植物=1:2;植物分为花、叶、果、干、形、根、芳香7种观赏特性,其中,非山茶科植物分别有132、211、48、23、43、9、14种,以观花、观叶植物为主;山茶科植物共90种,以观花为主。进一步总结出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的特点:(1)公园藤本、竹类植物应用较少;(2)缺乏彩叶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3)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对比悬殊;(4)公园花期安排合理,注重植物与文化融合等特点。提出丰富竹类、藤本植物竖向景观;增加乡土植物、彩叶植物、季相变化明显的植物种植;注重入侵目标植物的养护管理;营造健康的山茶植物群落与其伴生种的种间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茶属植物在长三角地区公园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上海、金华、杭州、南京、苏州5个城市的85个公园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山茶的应用密度、生长情况、应用品种、应用形式及植物配置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初步结果表明:5个城市中,用作花篱、地被的山茶属(Cam ellia)植物应用密度为7.3 m2/hm2;而除地被及花篱应用形式之外的平均应用密度为11株/hm2,金华、苏州2个城市山茶的应用密度高于其他城市。5个城市的山茶生长情况以金华最好,南京最差。5个城市应用品种以中国传统品种为主,主要应用品种40余种。在应用形式上,山茶(C.japonica)多以群植方式出现,茶梅(C.sasanqua)多以地被和花篱的形式应用。各城市与山茶相配置的植物种类相似性很高,香樟(C 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 smanthus fragrans)等植物种类在各城市中的出现频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金花茶的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花茶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花家族中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是世界珍贵的,稀有的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科研价值,被誉为"茶族皇后".  相似文献   

20.
<正>山茶缠皮虫是笔者于2007年首次发现的危害山茶科植物的一种蛀干害虫。经查阅相关林木、果树昆虫图谱,并根据该虫特征进行检索,结果表明,该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与柑桔缠皮虫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