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袁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64-13066
对攀西地区自然分布的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自然分布3个亚属6个组25种5变种。论述了攀西地区自然分布的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地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松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1,(20):4116-4120
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有5种,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的资源植物.从木瓜属植物的本草考证与药理作用、种属分类、品种名称的演化、资源调查与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以及分子技术水平的种质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中国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木瓜属植物种质资源的...  相似文献   

3.
金花茶的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广西南部首次发现,是世界珍稀观赏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建设及其园林应用进行了探讨。建设中国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库不仅对杜鹃属植物种质资源起到了种质保护、引种驯化和科普展示的作用.还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营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5.
芒属能源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类及特点,概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优势与利用途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芒属能源作物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芒属植物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近年来引起了欧美国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是芒属植物的分布中心,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对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芒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种类及特点,概述了其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优势与利用途径,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中国芒属能源作物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系统论述了叶子花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综述了中国叶子花属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收集保存情况,总结了叶子花扦插、高压、嫁接和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技术,指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叶子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建议,为今后叶子花属植物的综合开发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袁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07-21108,21146
对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攀西地区分布有野生山茶属植物3个亚属6个组26种4变种,并对攀西地区野生山茶属植物种类、主要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状况进行论述,旨在为攀西地区进行野生山茶属植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海集萃     
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获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分类订正”,近日通过了同行专家验收。科研人员通过3年多的努力,在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收集保存了世界范围内13个种和2个变种的62份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收集保存芋属植物种质资源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同时科研人员还研究了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为探讨芋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中心提供基础材料;并对其保存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湿地菱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洞庭湖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对洞庭湖湿地菱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态特征、伴生植物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洞庭湖共有菱属植物7种:分别是乌菱(Trapa bicornis)、四角菱(T.bicornis var.quadrispinosa)、红菱(T.bicornu)、野菱(T.incisa)、菱角(T.japonica)、冠菱(T.litwinowii)和细果野菱(T.maximowiczii),占中国菱属植物种类的26.9%。乌菱、红菱和菱角为栽培种,其他为野生种。乌菱、红菱、菱角在洞庭湖湿地广泛分布,属调查样方中优势种群。在洞庭湖菱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中伴生植物仅有15种,且大部分伴生植物的覆盖度和密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大果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的遗传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9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56条带,其中54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9.33条.供试大果油茶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2222~0.7826,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5293.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结论]13个广西大果油茶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消费国和生猪生产国,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生猪消费省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猪生产省份之一,生猪行情关系着广东省的国计民生。分析了影响当前广东生猪行情的因素和未来将会对广东生猪行情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为广东养猪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东花生品种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等方面概述了广东省花生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收集保存花生品种资源4151份,另有野生资源34份。进行了一般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描述、品质特性测定、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贮存特性和遗传基因研究。创新花生品种资源104份。广东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选育出一大批花生品种,这些花生品种不仅在本省广泛推广种植,而且覆盖南方花生产区和北方部分花生产区,并作为抗病(逆)、优质的基因源改良外省花生品种,南北各省育成且带有广东花生亲缘的花生品种60多个。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马铃薯的生产现状,并从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分布、种植品种等方面,对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存在品种单一、抗灾能力弱、种薯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种植积极性逐渐下降、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广东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广东省禾本科一新记录属——雀麦属(Bromus L.)及一新记录种——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Hansford(1946,1961)的分类系统和鉴定方法,采集鉴定和整理了福建省黑煤菌共4属43种;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4种、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9种、隔孢炱属(Balladynastrum)1种以及小煤炱属(Meliola)29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和13个在中国分布的新记录,新种是(?)木生小煤炱Meliola loropetalicola Y.X.Hu et Y.S.Ouyang,新种有中文、拉丁文描述和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在对广东和广西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研究两个地区龙眼在成本结构、产出结构、成本收益、生产效率及要素密集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龙眼售价总体高于广西龙眼,但每667 m2产值与每667 m2产量较低,因此广西龙眼生产的收益率远高于广东龙眼.广西龙眼生产系统对资源和要素投入的转化率、产出率高于广东龙眼.广东龙眼生产投入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广西龙眼更注重物质成本投入.从各要素投入和产出效益来看,增加资本的投入,不仅有利于提高龙眼总体产出水平,也有利于提高龙眼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归化植物一新记录属--假酸浆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广东省茄科归化植物一新记录属——假酸浆属(Nicandra Adans.)及一新记录归化种——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19.
广东是物种跨国界、跨洲界迁移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南美蟛蜞菊是广东地区主要的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土植物的生存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广东地区南美蟛蜞菊的入侵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引进利用与逸生建群时期、大规模暴发与危害时期、防治与利用共存时期.南美蟛蜞菊在广东快速扩散蔓延主要因为盲目绿化种植,化感作用则是其造成危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12 年,全球花生产量小幅下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广东花生产量亦小幅增长 2.63%。花生价格则出现了较大回调,回调幅度超过20%,农户种植效益稍有下降。花生生物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育 种周期将由目前的5~6 年缩短到1~2 年。2012 年广东省花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1.70%。最后,提出广东花生产 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